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338

  逆子!
  龙德宫外,开封府扛把子王时雍在见到何蓟的时候,简直比看到了自己的亲爹还要亲上三分——
  五六百个生员各自刀剑,一齐聚集在龙德宫外,口口声声喊着“请上皇还政”的口号,外围还有数十个书生手持圆盾,正在跟开封府衙役对峙!
  天可怜见,整个开封府的衙役满打满算也就那么百十号人马,虽然手里有腰刀有水火棍,可是这百十号人马怎么能敌得过几百个顶盔贯甲的书生?
  现在好了,何蓟那个活阎王带着皇城司的杀才们过来了,虽然人数看着没有那些生员们多,可那毕竟是皇城司的杀才,听说祝家庄那个能打死老虎独臂教头就是两个皇城司的士卒抓来的,让皇城司的杀才们对付这些生员,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何蓟却没有理会王时雍,原本刀削斧刻般的冷脸此时也如同吃了三斤狗屎还塞了牙一般难看——
  几百个书生刀剑皆备,除了神臂弓和强弩之外,就连步人甲都被这些人弄到了,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哭庙或者说请上皇还政的事儿了,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谋反!
  指挥着皇城司的士卒将这五六百书生都围起来之后,何蓟才扭头对着手下人吩咐道:“派人去查,这些人的步人甲是哪儿来的。”
  说完之后,何蓟又深吸了一口气,对王时雍道:“回头我派人去一趟开封府,劳烦王知府通知开封府所有的甲社、弓社、拳社之类的结社进行报备。”
  王时雍道:“这个好说,只是眼前这些生员……”
  何蓟嗯了一声,却没有回答王时雍的问题,反而直接下令让开封府的衙役散开,翻身上马后高声向着那些生员喝道:“立即放下尔等手中的刀剑,挨个儿到本官这里登记姓名,然后各自归家,否则,格杀勿论!”
  “有种你就试……”
  众多书生之中,一枝羽箭稳稳的插在一个书生的喉头,箭矢的尾羽犹在微微颤动,原本叫嚣的声音还未落下便再也无法继续嚣张下去。
  “本官再说一遍!立即放下手中的刀剑!”
  何蓟放下手中的劲弓,冷冰冰的扫视了众多书生一眼,喝道:“预备!”
  终于没有人再去挑衅何蓟的耐心,伴随着一阵阵的哐啷声,众多书生赶忙将手里如同烧红的铁锭一般烫手的刀剑扔到了地上。
  何蓟忍不住呸了一声道:“难怪官家说这些书生都是被惯坏了的,如今看来,真是……真是……来人,都与我拿下!”
  “这些人……真真是将圣贤书给读到了狗肚子里。”
  王时雍瞧了一眼几百个束手就擒的书生,顿时也忍不住叹了一声,说道:“正如官家前些日子所说,大宋之未来,尽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可是眼前这些年轻人……哎!”
  事实证明,大宋的读书人就是被惯坏了的。
  在被皇城司和禁军包围之前,许多人还敢叫嚣着哭庙迎上皇,甚至在皇城司出手杀人之前,还有人敢叫着要杀光这些朝廷鹰犬。可是当何蓟开始出手杀人之后,便再没有人敢于挑衅皇城司。
  尤其是当这些书生听说自己这些人要被革除功名,从此后再没有进入官场的可能之后,这些书生更是开始疯狂的攀咬起来,甚至都没等真正的用刑过堂,这些人就在互相攀咬之间把所有的事情都交待的清清楚楚。
  面对这个既在情理之外却又早在预料之中的结果,赵桓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高兴还是该蛋疼。
  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自然是好事儿,可是这些被视为国之未来的读书人却又表现的如此不堪……
  凭心而论,哪怕这些人跟皇城司和禁军在汴京城里纵马相攻,双方大战上三天三夜然后推翻了自己这个皇帝,都比现在的结果要强上无数倍。
  蛋疼了半晌之后,赵桓还是勉强打起了精神,开始对这次的哭庙事件开始善后:“既然这些人已经交待清楚了,就褫夺了他们的功名,以后永不叙用。”
  “凡是这些人招认出来的主使之人,全部由皇城司锁拿下狱,回头由三司会审。”
  “还有劝学教喻碑的事情,礼部和工部马上着手去办。”
  ……
  哭庙,迎回上皇还政的闹剧戛然而止,然而这次的事件却拉开了靖康二年的大幕,同时也掀开了朝堂上新一轮的博弈。
  “刀剑利器,非生员可持……”
  “是否该加强刀剑利器的管制……”
  大宋的官员有一点是比螨清那些奴才们要强上许多的,就是无论有什么新鲜的事物,大宋的官员和读书人都能放下姿态去接受去学习,而不是像螨清的奴才们一样喜欢抱残守缺。
  所以就出现了极为搞笑的一幕——
  朝堂上的大臣们各种上疏劝谏赵桓,希望赵桓能够改弦易辙,收回发放给太学和社学的那些刀剑,整个儒林也不断的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试图用这一次哭庙的例子来证明开放刀剑管制的坏处。
  然而赵桓却不为所动,不仅丝毫没有收回成命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的反向操作,不仅要求枢密院跟礼部互相配合,做好派遣军中士卒参与学校生员们训练的准备,甚至还自己组织了一批人手,准备编写一本详细剖析历朝历代那些造反案例的教材,计划等编写完成之后就大量发放到所有的学社,供所有的生员和百姓们阅读。
  如此骚气的操作,甚至惊动了久不问朝政的孟太后。
第167章
给他们点儿教训
  “官家,听说你又在跟朝臣们置气?”
  一见到赵桓,孟太后顿了顿手中的龙头拐杖,劝道:“你要折腾着改制也好,还是你让人往学堂里面发放刀剑也罢,哀家都不管,都依着你。可是你编的那本书,哀家觉得最好是收在宫里,非官家与太子不可读。”
  孟太后确实被吓坏了。
  孟太后已经看过赵桓命人编撰的那本书,虽然打着《历史》教材的名号,可是其中详细分析了历朝历代的兴弊,连百姓为何造反、该如何造反才能成功这种内容都有!
  这要是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得了去,哪怕就是完全照搬书里那些造反的方法,都能让大宋的江山陷入动荡!官家这是嫌自家江山百六十年里造反的百姓们太笨,没把赵氏的祖坟给刨掉?
  赵桓一看到孟太后这副着急的模样就赶紧扶着孟太后到椅子上坐下。只是等孟太后坐好之后,赵桓却又莫名的笑了起来,像极了孩子在自己母亲面前搞些小恶作剧成功后的模样。
  “皇伯母多虑了。您先喝杯茶水,听侄儿慢慢跟您说道说道。”
  赵桓笑眯眯的亲自倒好了茶水端给孟太后,等孟太后接过去之后才嬉皮笑脸的道:“其实吧,将这屠龙之术遍发天下,是侄儿早就计划好的,从社学一开始推广之时就已经计划好了。”
  “你少在那里嬉皮笑脸的,哀家不同意。”
  孟太后气咻咻的道:“明知道这是屠龙之术,你还想着要明发天下,你这是嫌大宋的江山不够乱?”
  “您老人家消消火,要是气坏了身子,侄儿挂心不说,还没人能替您难受。”
  赵桓嘿嘿笑了一声,对于孟太后的训斥也不以为意,说道:“就是一本书罢了,跟《论语》和《韩非子》之类的一样,跟街头的那些话本也没什么两样。”
  孟太后顿时更气,怒道:“那能一样么!论语也好,韩非子也罢,谁教百姓怎么造反了?”
  赵桓道:“论语是教人怎么为人处世,韩非子是教人怎么做皇帝。别的不说,就说父皇他老人家吧,他要真能按照《韩非子》里面说的去做,他至于摆弄不了朝堂这些人?”
  后期的那些沙雕网友们哪个不会屠龙术啊,随便抓一个出来都知道怎么排兵布阵怎么忽悠造反怎么挖坑埋人,再怎么不成器的也是纸上谈兵键盘治国的高手,可是也没见那些沙雕们造反。
  如果说大宋没有后世的环境,用后世的沙雕网友们来举例子不恰当,那大宋呢?
  大宋朝堂上的大小官员们可都是熟读《论语》的吧?可是整个朝堂上又有几个人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
  眼看着孟太后的脸色好看了点儿,赵桓赶紧趁热打铁,说道:“这书的事儿啊,您听我慢慢跟您说。您看啊,自古来这造反之事,为什么离不开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说白了,还是因为要靠这类手段来糊弄、裹挟百姓,从而造成天下粥粥的乱相。真把这些手段都掰开了揉碎了,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
  孟太后忍不住开口道:“是没什么稀奇的,到时候人人都知道怎么造反了!”
  赵桓点了点头,认真的道:“没错,侄儿就是要让百姓都知道怎么造反——
  当老百姓都懂这些的时候,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或者是某些真的蠢到没有一丁点儿脑子的蠢货,剩下的谁还愿意冒着牵连九族的风险替那些宵小之徒卖命?”
  说完之后,赵桓又站起身来,挥退了侍候的宫女太监之后向着孟太后拜了一拜,说道:“百姓能活得下去,就算他们身怀屠龙之术又能如何?只怕他们巴不得侄儿的江山万年永固。”
  “百姓活不下去了,就算他们不会屠龙之术又能如何?这历朝历代造反的多不胜数,可是只有百姓都参与进去的时候,才会真的改天换地。到时星星之火,也可燎原。”
  “倘若有一天我赵家子孙不争气,如司马家一般败了这江山,这天下百姓总能靠着屠龙之术东山再起,不至于彻底亡国灭种。”
  “侄儿跟您老人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无论这江山是姓赵还是姓刘,只要是我汉家江山,我汉家百姓就能好好的活着,倘若换来外族来坐这花花江山,只怕我汉家百姓的日子……”
  当赵桓直起身子的时候,眼眶已经变得通红。
  两脚羊,够凄惨吗?扬州十日,够凄惨吗?嘉定三屠,够凄惨吗?
  在螨遗们卖力吹捧紫气东来三百年时,谁又记得,整个大同被屠杀到只剩五个活口?
  打断了民族脊梁,跪到站不起来,够不够屈辱?
  跟建奴比起来,倭国的南京之屠算得了什么!
  但是!
  明知道建奴螨清的罪行,你还不能说!因为螨遗包衣们很聪明的把历史跟现实联系起来,只要你敢说起那一段历史,你就是破坏民族团结的罪人!
  糠熙王朝,庸挣王朝,钱聋下江山,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狗才,延禧攻略,宫,步步惊心,满屏的辫子戏,洗白了文字狱的罪魁祸首,洗出来一大堆脑残哭着喊着要给四爷八爷送逼!
  一想到这里,赵桓就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
  “官家?官家?”
  孟太后一瞧赵桓这副模样,顿时忍不住心疼了起来,起身扶着赵桓道:“哀家不拦着你了,你愿意明发天下就明发天下,哀家不拦着你了。哎。”
  让赵桓也坐下之后,孟太后忍不住又叹了一声,说道:“这江山是你的,你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只要别气坏了身子就好。”
  赵桓点了点头,起身走到孟太后的身后,一边慢慢替孟太后捶着肩,一边说道:“您老人家放心,我再怎么胡来,也不会拿着江山社稷开玩笑。这一次,其实就是给朝堂和士林一个教训罢了。”
  “教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