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38

  所以赵桓也不介意多给他一个机会。
  ……
  完颜宗望最终还是决定跑路。
  吴孝民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吴孝民不舍得砸钱收买,但是之前在东水河岸边的杀戮太重,又干了太多刨棺抛尸的缺德事儿,现在吴孝民根本就招揽不到愿意跟大金国搅和在一起的人。
  哪怕是那些宋国的强梁和地痞之类的祸害,这些人也不愿意——
  跟金兵搅和在一起,走到哪儿都会被人指指点点,这辈子还做不做人了?
  实际上,不光是大明的百姓们知道要脸,就连大宋的强梁之辈和那些痞子无赖也多少要点儿脸面。
  毕竟像写了圆圆日记,注定要遗臭万年的汪主席明明拥有的那种核弹都摧不毁的脸皮,甚至还敢叫嚣着让张院士向她道歉的极度不要脸的精神可是极为稀罕的,又岂是人人都能有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孝民根本就没有在汴京周围招揽到几个人,对于签军的损失也就谈不上补充。
  可是补充不了签军的损失,单凭剩下的那不足两万的签军,吴孝民又没有胆子带着他们在汴京城外放手劫掠。
  或者也不能说吴孝民没胆子,而是吴孝民带着剩下的签军劫掠一次就被人怼一次,似乎签军所有的动向都已经被宋军所掌握,惹得吴孝民和完颜宗望一度以为签军之中有宋人的奸细。
  为了排除签军之中是否存在内奸这个问题,吴孝民甚至抛弃了原本定好的劫掠方案,改用扔鞋决定方向的方法来进军。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勤王大军到达汴京,种师道手里能指挥的部队也越来越多,再加上望远镜和热气球的双重侦察,最终的结果就是只要吴孝民敢带着签军出来,就绝对躲不过种师道所部的围追堵截。
  除非吴孝民带着正军出来。
  但是完颜宗望又怎么会放心吴孝民带正军?除非他叫完颜孝民,那完颜宗望倒是会放心。
  可惜他不姓完颜,所以他也没办法带正军,只能带签军,而带签军的唯一下场就是被种师道围追堵截。
  几乎就是一个死循环。
  以至于吴孝民不仅劫掠不到什么东西,反而一次又一次的损失惨重,原本就只剩下两万的签军现在只剩下五千,甚至比正军还要少……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完颜宗望也渐渐的失去了耐心。
  或者说,在汴京城下几乎一无所获却又损失惨重的完颜宗望正在渐渐的失去信心。
  尤其是宣泽门外的京观也已经慢慢成形。
  身为一个饱读汉书的读书人,尽管三分人样还没学会,但是完颜宗望依旧很清楚京观是怎么回事儿。
  聚集敌尸,封土成丘!这是汉人王朝自古以来炫耀武功的最高形式!
  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敢筑京观的皇帝,都不是什么善茬!
  暗自心惊的完颜宗望也不是没有试过去摧毁京观。
  但是就跟吴孝民去劫掠会被惨揍一样,完颜宗望亲自带兵去毁京观的情况也是非常非常不乐观——
  离着京观还有老远的距离呢,宋人就已经把掌中雷布满了道路,只要骑兵一过去,保证会被炸个人仰马翻!
  完颜宗望也不知道宋人到底埋了多少掌心雷,反正拼进去两千签军都没试探出个结果。
  似乎整个汴京城外都被他们给埋遍了?难道他们埋这东西不用花钱的?
  完颜宗望甚至不无恶意的揣度着:如果自己退兵,他们怎么把这玩意儿给取出来?就不怕炸了他们自己人?还是说,他们的小狗皇帝准备让死囚去趟开一条路?
  就像现在,只要自己能做到彻底无视伤亡,然后不管不顾的硬冲过去,估计也能冲开一条路。
  但是完颜宗望手里现在满打满算已经只剩下一万五千人左右的正军,其中还有五千多是无论如何也损失不起的铁浮屠,如果硬顶着伤亡冲过去,到最后又能剩下多少?还够不够摧毁京观的?
  “走吧。去太原。”
  扭头瞧了瞧远处的汴京城,完颜宗望最终还是无奈的下达了“转进”的命令。
  完颜宗望不敢赌,因为万一赌输了,完颜宗瀚肯定不会饶了自己。
  与其继续留在汴京城下,倒不如像吴孝民所说的那样儿,带兵去太原,跟完颜宗瀚合兵一处后再做计较。
  ……
  赵桓有些懵逼,尽管知道身为皇城司指挥使的何蓟不可能骗自己,但是赵桓还是忍不住再三确认:“姓完的要跑?”
  在得到何蓟肯定的回答之后,赵桓顿时就出离的愤怒起来:“哦,他想来就来,他说走就走?他当朕的汴京城是什么?他这来来回回的,他当这是走城门呢?”
第16章
危险?机遇?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几千年的时间里,黄河一直扮演着母亲河的角色,偶尔也会因为熊孩子不听话而发怒。
  但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无论熊孩子怎么折腾,黄河依旧哺育了黄河流域文明,从最初的炎黄部落,一直到唐宋乃至于后世。
  身为一个大孝子,赵桓觉得不能光让黄河母亲付出,自己好歹也得回报一些东西给黄河母亲。
  或许,完颜宗望和他手下的马仔们就是很好的贡品,应该能让母亲河满意。
  端坐在马上的赵桓心里琢磨着该如何向母亲河献祭,直到被地面逐渐明显的震动所惊醒。
  “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你把朕的汴京城当什么了?”
  瞧着远处快速停住的金后军阵,赵桓忍不住低声吐槽:“你来都来了,还走什么?
  再说了,你要是走了,岂不是不给朕这个主人面子?这不是为客之道啊沙雕!”
  完颜宗望脸色铁青,打量着对面宋军的军阵:
  最前面是几队深深插入地里的拒马枪阵,随后不远处便是已经上好弦的神臂弓和床子弩,再往后一辆辆样式古怪的战车,战车之后是一队队空心的步兵方阵,每个步兵方阵的正中间位置都停靠着一辆同样样式古怪的战车,上面各自捆着一根手臂粗细的绳子直通天际,上面还飘荡着一个个跟孔明灯类似的东西。
  拒马枪阵,不可怕,无论是绕过去还是靠套马索强行拉开,都问题不大。
  神臂弓和床子弩,有威胁,但是不致命,因为这两种东西的上弦时间太慢,而骑兵的速度又太快。
  空心的步兵方阵,有威胁,但是同样不致命,铁浮屠几个冲击就能解决,用不着担心。
  让完颜宗望惊疑不定的,正是那些位于箭阵之后还有在空心步兵方阵之中的那些样式古怪的战车。
  恐惧来源于未知。
  因为完颜宗望没有见过这种战车,也不知道这种战车是干什么用的,再加上赵桓那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使得完颜宗望迟疑了。
  直到过了好半晌之后,完颜宗望才扭头对吴孝民吩咐了几句。
  吴孝民听着完颜宗望的吩咐,一个劲儿的点头,然后催马越众而出,直到离着赵桓还有百十步的距离时才滚鞍下马,跪地拜道:“臣,大金国使臣,吴孝民,拜见官家。”
  赵桓一瞧见吴孝民,顿时就乐了:“这不是上次那个漏网之鱼?知道跪下跟朕说话了?”
  吴孝民心中顿时大怒,然而现在势不如人,在要么认怂要么没命的情况下,吴孝民很老实的选择了从心。
  “启奏官家,我大金二皇子之所以举兵入中国,皆因张觉与郭药师等贼之故也。臣今来议和,乞官家遣大臣一人过去。”
  “谁?”
  赵桓忍不住抠了抠耳朵,勉强抠出一点儿耳屎之后又搓成球,弹向了吴孝民:“张觉和郭药师?之前不是说因为上皇藏匿张觉,背弃盟约之故?”
  这特么的,你直接说是赵吉翔的锅就行了,你往人家张觉身上推什么?现在两军阵前,这么多人听着呢,你丫这不是扯犊子么!
  赵桓随手从怀中掏出一本文谍甩向吴孝民,冷笑一声道:“说我大宋多行无道?说朕多纳逃人?子孙不绍?社稷倾危?这般狗屁不通的文书是谁写的?”
  不待吴孝民回答,赵桓又接着说道:“再说了,你不是来议和么?朕当初曾经跟郭药师和萧三宝奴等人说过议和的条件,可惜,他们不答应。”
  吴孝民心中一颤,身子顿时伏得更低了:“官家有何要求,不妨说与微臣,待臣回报我家二皇子后再行议和?”
  赵桓忽然心中一动,嗯了一声道:“算了,谅你也做不得主,你干脆滚回去,让姓完的过来跟朕答话,朕跟他商议。”
  “未得官家示下,臣不敢回。”
  刚刚一听赵桓提起郭药师和萧三宝奴等人,吴孝民心中就是一颤,现在又听赵桓让完颜宗望过来答话,吴孝民就更不敢起身了:“官家有甚么条件,不妨先说与微臣,由微臣转述我家二皇子?
  若官家愿意让开一条道路,让臣等回归大金,我大金愿与大宋永结盟好,从此互相约束士卒,绝不相犯!”
  赵桓强压住心中的怒气,嗯了一声道:“想要让朕给你们一条生路,不难,条件也很简单。”
  吴孝民顿时大喜过望,拜道:“请官家示下?”
  “第一,完颜宗望此次犯边,朕知晓尔等军中有不少签军乃是我宋国百姓,朕要他们的人头。”
  吴孝民顿时长舒一口气——这个好办,全都宰了送给你都行。
  一直盯着吴孝民的赵桓眼看吴孝民眉头舒展,便又强行压下心中的杀意,说道:“第二,宋金两国从此约为兄弟之国,我大宋为兄,你金国为弟。”
  吴孝民直起身子,点了点头之后又接着拜了下去:“微臣可代我主应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