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338

  这特么就是一群神经病啊!
  这种近乎涉及到整个大宋的舆论风暴一旦掀起来,再想平息可就不是那么好平息的。
  最后甚至都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宋皇家报,连赵桓都被惊呆了。
  赵桓这一次确实没暗中推波助澜,因为赵桓也想看看民间对于自己到底是个什么看法。
  可是民间居然认为自己后宫妃子太少?
  这特么谁能想到啊!
  关键是这个消息登上大宋皇家报的结果就是孟太后跟朱皇后也都知道了这么个消息。
  孟太后跟朱皇后一合计,也都觉得官家登基这么多年确实是挺不容易的,基本上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偶尔在汴京城里待上一段时间也是在琢磨着去哪儿打仗,大概、可能、也许确实是因为后宫太少的原因。
  鲁迅曾经说过,什么事儿都怕脑补。
  朱皇后觉得官家登基这么多年了也没主动张罗着要纳几个妃子进宫,自己这个六宫之主要是再不主动张罗,那不是显得自己这个皇后不懂事儿?民间会不会说自己这个皇后善妒,连个妃子都不让官家纳?
  孟太后她老人家倒是不怎么关心朱皇后是不是善妒,可是她老人家一直觉得官家子嗣数量太少——子嗣数量太少的根本是什么?那肯定是嫔妃太少啊!本着多让官家纳几个妃子自己就能多抱几个孙子的理论,孟太后觉是时候让朱皇后再选一次秀女以充实后宫了。
  然后朱皇后就哭哭啼啼的表示官家您确实该纳几个妃子了,要不然史书上会记载妾身善妒,妾身可承担不起这么大的罪名……
  赵桓这个皇帝能怎么办?赵桓也很绝望啊!
  安慰了半天也没能改变朱皇后想要选秀的决心,赵桓一怒之下干脆把选秀的事情全推给了孟太后和朱皇后,自己则是跟完颜希尹继续商量金国割地议和的事情。
  当然,为了能顺利的促成宋、金两国之间的和平,赵桓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和亲可以,但是赵桓的女儿不和亲,宗室女不和亲,民间女子也不和亲,所以就得完颜晟的女儿嫁给太子赵谌做侧妃。
  完颜希尹寻思着这么整倒也不是不行,只要完颜晟的女儿足够给力,以后说不定还能当上大宋的皇后乃至于太后。
  然后双方就在各怀鬼胎的情况下达成了一致。
  再然后,完颜希尹滚蛋回金国,赵桓则是带着手下的一众马仔们继续研究西域那边的事儿——
  原本赵桓就寻思着等耶律大石怼死了桑贾尔汗之后就消停一段时间,好歹也得先买两只猫放在国库里,要不然西边跟塞尔柱国打仗,东边还要大规模迁移百姓,再不消停上一阵子,国库可就真的要跑老鼠了。
  然而事实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你可以都可以相信鲁迅说过的话。
  鲁迅说计划没有变化快。
  桑贾尔汗改名为贾桑尔汗并没能拯救塞尔柱国灭亡的命运,只是塞尔柱国没有灭在耶律大石的手里,反而灭在了十字军的手里。
  这让耶律大石倍感委屈。
  老子盯上塞尔柱国不是一回两回了,跟塞尔柱的蛮子们打了也不是一仗两仗了,这眼看着就要灭掉塞尔柱,本王这个大宋平西王也该要名复符其实了,结果你们更西边的蛮子们居然抢人头?
  被抢了人头的耶律大石寻思着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埋一个塞尔柱国是埋,再多埋一个也一样是埋。
  然后耶律大石一边给赵桓写着奏疏,一边命令手下的马仔们对十字军开战。
  此时率领十字军东征的恰好是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
  当然,说是路易七世实际上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咱们这位法兰西卡佩王朝第八位国王、阿基坦公爵、普瓦图伯爵路易七世其实出生于宣和三年,到靖康十三年的时候也才18岁,此时正是跟他爹路易六世共治,所以这次的十字军东征到底是路易七世发起的还是路易六世发起的还不太好说。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次的十字军东征应该再晚上十多年的时间,十字军跟塞尔柱帝国两方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再加上法鸡军队因为没有女人、瘸子的带领,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配称之为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那边也没有一个学美术的小胡子,所以这次的十字军东征并没有达成任何作战目的,总的来说就是打了个寂寞。
  可现在塞尔柱不是被耶律大石给干了么。
  原本像狼一样的塞尔柱国被耶律大石干成了哈士奇,眼看着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得到消息的路易六、七世这爷俩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顿时就来了精神,三人在沟通了一番后一致决定趁他病,要他命,马上就对塞尔柱帝国发动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有一说一,尽管后世有很多诸如你永远不可能在法兰西投降之前打败他、永远不可能在法兰西投降之前占领巴黎之类的段子,法兰西也有五常之耻的绰号,神圣罗马帝国也被戏称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配称之为帝国,但是实际上,这些段子基本上都是出自五常,人家法鸡的实力也不是真的弱鸡,起码在其他四大流氓不参与且在军队由女人、瘸子领导的情况下,法鸡完全有实力干掉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五常乳法跟非五常乳法那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反正就是法兰西挺强大的。
  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强大的法兰西再加上一个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配称之为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跟耶律大石对上了。
  耶律大石寻思着不就是打西边儿来的青皮吗,又不是没见识过,埋了他们就是了,就跟埋了塞尔柱一样。
  路易七世跟康拉德三世也寻思着不就是东边儿来的混混吗,我见过!
  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横在东、西方之间的塞尔柱帝国为参考对象。
  结果真打起来了,双方才现在根本就是那么回事儿。
  耶律大石惊喜的发现对面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弱鸡的多,而路易七世跟康拉德三世也意外的发现对面远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强大的多。
第471章
兄弟阋于墙?
  耶律大石以为对方能干掉塞尔柱国,怎么说也应该算得上是个劲敌吧?
  虽说当初在给赵桓写奏疏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表示要把十字军跟塞尔柱国一块儿埋了,可是耶律大石在奏疏里暗示赵桓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万一对面的十字军太强,自己说不定埋人不成反被埋,大宋应该及早抽调禁军做好防御准备。
  耶律大石甚至把后事都给安排妥当了。
  结果对面是个弱鸡。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原本要干掉塞尔柱也不是因为什么深仇大恨,说什么因为花剌子模那就更是扯蛋中的扯蛋,归根结底不还是为了争夺西域这边的地盘跟话语权么。
  现在塞尔柱被莫名其妙蹦出来什么十字军给干凉了,就等于十字军的这伙人把自己原本灭国的军功给抢了。
  这要不干掉他们,难道还要留着过年?
  然后耶律大石就给赵桓上了奏疏,先是表示自己没能干掉塞尔柱国,实在是有负圣恩,再也无颜苟活于世,唯有一死以谢罪云云,接着又表示这伙儿叫十字军的蛮子抢先干掉了塞尔柱国,根本就没把大宋看在眼里,等于是没把官家您老人家看在眼里,我耶律大石身为官家您老人家座下最为忠心的鹰犬,哪怕死也得先干死这伙儿不敬圣人的蛮夷才行。
  然后赵桓就很头疼。
  如果历史和地理知识都比较好的同学应该知道塞尔柱国跟大宋的大概位置——且不说中间还有一大堆的西域小国,就算把那些西域小国都排队在外,还有一个身毒国横在那里。
  赵桓之前之所以让耶律大石干掉塞尔柱之后消停一段时间,就是打算在身毒国那里搞一搞劳务派遣,借以缓解大宋眼前用工荒的同时还能多占一块地盘。
  结果可倒好,现在还没来得及对身毒下手呢,塞尔柱那边又搞出来了岔子。
  赵桓也没想到法鸡跟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配称之为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提前联手搞起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只是赵桓刚刚把塞尔柱那边的事情跟众臣说了一遍,平时总喜欢叫唤着国库没钱的庄成益却是第一个表态,不咸不谈的说道:“依臣之见,不如把他们都给招聘过来做劳工。”
  语气之平淡,就好像出门买两块咸菜疙瘩一样。
  对于庄成益来说,虽然自己平时总喜欢说国库没钱,可是现在有人敢不把大宋放在眼里,那国库再怎么挤吧挤吧也得挤出点儿军费来干掉他们。
  更别说十字军有足足接近四万的数量——弱鸡且数量接近四万,那不就意味着四万个劳工?
  再加上官家还要求把他未来的寝陵修建到塞尔柱那边盛产猛火油的地区,那这四万劳工不就正好拿来给官家他老人家修皇陵?
  然后一众大臣们就吵了起来。
  秦会玩当然也没把所谓的十字军放在眼里,但是秦会玩想要那四万劳工。
  然而工部扛把子高子安也想要那四万劳工。
  修桥有的地方有风险,铺路也有一部分路段有风险,打井更是危险中的危险,要不然也不会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说法。
  有危险的活计当然不能用大宋百姓去干,因为就算高子安愿意,地方官们为了他们的政绩和丁口率也绝对不愿意让他们治下的百姓去干那些送死的活计。
  那就只能让劳工去死了,反正一个劳工就五贯钱。
  反倒是没人把所谓的法兰西跟神圣罗马帝国当回事儿——尽管路易七世号称法兰西出动了十万大军,然而实际上参与到战争中的也就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再加上神圣罗马帝国那边的两万军队也只有三万多,就算把那些骑士的仆从都给他算进去再翻上一番估计也就是八万来人的样子,还真不够耶律大石一个人打的。
  更别说此时的十字军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战略战术,连在大宋军中不算出名的耶律大石都没把他们当回事儿。
  赵桓则是被这些大佬们吵得心烦意乱,寻思着与其留在汴京城听他们吵架,还不如带兵去砸姓完的场子有意思。
  当然,砸姓完的场子是早晚要砸的,但是现在刚刚商量好了割地和亲等乱七八糟的事情,自己转过头去就砸场子也未免太过份了些。再加上金国那边的路还没修好。赵桓最终也只能做罢。
  然后问题就再次回到了耶律大石的身上——赵桓直接乾纲独断,表示怎么分劳工那是以后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让耶律大石主持那些蛮子们的招聘事宜。
  再然后,耶律大石就开始薅头发。
  当初跟塞尔柱国干起来的时候,西辽还是西辽,耶律大石也是西辽的皇帝,还没有变成大宋的平西王,干了塞尔柱就是干了塞尔柱,耶律大石也没太当回事儿。现在耶律大石成了大宋的平西王,自然就寻思着该找一个什么样儿的理由。
  得师出有名,不能给大宋抹黑。
  这就跟一个穷了多少年的人忽然一朝乍富,心里不自觉的就开始讲究的心态一般,耶律大石也想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卑职以为,桑贾尔汗已经改名贾桑尔,又认了贾诩为祖宗,奉我大宋为宗主国的降书也早已经送到汴京,则贾桑尔汗与殿下一般,同属我大宋之臣。”
  毕业于汴京讲武堂,被分配到耶律大石军中的一个参谋对耶律大石奏道:“虽然贾桑尔汗与殿下纵马相攻,然则大家同殿为臣,此家事也。”
  “《诗经》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路易七世与康拉德三世不服王化,妄称皇帝在先,出兵攻打塞尔柱国,残害贾桑尔汗在后,卑职以为其心可诛,可罪难饶!殿下出兵扫平叛逆,可谓师出有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