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488

  但是,仪器仪表又不止数字万用表、电压表这两种。
  那可是按专业划分,都有二十多类,总计数百种的仪器仪表。
  不说电子显微镜、磁共振设备等等,科技含量太高的产品,就是和数字万用表一个级别的,粗略一算,也有诸如电表、电子秤、体重秤、数字测量仪、元器件检测仪、数显温度湿度计等等几十种之多。
  此外,以航仪厂的老底子,只要增加研究经费、增加人手,李所长、史琳研究员等也有信心研发出分析天平、色谱仪、医学仪器等精密仪器。
  如此众多的产品,其产值何止上千亿!
  这么庞大的产品目录,以中华制造的身量,根本就包不圆,能集中攻克数个项目,就够他们吃一辈子了。
  ……
  “仇总、窦处长、袁处长!”
  “小白,恭喜恭喜,你们又获得了一项大成功啊!”
  白云天正在办公室,审核各个新开研究部门的项目,就听到方佩玲的声音,抬起头,看到仇副总与窦处长、袁处长携手进来。
  “哪里哪里,只是个小项目,谈不上大成功。”他合拢申请表,谦虚道。
  “在你们看是小项目,对我们来说可就是大项目了,这可是可以出口创汇的产品!”袁处长笑着说道。
  “三位领导请喝茶。”
  方佩玲将三杯刚沏的热茶放到三人面前。
  仇副总三人对她视而不见,都是目光灼灼地盯着白云天。仇副总咳嗽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个,小白啊,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说实话,我们也有些心动。我们呢,讨论了一下,认为我们也可以仿照你们的方式,开发数字型仪器仪表,但是又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方面你是专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们?”
  他也是没办法。
  通过成立建筑公司、销售网点、快递,已经足以安置所有的闲置员工。但兵器工业总公司家大业大,要照顾的不仅仅是这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还要为其他企业创收伤脑筋。
  兵器工业总公司辖下的仪器仪表企业就有二十来家,航仪厂只是其中之一。
  国家经济形势不好,这些企业靠着军方订单,也就勉强能维持下去,但绝对算不得好。
  看到中华制造靠着数字万用表、电压表打开海外市场,他们不由得也心动了。若是能复制中华制造的路,既可以为企业创收,还能赚取相当的外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只是仪器仪表种类实在太多,他们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项目。万一选错了,不但没赚到钱,反而造成巨额亏损,那才是得不偿失。
  对于他们的询问,白云天倒没有藏私。
  仪器仪表那么大的市场,光靠中华制造是绝对吃不完的,分一点给兵器工业总公司完全没问题。
  再说了,他注重的可不单单是利益,更多的是制造能力的提升,所有一切都是为此服务。
  他很清楚,制造能力才是根基,没有相应制造能力匹配的战术手段都是投机取巧,即便能一时得利,但从长远角度来说,却是最大的失败。
  白云天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你们要做,我建议在数字电表、数字水表方面下功夫。电表、水表是每个家庭都必须要有的必备设备,只要质量可靠、价格便宜,绝对不愁销路!如果有竞争力,起码能保证每年一亿美元的销量!”
  “太好了!我就说,来请教小白准没错。果然,他马上就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仇副总拍着大腿,高兴地笑起来,随即就忙不迭起身,准备回去商量如何安排工作。
  “仇总!”白云天叫住了他,“你们总不打算所有的厂家,都生产这两种产品吧?”
  “哦?你还有什么建议?”仇总眼睛一亮。
  白云天微微一笑:“我是想建议,有条件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联合研发……”
  “研究什么?”仇总迫不及待地问道。
  “分析仪器仪表,和医疗仪器仪表!”白云天平静地看着他,轻轻说道。
第二百六十章
芯片组
  计算机实验室内,周培、宋昙、王成坐在实验台前,在他们面前,各自摆放着一块长方形的印刷电路板。旁边的有机玻璃盒内,分门别类放置着各种元器件。
  他们每人配有一名助手,负责为他们递送元器件,让他们可以安心焊接。
  本来中华制造有经验丰富的焊接工,由他们来负责焊接效果更好。可是周培等人经过强烈争取,以这毕竟只是样品为由,还是争到了这份荣耀。
  杜炜逸、白云天等四五名高层站在他们对面,等待着历史性的一刻到来。就连隔壁三七零一所的研究员,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挤在玻璃墙便,静静肃立。
  “开始吧!”
  白云天一声令下,周培等人深吸了一口气,缓解了一下紧张的心情,轻声吩咐助手将所需焊接的元器件传给他们。
  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首先是电阻、然后是电容、二极管等通用元器件。这样就算无意中烧坏了,也能及时更替,不会心痛,影响到后续的焊接。
  周培等人都戴着防静电手套,助手将一枚枚元器件递给他们,然后快速地核对了一下元器件参数,便将其准确地插入了焊孔,然后电烙铁在焊脚快速点过,两滴焊锡带着助焊剂,将引脚牢固地焊接在焊盘上。
  周培放下烙铁,擦了擦鼻梁上渗出的汗珠,然后又一手拿起烙铁,一手伸出:“下一个!”
  焊接的工作,其实就和手术没什么区别,无非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做下去。
  这块电路板,完全出自于他们的心血,什么器件在什么位置,包括元器件的类别、型号、参数,这些日子来,睁眼闭眼都是这些数据。
  现在做起来,宛如行云流水,毫无迟滞。
  电脑主板的高集成化,使得所需的外围电路并不复杂,几十枚普通分立式元器件很快就焊接完毕。
  接下来就是主板的各种接口。
  接口的种类很多,有电源插槽,有主机面板上的复位、指示灯等控制插口,也有网卡、显卡等各种扩展卡的插槽,还有内存、硬盘、usb、鼠标、键盘、cpu、打印等不同功用的接口,种类多达十几种。
  在白云天的有意引导下,周培他们设计的这款386主板,有许多地方做了大幅改进。
  如扩展卡插槽,主板上一共预留了八个卡槽,分别为四个老式的工业isa插槽、一个agp显卡插槽、三个pci插槽。这样既可以使用最新的pci接口板卡,以及自行研发的agp显卡,同时还兼顾了老旧的isa板卡,让它们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减少用户的硬件开支。
  内存条插槽,也同样遵循了这个规则。
  主板预留了两根30脚的内存插槽,让用户还可以继续使用286时代的内存条。同时加了四个72线的内存插槽,以使用目标标准的72线内存条。
  还有一个重大改进,是预留了缓存的插槽。
  早期的286、386,没有缓存这个概念,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内存进行暂存、交换。
  直到486以后,由于主频越来越快,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内存的速度跟不上处理器数据交换需要,才开始在处理器内部,固化少量高速存储器,用于cpu内部数据交换所用。
  其实386,尤其是后期版的运行速度,已经不比早期的486慢,只是没有内部缓存,导致它的实际性能发挥不如486。
  故此,为了将其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主板上预留了外部缓存的插槽。其最大外部缓存,达到512kb,通过这番修改,可以将386的性能提升百分之四十七左右,基本已经可以和486并驾齐驱。
  同时,仿照奔腾处理器的做法,也为386增加了cpu插槽,而不是直接焊在电路板上。
  事实上,英特尔后期的各种cpu插槽,白云天都知道,他也有过抢注专利的想法。
  可是cpu插槽这种东西,顾名思义是为cpu服务的,其结构完全跟随处理器变化而变化。就算抢注了专利,英特尔公司只需要更改设计,就能避开他的专利陷阱。
  这款主板最大的创新,是增加了usb接口驱动。
  按照制造史回顾,usb接口是英特尔公司与本年底推出,九六年正式成为通用标准的外部接口规范。
  但是白云天才不管那么多,为了抢夺筹码,他提前就拿出了usb接口。而且还不是第一版的usb1.0,而是后来更为大众所接受的usb1.1,将外部数据传输速度,由每秒1.5兆,提升至了12兆!
  他也不怕自己推出的usb不被其他厂商所接受。
  因为usb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它与传统外部接口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热插拔,不管计算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都可以直接将其拔出来,而不会导致硬件损坏、系统崩溃。
  并且采用usb接口的电子设备体积可以做得很小,便于随身携带。
  同时一根usb线上,可以连接多个设备。通过扩展槽,可以将挂接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加,最高可以连接多达一百二十七个设备!
  如此多的优点,哪怕是英特尔不支持,甚至反对,白云天相信也会有厂商自发采用。
  各种接口一一焊接完毕,接下来就是两个重头戏:芯片组、bios。
  芯片组就是后来所说的南北桥,因为两块芯片在主板的位置一南一北,故而得名。
  它其实就是计算机各种功能电路的组合。
  cpu复位、地址总线控制、数据总线控制、中断控制、定时器、时钟发生器、浮点运算接口、缓存接口、i/o接口等等,各有不同功用,分别集成在不同的集成电路上。
  例如ibm最早推出的pc机,主板上就密密麻麻布满了大量的集成电路。
  只是随着集成技术的提高,厂商就将这些散乱的功能电路,集成到了少量的集成电路上,由此就出现了芯片组的称谓。
  由它的功能,就可以知道,它的功能电路设计,直接决定了一块主板能识别什么设备、如何运用总线、对处理器的支持度能有多高。
  简单的说,就是芯片组本身,直接决定了这块主板的性能高低!
  这款芯片组,并非从国外进口的其他厂商集成电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