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338

  虽然说金国现在的国势多少有那么点儿日薄西山的意思吧,可是大宋有的火器金国现在也有,而且有了火器之后,金国的骑兵也未必就比大宋的骑兵差到哪儿去,两者甚至再一次有了势均力敌的苗头,完颜晟却忽然要割让大片的土地给大宋?
  难道这瘪犊子还没彻底信任自己?
  想到这里,方别的脸上顿时一副陛下您喝多了假酒的悲戚之色,噗通一声跪地叫道:“陛下三思!那宋国昏君贪得无厌,割地与宋实乃与虎谋皮之举,万万不可啊!”
  完颜晟心里略微松了口气,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走到方别身前将方别扶起,完颜晟更是叹息一声道:“朕又如何不知割地之举乃是与虎谋皮?”
  “然则如今宋国事大,我大金反而势微,说不得便要卑躬屈膝,量大金之物力,结大宋之欢心。”
  “唯有如此,或许能换来两国之间二十年之和平,我大金也好趁此机会休生养息,以图东山再起。”
  方别却又再一次跪倒,以头杵地,哭道:“陛下三思!我大金国土地乃是我大金国开国皇帝一刀一兵打下来的,若是拱手让与了宋人,陛下尚有何脸面去见我大金国开国皇帝?若陛下执意割地,请先斩微臣!”
  完颜晟向着站立一旁的完颜杲使了个眼色,完颜杲便扶起方别,说道:“方先生这是干什么?陛下英明神武,亦知方先生一片忠心,又怎会做出错杀忠良之事?”
  方别恍然,连忙向完颜晟躬身拱手,拜道:“罪臣一时心急失言,望陛下恕罪?”
  完颜晟呵呵笑了一声,说道:“方先生一片忠心,朕又怎么会将先生一时失言放在心上?”
  完颜晟的话音落下,完颜杲又接着话头,说道:“方先生固然是一片忠心,可是方先生却有一事想的差了。”
  方别顿时怒视完颜杲,沉声道:“莫非勃极烈也同意陛下割地之举?论公,勃极烈乃是我大金国的谙班勃极烈,已然位极人臣;论私,勃极烈与陛下乃是至亲的兄弟。同为先皇苗裔,勃极烈焉可劝说陛下割地与宋?此为人臣之道耶?”
  完颜杲也不在意方别话里的明刀暗剑,反而呵呵笑着说道:“方先生一片忠心固然是没错,可是方先生可知,陛下意欲割让给宋国的那些土地,原本也并非归我大金国所有,如今割了去,却也不伤我大金国的筋骨。”
  方别顿时更怒,喝道:“原本不是,如今却是!”
  “方某在宋国之时,曾听闻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说法,如今勃极烈意思欲割让先皇辛苦打下的江山,又如何对的起先皇战阵上流的那些鲜血!”
  说到这里,方别忽然又长叹一声,说道:“正所谓六国之弊,弊在贿秦——若割让大片土地与宋国,那宋国国力便更增三分,到时我大金又如何自处?更何况那些土地之上生活的,可都是我大金国的臣民,若是割与了宋国,那些百姓却又该如何是好?”
  完颜杲笑道:“生活在那里的百姓,自然也都归了宋国——且不说那里原本就是地广人稀,就算百姓众多又能如何?”
  “若是那宋国小皇帝将之化为大宋百姓,那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本王早已派了大量的探子前往那里埋伏,到时不断生乱,那宋国小皇帝昏庸暴戾,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若宋国那小皇帝将之尽数变作劳工,则我大金国百姓人人自危,心中必然不再抱有对宋国的幻想。”
  “故,此非贿宋,而在疲宋。”
  “我大金国可以籍此得二十年休养生息之机,宋国又因那片土地而疲敝,大事可计矣。”
  方别寻思着你俩这是在想屁吃?
  海上之盟你们金虏说撕就撕,还指望着大宋能遵守跟你们签订的条约?
  想到这里,方别的脸上顿时露出一副惭愧不已的表情,躬身道:“陛下和勃极烈高瞻远瞩,实微臣所不能及,还请陛下责罚微臣方才不敬之罪。”
  完颜晟笑道:“朕方才就已经说过了,方卿一心为了大金,朕又怎么会怪罪方卿?此事休要再提。只不过,朕倒是还有一件事要麻烦方卿。”
  方别恭恭敬敬的躬身拱手,说道:“请陛下吩咐。”
  完颜晟道:“朕知方卿之前久在宋国,必然也对宋国那昏君有些了解——依方卿之见,若是宋国那昏君知道朕要割地与他,他又会有什么反应?”
  方别心道官家会有什么反应?依着官家他老人家的性子,多半是笑纳了你们割让的土地,回头该打你们的时候还照样打你们,说不定还会嘲笑你们兄弟两个都是不世出的蠢货。
  想到这里,方别便躬身道:“回陛下,若是宋国皇帝知晓陛下要割地与他议和,多半会喜出望外,让陛下遣使前去议和。”
  “只不过……”
第467章
沾不到便宜就算亏
  方别原本想说只不过出使大宋这事儿太重要,你要随便派个人去估计办不明白,不如让我方某人出马去谈,不仅能保证把事情谈成,顺便还能替你多送两个州县的土地出去。
  只是转念一想,跟着西夏混的任得敬被剁了,跟着南越猴子们混的许振华被凌迟,远在三佛齐那边跟猴子们混的许振东、郭登峰之流更是变成了京观材料,这要是自己去了一趟大宋还能完好无损的回来,那完颜晟跟完颜杲岂不是要起疑心?
  想到这里,方别便话音一转,说道:“只不过,微臣最近苦思冥想,最终让微臣想到了改进火器的法子,陛下或者不需要割让土地给宋国?”
  完颜晟却摇了摇头,说道:“无妨。方卿有改进火器的法子固然是好,可是这地该割的还是得割。”
  完颜杲也点了点头,附和道:“陛下英明。方相若是能够改进火器,那我大金国便有了反制大宋的能力,这是好事儿。只是眼下我大金国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改进火器的法子,同时需要的还有时间。”
  “虽说宋国现在停止了攻势,但是我们不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宋国身上,更多的还是要自己争取。”
  “割让那许多土地给宋国或许换不来二十年的时间,可是只要有个几年的时间,便已经足够我大金国休养生息。若是不割让那许多土地给宋国,宋国那小皇帝又如何会给我大金国哪怕一年的时间?”
  完颜晟也开口道:“不错,正是这个道理。”
  方别惭愧道:“陛下明见万里,勃极烈高瞻远瞩,实微臣所不能及也。”
  完颜杲笑着拍了拍方别的肩膀,笑道:“方相过廉了。方相一心为了大金,本王又怎么会不知道?”
  说到这里,完颜杲忽然长叹一声,说道:“可惜完颜宗义和阿里虎兄弟两人早早战死,若不然,本王倒想让他们两人与方相多多亲近,多多请教。”
  方别劝道:“勃极烈节哀。”
  完颜晟却道:“朕看方相年轻,若是方相愿意,杲弟何不认下方相为义子?朕说句不好听的,如今宗义和阿里虎早夭,杲弟百年之后又有何人能继承辽王之位?且朕听说杲弟府中有一义女多才多艺,何不与方相亲上加亲?”
  完颜晟的话音落下,完颜杲顿时露出了激动的目光,瞧着方别说道:“老夫确实有个义女,名唤诗诗,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若是方相不弃,老夫愿将诗诗嫁与方相,如何?至于认下方相为义子之说,只怕老夫没有那个福气?”
  方别强忍下抽刀砍人的冲动,腼腆的笑了笑,对完颜旲拜道:“承蒙义父不弃,别儿给您见礼了!”
  ……
  “朕给他们时间。”
  赵桓笑眯眯的对李纲和庄成益、种师中等一众大佬们说道:“朕不仅不会再轻易对金国发动攻势,反而会在必要的时候让他们尝到一些甜头,直到金国那边替朕把路都修好为止。庄卿,如此你户部可还满意?”
  庄成益当即便躬身道:“官家英明!”
  自打接手了户部直到现在,多多少少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可是庄成益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心悦诚服的说出官家英明这四个字。
  国库容易吗?高子安手下的工部要钱,自己手下的户部要钱,方子安手下的礼部要钱,李文德手下的兵部要钱,李若冰手下的吏部也要钱,种师中手下的枢密院那就更不用说了,那特么就是大宋朝最大号的吞金兽!有这么几个要钱的大户在那里,国库那特么空得都能跑老鼠啊混蛋!
  现在好了,别管官家他老人家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停下了攻势,也不管他老人家到底想要怎么玩弄金国,反正只要不伸手跟国库要钱去砸场子,那官家他老人家就是天底下最英明神武的官家,没有之一!
  而且更让庄成益满意的是,金国奴酋完颜晟跟完颜杲那两兄弟也实在是够没有脑子的。
  你大金国现在什么鸟样儿你们心里没点儿逼数?
  那路修好之后固然能提高金国的物资流通,可是你大金国总共才多大?有多少物资需要通过那么好的道路来转运?是,这道路修好之后也确实方便你们兄弟两个调兵,可是大宋的军队到了你们金国境内不也一样方便?
  郑国修建郑国渠是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方别如今故技重施,却是为金延数岁之命而为宋建万世之功。
  偏偏这两个傻子还屁颠屁颠的真信了方别!
  花着金国国库的钱,死着金国的人,修着以后大宋进攻金国的路,这还真是美滴很。
  感觉美滋滋的也不光是庄成益。
  对于李纲和种师中等人来说也同样是美滋滋的。
  你说这天天薅着头发当这个官是为了啥?为了钱?别傻了,原本大宋官员的待遇就挺好,等到了一二品大员的时候,钱这个东西就更没人在意了,大家反而更在意名——收复燕云十六州、西夏、交趾、三佛齐等等大事儿都是在自己的任期内完成,这就意味着自己这些人必将青史留名!
  要是在自己等人的任期之内再干掉了金国和塞尔柱等西域诸国,那大宋的版本可就大大的超越了汉、唐,自己这些人的名声在史书上岂不是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对,一笔不够,应该是三笔五笔更多笔才行!
  “别光顾着高兴。”
  赵桓唤醒了正沉醉在美梦之中的李纲和庄成益等人,说道:“根据海蛇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完颜晟跟完颜杲两兄弟有意割让蒲与路到广宁府以西的地方给我大宋,不知诸卿如何看待此事?”
  庄成益寻思着我用眼睛看行不?完颜晟跟完颜杲那两个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混账东西说割地就割地,可是割过来的地归了大宋之后,这路不就得大库国库出钱来修?那么大一片土地到手,不得国库出钱迁移百姓过去戍边?
  如果完颜晟跟完颜杲那两个王八犊子再狠辣一些,干脆把那片土地上的金虏都给迁走,那大宋岂不是连个劳工都落不下?
  那大宋不是亏了么?
  沾不到便宜就算亏的庄成益正琢磨着怎么才能让赵桓从内帑里掏点儿钱出来,好给国库买几只猫。
第468章
不和亲
  就在庄成益琢磨着怎么才能从内帑里面弄点儿钱给国库买猫的时候,赵桓却又接着说道:“除了那块地之外,还有西域桑贾尔汗那边。”
  “一旦塞尔柱国败亡,西域那边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混乱,而陆上丝绸之路也将得以重开,户部跟礼部倒是要做好准备。”
  随着耶律大石的兵锋一直往西推进,而金国又无法在实质上给予塞尔柱国帮助,现在无论桑贾尔汗接着叫桑贾尔还是认贾诩当祖宗改叫贾桑尔,塞尔柱的败亡都已经成为定局。
  问题不在于塞尔柱帝国本身,而在于塞尔柱帝国唱了凉凉之后的那些糟心事儿。
  从意识形态等等方面来说,塞尔柱或者说整个西域都是跟大宋截然不同的——大宋的百姓多是拜三清或者是拜秃驴,而西域以及西域往西那边拜的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