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38

  纪自明倒也没恼。
  因为徽宗年间出仕的纪自明并不认识赵桓,但是纪自明听说过当今官家好微服私方的故事。
  对于纪自明来说,既然自己无法分辨眼前此人是不是官家微服私访,那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忍,不管眼前这个人是什么来路,只要官家还在泉州一天没离开,对于这种公子哥一样儿的人物就不能得罪,哪怕被他当面喷上一脸的唾沫腥子也要唾面自干。
  当然,如果眼前这个人不是官家微服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那就等官家彻底离开泉州之后再慢慢清算,让他好好知道什么叫做朝廷命官,不可轻侮的道理。
  “看你也是个读过书的,那本官也就与你分说几句。”
  心中打定主意,纪自明便开口说道:“如今圣天子在位,曾下过《永不加赋诏》,又命人重新丈量天下土地,由此,可见官家一番仕爱之心。
  而你眼前这个受刑的陈员外,却是机变百出,不仅暗中将他家中的田产挂靠在族人与佃户的身上,更是暗中提高佃租,当真是视皇命如无物,官家一番爱护百姓之心,全然被这等小人利用。”
  说完之后,纪自明又向着汴京的方向拱了拱手,大义凛然的道:“若真依着《宋刑统》,本官确实不该命人这么打他,可是,陈家庄子百姓深受此獠之苦,本官代天子牧民,难道还打他不得么?”
  “精彩,实在是精彩。”
  赵桓唰的一声展开折扇,笑道:“若非知道你纪自明乃是泉州有名的天高三尺,只怕还要当你是包黑子转世了。”
  “你大胆!”
  纪自明顿时大怒,猛的一拍惊堂木之后叫道:“本官得名天高三尺,乃是因为本官有不得已的苦衷,就算要受罚,也该由御史台弹劾,三司会审之后方能定罪,你一介小小书生,安敢在此辱我!”
  “那你不妨说出来,让泉州的百姓也听一听。”
  赵桓笑眯眯的道:“正好让泉州百姓知道你纪三尺的苦衷,以免冤枉了你。”
  “你!”
  纪自明伸手一指赵桓,随即又想起赵桓刚才所说的话,便又气咻咻的放下手指,怒道:“这些乡贤士绅鱼肉乡里不是一天两天,偏又互相勾结包庇,若非本官自污清名,又怎么能得了他们的信任,又怎么能拿到他们违法乱纪的证据?”
  说着说着,纪自明自己都快信了这一套说辞了,就连脸上的神色也变得有几分委屈。
  “念你也是读书人,本官也不与你为难,你且先退去。待本官处置完这陈员外以及一众不法乡绅,还了泉州百姓一片青天之后,你再来与本官分说,如何?”
  “不如何。”
  赵桓唰的一声展开折扇,笑道:“这般鬼话,你拿来糊弄他人倒也罢了。”
第176章
戴枷办公,剥皮实草
  又一次唰的一声收起折扇,赵桓扭头对何蓟吩咐道:“拿给他看。”
  待何蓟将一本厚厚的账册送到纪自明的案头后,赵桓又接着道:“一枚钉子卖五十贯竟然是便宜的?你自己随便写副字便能卖上几千贯?”
  实在是由不得赵桓不气——
  想想赵吉翔,人家自为大宋的太上皇,辛辛苦苦在龙德宫里冥思苦想创作出的字画才卖多少钱?贵的也才几万贯!
  眼前这个纪自明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进士出身,写出来的那字连给赵吉翔提鞋都不配的水平,卖几千贯?
  这几千贯是这狗东西拿着大宋的律法换来的!换句话说,这狗东西就是在挖自己这个皇帝的根!
  “来人,将此獠与我拿下!”
  就在纪自明翻看账册的时候,赵桓的心中却是越想越怒,干脆冷哼一声,吩咐道:“把刘家铺子的人也都带过来,朕今天就在这泉州府的大堂上好好见识见识这大宋的好臣子!”
  皇城司的侍卫得了赵桓的旨意,当即便有人冲到案几后面抓住纪自明,三下五除二的将纪自明身上的官服官帽扒去,拖到堂下后狠狠的掼到地上。
  围观的百姓都被惊呆了。
  随着报纸这个东西的出现,还有民间对于皇室秘辛的好奇程度,赵桓喜欢微服私访的事情早就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官家,而且还是大堂上。
  “官家!官家饶命!”
  就在百姓们还被震惊的一脸懵逼时,纪自明却已经回过神来。
  往常万分注重礼仪形象的纪自明浑然顾不得此刻自己正是一副披头散发的模样,反而在站起身来之后开始疯狂的求饶:“官家!官家息怒,微臣方才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分虚假,情愿天打雷劈!”
  然而纪自明的话音刚刚落下,皇城司的士卒便已经大堂不远处刘家铺子的掌柜并小厮等人锁拿到了大堂上,就连被纪自明派去收拾首尾的席良佑也赫然在列。
  赵桓顿时一脸玩味的瞧着面如死灰的纪自明,笑道:“来,你给朕解释解释,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纪自明却没能回答赵桓的问题,反而直接瘫软在了地上。
  如果只是席良佑被带回来了,那一切都还有狡辩的余地,哪怕自己先把责任推到席良佑的身上,想必席良佑也会为了家人而自己扛下这些罪名。
  如今……
  “朝廷给你的俸禄少了?待你薄了?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字你是全然没记住,无耻贪婪你倒是不落人后。”
  赵桓叹了一声,说道:“你给朕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原本赵桓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而纪自明却犹如落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疯狂的叫道:“官家开恩!罪臣自然死有余辜,然而留下罪臣一条命,却比直接杀了罪臣有用!”
  抬起头瞧了赵桓一眼,见赵桓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纪自明便壮着胆子,接着说道:“启奏官家,天下官员,十之八九皆贪,似臣一般者更是不知凡几!
  罪臣自知罪过,却也有悔过之心,今日便是打算为民做主,好生将这些不良士绅整治一番,还泉州百姓一个朗朗青天,官家若直接杀了微臣,岂不是告诉天下所有贪官再无回头之路?
  官家杀臣一人,可能杀得尽天下贪官?若官家愿意留微臣一条狗命,却能给天下贪官们一个榜样,让他们还能有回头的机会,如此岂不是两得之举?愿官家三思!”
  赵桓却笑了起来。
  杀不尽天下贪官?
  天下贪官当然是杀不尽的。
  朱重八够不够狠?严刑峻法,敢贪六十两以上者直接剥皮实草然后挂在大堂上以为后来者戒,结果呢?
  结果是后来者一开始的时候还知道害怕收敛,后来看着看着就不怕了,然后被一起挂上去。
  后来朱重八的直系后裔抬棺反腐,最后又如何了?一任总理!
  赵桓也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能彻底解决贪腐的问题,更没有单纯幼稚的以为朝堂上都是清官才好,因为清官有清官的用处,贪官有贪官的用处。
  甚至于在某些时候,贪官反而比清官更好用。因为贪官的贪是罪,是交给皇帝的把柄,所以贪不是问题,问题是像纪自明这种贪还贪得没有逼数的。
  纪自明收钱办事儿,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实际上呢?
  这货是收乡绅的钱,办欺压百姓的事儿!
  赵桓的逻辑很简单——
  像纪自明这种就有官逼民反的可能,百姓一旦造反,朝廷就得花钱镇压,这就等于是损了朝堂和自己这个皇帝的钱财,肥了他纪自明自己。
  如果再进一步,当百姓造反的力度太大,镇压都镇压不下去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朝廷要换一个新朝廷,皇帝也要换一个新皇帝。
  这就等于是在给赵桓这个皇帝挖坑,而且是那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可能爆发出来,然后把赵桓埋进进去的大坑。
  所以赵桓决定还是先把纪自明给埋掉。
  笑着摇了摇头,就在纪自明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时,赵桓才笑着道:“朕往常听一位名叫鲁迅的先生说过,他说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完。现在朕把这句话送给你,还有这天下的贪官们。”
  “朕当然知道这天下的贪官杀不尽,也知道贪官会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再长一茬。不过没关系,一人贪朕就杀一人,千人贪朕就杀千人,这天下从来就不缺想要当官的人,杀了你们,自然有新的官员顶上。”
  “从现在起,你戴枷办公,把泉州该处理的问题给朕处理好。等到吏部新派的泉州知府到任之时,好生与他交接一番。”
  然而还没等纪自明来得及高兴,赵桓却又接着说道:“然后,你就可以被剥皮实草了。以后,你会挂在这泉州府的大堂上,供后来者戒。
  当然,你可以不好生办公,甚至可以给朕再添些新的麻烦。只要你够胆子,你大可试试跟朕做对的后果。”
第177章
朕本暴君,名声与朕何加焉!
  剥皮实草!
  汉字汉语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哪怕是之前根本没听说过剥皮实草这四个字,也能明白这四个字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
  “官家开恩!罪臣罪该万死,求官家开恩!如此刑罚,史书之上未免有碍官家清誉,求官家开恩,给罪臣一个痛快!”
  往常自诩风度的纪自明也顾不得裤裆里湿湿热热极为难受的感觉,反而磕头如捣蒜一般疯狂求饶。
  至于跟当今官家做对?
  纪自明连想都不敢想。
  前面李邦彦和白时中等人被牵连九族,中间有完颜宗瀚的人头被筑成京观,后面有太上皇赵吉翔被软禁龙德宫里面享清福。
  有这么些个例子摆在眼前,哪怕明知自己会被剥皮实草,纪自明也没有胆子去尝试跟当今官家做对的后果,只能不断的求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