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488

  “哦?有多少?都有些什么企业啊?”葛书记眼睛一亮,立即问道。
  “好多!提出入境申请的不下上百家!而且好多都是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像ibm、惠普、戴尔、苹果、优派,还有飞利浦、诺基亚,日本的有索尼、三菱、日立、三洋、nec、夏普……,韩国的有三星、大宇、lg、现代,还有台湾的鸿基、冠捷……,几乎所有知名的大型企业都来了!”顾主任兴奋地历数道。
  葛书记布满老人斑的脸上,不正常地泛起了阵阵殷红,显示出他现在心情非常激动。
  不过他好歹还能克制自己,声音略微有点激动地问道:“你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来?”
  “好像是要来找我们市的一个企业谈生意,就是那个中华制造!但具体是谈什么,申请方没有说,我们也不好问得太详细。”顾主任眨着眼,有些疑惑。
  中华制造,苏城谁不知道。
  那是苏城的龙头企业,去年一年创造的收入,就差不多相当于苏城整个市gdp的百分之八!
  可是这样一个企业,在苏城算是很大,但在国际上根本只是小虾米,有什么本事能惊动到这么多跨国集团公司的注意,甚至组团过来?
  果然是中华制造!
  葛书记数来数去,苏城能够吸引这么多跨国公司的,也就这家企业了,毕竟他也是一家外资企业。
  但到底是什么,引得这些跨国公司像是闻到血腥一样,猛扑过来的,他也很疑惑。
  电动车?
  不对,国外都是开小轿车,谁会在乎一个电动自行车。
  数字仪表?
  从海关得到的数据,虽然销量还不错,每月都有两三万台数字仪表出口,并且增速很快,可这点利益,远不足以让那些巨头动心。
  计算机主板,或者说他们那个廉价型计算机?
  才386而已,就算他们又研发出了486、586,技术又能先进到哪里去?
  机床、电视机?
  这就更是开玩笑了,这两样东西,我们自己都要进口,哪里还有本钱出口!
  然后,好像就没什么了。
  他很迷惑。
  “要不,我打个电话给杜炜逸,问问是怎么回事。”于淼弯下腰,低声道。
  葛书记想了想,摇摇头:“让司机班备车,我这就过去!”
  能够惊动这么多大型跨国集团,中华制造手里肯定握有很大的筹码。打电话固然可以问到答案,但哪有亲自过去显得重视。
  若真是一项很不错的大项目,能够将这些跨国集团中的几家留下来,在苏城建厂……
  他以老年人难得一见的速度,蓦然起身,快速披上外套,断然决定道。
  “可是您下午还有几个活动……”于淼为难道。
  “能取消就取消,取消不了就推迟,要不然,就请陈市长待我出席。”一旦下定了决心,葛书记就不会动摇。
  “那好,我这就安排!”于淼不再劝说,迅速出去安排车子和随行人员。
  “顾主任,你也一起。”葛书记想了想,将顾主任也一同带上。
  十分钟后,一行车队就驶出了苏城市委,向城西开去。
  半小时后,车队到达了中华制造。
  “等着运货的卡车更多了!”看着路旁等待的车队,络绎排出一公里长,葛书记瞳孔微微一缩。
  比他上次见到的卡车数量,足足翻了几翻。
  中华制造的生意就好成这样?
  比绵延的车队更加吸引他视线的,是围墙内,那三栋耸立的高楼。
  两栋二十层高楼就在围墙边,从外延的阳台就可以看出,这是住宅楼。
  与印象中只有两三层的在建楼不同,两栋高层住宅楼都已封顶,并且完成了外墙装饰。
  整栋大楼,外墙全部由黑色带条纹的石板装饰,而在两侧又各有一条贯通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和国内惯常开放式的阳台不一样,所有的阳台都做了铝合金封闭,大幅的玻璃在阳光中映射着点点金光,看上去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
  在远处,那栋总部办公大楼,外墙更是全部做了镜面处理,远望过去,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一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中华制造真是太有钱了!”隔着车窗,于淼羡慕道。
  葛书记深以为然。
  “那一片是什么?”他看着远处,一片集体公寓一般的三层楼群,询问道。
  “这个方位……,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杜炜逸说的临时宿舍。中华制造现在多次扩大,招了许多人,现在算上原来的职工,和新华厂、电视机组件厂的职工,他们的职工人数估计是已经超出六千人了。再加上学校、医院、储蓄所、商场这些附属机构,总人数估计能有九千人上下。若是连家属也算进去,怕不有两三万人!”于淼经常跟杜炜逸联系,对于中华制造的情况非常了解,说道。
  两、三万人!
  这已经是一个大集团了啊!
  想想他初听说中华制造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对方强锣打鼓,来市委献礼那次。当时他看到杜炜逸,就惊叹对方如此年轻,再知道他身边那个比他还年轻,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就是中华制造的首席技术顾问的时候,他真是无语。
  那时候中华制造才刚刚和航仪厂签订协议,拿下了对方的一个分厂,总共才只有几百人。
  想不到,才没过多久,对方已经成长到这个规模了。
  这已经不是后生可畏,就能轻描淡写忽略过去的事了。杜炜逸,还有他那个学生模样的首席技术顾问,是名副其实有能耐的人!
  看看他们,再想想自己,葛书记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
  未来,是年轻人的时代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等以视
  葛书记随行车队到达中华制造门外的时候,白云天、杜炜逸正在和飞利浦驻中国分公司总经理进行愉快的会谈。
  飞利浦公司因为投资国内,不久前才与苏城电视机厂合并,成立了苏城飞利浦分公司,在得知消息以后,近水楼台先得月,立即找上了门来,第一个接触到了中华制造的高层。
  荷兰人的名字非常长,这位总经理的全名,也是由好几个短语构成,让在伦敦生活了很长时间的杜炜逸都不知该如何称呼他。
  其实早的时候,荷兰人跟其他国家的人一样,也是只有名和姓。后来拿破仑统治了荷兰,为了管理方便,就要求他们在名字中,加入所在地区的短词。
  拿破仑被打败后,荷兰迎来了日耳曼国王,他觉得这个办法挺好,就延续下来。
  于是,许多荷兰人就在名与姓之间,有了vanxxxx、dexxx、vandexxxx的习惯。这个van、de、vande,中译通常为“范”、“徳”“范徳”,也就是from、or的意思,即我来自xxxx地区。像著名足球运动员范巴斯滕,巴斯滕是荷兰的一个小镇,加了范,就是说他们家来自于巴斯滕镇,马尔科才是他的名字,连起来就是来自巴斯滕的马尔科。
  通过英文交谈,杜炜逸才明白,这位总经理姓名的准确意思,应该是来自河滨地带佩克家族的佩特的儿子杰森,平时可以称他为范德瓦尔先生,关系亲密的情况下可以叫他杰森。
  谈笑风生了一会儿,范德瓦尔礼貌地问道:“你们生产的纯平显像管,已经轰动了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不可以让我看一下它的实物?”
  “当然没问题!”杜炜逸让人送来一台显示器成品,放到案桌上。
  送来的显示器,整体为象牙白,像是一个高档的艺术品。和现在所有的显示器都不同,它因为不是采用球形管,所以不需要为了掩饰它的凸起,而将边框塑造成波浪形,以适应屏幕外观。
  这台显示器,从上到下,就是平平整整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平面,放在面前,就如同面对一个镜面。
  公允地说,由于成本和技术原因,这台显示器上除了一个电源按钮,并没有安装其他用于调节光亮、对比等按钮,显得很单调。
  但在范德瓦尔的眼中,它就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珍宝。
  造型呆板?
  不!
  这四四方方的造型,正是极大地突出了显像管四个角的平整,让用户一眼就能将其与传统球形管分辨出来。而那宛如平面一般的荧屏,更是最大的亮点!
  “太美了!太棒了!真的是九十度的直角,而且是如此的平坦,哦,我都快无法呼吸了!”范德瓦尔发出阵阵夸张的赞叹,蹲在显示器面前,爱不释手。
  东芝发明的直角平面管,和这台显示器一比,就完全是个笑话。
  就这,还想狮子大开口,跟他们谈条件!
  “杜先生,我……”他再三确认了这的确不是通过其他手段伪造的平面效果,当下就要激动地向对方洽谈购买专利,会议室门打开,一名中华制造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在白云天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
  “范德瓦尔先生,不好意思,我们市的市委书记过来了,就在门外,我们要出去迎接,还请你稍微等一下。”白云天用英语对范德瓦尔道了一下歉。
  “哦,当然没问题,既然这样,我也一起出去迎接好了。”范德瓦尔跟国内打了这么多交道,知道书记才是最大的官,市长都要听他的,而且上次苏飞成立,这位葛书记也曾到场祝贺致辞,并不陌生,当即也跟着迎了出来。
  到了门外,葛书记也是一眼就认出了范德瓦尔,热情地走了过来,向他伸出手:“想不到在这里又碰到了……”
  “范德瓦尔。”于淼在他背后,低声提醒道。
  “……范德瓦尔先生,真是荣幸。”葛书记面色不改,爽朗地笑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