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488

  而学校右侧,则是一个比现有规模大了十好几倍的医院,在气派的门诊大楼后方,还有一排两层小楼,写着住院部字样。
  紧挨着医院,是消防所。
  一辆辆长长的消防车、云梯车,有序地排列在空地上。
  “这就是规划图?真是……真是太漂亮了,比电视上的外国还漂亮!”
  人们喃喃自语,眼中全是憧憬的光彩。
  他们不敢相信,自己以后就将生活在这么一个美丽的小区之中。其环境比起现在来,强了何止几十倍!
  真想早点住进去啊!
第二百四十一章
理念的成功
  除了贴在总厂办公楼前宣传栏上,家属区也竖起了一块硕大的广告牌,效果图的推出,彻底消除了原航仪厂职工的抵触情绪。
  说来说去,还是源于一个怕字。
  国营单位不管好赖,总是国家的,进入国营企业,生老病死就由国家来负担了,大家心里踏实。中华制造说得再好,它也是港资企业,是资本家来着。
  大家对资本的概念,就是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经济危机发生时,宁可将牛奶倒进河里也不愿分给穷人。
  所以大家都怕。
  但是这次合并,中华制造的所作所为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承诺接收所有工人,不解雇一个人;承诺负担退休工人的生活费、医疗费;承诺接收所有三资企业;承诺给大家分房……
  总之,原来该国家承担的责任,中华制造全部一力扛了下来,没有半句推脱。
  可以说,除了所有权由国家转移到中华制造,职工们的利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而对于倾注全厂干部职工情感依托的航仪厂,也保留了下来,这更让大家没了抗拒的理由。
  如果说承诺不可靠,贴出来的效果图,则直接让职工们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可能,打消了他们潜在的怀疑。
  本来人心浮动的干部、职工、家属,短时间内就稳定下来。
  哪怕是那些坚决不去私营企业上班的职工,也最多是感慨一下航仪厂的没落,对于中华制造本身,并无太多怨言。
  合并的事,从法律上已经完成,但要具体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
  总厂的接收、设备的移交、下属各个职能机构的交接,千头万绪,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全部得到解决。
  对于调查组来说,还有更加繁重的改制问题。
  所谓改制,就是职工们出资,买下航仪厂七千九百万的国有资产。职工掏一千块钱,就能买到一千的股份;全厂职工若是凑够七千九百万,那就能买下所有股份,国有资本彻底从航仪厂退出。
  这事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却不容易。
  有些职工家庭困难,虽然有资格,却无力出资;有些干部家境较好,想要多买,却又因为要公平起见,要进行限购;原一二三分厂的职工虽然在中华制造上班,可他们认为自己也在航仪厂干了这么多年,凭什么不让他们购买股份;退休职工表示他们在厂里干了一辈子,不能因为他们退休了,就把他们排除在外……
  各方面利益如何平衡,都需要调查组从中调和。
  因为这是兵器工业总公司的第一例国企改制,总公司方面非常重视。考虑到以后可能这样的案例不会少,所以总公司在经过慎重思考以后,决定派出一名副总经理过来,亲自主持工作。
  ……
  仇副总来得很快,当天中午坐军机出发,下午一点过就降落在苏城穹窿山军用机场,然后乘坐部队的吉普,两点就赶到了中华制造。
  他风尘仆仆赶过来,才跟迎接的窦处长、袁处长等调查团成员,杜炜逸、白云天、包文山等中华制造高层,任容、何春华等航仪厂干部匆匆握过手,就提出要去中华制造看看。
  这次资产清查,让总公司对中华制造的实力引起了高度重视。派他过来,就是要他实地了解一下,这家港资公司的底蕴到底有多深厚,能不能持续长期维持这种高盈利局面。
  等探知了虚实,总公司才好作出最终决定。
  “仇总,这是我们的总公司办公楼,也是原来一分厂的办公楼。”在中华制造总厂外,杜炜逸介绍道。
  “你们的条件很艰苦啊!”
  仇总看着外墙贴满瓷砖的办公大楼,隐隐还保留着原来苏式办公楼的影子。可见中华制造初期的资金也不充裕,只能小打小闹在外观上做点功夫。可是人家就能靠着这一点点投入,作出诺大的事业来。
  因为时间原因,他只在中华制造走马观花地匆忙看了一遍。
  所看到的东西,很多都是他熟悉的,比如老旧的办公大楼、比如红砖的厂房,粗粗看过去,似乎和其他国营企业没有什么区别。
  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你们的办公室已经全用上了电脑?”在参观办公大楼的时候,看到所有员工都用着电脑办公,他很是惊讶。
  “这个设计部,是专门进行产品外观设计的?为什么?随便找个人设计一个外观不就行了么?”发现中华制造竟然成立了一个部门,专门进行产品外观设计,他感到不理解。
  “你们的技术人员,全都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我只在国外访问时,看到他们的技术人员用过,想不到国内也有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公司了!”对于技术部门全员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他感慨万千。
  “这厂区内来来去去运送原材料、半成品的电动车,全都是你们自己生产的?不错,很不错!”看着一辆辆白色的电动车在厂区穿梭往来,他觉得非常新奇。
  “车间很干净啊,生产线的布置也非常简洁,有些国外制造企业的味道了!”在车间,看到与国内企业迥然不同的设备布置,他欣喜地连声赞赏。
  沿途所见所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些东西,是他在国外参观时见过,只是国内因为各种原因很少采用,在中华制造这里却得到了全面推行。有些,他在国外也没看到过,经过杜炜逸、白云天的解说,他也觉得很有道理。
  一番流光浮影,给他最大的感觉,是这里虽然各种厂房外观、厂区绿化装饰,还依然残留着老国企的印记,但内在,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
  就连工人的精神面貌,都像是彻底改变了。
  再也没有懒散窝工的现象,一路所见的每一个人,都在专注地工作。即使路上碰到的人,也是脚下大步流星,正在赶往工作岗位。
  “你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看是理念的成功、管理的成功啊!”
  看完最后一个车间,走出来时,仇副总感慨道。
  也许,这才是中华制造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就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吧……
  “谢谢仇总夸奖,看时间已经六点过了,仇总不如就在招待所吃顿便饭吧!”杜炜逸谦虚了一下,也不等仇总同意,就率先带着大家往招待所去。
  仇总看看天色已晚,也不方便再说什么,便默许了他的决定。
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递
  一行人来到招待所时,发现周培、宋昙等人也正在这里,众人说说笑笑,吃得正热闹。
  “白总!”
  看到白云天以随从模样,陪同几位一看就是大领导派头的老者进来,他们赶忙站起来,向唯一熟悉的白云天打招呼道。
  “这几位是?”
  仇副总目光如炬,看他们样子,就感觉像是技术人员。而且能在小招吃饭,多半也是住在这里,那么很可能就不是中华制造本公司的人,故而和蔼地询问道。
  “仇总,是这样的。我们准备做兼容机项目,可是技术力量不足,所以就向科中大求援,请他们派人协助我们研发。这几位就是我从科中大请来的研究员。”白云天简略介绍道。
  “你们请科中大帮助研究?”仇副总吃惊道,“你们是打算做计算机?”
  白云天点头道:“对。现在计算机都被国外垄断,价格都很高,一台没有硬盘的286都要卖到六七千,很不利于国内计算机普及,对我们的国防、科技、教育、生产也是一个极大的阻碍。我们就想着,既然这样,不如我们自己搞吧,所以就跟科中大搞了一个联合研究?”
  “好!很好啊!”仇副总很是高兴,连连点头,“老首长曾经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国内的计算机事业还很孱弱,你们能走到前头,这是大好事啊!如果你们搞出来,我代表兵器工业总公司,首先订一……百台!”
  他本打算说一千台,想想购置成本,话到嘴边又改为一百台。
  “那就太感谢仇总了,这对我们的研究工作也是一个巨大的激励,我们一定不负所托,尽快将国产计算机研发出来!”白云天捡他喜欢的,吹捧道。
  “谢谢仇总!”
  听到两人对话,周培等人也明白了,面前这位老人,是兵器工业总公司的老总,赶忙也跟着感谢道。
  “哈哈,哪里哪里,计算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国内虽然更加重视大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的开发,但对于普及型计算机也是关注的,国民经济、生产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海湾战争中,美军的武器装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可见对国防装备现代化,也有巨大重用。我们起步虽然晚了点,但只要我们大胆跟上,相信一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国外的计算机发展。”仇副总慷慨激昂地作着发言,并以一个有力的挥臂,作为结束。
  啪啪啪啪!
  大家不管信不信,都是热烈地鼓着掌。
  “小杜啊,你们要搞计算机,怎么不找我们呢?我们兵器工业总公司涉猎的范围虽然没有科中大那么广,可也是有我们的计算机研究所的。”仇副总笑眯眯地对杜炜逸道。
  杜炜逸愣了一下,然后才解释道:“这个项目,是我们的技术总监白云天,在科中大时临时和对方约定的。因为决定比较仓促,所以没来得及向兵器工业总公司报备。”
  窦处长、袁处长都意味深长地看了白云天一眼。
  “是这样的啊,那真是可惜了。其实我们计算机所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只是没有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做也做不了啊!不光是计算机所,其他的光电所、材料所等等,都缺少经费,纵然有再多聪明才智也发挥不出来,我们都很痛心啊!”仇副总一脸沉重地叹息道。
  看见他想半途插入,周培、宋昙等人都很不高兴,却碍于他领导的身份,只能暗自里生闷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