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488

  “面对这个现状,我们专门高薪从香港请来了设计师,对家属区做了勘测,然后设计师认为,在地块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满足所有家庭的住房需求,只能修高楼,起码十几二十层的高楼!
  设计师给我们设计了一个方案:在厂区靠近大路的位置,修建一排二十层的高层住宅。然后在靠后六七十米的位置,修建两栋三十二层的酒店式公寓,底下四层外接一圈裙楼。
  平行排列的高层住宅,正面大路,前方空旷,又与后方酒店式公寓相距六七十米,拥有较为宽敞的视野,住户不会感到局促拥挤。
  而两座酒店式公寓的下面四层,又可以开发为各种办公、商铺。将信用社、派出所、书店、饮食餐饮、健身会馆、图书馆、邮局、商场、职工俱乐部、招待所等功能性机构全部容纳进去,腾出大量的土地,给幼儿园、子弟校、职工医院、消防所用。
  设计师还建议,干脆将幼儿园、子弟小学、子弟中学合并,除了幼儿园单独在一角给它划一个场所,小学、初中就共用一栋教学楼,分层上课。这样还能腾出地皮,用于建设一个标准的200米运动场,供学校开展运动会所需,将土地利用率最大化。
  多余的土地,足以建设一个拥有一栋就医大楼、一个五十张床位住院部,科室齐全,具备手术能力的小型综合医院。
  并且,还能留出地皮,建设一间拥有四辆消防车、一架云梯车的消防所。”
  杜炜逸在这件事上,费了不少功夫,口若悬河,将家属区未来美好的蓝图描绘给窦处长听,希望能打动他。
  他在叙述时,窦处长双目微闭,头靠在沙发背上,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将其转换为图像。
  等杜炜逸讲完,他又过了几秒钟,才睁开眼,神情复杂地说道:“你们这是要大动干戈啊!照你们这个规划,家属区可以说全部都要推到重来,这个投资可不小啊!”
  杜炜逸哂然一笑:“动静是大了点。这要全部完成,如果是在香港,没有几十亿港币肯定做不下来。但在内地,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大概三亿人民币就差不多了,说不定还用不了这么多。”
  “相差这么多?”窦处长一愣。
  杜炜逸轻松笑道:“因为内地人工便宜啊!香港的建筑工人月工资至少五千起,内地就算我们给得高点,算五百好了,也只有香港的六分之一,这样算起来,造价就便宜多了。”
  他这话只说了一半。
  事实上,人工只是一部分,考虑到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就算造价低一些,也不可能只有香港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之所以这么低,主要原因是不需要买地皮。
  香港同样面积的地皮,少说也能卖到二十亿港币。光是分摊这比买地费用,每平方的房价就要上涨四五千。
  而航仪厂的地皮本来就是自己的,在自己的地盘建房,哪里需要向政府交纳购地款。这样一来,自然就免去了一大笔额外的支出。
  当然,这样的话他肯定是不会告诉对方的。
  要是提醒了对方,还有这种挣钱方式,说不定现在穷疯了的政府,就会有别的想法了。
  窦处长释然。
  内地人工便宜,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想到这个项目工程量这么大,他心头火热之时,又有些忐忑不安。
  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建筑公司,能做得下来吗?
  建筑公司成立半年多,也通过政府关系,陆续接了一些拆迁业务,招揽了一些人才,初步锻炼了一批队伍。
  但是他们也就做过拆迁的活。
  其他的,别说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就是十层的小高层都没建过。
  一下跳到这么高档的电梯公寓,他心中实在没底。
  白云天之前一直在旁静听,关注着窦处长的表情变化,看他此刻充满期翼、却又犹豫为难的神情,大致猜出了他的想法,便开口道:“窦处,这个项目我们请了香港的专业建筑团队来做技术指导,你们只需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好了。如果你们还不放心,那就再随便拉上中建、铁建、省建某一家,大家一起来做就不行了?这样你们既能学到东西,又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不会出错,还赚到了资金,岂不是一举数得。”
  窦处长一拍大腿:“对啊,我还可以找中建的一起做啊!上次十二司的田司长还在跟我说,要是遇到合适的业务,一定要通知他,这不就是个机会!”
  看他兴奋地神情,白云天与杜炜逸相对一笑。
  总算是拿下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也来企业办社会
  “云天,你为什么答应把那些下属企业都接过来?这不是负担么?”
  从窦处长那里离开,杜炜逸低声埋怨道。
  西方经济理论讲求的是利润,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甚至可以将本身的业务转包给其他企业来做,以增加收益。
  在他看来,接收全体职工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再把学校、医院、职工俱乐部等增加企业开支的机构接下来,纯粹是赔钱,根本就不应该答应。
  这多花出去的钱,每一分每一厘,可都是从他兜里掏出去的,实在是心痛。
  所以尽管白云天是大股东,作出的决定他也改变不了,但小小地抱怨也是在所难免。
  “开玩笑,这些机构其他人求都求不来,你还想往外推?”白云天对他的鼠目寸光嗤之以鼻。
  “怎么说?”杜炜逸茫然。
  “医院、学校,这些机构是普通人可以随便办的?我们如果不是靠着从航仪厂手里接收,哪里有资格经营这些项目!”白云天看他真的不懂,耐心解释道,“至于派出所、邮局、消防、信用社,这更是属于社会管理职能了,绝对不可能交由私人企业掌管。也就是这两年,刚刚开始企业改制,允许外资企业兼并国企,国家还没有经验,习惯性当成了国企内部合并看待,其中的交接做得非常粗糙,才会让我们占个便宜,以后绝不可能还有这种情况发生。”
  杜炜逸恍然大悟,眼中放出惊喜的光芒:“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他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又去英国留过学,在那里,金融、医院、学校,私人都可以经营。来了内地以后,虽然知道国内国外政策不同,可是思维上还保留着原来那一套。
  现在听白云天一分析,才恍然发现,他们借由合并航仪厂,不光是拿下了一个大型国企的所有资产,还等于是顺带获得了教育、金融、邮政、医院的经营牌照。
  这在国内来说,是何其珍贵的资源!
  用万金难买,都嫌轻了,实际来说,这根本就是无法复制的特例!
  就更别提公安、邮政、消防,这即便是在香港,都没有私人插手可能的政权机关!
  而在这里,却是上级主管部门像扔垃圾一样,强行塞给他们……
  想象着一名名身穿公安制服的警察,向他敬礼的样子,杜炜逸觉得整个人都快飞起来了。
  他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可很快就又紧张起来:“对了!你也说了,这是国内没有经验,才会将原属于航仪厂的派出所、邮局、信用社、消防所全都转交给了我们。那以后国家反应过来了,会不会把这些部门又收回去?”
  “那是肯定的!国家现在是没反应过来,等他们事后一想,肯定会觉得不妥。医院、学校,政府还可能将错就错,信用社、邮局若是我们做得不过分,也有可能打个擦边球,睁只眼闭只眼,维持现状。但是派出所、消防,是绝对会收回去的。”白云天想都不想就回答道。
  “可惜,可惜!”
  杜炜逸刚才还觉得这些机构是累赘,现在却大叫可惜,一个都舍不得放手。
  一两千万投入,那些这些机构,实在是太便宜了有没有!
  只要派出所、消防这些强力机构掌握在手里,那他在这一亩三分地,就真的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了。
  不过想想也知道,这种警察部门,政府必然不会允许私人掌控。能够借由合并,得到本来由政府垄断的金融、医疗、教育经营许可,已经是邀天之喜,他不应该奢望更多。
  但愿政府收回派出所的动作越慢越好。
  来内地发展,应该是他这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了!
  ……
  这两天,航仪厂都陷入一种极度悲痛的气氛之中。
  职工大会投票,可以说没有赢家。
  不管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当真正面对结果,发现已经建厂四十年的航仪厂就将消失时,没有人还能笑得出来。
  厂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是他们亲手建起来的。那一颗颗大树,也是他们亲手栽种的。
  这是寄托了他们的青春、热血、奋斗的印记。
  如今,寄托这个印记的载体,却要不复存在了,这就好比是要将他们过往的人生,彻底否定一般。
  当今天航仪厂厂部前方,例行升国旗时,能够走动的职工几乎全都来了。
  他们默默地站在广场前,看着旗帜一点点升起,到达顶端,许多人都泪流满面。
  一些敏感脆弱的职工,为之失声痛哭。
  这样每天仰望升旗的日子,以后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有人无意间看见,从厂部大楼里,匆匆跑出几名干部,向旗杆附近的人群说着什么。
  转眼间,前方的人就骚动起来,发出阵阵喧哗声。
  “怎么了?”
  “发生什么事了?”
  “是不是总公司否决这次合并了?”
  后面远处的人诧异地议论纷纷,从各自角度发出不同的猜测。
  为了了解情况,人群开始向前压上。
  旗杆周围,人员越发密集,并且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向前涌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