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38

  李纲迟疑道:“老种相公未必就能敌得过完颜宗望,若是再让义军转道太原,只怕……”
  “朕需要他打赢?”
  赵桓反问一句,又半眯着眼睛道:“朕知道我大宋的军队是个什么情况,也根本没指望种师道所部能正面力敌姓完的。”
  特么两千禁军民兵能被二十七个金兵追杀得漫山遍野逃命,指望种师道所率的军队去正面打赢完颜宗望手下的两万双花红棍,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来得更现实呢!
  “不过,日夜袭扰,不停的给姓完的找麻烦,让他们吃不好睡不好,把完颜宗望拖在汴京城下,这个总没什么问题了吧?若是连这都做不好,那朕干脆把汴京拱手相让得了。”
  曲指敲了敲城墙上的青砖,赵桓的脸上满是凝重:“完颜宗望所带粮草不多,就算有牟驼岗的粮草,只怕也供不起七万人马的消耗。
  也就是说,姓完的根本就撑不了多久,除非完颜宗望能在短时间内破城,否则他就必须赶在黄河开化之前退兵。
  不过,姓完的撑不住,只怕太原更撑不住,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解决掉完颜宗望,然后挥兵太原。让种师道所部日夜袭扰,就是为了加快完颜宗望退兵的速度。”
  见赵桓话里话外都是打算亲征太原,李纲却又忍不住有些迟疑:“官家一旦亲征太原,汴京……”
  “汴京城没事儿。”
  赵桓的嘴角挑起一抹诡异的弧度,嘲讽道:“不是说我大宋以仁孝治天下么。朕倒是想要看看,上皇他老人家到底是怎么个仁孝法。
  另外,让军器监和广备攻城作的人依宗爱卿所献之图造车,往多了造,以免浪费了上皇给朕留下一千万钱的美意。”
  ……
  靖康元年元月五日之前,整个大宋皇家宫殿里面最暖和的是大宝赵吉祥所住的艮岳宫和龙德宫,其次处理公务的文德殿,平时朝会所用的紫宸殿和开展大朝会的大庆殿,然后才是原本的二宝赵桓所住的延福宫。
  至于籍籍无名的瑶华宫,因其本身就是冷宫,再加上赵吉祥也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这瑶华宫跟暖和这两个字根本就挨不着边,平日里更是人迹罕至。
  赵桓的忽然出现,让瑶华宫忽然之间多了几分生气。
  “侄儿赵桓,前来探望伯母,愿伯母万福金安。”
  一到瑶华宫外,赵桓就挥手止住了一大堆的随侍宫女和太监,只带着无心向着瑶华宫内而去。
  “贫道冲真,见过官家。”
  瑶华宫主冲真身上穿得略显臃肿,似乎和“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这几个充满仙气的名字挂不上钩的,然而本身气质却更类仙人:“世间只有女道冲真,再无官家伯母,望官家慎言。”
  “伯母何故不认侄儿?侄儿小时,伯母可是最疼侄儿的。”
  影帝赵桓可怜巴巴瞧着冲真说道:“母后去的早,在侄儿心里,可是一直拿伯母当亲母看待的。”
  冲真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行了个稽首礼,躬身道:“前尘往事,过眼云烟。”
  眼看着打亲情牌不太管用,赵桓干脆躬身拜道:“伯母不认侄儿也没什么,只是大宋江山危如累卵,伯母就忍心弃大宋江山与天下万民于不顾么?”
  眼见冲真的脸色微微变了变,赵桓又趁热打铁,接着说道:“不瞒伯母,如今完颜宗瀚围困太原,完颜宗望围困汴京,若失太原,只怕京师将再无屏藩。
  值此危亡之际,上皇却仓皇出巡,临行之时还带走了禁军和国库之中的金银,侄儿如今只能依靠城中百姓纳捐才得以勉力维持。”
  冲真的脸色终于松动几分,只是过了半晌之后又摇了摇头,叹了一声道:“上皇的性子便是这般,总是知难而退,担不住责任,却又贪图享乐,当真是……哎,倒是苦了你了。”
  “侄儿不苦。”
  干巴巴的挤不出眼泪,赵影帝倒也没有为难自己,只是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说道:“上皇他老人家不仅带走了禁军和国库之中的金银,还下诏拦截各地入京的奏疏和义军,严令地方和义军不准防备、不准进军、不准作战,甚至还不准义军进京勤王。
  如果只是这样儿倒也罢了,可是侄儿打算亲征太原以退金兵,救万民,万一侄儿亲征之后,朝中有鼠辈想要迎回上皇复政,侄儿兵败身死倒没什么,只怕太原战事受阻,大宋江山也有倾覆之危。”
  深吸一口气,赵影帝又接着说道:“侄儿不求伯母看护什么皇位,也不求伯母看护麒麟儿,侄儿只求伯母,能看在我大宋江山和天下万民的份上,在侄儿亲征之后能主持大局!”
  赵桓很有把握能说动眼前这位在原本的历史上曾经两度被废又两度复位,并且两次于国势危急之下垂帘听政,最终成功延续大宋江山于不倒的奇女子——
  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任皇后,也是大宝赵吉祥的皇嫂,谥号昭慈圣献皇后的孟皇后!
  只要今天能说得动她老人家,他赵吉祥算个球!
  如果你赵吉祥想要回来复政,却发现龙椅帝边有你当初的皇嫂,如今的孟太后在垂帘听政,你赵吉祥又能怎么办?
  还能再像崇宁元年一样逼迫当时只是你皇嫂的孟皇后退居瑶华宫修道么?
  毕竟,我大宋以仁孝治天下啊!
  当然,光有一个孟太后还不够保险,朕还得给她老人家一柄龙头拐杖,同时再把李纲跟何灌两人留下辅佐,再加上如今被无心控制在手里的皇城司,那简直就是颇费!
  最关键的是,这位孟太后她老人家跟跟南宋末年靠着“只求能保住赵氏这一块肉”忽悠了一个个士大夫,又终于在没能成功保住赵昺这个赵氏最后一块肉的情况下蹈海自尽的杨太后差不多,两人都特别重视赵宋江山和赵家血脉。
  而且跟两宋三百二十年国祚之中出现的其他太后们不太一样。
  其他太后们垂帘听政或许会贪权,可是这位孟太后两度垂帘听政几乎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现的,而且只要局势稍微有些好转,她老人家就会撤帘还政。
  比如第一次垂帘听政就是原本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发生后,被金人立为楚帝的张邦昌不得已迎孟氏入居延福宫并恢复孟氏元祐皇后的尊号,请其垂帘听政。
  待完颜构南渡登基之后,孟皇后便撤帘不再听政,完颜构也尊孟皇后为元祐太后,后因“元”字犯其祖父孟元的名讳,再改为隆祐太后。
  第二次垂帘听政是建炎三年,孟太后也南渡之后恰逢苗刘兵变,在完颜构被迫退位的情况下因乱军所逼,孟氏再度垂帘听政,并召韩世忠之妻梁红玉,勉令韩世忠速来勤王,乱事平定后又再度撤帘。
  这也是赵桓最为重视的一点。
  毕竟,只有后方稳了,自己才能放心掀了自家的桌子,才能更放心的去怼死围困汴京的完颜宗望。
  “哎……”
  轻轻叹了一声,冲真终于还是接过了赵桓递过来的重担:“你放心吧,哀家应下了。
  只是,官家想要亲征,城外的金兵却又该如何?如今可有了应对之策?”
  听到冲真终于自称哀家,赵桓心中顿时大喜,直起身子之后笑道:“侄儿早就知道,伯母一定是最疼我的。至于城外的金兵,伯母也无需担心,侄儿早就有了应对之法。”
第8章
大宋朝廷最擅坑害自己人
  尊孟氏为太后,能压得住赵吉祥,但是却压不住城外的金兵,就算当朝诸公们朝跪到夜,夜跪到明,也压不住城外的金兵。
  想要解决掉城外的金兵,最终还是得真刀真枪的做过一场才行。
  当然,赵桓从来都不觉得大宋的军队能够正面硬刚金兵,这跟涨他人志风,灭自己威风无关,而是跟大宋军队的真实战斗力有关。
  从赵二骑着毛驴跑路开始,赵桓就再也不相信大宋军队的战斗力了。
  赵匡义当初带了二十万马仔去砸大辽的场子,辽景宗耶律贤连降书都准备好了,而且在降书里自称为刘贤。
  但是人家赵匡义就是有打败仗的本事。
  先是被耶律休哥断了粮道,接着又被人突破侧翼,再然后赵二赵匡义也身中两箭,全军溃败之下只能自己骑驴跑路。
  正所谓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险些被人生擒活捉,心里怎么想怎么不得劲的赵二干脆在七年之后又派三路大军二十万北伐,其中的主力就是北宋开国头号名将曹彬。
  然后耶律休哥故技重施,除了曹彬带着少量马仔跑路之外,剩下的全军覆没。
  连开国时期的军队都这水平,让赵桓指望着靖康年间的军队去跟金兵刚正面,还真不如把郭京那个神棍先找出来,然后让他请神仙下凡更靠谱一些。
  当然,没办法指望宋军跟金兵刚正面是一回事儿,赵桓有把握能靠这些废物干赢姓完的是另一回事儿——
  真刀真枪的拼杀是一种方式,不断的袭扰也是一种方法,人民币玩家靠着装备优秀欺负人同样也是被允许的。
  当初炎黄老祖宗在黄河流域开创了中原农耕堂口,传到三代之时,周围可是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几大堂口的。
  为了解决掉这些堂口,中原农耕堂口从商至周就一直在跟周边的其他堂口不断作战,并且用刻上了德字的板砖对他们进行感化教育,所以他们才会把土地送给中原堂口。
  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刀剑和拳头,以及某个姓孙的开启了兵者诡道也的玩法之外,武器装备的技术发展也是老祖宗们很重要的倚仗。
  从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从靠着双腿和屁股骑马到马蹬马鞍的出现,无一不说明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深刻明白这个道理的中原堂口,尽管在罢黜百家之后就摆出一副视技术为奇技淫巧的嘴脸,然而直到崇祯皇帝挂到树上的那天为止,中原堂口都没有停止过对技术的研究,也从来不会因为放不下身段就拒绝学习。
  简单点儿说就是,我觉得技术这东西不好,你们都别研究,我自己偷偷摸摸的研究就行了——等我研究完了我就去砸你家场子。
  直到甲申国难,神州陆沉。
  那位长得并不帅,最起码没有和中堂帅气,被包衣奴才们美化成铁齿铜牙,一心为民,实际上墓里却有七具女性尸骨陪葬,以肉为饭,日御数女的纪昀纪晓岚,此人曾在十全老狗钱聋的授意下主持编修过一本书。
  为了编修这本十全老狗的骄傲,也就是号称收录天下之书实际上却毁书无数的《四库全书》,十全老狗还曾为此而掀起50多起文字狱,牵连致死人数过万。
  谁也不知道建奴和他的包衣奴才们究竟毁了多少好东西。
  比如《奇器图说》。
  这本成书在天启七年的书,在《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之中也有收录,然而标题却被涂成黑色,原本应有几十卷,最终却被毁得只剩三卷,就这还被建奴严禁流传于世。
  如果不是亲眼看过这本书,又有谁会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好东西?
  光是按照杠杆原理而弄出来的起重器械就有十几种,齿轮也已经在这本书里出现,蒸汽机的原型也已经出现,“新制诸器图说”已经出现虹吸、自行磨、自行车、代耕、连弩等。
  万幸的是,上上辈子学习过初中物理,上辈子当了皇帝的赵桓看过这本书,对于里面的许多东西都记得很清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