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488

  若是将这套制造辅助系统运用到兵工行业,他们认为效果可能会比中华制造还要好。
  可以说,彻底吃透这套体系,对于军工行业意义重大!
  ……
  当兵器工业总公司,在中华制造详细了解制造辅助系统的运行原理、方式、管理、优化措施时,发现公司内部又开始到处大兴土木。
  不是为了修建高层住宅。
  首批两栋二十层的板塔混合式住宅、公司办公大楼,早已经做完了地基工作,并且地下三层部分也已完工。如今地面部分,也已经修了两层。
  在香港设计团队、苏城市勘察设计院、国内中建十二司的联手指导下,兵器工业总公司建筑公司的成长很快,已经完全掌握了高层楼宇的建筑要求,后续的进度也在迅速提升。
  若是施工顺利,首批两栋二十层高层住宅、办公大楼建筑工程,预计再有五个月就能完成封顶。
  之后再经过一个月的水电管线、电梯安装,乐观估计,到十一月就可以彻底竣工,然后请验收部门来验收检验,之后便可以交付使用了。
  由于兵器工业总公司建筑工人人员充足,不但同时开工修建三座高层建筑,同时还有余力,在原航仪厂总厂的范围内,圈出一片地,修建一所包括两栋实验楼、一栋教学楼的技术学校。
  这次土木作业,也是请他们的工人帮忙,在家属区、厂区内到处开挖沟渠,填埋管线。
  首先是一条主管道,从未来办公大楼的地下三层延伸出来的,南北分别通往厂区和家属区。随后,又从这根主管道,向四面八方扩展开来,通往各个分厂、职工医院、信用社、派出所、消防队,看样子是要将所有的机构都全部连接起来。
  管道内,埋藏的是粗大的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通信介质,传输速度最大可以达到1gb/s。早期同轴电缆多被用于有线电话和有线电视网,作为主干线路。
  当光纤出现后,它才逐渐被淘汰。
  在国内,因为同轴电缆成本低廉,传输速度也不错,仍是主要的通信介质,全国的主干电话线路仍是以同轴电缆为主。
  只是它的通讯信号衰减较快,像这种粗缆,每五百米就需要增加一个中继器,作为信号放大。若是通讯距离太长,需要的中继器就会非常多,信号失真也会变得很严重。
  好在中华制造的地盘并不大,以办公大楼为中心,只需要一根线就足以拉通南北。
  在主干线的末端,则是通过程控设备,分出了更多的支线,连接入各个分厂、机构。
  兵器工业总公司的人一看就明白,中华制造这是准备构建内部局域网。
  只是这个覆盖面,也太大了。
  不光是各个分厂、机构全部覆盖,还连接到了招待所、商场、学校等所有的机构内,甚至连职工幼儿园都连接在内。
  甚至,通过支线,还连通了住宅楼!
  这个他们就搞不懂了。
  构建整个厂区的局域网,是希望打造一个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辅助生产。
  可你把幼儿园、小学、住宅楼也连进网干什么?
  没有必要嘛!
  兵器工业总公司方面不明白中华制造在做什么,但是王成、谢斌、宋昙等人却是激动不已。
  他们在美国待过,见识过信息高速公路。
  虽然这个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用户只能通过拨号上网方式连入网络,每秒钟传输速率只有可怜的十几kbps,也就是几个kb字节的数据,完全不能说是高速公路,只能算是羊肠小道罢了。
  但是这东西却能发挥大作用。
  通过这玩意儿,他们可以和全美、甚至欧洲的大学发送电子邮件,交换看法,传送资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信息交流渠道。
  只是他们没想到,公司似乎是,竟然雄心勃勃地想要在中华制造内部,建设一个信息数据网络!
  这可是只有在国外才享受得到的体验啊!
  虽然这个网络的覆盖面积,只在中华制造内部,但对他们来说,已经完全满足了。
  当听说中华制造很可能是要打造一个完善的内部网络时,就连周培都淡定不能了,难得的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走出来实地考察每一个环节。
  三七零一所的人也坐不住了,同样丢下了手头工作,跑出来参观学习。
  国内到目前为止,连接一两个实验室的小型局域网,多有尝试。可是构建过一个覆盖所有分厂,横跨不同行政机构,包含教育、医疗、住宅在内的综合性网络,这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中华制造的尝试,对所有人而言,都有着很重要的示范意义。
  当衡所长给兵器工业总公司的人,做了简单的科普以后,他们也都全体行动起来,对这个大规模综合网络的构建,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调研。
  甚至仇总在将情况汇报回去以后,总公司方面立即又从各个科研院所抽掉了大批科研人员,紧急赶往苏城,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对于兵器工业总公司来说,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如何构建这么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
  更重要的是:这个网建成了,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发现
  中国人,其实是一个非常信仰实用主义的民族。
  光是东西好,还不会受到重视。只有当这个东西非常重要,才会引起各个部门的强烈关注。
  在这个世界上,国内主要的关注对象,就是美国。
  原因很简单:它取得了成功,它现在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连苏联都被它打垮了,那么要想像它一样强大,就必须全方位学习它的长处。
  就是这么朴实的想法。
  既然美国耗费巨资,也要建设信息高速公路,那么这个东西一定很重要。
  听说中华制造准备尝试建设一个大型综合性网络,兵器工业总公司的领导立即就行动起来,从全国各地调集精兵强将,前来参观调研。
  调研的重心就是,它能干什么?
  别人的长处很多,要学的东西也很多,可我们的资金有限,那就要排个一二三四出来。
  确实迫在眉睫,关系到国家重大利益的东西,那是砸锅卖铁也要学过来。可是如果不是特别急需,只在未来有较大发展前途的项目,那就不必着急,可以先做好手边的工作,有了一定积蓄以后再办。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兵器工业总公司才更重视中华制造的这次网络建设工程。
  在他们看来,这个山寨的网络,肯定是不及美国的正宗货,能有个三分像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观一叶而知秋,通过这个山寨的局域网络,也足以让他们对网络的用途,有一个直观而理性的认识,有助于公司领导、或者是更高一层的领导,来判定它的价值。
  调研人员从全国各地而来,几个靠近苏城的科研院所,第二天就赶到了。其中临海市作为全国经济、科技、工业中心,一下就来了几十号人,让中华制造公关部的接待人员不知把他们安排在哪里住。
  经过一番协调,刚刚完成毛坯房建造,正在进行水电管线布设的技校,成为了他们的临时住所。
  这些调研人员习惯于出差,各种艰苦条件都适应过,并不觉得住在技校有什么不好。当公关部的工作人员,紧急从市里买来钢丝床、被单被褥、毛巾牙膏牙刷,在门窗都尚未来得及安装的教室内,放入桌椅板凳,让他们有了可以坐卧休息、伏案工作的地方以后,他们就更满意了。
  到来的调研人员,落脚后风尘未洗,就投入了调研工作之中。
  他们在改制小组的介绍下,首先对中华制造这家公司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全面的熟悉,接下来对公司的各种章程、管理方式,做了更加详细的调研。
  在这个处处布满老国企风格的公司内,他们看到的,却是与国内企业大为迥异的现代公司模式。
  机构设置、开放宽松的公司文化氛围、绩效考核、人事培训制度、车间管理,都有值得让他们深入挖掘的内容。
  全电脑办公,更是让有过出国考察的调研人员倍感惊诧。
  他们想不到,在国内,已经有一家公司,率先实行了和欧美一样的电脑办公。
  这可是首屈一指头一家!
  然后让国内科研人员眼热羡慕的,是技术部的库房办公室。虽然是老旧的仓库,却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办公环境不亚于欧美大公司。
  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窗明几亮的实验室,简直让他们馋得直流口水。
  公司家属区竖立的未来蓝图,更是让他们瞪大了眼珠子,不敢置信。
  这条件,哪怕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调研聊天中,得知了研究人员的工资水平以后,他们更加的羡慕到了极点。
  都说知识分子清贫,可中华制造的知识分子哪里清贫了?
  不说给公司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就连普通的教师,每月都有六七百的工资。难怪上次招人,应者如云,就连一些省市重点高中、小学的优秀教师,都来了十好几个。
  实在是诱人啊!
  了解完中华制造成立以来的方方面面,调研人员才对这家公司,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对于这家公司,竟然敢于凭借一己之力,试图建设一个大规模综合网络,也不再感到奇怪——这就是一家年轻、财力雄厚、敢于尝试新兴事物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的总经理,就是香港金融大亨的儿子,又在英国留过学,会有这样的想法,太正常不过了。
  唯一制约他们的,是有没有这个能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