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338

  所以赵桓就很闹心。
  六部和中书省缺人手?皇家学院、东辑事厂、皇城司、内监等衙门也缺人手!
  “先从国子学选人。”
  赵桓沉声道:“可堪一用的就直接调入六部行走,先把六部缺少人手的问题解决了。”
  “诏告天下,加开恩科。靖康四年加一次,靖康五年接着加,一直加到靖康十年。”
  “待靖康四年的恩科考完,估计从国子学先调出来的这批人也锻炼的差不多了,直接外放成乡官。”
  “至于现在,先把布政使司所需的属官解决,其次是州属、县属,乡官先从县吏之中挑选。”
  “如果实在不够用,可以允许官员推举民间有才学之士,通过吏部的遴选之后先从乡官或者县属的属官做起。”
  这几乎也是没法子的法子,而且眼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法子了。
  无论是赵桓自己掌握在手里的东辑事厂、皇城司、内监等衙门,还是朝堂上的中书省、六部和其他监、寺,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人那么简单——
  如果单纯的只是需要人,那大宋根本就不缺。大宋缺少的是足够的读书识字的人,而且还得是人品能差不多的那种。
  而一个皇帝再怎么牛逼,再怎么杀人如麻,他也没办法立即变出足够可用的人手!
  所以赵桓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争取先把紧缺人手的问题解决掉,再通过一点点儿的培养人才来解决问题。
  至于科举?
  科举肯定会接着开下去,毕竟科举这种事儿不光是为国选才这么简单,这里面还有天子门生这么个说法,这可是皇帝用来拢络人心,掌控朝堂所必须的不二法门,不可能就这么废掉。
  待李纲和李若冰等人躬身应下之后,赵桓又接着问道:“吏部还有什么问题?”
  李若冰摇了摇头,答道:“回官家,只要能把人手的问题解决掉,吏部便没什么问题了。”
  ……
  解决了吏部缺少人手的问题之后,除了户部尚书庄成益又逼逼赖赖的说了一通“靖康靖康国库净光”之类的屁外话,剩下各部乃至于中书省的问题也就变得不再是什么大问题。
  赵桓也总算是难得的闲了几天。
  但是无心回报上来的消息却让赵桓开心不起来。
  “开封府派出去的衙役跟百姓说的倒也清楚,只是百姓们都不愿意搬迁。”
  无心躬身道:“许多百姓都顾及着房价,担心官家一旦将汴京城拆了重建,以后能建房子的地方多了,他们的房子就变得不值钱了。
  还有许多人是因为自家院子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或是舍不得拆了,或是因为契书上的价格太低,觉得就此拆了会吃大亏。”
  赵桓皱着眉头道:“派人去城中散布谣言,就说朕嫌宫城太小,若是百姓都不同意拆迁重建,朕便会迁都顺天府。”
  然而无心却躬身道:“启奏官家,这谣言自从秦会……秦相公营建顺天府时就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了,汴京城的百姓早就已经筹钱去顺天府买地,现在再传……只怕没什么用。”
  ???
  赵桓就这么愣愣的瞧着殿外的风雪。
  堂堂的皇帝,还玩不过这些百姓了?不行就真的迁都算了?
  可是真要迁都,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宋从赵大开始,所有的皇陵可都在开封附近,自己现在如果一定要迁都顺天府,皇陵又该怎么办?每年都跑回来祭祀?
  阴沉着琢磨了半晌之后,赵桓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吩咐道:“派人传话给秦会玩,让他在顺天府城南留出一块足够的空地,用来安置皇家学院。”
  “还有,这事儿要是走漏了风声,仔细着你的皮!”
  无心心里顿时咯噔一声,躬身道:“是,奴婢记下了。”
第264章
皇家学院的难题
  早就已经在宫中待得烦闷,现在难得的能够清静几天,赵桓便迫不及待的领着一群龙腿子们走上了汴京城的街头。
  “官家拆了汴京重建也好,省得这么短。”
  “拆是不可能让他拆的,他拆了我得赔多少钱?”
  “祖宅!我家那可是祖宅,你知道祖宅是什么意思吗你!”
  “迁呗,他迁到顺天府,咱们也跟着去顺天府,反正我早就已经把家里的二孩儿派去了顺天府,一边干活一边等着买地,亏不着。”
  赵桓越听,脸色就越黑,后来干脆来了个耳不闻心不烦,带着无心等人出了汴京城之后直奔皇家学院去了。
  然后赵桓就感觉更闹心了——
  皇家学院这东西没什么稀奇的,上辈子在大明就已经玩过一次。
  可是这一次几乎就是上辈子的翻版,无论是皇家学院的建设还是院系的配置、人才的培养、项目的规划,所有的事情都得重来一遍!
  事实上,犯愁的不光是赵桓,就连被赵桓指派为皇家学院院长的墨为也一样犯愁,甚至暗恨自己当初到底是抽了什么疯,才会被那个姓何的给忽悠着来了汴京——
  皇家学院占的地方倒是挺大,一望无际的田野都被划给了皇家学院。
  院子?屋子?
  不好意思,这些东西都没有,只能一点点儿的慢慢建起来。
  所以当墨家的墨为和农家的许衍外加医家的张续三人带着各自的门人马仔们到了汴京之后,看到的就是一大片空地外加日夜不停施工的匠人。
  一大批被何蓟和章英忽悠到汴京城的大拿们只能临时跟旁边负责守卫皇家学院的禁军住在一起,就连吃饭都是跟禁军一起搭伙。
  幸好,何蓟和章英那两个家伙虽然都特别能忽悠,但是这两人混蛋好歹也干了些“人事儿”,不是那种光忽悠人却不办事儿的货色。
  这些墨家、医家、农家所谓的“人事儿”,就是何蓟在一到汴京之后就先履行了自己能够办到的承诺:
  少府将作监里面现有的技术毫无保留的任由墨家翻看学习,医家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尸体,无论是陈年老尸还是冒着热气的新鲜货,皇城司总是能给他们及时送到。
  至于农家,却是三者之中最好打发的一个——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地和种子就行了,剩下的事儿他们也不太关心。
  所以当赵桓赶到了皇家学院时,所谓的皇家学院也不过是刚刚把外墙建好,里面刚刚有了几间像样儿的院子。至于其他的,大概还得有个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工。
  而皇家学院的院长墨为,则是根本就没给赵桓什么好脸色——何蓟只能算是走狗,真正的幕后黑手,正是眼前的官家!
  对于脸色黑的跟包拯似的墨为,赵桓倒也没生气——
  从靖康二年把这些人忽悠过来开始,眼看着都快到靖康四年开春了,自己这个皇帝都还没来过皇家学院,未免显得对皇家学院不太上心。
  而且从一开始,皇家学院这里的条件就比较艰苦,这些人心里有些怨气倒也正常。
  再说了,这些玩技术的差不多都是脑子一根筋的,自己堂堂的大宋皇帝,要打他们的脸也得是在技术上打,犯不着拿皇权来压人。
  当然,万不得已的时候,该压的还是得压,就像以德服人一样——当德服不了人的时候,还可以用板砖嘛。
  所以,赵桓墨为等人行完礼之后就笑眯眯的道:“这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倒是委屈了诸卿。”
  “臣不敢。”
  墨为先是不阴不阳的向赵桓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又接着问道:“官家事务繁忙,却不知怎么有空来皇家学院这里?”
  “无事,闲逛而已。”
  赵桓笑眯眯的道:“朕近来连番带兵征战,先灭西夏,后平交趾,如今又恰逢朝堂和枢密院改制,案头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些,难免冷落了皇家学院这边,倒是朕的不是了。”
  被赵桓这么一说,墨为心里的不舒服顿时烟消云散。
  听听,先是灭,后是平,又是政务繁忙又是认错,这特么谁还敢有怨言?
  最重要的是,官家给的钱也多……
  想到这里,墨为便干脆得落的躬身道:“却是微臣想的错了,误以为官家不重视皇家学院,误会了官家,望官家恕罪。”
  “诶,墨卿这说的是哪儿的话,是朕的疏忽就是朕的疏忽,又怎么能怪罪墨卿?”
  一边随着墨为往皇家学院里面走着,赵桓一边笑眯眯的道:“朕这次来,其实也不光是闲来无事,而是有些事情打算跟墨卿商议。”
  墨为躬身道:“请官家示下。”
  进到了大堂里面坐下,赵桓便又接着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儿。主要就是关于燧发枪的枪管,还有弹药的事情。除此之外,便是江鑫龙那边的铁船。”
  墨为一听赵桓说的这三件事情,顿时便感觉有些头大,心中也忍不住暗自呸了一声。
  燧发枪的枪管?那东西既然是官家你老人家率先折腾出来的,你能不清楚那玩意对钢铁的质量要求?想要钻那玩意的枪枪,又岂是那么好钻的?
  还有那弹药!你说那玩意用铁弹丸它不省事儿吗!反正一样都是杀人,官家你怎么就吃饱了撑的非得搞什么定装火药呢?
  最头疼的就是那狗入的江鑫龙!那特么是铁船!整个船体都是用的钢铁打造,上面一点儿木头都没有,想要驱动那玩意,还要达到木兰舟的速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