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488

  船上的众人欣喜不已。
  这比他们想象的状况要好多了!
  他们在国营企业待了一辈子,许多大型国企都有自己的基础生活设施,就如同一个封闭的小社会,有些偏远的三线企业,条件还不如这里。
  眼前所见,似乎又让他们有了回到过去的错觉。还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际交往规则。他们只需要每天按时上班、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听从上级的安排努力工作就可以了,无需再考虑那么多让他们焦虑不堪的东西。
  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们是真的怕了。
  站在船上,望着岸上简陋,但又熟悉的生活环境,所有人心中忽然感到了莫名的安心。
  或许,来徳汶也不错。
  编队相继停车,等接到了码头的调度,方才一艘艘停靠到了各个栈桥,放下踏板,让在船上漂泊了十多天的乘客们跟随干部的指挥,有序地踏上了陆地。
  不多的几艘滚装轮,则停靠在单独的一个货运码头,放下仓板。
  一台台重型工程车辆缓慢驶出,然后根据沿线调度人员的旗帜,驶向了停车场。
  “白总,你们可算是到了,听说你们在苏禄群岛遇到了海盗,接到消息可把我们吓坏了。大家都担心你们的安全,幸好接下来的旅程还算顺利,知道你们今天到,我们早上就赶了过来,就想第一时间见到您!”
  作为第一艘靠岸的船只,白云天带着管理层,协同袁处长劳务公司一行人,第一批登岸。
  陈勇等徳汶钢铁厂建设指挥部成员都到了码头迎接,在船上就见他们一个个又黑又瘦,显是吃了不少苦头。一见到白云天,他们就激动的涌了上来,把袁处长等人都暂时冷落到了一旁,嘘寒问暖,情绪甚是激动。
  这自然有拍马屁的成分。
  但白云天可以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他们也是真的非常关心他的安全。
  中华制造成立至今,所有人都渐渐明白,公司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并且发展壮大,最大的功臣不是别人,正是身兼老板及技术总监于一身的白云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白云天,就没有中华制造。
  失去了白云天,不管中华制造现在发展得怎样,未来也必将迅速衰落,甚至破产倒闭。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为了保住中华制造不倒,为了它更加辉煌的未来,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为了这份收入丰厚的职位,每一个中华制造干部职工,都期望白云天能安安稳稳、健健康康,最好能长命百岁,为中华制造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关心,我很好!现在我、还有袁处长,带着未来钢铁厂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都过来了,这也意味着,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建设的高峰期了!恐怕在以后的日子里,每个人都会很忙,希望你们不要埋怨我……”
  白云天没有忘记袁处长一行人,向徳汶的建设人员介绍了他们,然后风趣地说道。
  码头上一片笑声。
  “不怕不怕!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干劲十足,就等着您来统一指挥呢!”
  人群中,有人高声叫道。
  众人又是一阵笑。
  “好了,还有很多人等着下船,我们不要堵在码头上,给其他人带来麻烦。大家先上车回码头管理处,稍事休息,我们就开一个会议,了解一下这一年来大家的工作成果,然后规划一下以后的工作安排!”
  白云天看着码头上攒动的人头,果断指挥众人上了大巴车,向港口管理处驶去。
  说到干劲,他比任何人都要有动力。
  毕竟这个地方,以后就将是中华制造最重要的核心研发基地,也将是未来实现他星辰大海的摇篮。
  坐在车上,回望身后一条条涌动的人流,他豪情万丈。
第四百六十四章
重赏之下有勇夫(下)
  时间宝贵,分秒必争。
  白云天刚到力波,才刚上岸,只是短暂休息了一个小时,略微消除了一下疲劳,就召开了会议。
  出席会议的人,有留在徳汶从事先期建设的陈勇等指挥部全体成员,有从国内赶过来的管理层,有袁处长等劳务公司的代表,还有各个部门的正副主任。
  光是这些人加起来,就有六百多人,港口管理处会议室根本容纳不了。
  为此,在技术部门支持下,众人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露天会议。
  与通常的露天会议不同,这次会议采用了现场直播的方式。有数台摄像机在全场拍摄影像,通过转播台,将视频信号传递到其他与会者桌上的电视机里,供他们观看。
  每个与会者都戴着耳机,收听别人发言,也能通过麦克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样的会议,每位参与者都能清楚看到发言者的影像,通过电视还能观看发言者展示的图文说明,听清他的发言,接收的信息密度更高。
  会场就在海边,吹着和缓的海风,别有一番风味。
  说实话,比原来集会式的会议形式,要好多了,众人都很喜欢。
  对于这种开会方式,袁处长等人大概新奇。
  首先发言的是徳汶留守指挥部的总指挥陈勇,向全体管理人员,汇报了这一年来的建设情况。
  他为这次发言做了精心准备。
  不光有数字,还有最早勘测时留下的影像资料、照片、沙盘等各种辅助资料。这些资料已经通过计算机进行了认真编辑,经由新研发的视频显卡,从计算机信号转化为了视频信号,传送到每个人面前的纯平彩色电视上。
  这其实是一种原始的PPT演示,显示工具也从高大上的大型投影,变成了彩电。
  不过这种方式对于这个时代,从未接受过PPT演示高密度轰炸的管理人员来说,还是一种极其新鲜的体验,每个人都对技术部门的功劳赞誉有加。
  跟随着陈勇的介绍,看着适时出现的影像视频、照片、沙盘演示,结合数字说明,众人对于陈勇等人这一年来的工作有了清晰的了解。
  简单说来,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修建了一个功能完善的码头、清理了漫河从码头到矿区的河段礁石淤泥,还有就是将钢铁厂城区的树木全部砍伐一空。
  另外,顺带修建了一条从码头通往钢铁厂的土路。
  说起来只有三件事,但看过附带影像资料的人,谁也不会有任何苛责。
  要知道,陈勇他们不过两百来人而已!
  看着电视中一片荒凉的滩涂,如何一点一点用钢筋水泥水泥加固,慢慢向两边扩张,又一米一米向海中延伸,又吃力地安装上一台台吊装工具,最终建造出一个海岸线长达一公里,拥有六条伸向海中一百五十米的坚固栈桥、各种吊装机械的现代化码头!
  再看看电视中汹涌泛滥的漫河,涛涛巨浪拍打的水下暗礁,一个个被爆破,清淤船一尺尺捞挖水底淤泥,堤岸被加高加固,让水流变得和缓,可以行驶大船!
  又看看那莽莽原始森林,一颗颗足以让数人合抱的巨树被砍倒、拖走,树根撅出后留下的一个个巨坑,形成覆盖近十平方公里的土层,所有人都震撼了。
  任何一个项目,工程量都大得可怕,陈勇等人能用一年,就粗粗完成,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为接下来的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难怪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又黑又瘦,一副累脱了形的样子,的确是太辛苦了。
  当然,他们也看到了,陈勇等人能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是因为他们充分调动了力波的当地人。几乎每个部落都出了大力,他们一家老小全体出动,男人砍树、筑垒、修路,女人挑担、扛树,劳动强度并不比男人轻多少。
  就连老人小孩,也都跟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修整堤坝、平整道路、填平树坑,忙碌不止。
  从陈勇的介绍,他们知道不光是沿海小平原几个部落都倾巢而出,就连山区的三个部落,也全部被招了过来,硬是靠肩扛手提,用不多的物资,完成了这项壮举!
  为了工程,这些家庭甚至连他们原本耕作的土地,都全部荒废了,只剩下一个个癞疤头一样的地块,半死不活地长了一些稻谷。
  能让这些本地人作出诺大的牺牲,参会人员用屁股想,也知道陈勇等人必然是给他们许了重诺。
  但这丝毫不损他们的功绩。
  在中华制造干久了,他们都习惯了白云天的思维方式: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是事。
  不就是钱吗,我们有钱!
  多付出一些不是太大的代价,抢回来的时间,才是最可宝贵的。
  这可是一项总计高达千亿的巨无霸工程!
  每节约一年时间,就能为公司省下上百亿的巨额负债。同时早开工就能早赚钱,一进一出之间,孰轻孰重谁都会算这个账!
  与会众人,只有袁处长等劳务公司的代表,在听到为了雇佣这些本地人,陈勇等人就陆续向他们部落支付了超过十亿的酬劳时,心痛不已。
  白云天对陈勇等人的工作满意之极。
  建成的功能完善的码头,就意味着后续的运输船队可以将建设所需的工程机械、建筑材料、运载车辆、后勤补给物资源源不断送上岸。
  疏通的漫河出海口,已经可以航行五百吨的沙船,从而可以将矿区开采出来、选取完毕的燃煤运出,供应热电厂,也能通过河道将重型工具运送到钢铁厂主城区、铁矿煤矿区,加速建设作业。
  虽然主城区土地尚未平整,三通一平更是一点也没做,但能将所有树木都砍伐一空,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三通一平可以大量使用工程机械,但是砍树却更多的是依靠人力,这时候人海战术就比工程机械更有用。
  哪怕是修建的那条土路,也能提高工程设备、人员通行的速度,同样意义重大。
  当陈勇汇报结束,他带头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并持续长达几分钟。
  在随后的发言中,他更是对陈勇等人进行了高度评价,当场宣布,因为他们这次贡献对公司的特殊意义,所有人都被聘用为公司终身员工,工资上浮一级。
  以后只要不犯背叛公司、盗窃机密等原则性错误,就永远不会被公司解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