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338

  什夫长闷声道:“咱们是去塔塔儿部救灾去了,又不是去杀人放火,带刀枪干什么?当初我在第一军的时候也没少参与救灾的行动,哪次也没带过什么刀枪。”
  莫日根有点儿不信。
  多多少少已经有点儿熟悉大宋的莫日根知道凶名赫赫第一军是什么样儿的存在——就以眼前这个并不怎么起眼的什夫长为例子吧,他能在第一军积功升到斑长,就意味着他手上最少最少也得有十条人命做为战功。
  就这种杀人如麻的杀星,官家舍得让他们参与救灾?他们救灾的时候不顺手从老百姓那里拿点儿什么?
  可是眼前的这一幕又不由得莫日根不信。
  “救灾为什么不带兵刃,以及为什么要让咱们去救灾,这事儿得从子弟兵三个字说起。”
  什夫长一边前行,一边说道:“官家说,咱们大宋的军队是来自百姓的子弟兵,肩上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
  “什么是家?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个家才叫家,而是整个大宋都是咱们的家,大宋的百姓就是咱们的爹娘,咱们要是祸害百姓,那你说其他的军队是不是也能去祸害咱们的父母妻儿?”
  “咱们驻地的百姓遭灾了咱们不去救,那咱们父母妻儿遭灾了,是不是那里驻扎的军队也不用救他们?”
  “都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就是这么简单个道理。”
  莫日根的心里依旧不舒服。
  尽管知道什夫长说的对,可是一想到自己这费劲巴拉的去救援那些部落头人和贵族老爷们,莫日根就不爽。
  头人和贵族老爷们不用放牧就能吃好的穿好的,他们把自己这些牧奴像是打发垃圾一样打发来大宋的万骑军,想的不就是用自己这些人的命来给他们换取荣华富贵?
  哦,现在遇上雪灾了,咱们这些人还得费劲巴拉的去救他们,要是耽误了还是咱们这些人的过错?
  凭什么呀!
  就凭他们是部落的头人和贵族老爷?
  他娘的,等跟着官家干掉了金国,回来就把那些头人和贵族老爷们都干掉!
  嗯,吉日格勒他爹娘也死的早,唯一一个妹妹还被他们部落的头人给祸害死了,这货应该也存在干掉他们部落头人的想法。
  阿斯愣他爹的腿就是被他们部族头人放狗咬瘸的,这货应该也差不多。
  只要干掉了这些头人和贵族老爷们,自己得到的赏赐就不用被他们剥夺了,到时候娶个媳妇生个娃,老老实实的给官家放牛种地,不比现在给头人和贵族老爷们当狗好?
第510章
白灾!白灾!
  塔塔儿部的汗帐中,阿勒图搓了搓皴裂的双手,皱着眉头说道:“这次白灾来的太突然了,咱们一丁点儿的准备都没有,现在,咱们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宋国身上了。”
  旭兀烈部的头人也同样是愁眉不展,沉吟了半晌之后才开口道:“如果宋国也不管咱们呢?那不是彻底完犊子了?”
  旭兀烈部头人的话音落下,汗帐中的一众头人们都陷入了沉默。
  往年跟着辽国混的时候还好一些,三天饿上个四五顿的滋味虽然难受但好歹饿不死人,后来过档金国后一门心思的跟着金国干死了辽国,寻思着从此后能过上好日子了吧?结果特么跟着金国混,三天饿九顿。
  现在眼看着金国也要步了辽国的后尘,再加上还有杨再兴那个杀星时不时的就带兵在草原上溜达一圈,草原上这些部族头人们也都很从心的抱住了大宋的大腿,打算再过档到大宋这边。
  问题是眼看着都已经开了香堂,给关二爷的三跪九叩也都拜八拜了,结果就在最后这么一哆嗦的时候赶上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白灾。
  是,大宋的官家赵桓是在滦州没错,想要救援草原也很容易,可是大宋官家会在乎草原的死活吗?
  凭心而论,自古来草原的游牧堂口就跟中原的农耕堂口不对付,换成自己这些人是大宋的官家,那也肯定是想要草原而不想要草原上游牧堂口的马仔们——
  历朝历代游牧堂口的马仔们一旦碰上了黑灾白灾就想着去农耕堂口那里劫掠点儿粮草好弥补一下损失,千百年的劫掠跟反劫掠,年复一年的厮杀,所结下的仇恨都已经不是世仇两个字所能形容的了。
  现在草原游牧堂口碰到这场百年难遇的白灾,大宋那边选择坐视不理,等到草原上该死不该死的都死个差不多了再出手收拾烂摊子,他不舒服吗?
  而更让这些部族头人们绝望的,是哪怕明知道这场白灾会给草原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游牧堂口这边却不敢跟匈奴、突厥等游牧堂口一样南下劫掠。
  辽国被宋国联手金国干躺了,西夏被大宋干躺了,倭国被大宋干躺了,棒子那边更是自动躺好还摆了一个方便大宋的姿势。
  金国装逼不成反被草,估计也挺不了多长时间。
  草原游牧堂口本身就技不如人,再加上这场大雪给草原造成的伤害以及大宋那边凶名赫赫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以及杨再兴那个杀星都在滦州镇场子……
  现在南下劫掠,那得是有多想不开?
  “旭兀烈部的白音说的没错,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宋国的身上。”
  沉默了半晌后,还是阿勒图率先开口道:“冻死的牛羊不会再活过来,而活着的人却还需要活下去,先把各部落冻毙的那些牲畜集中起来吧,优先分配给我们的战士还有小孩子,至于那些老人……”
  说到这里,阿勒图也再一次沉默了。
  游牧堂口的生产力远比农耕堂口要低下的多,尽管农耕堂口那边也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说法,可是农耕堂口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挣扎在温饱线上,而游牧堂口的百姓大部分时间都是挣扎在生死线上——
  每次遇到黑灾和白灾,部落里的老人们就只能离开部落,孤身走向茫茫的草原深处,在哪里饿死就倒在哪里,又或者直接被草原上的狼给吃掉。
  骷髅头,骨头架子,这些在汉地要深埋在土地里的东西,在草原上虽然不能说是随处可见,可是也远远不是什么罕见的,部落里的小孩子们有时候甚至会拿骷髅头当球踢。
  现在,草原上的一众部落又上走上这么一条道路了吗?
  沉默了半晌后,性子冲动的蔑儿乞部头人巴拉怒视着阿勒图,叫道:“说啊,怎么不说了?你不好意思说,我替你说!部落里的那些老人们,他们已经老了,他们拿不动刀枪,也没办法再放牧牛羊,而部落里的粮食有限,必须优先给我们的战士和小孩子,所以只能让那些老人们像我们的祖先一样走进草原深处!”
  说完之后,巴拉扯了扯身上的袍子,呼呼的喘着粗气,似乎刚才的一番话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而阿勒图也没有在意巴拉对自己的不敬,反而在沉默中低下了头。
  阿勒图很想反驳巴拉,汗帐中的一众头人们也很想说不需要那些老人们离开部落,然而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白灾面前,却没有任何敢说能够让部落里包括老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活下来。
  在放弃老人跟拿着整个部落去赌的风险之间,所有的头人都很清楚,前者是最佳也是唯一的选项。
  ……
  “这他娘的要完犊子了。”
  莫日根道:“这场雪来的太急了,也太大了,估计很多部族都还没来得及打草,牲畜吃不到草,蹄子也容易被冻伤,弱一些的牲畜甚至会被冻死,到来年开春之前,牲畜们都很难破冰觅食。”
  什夫长有些理解不了。
  在什夫长想来,中原发生饥荒的时候多半都是啃树皮挖草根甚至易子而食,可是你们草原上最不缺的东西就是牛羊,就算遇到了雪灾不还有很多牛羊肉能吃吗?
  就算是你们舍不得吃牛羊肉,但是你们把这些牛羊都赶到滦州那边卖掉,再拿着钱换成粮食和盐茶之类的东西总行吧?
  什夫长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明白,干脆问莫日根:“既然知道牲畜会被冻死,那还不如直接宰了然后冻上留着吃,再不济也能把牲畜赶到滦州卖掉吧?”
  莫日根却摇了摇头,说道:“这场白灾来的太突然,现在把肉冻上是没问题,可是谁又知道这天气会不会忽然暖和一些?一旦天气暖和起来,这些肉就得发臭。”
  “至于说把牛羊赶到滦州卖掉……如果不是这场大雪倒还好办,现在雪下得这么大,再加上各部族又没有准备好饲料,估计还没到滦州就得死个差不多。”
  “死了的牲畜没办法赶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草原上的部落才会害怕大雪,怕大雪不来变成黑灾,又怕大雪太大变成白灾。”
第511章
啥玩意都缺
  听着莫日根说的黑灾、白灾,什夫长忍不住长叹一声,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老祖宗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莫日根笑了一声,笑声中却充满了苦涩:“无论带毛的算不算,草原上也不是人人都能拥有带毛的家财,像那些部族头人和贵族老爷们就是实打实的拥有带毛的家财万贯,像我们这些普通的牧奴……”
  什夫长伸手拍了拍莫日根的肩膀,说道:“以前的苦难已经过去了,从你们进入万骑大营的那天开始,你们就不再是普通的牧奴了。”
  莫日根点了点头,对什夫长提醒道:“您得把帽檐拉低一些,现在下着雪还好一些,等到天色放晴了,这些雪能晃瞎人的眼睛。”
  什夫长嗯了一声,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忽然间止住了脚步,抬手指着远处的一个小黑点对莫日根道:“你看那个是不是毡包?”
  莫日根眯着眼睛打量了半晌,却发现什么也瞧不见,入眼的只有白芒芒的大雪——如果不是进入万骑大营的这一个来月的伙食里不缺油盐,莫日根现在就得跟草原各部的普通牧民一样爬窝,根本就不敢在这时候赶路。
  因为草原上历来缺盐,就算滦州城这边已经开始对草原销售食盐,牧奴的身份也注定了莫日根没办法吃到足够的食盐,视力方面自然比不过不缺盐吃的什夫长。
  什夫长瞧着莫日根努力眯起眼睛的样子,不禁感觉有些好笑,又莫名的感觉有些可怜,继而又庆幸自己生在了大宋。
  再一次拍了拍莫日根的肩膀后,什夫长道:“走,咱们直接过去瞧瞧。”
  莫日根不情不愿意的点了点头——尽管心里恨不得阿勒图和那些贵族老爷们都死在这场白灾里,但是莫日根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拒绝这位一直都很照顾自己的什夫长老大哥。
  ……
  塔塔儿部的汗帐里,阿勒图正和白音、巴拉等大大小小的部落头人们大眼瞪小眼的犯愁,却不想大帐外的护卫却猛的掀开了汗帐的毡门,甚至都没来得及行礼就向阿勒图等人叫道:“龙旗!是大宋的龙旗!”
  阿勒图蹭的一声从汗座上起身,快步走到毡门处后一把推开护卫,以手遮额,问道:“哪儿呢?龙旗在哪儿呢?”
  其他一众大大小小的部落头领们也跟了出来,一起抬手遮额,跟着阿勒图一起打量了起来。
  “在西南方向!”
  护卫寻思着咱这毡包正门是往东南方向开的没错,可是人家滦州又不在东南方向,反而是西南方向,你们这些大汗小汗的一个劲儿往东南方向打量个毛啊?
  阿勒图哼了一声,目光顺着护卫手指的方向望去,却见微斜的雪幕远处展露出一面大宋龙旗,正向着汗帐所在的方向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