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488

  模仿至星球大战的太空战舰突然出现、占据整个视野的镜头,本就是让观众知道,他们看的不是纪录片,而是戴尔电脑强大的3d显示效果。
  要不然岂不是飞媚眼给瞎子看?
  就如同电影中,观众被吓得惊叫起来一样,展台边的观众,也被吓得肾上腺素急速分泌。
  紧接着,他们就狂喜地叫了起来,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太真实了!
  那段三维画面真的是太真实了,真实到如果不是故意插入一艘太空战舰,他们就真的将之当成是摄像机拍摄的真实画面了!
  这才是真正的三维立体,和它相比,索尼做的那个星球简直就是一坨狗屎!
  戴尔方面早有准备,立即热情地迎上去,请他们试玩电脑中预装的3d游戏。
  当进入到游戏,看到以前在自己电脑上,只是一团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怪物,显现出它的真面目时,玩家们再次被戴尔强大的3d显示效果给震惊了。
  纵然是红色警戒这款实为2d的伪3d游戏,经过显卡的处理,画面仿佛都变得更加立体了,为他们平添了许多的游戏乐趣。
  几分钟以后,他们就忘情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忘了一切。
  外接的高保真音响,将一群群游荡的观众吸引过来,在驻足旁观了一小会儿以后,便再也挪不动脚步,和几位试玩的观众一样,陷了进去。
  戴尔的展台边,人越来越多,渐渐堵住了通道。
  慢慢的,其他地方的观众也发现了这边的异常,好奇地过来一探究竟,然后也纷纷失陷。
  继中华制造纯平彩电,成了全馆最受欢迎的展台之后,戴尔的展台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成了中华制造之下,最受欢迎的展台……
  嗯,这次没有之一了!
  中华制造与戴尔电脑,双双携手,成为本次ces电子展,最大的赢家!
第三百四十七章
先进教学设备
  中华制造在ces上大获成功的时候,贾伟正坐在技校的教室里,专心地听着讲台上老师的讲课,做着笔记。
  贾伟并非技校的学生,而是中华制造设备有限公司新招收的员工。他正在参加的,也不是学校正式的技能教育,而是上岗前培训。
  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除了两百来名同样新招收的下岗职工,其他八百来人全是原新华机床厂的人。
  但是论起学习刻苦程度,他们这两百多人却是最认真的。
  或许,这跟新华厂职工还有一条退路有关吧。他们学不好,大不了就领着中华制造给的基本工资,另外找工作也好、做小买卖也好、提前退休也好,终归有其他选择。
  但是贾伟等人没有。
  他们都不是新华厂的人,而是其他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并且,他们中很多人,夫妻双方都在一个厂,如今也同样随着企业破产而待业在家,家庭完全失去了生活来源。
  他们没有退路!
  奋斗不出来,就意味着全家人都吃不上饭,意味着孩子要跟着去捡破烂,要在学校承受其他同学的欺负,将来即便考上大学也凑不出学费……
  所以,他们必须拿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抓住每一点时间,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尽可能超过其他人,才有可能在最后的考试中留下来,和公司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
  三个月的岗前培训,贾伟感觉这是他有生以来最认真的时候。如果上学时候,他有这股劲头,怕是大学都考上了,也不用后来进到职高,更不会在参加上次公司招收技校学员时,因为分数不够而未被录取。
  那些被录取的学员,虽然跟他们学的内容大致一样,但是学期却是两年,因此基础会更扎实,学到的东西更多。他们毕业以后,也至少会成为中级技工,工资、待遇、福利、晋升渠道等等,都要比他们这些最终考核评级后,封顶也就能拿到四级工的一线工人,强出太多。
  要是在原厂的时候,他会埋怨,他会说不公平,他会咒骂领导,但现在,他只感到庆幸。
  起码,他又有了一份工作,从而能给家里带来稳定的收入。在破产企业随处可见,待业率高达百分之三四十的现在,这就很让他感激了。
  如今的他,哪怕是在岗前培训期间,也能每个月给家里带回公司下发的四百块钱基本生活保障,让一家人能够衣食无忧,他还有什么可以苛求的呢?
  他还记得,当他跟公司签订临时培训合同,将领到的第一笔钱交到妻子手中的时候,那个即便是下岗时也没流一滴眼泪的女人,眼圈一下就红了,紧紧地抱着他,将头埋在他怀里,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当时,他搂着自己的女人,两个人就这样相依相偎,一起默默地流泪。
  贾伟对眼前的机会倍感珍惜。
  苦难会让人沉沦,也会让人成长。
  他知道自己学历不高,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他总是放低身段向老师、同学请教,并用笔认真地将对方讲解的内容记下来,反复观看复习。
  三个月时间,他已经记了满满的几大本笔记,有课堂笔记,有请教所得,有去图书馆查资料的摘抄,有自己的领悟,有尝试练习的编程,这几大本笔记,承载着这三个月来,他一点一滴的成长。
  为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真正学懂学会,他早上起床匆匆洗漱完毕就拿出课本来看。去食堂吃早饭的路上也看,吃饭时也看,课间也看,中午休息时也看,晚上也看,直到寝室熄灯……
  不看书的时候,就做题,练习各种控制编程设计。
  三个月的时间很短,但对他来说,却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他只是职高毕业,进厂后做的也是普通的机加工,知道数控车床,但从未实际接触过,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经过三个月刻苦学习、专研,他已经对数控机床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通过反复练习,他也能熟练地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并且能排除各种常见的机械故障。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他自己刻苦功用,还跟公司优越的硬件水平有关。
  岗前培训,每天上午是学习理论知识,下午就要进行实操培训。
  他还记得,第一天参加培训,当自己第一次面对实操平台的时候,那种惊讶。
  原本,他还以为会带他们到车间,在真正的机床上实际操作。
  结果,面对的却是一个由角钢、塑料制作的平台,上面还安装了一台纯平的彩色显示屏。实验平台上,密密麻麻安装了各种按钮。
  在控制台旁边,还有一个不到五十公分高的微缩型机床。
  据老师说,面板完全和真实的数控机床一致,并且操作数据会传送到旁边的微型机床上,控制它工作。
  最初大家都觉得好玩,只把它当做了玩具。
  可实际用下来,大家才发现老师说的是真的。虽然微型机床看起来跟玩具一样,加工的对象也仅限于木头、塑料、软质合金,但基本的功能完全与大型数控机床没有区别,遇到的各种故障、反馈,也与真实一般无二。
  此后,他们还用了微型的数控铣床、数控镗床、加工中心等所有的数控设备,从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使用经验。
  并且,公司还提供了编程实验台这种在他看来神乎其神的东西。借助试验台,他可以像在真正的数控设备上一样,编制加工控制程序,并且得到回馈,确认是否有误。
  工科,靠的就是海量的练习。
  只要有足够拟真的实验设备,加上大量的资源投入,只要刻苦练习,就算是一个资质平常的普通人,也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员、技术员、工程师。
  如果本人还有较高的天分,那么成为出色的研究员、技术员、工程师、高级技工也不是不可能。
  正是通过这种种闻所未闻的先进教学设备,贾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对数控设备极其陌生,变成可以熟练操作加工任意形状、要求零部件的合格数控工人。
  今天是培训的最后一天,等下午的实操课结束,就会放假,给他们几天时间复习准备。
  下周一,就是考核,通过以后,他就能成为中华制造的一名正式工人,从而有能力撑起他们那个家。
  贾伟心中,既有些紧张,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盼。
第三百四十八章
赶上了好时光
  贾伟推崇备至的各种实训设备,也是被校长沙为健为首的所有技校老师们,视为珍宝。
  传统教学,学生都是看课本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至于最重要的实践,由于经费、条件限制,基本上没法进行。充其量,也就在专门的实验室里,做几个小实验罢了。
  因此传统的教学,基本就是读死书、死读书,这种模式教育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非常差。到了单位以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习接触,才能逐渐掌握本应在学校就该掌握的能力。
  这就等于将学校的责任,推到了单位身上。
  沙为健等从校长到老师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多少年来,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可是当设备车间,送来一台台各种实操设备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居然还有这种神器,可以让学员们在学校就实际接触到各种常用设备,掌握它们的操作使用维修方法。
  这简直太神奇了!
  他们也在教学期刊、论文上看到过,说是国外有在研究教学仿真设备,但就他们所知,也没有这么先进。
  从他们了解到的情况,国外的实训手段也很有限,比起国内教学,不过是多了投影、模型等等手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知。
  一些国外高校、技术院校,会开办校内工厂,让学生在里面实习,提前掌握这些设备的使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是这种完全可以比拟真实设备的实训平台,他们却从未听说过。
  他们利用在国内教育系统的关系,也曾向其他的教育单位询问过,没有谁配备了这样的实训设备。就是一些出过国的学者、教授,也没在国外的高校见到过这种设备——比之更简陋的、用单板机驱动,只能做出少数简单反馈的仿真模型倒是有,可也远远及不上中华制造的先进,做到了几乎完全和真实设备无异。
  而且各种设备专业种类之齐全,也让他们震惊。
  物理、化学、工程绘图、电子、计算机、电工、自动化、流体力学、汽车船舶、电机、传感器、机械加工、数控,乃至医学教学,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