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338

  待归了呼罗珊,马赫穆德护着贾桑尔回了宫,便问道:“舅父,如今十万大军尽丧,我等却又该……”
  贾桑尔脸上神色阴情不定,过了半晌才道:“丧尽了便丧尽了,区区十万大军,却也没什么可在意的。”
  见马赫穆德不解,贾桑尔又接着说道:“遭此一败,无论十万大军剩下多少,国中不臣之辈都会失了压制,只怕转眼就是烟尘四起。如今你我生死都成问题,却又何必在乎那十万大军。”
  马赫穆德惊得啊耶一声,叫道:“如此,却是悔之晚矣!”
  贾桑尔喝斥道:“你却晓得个什么!十万大军丧尽了便丧尽了,烟尘四起便由得他四起。若要保住这一身的荣华富贵,却也有个法子。”
  马赫穆德疑道:“计将安出?”
  贾桑尔哼了一声,说道:“那契丹奴耶律大石自号中华正统,难道他是中国人,我便不是了么?须知他姓耶律,我姓贾,谁比谁更正统,却也不怎么好说。”
  马赫穆德愈发摸不着头脑——若依着这般说法,我这马赫穆德岂不是要姓马?
  正迟疑间,贾桑尔却又接着说道:“你要知道,我塞尔柱帝国原本始于突厥,而突厥又源于匈奴,匈奴源于夏,如此说来,我贾桑尔才是实打实的天潢贵胄,他耶律大石却还是个外来的远房表亲!”
  马赫穆德更懵。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您老人家平常总说自己是东方与西方之王,是塞尔柱的苏丹,什么时候又扯到了突厥跟什么匈奴?
  再说了,都到这个时候了,就算您能证明您老人家是嫡系的夏人又能怎么样?难道要跟耶律大石攀亲戚么?
  当然,如果能跟耶律大石攀上亲戚,大家联手继续统治这片土地,那攀亲戚倒也没什么。说起来,还是自己这边高攀了呢。
  可是,人家耶律大石愿不愿意认下这门亲戚?如果认下了,那咱们信奉的真主又该怎么办?
  听完了马赫穆德的疑虑,贾桑尔顿时呵的冷笑一声,说道:“耶律大石自然是不愿意认下咱们这门穷亲戚的。可是他不认,东方原本叫汉唐的那个国家未必不认。”
  “我曾看过历代传下来的书籍,说东方那个国家的皇帝最是好大喜功,咱们随便弄几张羊皮当做贡品,自称是他们的臣属,他们便会给我们大量的金银珠宝,同时还会保证我们的安全跟统治。”
  “赶快遣使往东方一行,去看看那个国家,献上几张羊皮,几斤阿月浑子,几桶葡萄酿,文书上写得好看一些,只要能成为他们的臣属,区区耶律大石又何足为虑!”
  马赫穆德迟疑道:“那真主和哈里发……”
  贾桑尔道:“真主的归真主,哈里发的归哈里发。哈里发只要当好他的哈里发就是了。马赫穆德,你要记得,我,贾桑尔,才是塞尔柱的苏丹!”
第391章
进京面圣
  甘肃布政使司的边境算是西辽跟大宋的一个分界线,往西北方向是西辽掌控的地盘,往东往南则归大宋控制。至于原本的吐蕃诸部以及缅甸等地,如今也已经变成了大宋的布政使司。
  而自打进了甘肃布政使司的地界之后,耶律大石就感觉自己的眼睛有些不够用。
  原本的党项、吐蕃、回鹘等族或者消失不见,或者彻彻底底的变成了宋人,甘肃布政使司这里已经完全不同于耶律大石原本知道的那个西夏,许多一看脸就知道是契丹人的,也都穿着一身宋人的服饰,操着一口半生不熟而且带有地方口音的官话。
  耶律大石之前倒是听萧齐他们说过这些,但是真正看到了眼里之后,耶律大石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了。
  跑到西域这么多年,耶律大石觉得自己也想开了,反正只要不是金国人入主中原,剩下无论是自家还是赵家皇帝当了这天下之主,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话用来诠释大辽跟宋国之间的关系简直再恰当不过了——自己老刘家跟他老赵家的事儿,怎么说都是自家的事儿,你姓完的掺合进来算什么?
  就是宋国的那个太上皇赵佶挺操蛋的,据说现在还特么活蹦乱跳的在龙德宫里写字画画,而自己此去汴京,肯定也少不得去拜见一番,要不然宋国小皇帝的面子上不是不好看么?
  想到这里,耶律大石忍不住就叹了一声,弄得旁边陪同的甘肃布政使劳逸士如同丈二的和尚一般摸不着头脑,问道:“殿下何故叹气?可是有什么事情么?”
  耶律大石摇了摇头,说道:“无事。本王只是叹息,宋辽两国纷争百六十年,到底所为何来?若不是金虏为祸,只怕宋国两国之间依旧纷争不止,今日你打我,明日我打你,最后还是百姓受苦。”
  劳逸士一愣,心道宋辽两国打了一百五十多年的仗,不就是想争一个天下正统的名分?别看宋国官家是皇帝,你辽国皇帝也是皇帝,可是宋不能灭辽,宋国的皇帝就总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反之你辽国皇帝也是一样。
  当然,现在辽国皇帝还在五国城呢,而自家皇帝又直接把人家辽国的地盘给占了,眼前这个另立了西辽的耶律大石也被自家皇帝弄成了“王兄”,自己这时候就不太适合多说话,以免给人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印象。
  于是劳逸士干脆岔开了话题,说道:“殿下久在西域,不妨在甘肃这里多住一些时日?”
  耶律大石却摇了摇头,说道:“多谢劳布政使美意了。只是本王在西域原本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要不是此番为了进京面圣,恐怕也不会来甘肃布政使司。”
  劳逸士疑道:“殿下也要进京面圣?怎么这段时间,西域许多国家还都派了使节都要去汴京面圣?”
  耶律大石一愣,问道:“西域许多国家的国主?难道除了本王之外,还有其他的?”
  劳逸士嗯了一声,答道:“有塞尔柱国的使节,有花剌子模的使节,有个什么客拉汗的使节,还有许多下官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的,他们前段时间从南边过来,都说要去汴京面圣。”
  耶律大石的脸顿时就黑了。
  特么的,明明是我先来的,你们一个个倒还赶在老子头里去了?
  劳逸士一看耶律大石的脸色阴沉如水,心下顿时好奇起来,问道:“殿下?”
  耶律大石回过神来,哼了一声道:“那塞尔柱也好,花剌子模也罢,许多小国都跟本王有些过节,要么是被本王给灭国了,要么就是被本王抓了劳工。”
  说到这里,耶律大石干脆回手一指,指着身后长长的队伍说道:“这就是本王抓的劳工,里面有那个塞尔柱国的丞相,还有塞尔柱国的王后。现在他们想要抢在本王面前进京,只怕要想要求得大宋的庇护,告本王一状吧!”
  劳逸士顺着耶律大石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忍不住赞道:“乖乖!原本下官还以为这些都是普通劳工,想不到里面居然还有什么塞尔柱国主的王后!”
  耶律大石嗯了一声,心道指不定哪天还能看到赵皇帝强幸塞尔柱王后的画作呢——反正赵家皇帝根子歪,他家老祖宗赵二都好这一口,现在这个皇帝干的事儿比他老祖宗还歪,估计也会好这口。
  好生一番腹诽后,耶律大石又开口说道:“本王还要赶着进京,就不烦劳劳布政使司了。”
  劳逸士却道:“就算那些蛮子使节要进京告状,一时半会儿的也见不到官家,殿下又何必把他们放在心上?”
  耶律大石疑道:“一时半会儿?这个一时半会儿是?”
  劳逸士哈哈笑了一声,说道:“这个一时半会儿可不好说,兴许是三五个月,也兴许是三年五载,理蕃院上面还有礼部,可是礼部现在忙着社学的事情,什么时候能把这些蛮子们想起来,那可就不好说的很了。”
  见耶律大石不解,劳逸士干脆解释道:“下官原本就是礼部的侍郎,今年也是刚刚被外放到甘肃布政使司,对于礼部的事儿,下官倒也清楚的很。”
  “像殿下这样儿的藩王进京,只要不是恰好赶上官家出游,一般三五天就能见到官家。像下官这般的一省布政使司进京面对,一般三五天,多则七八天,也差不多能见到官家。”
  “除此之外,像那些小国的国主,使节之类的,一般都是扔到理蕃院那边儿去招待,什么时候能面圣,一要看礼部那边什么时候有空,二要看官家心情如何。”
  “就算官家心情好了要召见他们,他们也得事先学习陛见的礼仪,这一学又得十天半个月的。说白了,他们想要见到官家,那是千难万难,殿下用不着把他们当回事儿。”
  “您就慢慢走,一路游山玩水,等什么时候您觐见过官家,返回这甘肃布政使司了,说不定他们还是没见到官家。”
  耶律大石当即就愣住了。
  这么豪横的么?
  不讲究个万国来朝?
第392章
官家是个什么样儿的人?
  “谁管那些蛮子们去死啊。”
  劳逸士此刻倒不像是个饱读诗书的一省布政使,反倒更像是一个跟自小跟耶律大石一起撒尿活泥巴一起偷看人家大姑娘小媳妇的损友。
  “再说了,殿下这不是带了几万劳工?这几万劳工,到汴京这一路上人吃马嚼的,每天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
  “下官这甘肃布政使司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今倒也需要些劳工。”
  “不如这样儿,殿下就先留给我们甘肃布政使司两万劳工?”
  耶律大石这才回过味儿了——这狗日的就没安什么好心眼,这是盯上了自己手里的七万劳工!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劳工不劳工的,对自己来说并不是多么重要,就算这七万劳工能换成三十五万贯宝钞,能够用来购买大量的军械,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毕竟,西域那里什么都缺,可是最不缺的就是劳工。
  没了再抓就是了。
  对于自己,或者整个西辽来说,反倒是劳逸士这个甘肃布政使司的人情更为重要——
  西辽跟甘肃布政使司接壤,好几个边市都在甘肃这边。除此之外,西辽的契丹人能否自由往来于西辽跟甘肃布政使司之间,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这位劳布政使。
  想到这里,耶律大石干脆哈哈一笑,说道:“劳布政使司客气了,莫说是两万,就算是劳布政使打算全部留下,本王也断无不允之理。”
  劳逸士却摇了摇头,捋着胡须笑道:“下官倒是想全部留下,可是这甘肃布政使司毕竟不比顺天府那边,需要的劳工总是有限,有两万也就差不多了。”
  耶律大石嗯了一声,点头道:“行,那就两万。不过,本王久在西域,对于大宋这边的事情很多都不清楚,还望劳布政使能不吝赐教?”
  劳逸士心道你特么糊弄鬼呢,还久在西域对大宋的事情不清楚,搞不好你特么比老夫这个甘肃布政使司知道的都多!
  心里疯狂吐槽了一番,劳逸士还是呵呵笑着说道:“殿下想要知道的,下官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完之后,劳逸士又抬手指了指西辽所在的方向,说道:“譬如甘肃布政使司到西辽之间,便会修一条直道,跟原本的秦直道相连接。”
  “整个工期,第一个阶段大概会持续十年,先完成大宋所有的布政使司与布政使司治所之间的连接,西辽方向便要跟甘肃布政使司、川南布政使司、顺天府三处相连。”
  “第二个阶段,其实是跟第一个阶段同时进行的,不同的是计划时间为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目的是各州与各州之间都能互相边接起来。”
  “除此之外,据说工部跟大宋皇家学院那边还有个什么计划,下官就不太清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