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338

  这种人其实和秦会玩差不多,最适合的就是拿来当苦力用。不同的是,秦会玩适合干那些脏活黑活,而江鑫龙这种人才,最适合的是扔到类似于皇家学院一般的地方去做研究型的苦力。
  毕竟自己是个皇帝,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
  “愿意随朕北上京城么?”
  打定主意要让江鑫龙去未来的皇家学院当科研苦力之后,赵桓便笑眯眯的道:“别的问题可以慢慢研究,但是怎么驱动铁船的问题,朕倒是有一些思路。”
  扭头瞧了瞧李光远,又瞧了瞧跟在江鑫龙身后,此时正满脸紧张之色的江李氏,赵桓略一沉吟之后又笑着说道:“朕会给你足够的地方,足够的人手,足够的钱财去研究建造钢铁大船,同时也会给你安排好住处。
  至于你的品级么,便先暂定为从四品,若是有了成果,便是正一品乃至封侯也未必不能。”
  赵桓的话音刚刚落下,李光远已经恨不得直接替江鑫龙答应下来,就连望向江鑫龙的目光也是嫉妒之中包含着一丝欣慰——
  一个连进士都还不是的举人,起步便是从四品,跟自己这个官场沉浮了十好几年的老油条一样,几乎就是一步登天,这如何不让人嫉妒!
  不过还好,这么牛逼的人物是自己的女婿,就算自己抽他一巴掌,他也得老老实实的挺着!
  一想到这里,李光远的右手又忍不住抽了抽,隐隐有种再抽江鑫龙一巴掌的冲动——上一次想抽他的时候,还是自家女儿出嫁的时候……
  然而江鑫龙却没有像李光源想象中那样直接答应下来。
第172章
两难的选择
  尽管一想起士林之中关于赵桓的传言就忐忑无比,江鑫龙却还是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官家,不知官家所说的驱动铁船的法子是……?”
  李光远缩在袖子里面的手掌不断变换的形状,时而如刀剑,时而如虎爪,整个人都快被自己的这个蠢女婿给气疯了——
  官家许诺的,那可是从四品啊,别说你现在只是一个还没有考取进士功名的举人,就算是那些一甲二甲的进士老爷,起步也没有从四品这么高,许多人甚至一辈子都卡在从五品这个坎上,再没半分上升的希望!
  尤其是官家还问他愿不愿意跟着官家一起回京——这种陪王伴驾的机会往往意味着简在帝心、平步青云的机会,可是这蠢货是怎么回答的?
  他居然问官家该如何驱动这个铁船?
  然而赵桓却不以为意的笑了一声,说道:“朕说的那样东西不只可以驱动铁船,更能驱动其他的东西,比如车子。只不过,想要造出这种东西来却非一日可成,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只怕难以成功。”
  其实真要说起来,如果没有赵桓这个穿越者之中的bug出现,别说什么三五年的时间了,就算给江鑫龙三十年五十年的时间,他也解决不了动力问题!
  比如说穿越者人人都知道穿越之后要造蒸汽机,要搞工业革命,可是蒸汽机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密封问题问题解决?动力传动系统又是什么样儿的?
  或者换句话说,除了那些上课认真听讲而且动手能力极强的工科狗之外,哪怕就是换成一个普通的穿越者,他们也照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纸上谈兵人人都会,随便哪个穿越者知道蒸汽机的密封要用橡胶,可是大宋上哪儿弄橡胶去?又有几个人知道曲轴连杆是什么玩意?钢铁的材质是否合格?如果冶炼出合格的钢铁?
  就像现在,赵桓之所以说三五年的时间能解决动力问题,是因为赵桓上辈子浸淫在大明皇家学院数十年,也曾亲自参与过蒸汽机的研发,知道现在该怎么解决钢铁和密封等问题,所以才敢说这话!
  “学生愿意,学生愿意随官家去京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江鑫龙并不知道赵桓是一个哪怕在穿越者之中都能算得上是bug的神奇存在,他也不知道赵桓所说的动力系统到底有多麻烦,但是在听到三五年能解决动力问题之后,出于对官家“金口玉言”这四个字的信任,江鑫龙就激动的应了下来——
  尽管赵桓在儒家士林中的名声不怎么样,甚至都能算得上是臭名昭著,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当今官家是言出必践,说杀人全家就绝不会放过一条狗,现在官家既然说三五年的时间能解决动力问题,那就肯定能解决。
  赵桓却呵呵笑了一声,又瞧了一眼正漂在河中的那艘小铁船,说道:“不需要你赴汤,也不需要你蹈火,好生琢磨你的铁船就好。”
  说完之后,赵桓又将目光投向了李光远,说道:“朕没有经过李卿的同意,便要带着你的乘龙快婿回京城,李卿不会怪朕吧?”
  “不会,不会。”
  李光远一脸老脸笑得如同盛开的菊花一般,几乎不见眉眼:“能得官家看中,是小婿的福份,想必亲家公和亲家母也是愿意的。微臣这就派人去他家里帮着收拾收拾,等官家动身的时候便让他们一起随官家北上。”
  赵桓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之后说道:“那就劳烦李卿了。待舰队需要的战舰造完之后,李卿也可以调回京中和令嫒令婿团聚。”
  随口许下了一张空头支票,赵桓一边转身向着来路走去,又一边说道:“对了,李卿陪朕在这泉州城中好好逛逛,若是有什么新鲜事,也不妨说来给朕听。”
  听到赵桓的这个要求之后,李光远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官家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就是在暗示自己,让自己在彻底投靠官家和彻底倒向士林之间做出选择——
  想要让自己和自己的女婿能有个好前程,就得把整个泉州的阴暗面都掀出来,以此来向官家表达自己的忠心。
  可是自己一旦真的这么做了,那自己在泉州或者说在整个天下士林之中的名声又会如何?如果名声臭了,就算自己和女婿现在风光,那子孙后代呢?
  然而还没等李光远作出选择,赵桓便又接着问道:“朕此前曾命人将《永不加赋诏》明发天下,又命人丈量土地,不知这泉州城做的如何?”
  一边是自己和女婿的前程,一边是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形象和子孙后代的未来,原本就是一个极难取舍的问题。然而赵桓提出来的问题,却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把泉州的阴暗面掀出来,卖掉泉州的一些官员和士绅或许会让自己名声变臭,也可能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前程,可自己要是胆敢违逆官家的意思,只怕倒霉就在眼前,很可能以后也不存在什么子孙后代的问题了。
  常言道,不为己天诛地灭,又有言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可能影响到未来和马上就要倒霉之间,李光远明智的选择了彻底倒向官家。
  毕竟天塌下来还有个子高的顶着,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因为彻底投靠官家而在士林中声名狼藉的秦会玩就是官家养的一条疯狗,可是人家秦会玩在奉圣州那里过得多滋润?也没见有人能把他秦会玩怎么样不是?
  心中打定了主意之后,李光远便躬身答道:“启奏官家,此前确实有皇城司和御史台的人来泉州城宣读《永不加赋诏》,城里城外的百姓也确实知道此事,只是……”
  赵桓嗯了一声,一边走一边问道:“只是什么?”
  李光远略一迟疑,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说道:“只是许多乡绅都把地租调高了一些。
  还有丈量土地的事情也是一样,许多士绅都御史台和皇城司的人手来丈量土地之前先把土地挂在了族人的名下,又趁机多圈多占了些土地,甚至有人不惜毁了稼禾,也要在丈量土地时把上田报为下田。
  还有……”
第173章
为民做主?
  “就连前不久的《禁人口买卖令》也……也是形同虚设,尽管没人敢明目张胆的采生折割,然则奴婢买卖之事却依旧横行。”
  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李光远又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又因着一些陈年往事,江南百姓对于朝廷政令也多有抵触……臣无能,望官家恕罪。”
  既然已经决定彻底倒向官家,李光远倒也光棍得紧,当下便将整个泉州乃至于整个江南的情况都掀了个底掉。
  赵桓却没有多吃惊。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自古以来就颠仆不破的真理,别说江南的百姓了,就算汴京城的百姓不照样想方设置的给自己捞好处,后世不照样有人花钱送礼也要住廉租房么?
  只是让赵桓没有想到的是,泉州的这些士绅们居然这么大胆,不知道是对宗法太有信心还是有其他原因,居然敢把自己家的土地挂靠在族人甚至佃户的名下。
  嘿嘿笑了一声之后,赵桓便唤过何蓟,低声吩咐几句之后才转过身来,对李光远吩咐道:“李卿且带着令嫒令婿回去吧,趁着这几天没什么事情多聚一聚,待朕北上之后,怕是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再见了。”
  ……
  “十年寒窗苦啊。”
  身为泉州知府,纪自明最喜欢将十年寒窗苦这五个字挂在嘴边,每次升堂问案之后,总是要这么感叹一番,尤其是最后的那个“啊”字,更是叹得抑扬顿挫。
  “老爷说的是。”
  陪在纪自明身边的幕僚席良佑捋着山羊胡强忍想要吐出来的恶心感,如同往常一样恭维道:“若非老爷寒窗十年,又何来这泉州的纪青天?”
  说完之后,席良佑又小心翼翼的道:“对了老爷,刚才陈员外遣人递话,说是花了在舅爷开的铺子里花了五十贯买了枚铁钉子。”
  “五十贯?”
  一听到五百贯这个数字,纪自明忍不住撇了撇嘴,说道:“官家现在可是在这泉州城中,他在这个节骨眼上花五十贯买钉子,他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专门要跟老爷我过不去?
  还有,那可是上好的天外陨石打造出来的钉子,而且官家还在泉州,他狗入的只用五十贯便买去了?”
  席良佑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毕竟这次理亏的不是陈员外,五十贯,倒也不少了。”
  “那是怎么回事儿?若不是他理亏,那本老爷倒是要为民做主了。”
  说完之后,纪自明又端起了一个小巧玲珑的茶壶,将壶嘴凑到嘴边吸溜了一口之后自言自语的道:“比之以前的那些茶汤子,倒还是这清茶来得顺口。
  可惜了,这泉州没甚么好茶,若是有,老爷我做些好茶出来,趁着官家在泉州的机会献给官家,岂不美哉?”
  等到纪自明感叹了一番什么泉州无好茶,可惜了平步青云的好机会,改日定要再择一地为官之类的屁话之后,席良佑才躬着身子道:“回老爷,那陈员外所求的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乃是关于他家田地之事。”
  在心里好生斟酌一番后,席良佑又躬着身子道:“听说是他之前把五十亩上田挂了佃户陈二的名下,如今眼看着就要开春了,陈二却一直拖着不肯交租子,说那五十亩上田乃是他自己的,跟陈员外没关系。因此上,陈员外才拿了当初的契书来告官。”
  一听到这话,纪自明忍不住呸了一声道:“这天杀的陈二,好生不是东西!难怪老爷我常听人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如今看来,果然不假!这一次,本官定然要主持公道!”
  话音刚落,却听得衙门外的鸣冤鼓咚咚咚的响了起来。
  纪自明冷哼一声,站起身后猛的一拂衣袖,喝道:“来人,升堂!”
  “老爷且慢!”
  席良佑却闪身拦住了纪自明,低声道:“老爷,您这次不能主持公道!”
  不待纪自明发问,席良佑便低声道:“刚才老爷您自己也说过了,眼下官家还在泉州城。”
  “嗯,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