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338

  “看看《檀渊之盟》,咱大宋都被欺负成什么模样了?”
  “金国背弃《海上之盟》在先,侵我大宋国土,害我大宋子民在后,官家不得已而征之。”
  “西夏李氏悖逆不臣,罔顾天恩,擅起边衅,置万民于水火,官家不得已而征之。”
  “官家说大宋的军队就是要保卫大宋的百姓,大宋的军队来自于百姓,不仅要保护好大宋的百姓,还有责任用手中的剑替百姓获取可以耕种的土地。”
  “官家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可以当金子使。”
  “官家一顿饭只三菜一汤,起的早,睡的晚,咱们这些做奴婢的阉人们看着都心疼。”
  “官家说哪怕能多省下一文钱,百姓的日子便会好过一些。你们说,这样儿的官家能不是个好皇帝?反对官家的人,那良心得黑成什么样子?只怕是狗都不吃啊!”
  “……”
  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白庚就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随着训练的强度一天天增加,白庚等人的肤色也越来越黑,这些死太监们念叨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白庚甚至怀疑,哪怕有一天这些死太监们说当今官家是全世界所有人的亲爸爸,自己可能也会毫不犹豫的跟着喊上一声爹。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白庚会毫不犹豫的把这个出将入相的机会让给其他那些想要出将入相的人。
  ……
  赵桓已经这些小白鼠们忘了个了一干二净。
  随着完颜宗饶那个倒霉孩子已经彻底变成了王宗饶,赵桓也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怎么坑金国上面。
  或者说,赵桓现在正想着该怎么才能不知不觉的向金国、高丽、大理、倭国等国家宣扬教化,好让他们更快的沐浴在汉文明的光辉下。
  “要不然就把姓完的还有姓段的都喊来汴京,然后大家一起开个party,弄个联合国出来?总是这么杀杀杀的,是不是有点儿太无聊了?”
  “有了联合国,朕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要求他们停止发展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后让他们从朕这里购买刀剑等防御性质的武器。”
  可是琢磨了半晌之后,赵桓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联合国虽好,但是不适合在东亚怪物房这个地方搞,就算勉强搞起来了,自己最后还是会打破自己定下的规矩,没什么好玩的。
  更重要的是,现在在自己带领下的大宋就是全世界的爸爸,根本没必要弄个联合国出来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是可以把姓完的和姓段的那些人都喊到汴京来聚一聚,大家坐下来一起谈谈心,比如商量一下该怎么趁着这几年不打仗的时间来发展民生经济,该怎么从其他地方搞劳务派遣。
  再不济也能从这些人身上刮下二两油,或者让这些人给自己找些乐子。
  毕竟,现在大理那边当家的就是段正淳他儿子段正严,万一这货会什么凌波微步和六脉神剑呢。
  然后赵桓就把自己这个伟大、善良、美好的想法跟李纲和李若冰等一众龙腿子们说了一遍。
  然后李纲和李若冰等人就低下了头,强忍着想要狂笑的冲动。
  官家口中的姓完的不是完颜宗弼也不是完颜宗望,而是金国现在的当家皇帝完颜晟,年号天会。
  同样的,官家口中的姓段的,指的是大理国年号为永嘉的段正严。
  可是官家他老人家也不想想,自己现在在金国是个什么形象?
  诱杀使臣,好筑京观,官家这名声在金国都快能止小儿夜啼了,结果官家说要邀请人家姓完的来汴京城聚一聚?
  你敢舍了那张脸去请,人家也得敢舍了命来啊官家!
  尽管赵桓也知道姓完的肯定不会来汴京,但是赵桓觉得这这些都不是自己的问题,肯定是姓完的对自己误会很深,所以才不敢来汴京。
  “李卿啊,你说该怎么样才能让姓完的来汴京?”
  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出来什么好主意,赵还干脆把这个问题扔给了当朝太宰李纲。
  李纲很想骂娘——
  这他娘的,官家你明知道人家姓完的肯定不敢来汴京,你现在却把这个问题扔给我?
  我特么也没什么好办法啊!
  沉默了半晌之后,李纲才躬身道:“启奏官家,之前连番征战,金国上下对官家误会颇深,完颜宗晟必不敢来赴约,官家又何必再邀请于他?不如单只邀请高丽王楷和大理段正严,还有倭国崇德天皇?”
  被李纲这么一说,赵桓却陷入了沉默。
  姓完的对自己误会颇深,不敢来汴京也就算了,可是倭国的那个矮矬子是什么意思?
  朕,大宋皇帝赵桓,全世界的爸爸,都只敢称一声天子,他特么的居然敢称天皇?
第147章
跟倭国的新仇旧恨(1)
  当李纲看到赵桓脸色先是阴晴不定,继而又一脸漠然的时候,李纲就就知道要坏事儿了。
  从赵桓登上皇位到现在也差不多一年,尽管这一年的时间里有一多半的时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可是以李纲为首的一众大臣们也差不多摸到了赵桓的一点脾气。
  当官家心里不痛快的时候,脸上越是平静,心中积蓄的怒火就越重!
  跟大宋历代靠着士大夫治天下的官家们比起来,当今官家手握军权而且连战连胜,一个人就压得朝堂以及整个士林都喘不过气来,是真正的握秉乾坤,言出法随的不世雄主!
  现在好了,就因为天皇两个字,直接就把官家给惹毛了!
  哪怕明知道官家的怒火不是向着自己来的,李纲依旧感觉腿肚子有些转筋,心中更是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
  你说原本一切都好好的,官家想要请姓完的和姓段的来汴京聚一聚,那就让他请呗,好好的没事儿提那个倭国天皇干什么?
  果不其然,还没等李纲等人开口说话,赵桓便沉声道:“朕为天子,一介倭奴居然敢妄称天皇?居然如此欺朕!”
  李纲心中忍不住咯噔一声,赶忙趁着赵桓还没有下令传召枢密院一众大佬的机会躬身道:“启奏官家,臣以为倭国蛮夷强必盗寇,弱则卑服,实乃虎狼禽兽,当伐之!”
  赵桓意外地瞧了李纲一眼,沉声道:“后面还有什么,便一起说出来吧。”
  眼看着自己的心事瞒不过官家,李纲便斟酌了一番之后躬身答道:“倭奴不敬天子,其罪当诛!然则如今我大宋国库实在是无力支撑跨海远征,官家何不先遣使申饬?”
  一听李纲说国库没有钱了,赵桓当即便有些懵逼,问道:“国库的钱呢?”
  李纲咳了一声,伸手指了指北方,又伸手指了指西夏的方向,然后低声道:“自打汴京之围后,官家先是亲征太原,继而又亲征析津府,一战而灭西夏,早就将国库中的钱财花了个七七八八。”
  “若只是如此,那倒也罢了,毕竟官家从析津府和西夏国库弄回来不少钱财,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些补充。”
  “可是官家又下令要广建社学!”
  一提到社学,李纲的心中忍不住又是一阵蛋疼,怼起赵桓也越发的来劲:“官家没不是忘了,当初曾说要一乡之地便要有一所社学?”
  “书本不要钱,学生吃饭不要钱,学生的衣服要统一发放,还是不要钱!”
  “即便除去燕云与西夏等新附之地,我大宋原本便有州县千余,乡村无数,纵然有民间士绅与百姓捐钱捐粮,那社学需要的花费也是个无底洞!”
  “所以,国库早就已经没钱了!”
  说完之后,李纲又一脸悲愤的道:“事实上,哪怕官家现在暂停社学的建设,抽出钱财来远征倭国也没办法!”
  “想要远征倭国,必有水师。可是当初上皇他老人家要禁海,曾下令将木兰舟与一应海船都尽数焚毁,如今我大宋已近片帆不得下海之局面,如何跨海远征?”
  被李纲这么一说,赵桓也沉默了下来。
  李纲说的没错,哪怕现在国库有钱,哪怕赵吉翔愿意把他的那些字画变卖成军费,没有了遮天蔽日的木兰舟和水师的战船,大宋确实没办法向倭国投送兵力。
  这是何等的彼其娘之!
  别人都是坑爹,可是人家上皇赵吉翔那个沙雕就是凭实力坑子孙后代!
  可是那个谁谁谁曾经说过,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一想到现在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对倭国用兵,赵桓的心中就愈发的不舒坦。赵桓心里不舒坦,就不可能让其他人舒坦。
  略微斟酌了一番,赵桓便扭头吩咐道:“传朕的旨意,让工部择地重造木兰舟,重新设计建造适应海战的战船,让枢密院那边也做好准备,重新编练水师。
  还有,至今日起,所有在宋倭人,尽皆遣返,此后所有倭人不得踏入大宋半步,违者,许民间杀之,勿论!”
  子曾经说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可是赵桓不是君子,赵桓是皇帝。
  而且赵桓跟倭国之间是有新仇旧恨的——
  自打李二开始,一直到唐昭宗乾宁元年,二百六十四年的时间里,倭国一共派出了十九批的遣唐使!
  每批的“遣唐使”少则一百多人,多则五百多人,其中既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外交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水手等随员以及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和学问僧,他们至少在中国逗留一年,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中国的时间更长,有的长达几十年,唐朝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典籍被这些遣唐使学去,带回倭国后把它们运用到本国实践。
  然而倭国注定就是养不熟的狗!
  大唐任由倭国学习,换来的是倭国想要插手大唐与百济之间的战争,是唐宗宗龙朔三年时的白江口之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