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338

  ……
  “老匹夫欺朕太甚!”
  庄成益骂骂咧咧的走了,赵桓在皇宫里面也是气得破口大骂:“靖康三年的春税呢!那可是近百万贯的钱财,他说截就给截了?”
  “没了这笔钱,朕拿什么去建忠烈祠?难道让朕去找他户部要钱?那老匹夫就是个貔貅!貔貅!彼其娘之!”
  气咻咻的坐在椅子上,赵桓又将目光投向了何蓟,问道:“把那老匹夫的档案拿来给朕看。”
  然而等赵桓看过庄成益的档案之后,更是被气得脑瓜子嗡嗡的。
  皇城司根本就没抓到庄成益的小辫子,或者说庄成益根本就没有辫子给皇城司抓——这老匹夫除了该拿的俸禄之外,一文钱都没往他自己的口袋里捞!
  官场里怎么就出了这么个异数!
  “回头让少府去建忠烈祠吧。”
  揉了揉额头之后,赵桓也只能强忍着心头滴血的冲动,对无心吩咐道:“另外,让少府在各州县都建一座陵园,用以安葬为国战死的将士。除了地方官府要四时祭奠之外,也许普通百姓前往祭拜。对了,所需钱财物料都由内帑拨付。”
  待无心躬身应下之后,赵桓才又接着吩咐道:“去请李相来见朕。”
  幸好,李纲没跟庄成益一样给赵桓添堵,反而在一见到赵桓之后便笑眯眯的躬身拜道:“臣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但是赵桓却警觉了起来。
  李纲这家伙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正人君子,可这家伙绝不是什么死读书的迂腐穷酸,现在一上来就满脸堆着笑道喜,估计也没憋什么好屁。
  果不其然,李纲在坐下之后便向着赵桓拱了拱手,说道:“臣闻,缅甸之地有铜矿?”
  赵桓黑着脸嗯了一声,说道:“那老匹夫都跟你说了?不错,据苏耶跋摩所说,缅甸确实有铜矿,只是开采运输上困难了些。”
  李纲嗯了一声,点头道:“官家息怒,臣在来时,已经说过庄部堂了——我大宋毕竟是天朝上国,如何能用先迈左脚这般可笑的借口?
  再说了,纵然不考虑国库是否还能支撑,也该想着官家远征而归,正该好生歇息一番,如何能再征缅甸?不过,臣倒是有些想法,或许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缅甸铜矿。”
  说完之后,李纲便悄然打量了赵桓一眼,见赵桓脸上满是不置可否的样子,李纲便又试探着道:“官家之前不是说要在诸蕃国中驻军么?只消弄清楚了缅甸铜矿的位置……”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想要兵不血刃得拿下缅甸铜矿不是什么难事儿。就算不用驻军的借口,也可以直接找缅甸把铜矿所在之地租下来,一年给他两贯宝钞当租金也就是了。真正的为难之处,在于如何将铜矿运出来。”
  “官家英明。”
  先是不轻不重的拍了记龙屁,李纲又嘿嘿笑了一声道:“官家既然要修邕州到升龙、吴哥的直道,为何不能修大理到缅甸的直道?”
  “臣都已经打听清楚了,缅甸那里也算是穷乡僻壤,想来只要能管上几顿饱饭,再给上些许几个工钱,便能招募一批缅甸劳工来修直道。”
  “如此一来,国库省了购买劳工的钱,直道也修了,缅甸的铜也能运出来了。若是还嫌麻烦,还可以直接在缅甸开采冶炼,除去给缅人发工钱的之外,剩下的直接铸成铜锭再运出,不就省事儿多了?”
  然后赵桓就这么瞅着李纲。
  都挺不要脸的哈?圣贤书就教出来你们这么些个正人君子?
  然而让李纲失望的是,赵桓对缅甸的铜矿并没有多大兴趣。或者说不是没兴趣,而是赵桓觉得现在就在缅甸的铜矿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有些不划算——
  元朝牛逼不牛逼?大明牛逼不牛逼?
  这两家都曾在缅甸铜矿上投入了大把的精力,然而产出跟回报却不成正比。
  更别说现在大宋的技术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哪怕是有赵桓这个挂逼疯狂开金手指,也没办法立即将大宋带入到工业时代。
  与其现在就把精力投入在缅甸的铜矿上面,还不如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皇家学院那边——等有了能够远航的海船,海外有的是已经冶炼好的真金白银!
  或者说得再直白一些。
  等彻底解决了金国和高丽还有倭国,回过头来再慢慢收拾南洋的那些猴子们也不迟。
第248章
都得折腾
  缅甸的铜矿就好比肉在锅里,既没有人敢抢着吃,也没有人敢抢着吃,赵桓自然不那么着急。
  相比之下,赵桓更为关心的是滦州边市和顺天府的营建——前者是用来坑人赚钱的,后者是大宋以后的都城,同时也是自己以后要住的皇城,可万万不能马虎了。
  可惜的是,赵桓为了收买民心,干脆把交趾那边的猴子全给屠了个干净,万人型的京观倒是筑了上百个,唯独该拿来当劳工的猴子是一个没留——
  几百万死了不心疼的劳工就这么灰飞烟灭,想想还真有点儿小心疼。
  然后赵桓就想起了金富轼——借着金国的手坑高丽,借着高丽的手坑金国,劳工的问题好歹也能解决一部分。
  “金富轼呢?”
  赵桓问道:“朕这一走就是大半年,这家伙是留在汴京还是先回高丽了?”
  “回官家,金富轼还在汴京。”
  李纲先是回答了赵桓的问题,又接着恭维道:“只用大半年的时间就能灭一国,而且是彻底将其亡国灭种,顺便还收大理与真腊内附,自我大宋立国以来,也唯有官家一人。”
  赵桓觉得李纲这老阴货有点儿不对劲——
  首先,他有可能是表面上恭维,实际上却是在影射自己败家。
  其实,按照李纲这老阴货无事不拍龙屁的特点,估计这次也是一样,肚子里多半是憋了什么坏水。
  “正所谓大宋之下皆走狗,基本操作而已。”
  赵桓先是谦虚了一句,然后根本就不顺着李纲的话头往下扯,反而把话题又扯了到了金富轼身上:“国丈跟金富轼谈的怎么样了?”
  李纲躬身道:“启奏官家,自官家亲征之后,林国丈就把金富轼晾了起来,除了偶尔见上一面,聊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便没再跟他说些别的。”
  赵桓嗯了一声,说道:“那就先让国丈接着跟金富轼去谈,然后让金富轼去一趟滦州边市和顺天府,让秦会玩再安排安排他。”
  “是。”
  躬身应下了之后,李纲眼看着眼看着赵桓不上钩,一个劲儿的在那里扯什么金富轼,忍无可忍却又无可奈何之下,李纲也只能再一次主动提起了铜矿的事儿:“启奏官家,官家可知我大宋缺铜?”
  “朕当然知道。不过朕告诉你,缅甸那里就是一块已经下了锅的肥肉,没人来抢,也没人能抢。”
  赵桓揉着眉头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好好把枢密院好好梳理一遍。尤其是水师的那些混账。”
  李纲疑道:“水师?”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朕亲征交趾之时,令雷州水师跟泉州水师一道去炮击庆和港。可是谁曾想,雷州水师那些混账沿海进军还能跑错路?
  还有,兵贵精而不贵多。如今我大宋禁军有八十万,能战者几何?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是十万在京禁军可堪一用,其余多有缺额,且不能战。
  除却禁军,再说厢军。往年为何多招厢军,其中原由,朕不说,李卿也知道。但是这近百万的厢军又有几个能战之兵?”
  禁军和厢军都不争气,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就算李纲想否认也找不到可以辩驳的理由。
  只是李纲也万万没有想到,雷州水师的那些沙雕们居然能在海上跑错路!
  “所以,不是朕不想拿下缅甸的铜矿,而是现在没时间去考虑缅甸的问题。”
  赵桓道:“先把金富轼那个棒子打发了,然后解决军伍的问题,之后是驿站的问题,最后才会轮到缅甸铜矿的问题。”
  李纲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
  官家他老人家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能从铜矿扯到金富轼,然后又从金富轼扯到水师的?现在倒好,干脆又扯到了什么驿站?
  这驿站又有什么好扯的?
  眼看着李纲一脸懵逼的模样,赵桓笑着说道:“驿站能传递军情。驿站也能让国库丰盈。更重要的是,驿站可以将整个大宋都连为一体。”
  ……
  忽然接到林国丈的宴请通知,金富轼激动得点差儿哭晕在厕所。
  不容易啊!自己刚来大宋的时候还是草长莺鹰飞三月天呢,现在却已是鹅毛大雪漫天飞,眼看着却要到年底了!
  然而就是这大半年的时间,自己却没能跟大宋谈出个一二三来,简直是白白辜负了高丽百姓的期盼!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事儿能怪自己吗?
  眼看着跟林国丈都快谈的差不多了,谁又能想到交趾那边会忽然冒出来作个大死的李乾顺?谁又能想到大宋官家会亲自带兵出征?
  这些该死的交趾猴子,他们自己活腻歪了作死也就算了,可是被他们这么一作,官家被气得带兵亲征,这大宋的朝堂上也没人管自己了啊!
  关键是自己还不敢去催!
  然后金富轼就像是一个被人彻底遗忘的小透明一样,每天在汴京城里跟无头苍蝇一般拜着各路衙门的码头,却得不到一点儿帮助——
  金富轼的心里很清楚,对于大宋朝堂上的诸位大佬们来说,官家亲征交趾才是一等一的大事儿,区区高丽的生死存亡自然没资格跟官家亲征这种大事儿相提并论。
  说多了都是泪!
  现在好了,大越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官家挟灭国之威全胜而归,自己这个高丽使节也终于被人想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