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59


过生日当然要有生日蛋糕了,其实李节不太喜欢甜食,不过考虑到朱允熥他们要来,所以就特意做了烤炉,而且还烤了蛋糕出来,可惜笛儿不在,否则她肯定会喜欢!
最后李节将一些当下的水果切片点缀在蛋糕上,这样一个水果蛋糕就做好了,李节把蛋糕端到客厅,这才招呼朱标三人来品尝,就算是饭前甜点。
朱标三人也对这个奇特的糕点很好奇,李节也没搞插蜡烛许愿那一套,当即将蛋糕切开,结果朱标三人品尝后也都赞不绝口,这种糕点与他们以前吃的完全不一样,口感绵软香甜,连朱标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品尝过蛋糕后,李节这才进厨房开始大展厨艺,刘义和朱允熥帮忙端菜,不一会的功夫,一桌丰盛的酒菜就摆好了,肉菜主要是以猪肉为主,另外再加上一些时鲜的蔬菜。
当然了,李节会做的也都是一些家常菜,比如红烧肉、蒜泥白肉、卤猪脚之类的,这些后世的菜式与大明这个时期的菜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就算做法相似的菜,在用料与火候上也有区别。
朱标伸出筷子夹了块红烧肉,放入口中却惊讶的发现,味道竟然出奇的好,明明看起来很肥,但吃起来却一点也不腻,口感上与东坡肉很像,但味道却又有一些区别。
当下朱标又把其它的菜都尝了一下,发现每道菜的味道都颇为新奇,竟然让他有种停不下筷子的感觉。
其实李节做的菜未必真的那么好吃,至少肯定无法与宫中御厨精心烹饪的菜相比,但却胜在一个新奇,比如人们大都喜欢旅游,然后品尝当地的美食,其实当地的美食未必比家乡的美食好吃,只是你以前没吃过,感觉很新鲜而已。
所以说嘴巴是人体上最为喜新厌旧的器官,哪怕再喜欢吃的菜,但让一个人顿顿吃、天天吃,恐怕最后也会让他吃的想吐,所谓的美食,大多只是换了一种口味而已。
朱允熥看着老爹吃的那么香,当下也好奇的挟起一块自己不喜欢的猪肉,犹豫了一下这才闭着眼睛塞到嘴里,随即睁开眼睛惊喜的连连点头,原来这才是豚肉真正的滋味!
相比一心品尝美食的朱氏父子,旁边的刘义却根本无心品尝美食,反而有种如坐针毡之感,毕竟对面就是朱标,他到现在都还在担心对方会因之前的事怪罪自己。
李节看到刘义的模样也有些无奈,随即伸脚踢了他一下低声道:“表哥,我让你带的东西拿来了吗?”
“在呢!”刘义这才如梦方醒,当即点头道。
李节却没说话,而是用目光示意了一下朱标,幸好刘义和李节还是很有默契的,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只见他也眼睛一亮,于是伸手就从怀里取出一个绸布包,双手呈到朱标面前道:“太子殿下,我有一样礼物想要呈献给您!”
“礼物?”朱标闻言也是一愣,随后又看了看李节,因为今天是李节的生日,怎么刘义倒是给自己送起礼来?
李节也有些无奈,本来他让刘义带来的是给自己的礼物,不过现在为了让刘义安心,只能把礼物送给朱标了。
只见朱标伸手接过布包,然后打开这才惊讶的发现,里面竟然是一面镜子,但却不是铜镜,而是由玻璃制成,这让他也猛然抬头道:“玻璃镜?你又造出来一面!”
“不错,这是我与表哥合伙搞的一个玻璃镜子作坊,之前玻璃作坊出产的玻璃通透度太差,经我提醒改良后,这才出产了合适的玻璃,以后会有更多的玻璃镜子出现,这第一面镜子当然要献给殿下!”李节笑呵呵的解释道,其实这面镜子他是打算自己用的。
“怪不得之前搞玻璃作坊时,你坚持要把玻璃外销,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朱标闻言也是大笑道,玻璃作坊本来只是为千里镜作坊准备的,但后来因为李节的坚持,使得玻璃作坊规模增大了几倍,生产的玻璃也向外销售,只是销量并不怎么好。
“殿下误会了,我之所以坚持玻璃外销,是因为玻璃有大用,除了造镜子外,还有许多的用途,这些都需要一点点开发,我敢断言,日后玻璃作坊的外销收入绝不是个小数目!”李节却是开口解释道,他可不是假公济私的人。
“好了,我相信你!”朱标闻言再次笑道,随即又一指刘义道,“镜子我收下了,说起来义惠侯与父皇是同辈,当初若非你祖父相助,恐怕我祖父母连个安葬的地方都没有,所以你在我面前也不必拘束!”
“谢殿下!”刘义看到朱标收了自己的礼物,当即也惊喜万分,看朱标的样子,应该不会再追究之前的事了。
看到刘义终于放开了,李节也哈哈一笑,随即就给朱标讲解起桌子上的菜肴做法,朱标是个好吃的老饕,对菜肴的做法十分感兴趣,所以听的也是津津有味。
一顿饭吃完,刘义与朱允熥也都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朱标则把李节拉到院子里商量起正事。
“张定边那边来消息了,不过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朱标忽然露出一副担忧的表情道。
李节闻言也是心中一惊,当即追问道:“张定边不是去招募九姓渔民了吗,能有什么坏消息?”
“对他来说是好消息,但对朝廷来说却是个坏消息。”只见朱标脸色发苦,顿了一下才接着道,“他招募的人实在太多了,甚至超出了父皇之前的预料!”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小姨子的同情
“招募的多?这不是好事吗?”李节听到朱标的话却露出不解的表情。
“好什么啊,父皇曾经承诺过,无论张定边招募多少人,朝廷都会给路费,而且还会资助他们三个月的口粮,因为当时父亲估计他顶多招募十万人左右,这些物资朝廷还是给得起的,可是现在还不到一个月,张定边招募的渔民就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余万,而且还有几个定居点他还没去,估计最后招募的人会更多。”
朱标说到最后也是一脸苦笑,这么多的百姓要迁移,花费的钱财物资可不是个小数目,所以他老爹也后悔了,现在正一个人在宫里生闷气,朱标跑出来其实是想躲一躲,免得触了老朱的霉头。
李节听后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再次一笑道:“我觉得陛下之所以生气,恐怕并不仅仅是因为花费物资钱财太多的原因。”
“那还有什么原因?”朱标一愣,这次换他不理解李节的话了。
“殿下请想,陈友谅都死了二十多年了,当初对他忠心耿耿的部下,恐怕活着的也不多了,可为何张定边一去,竟然能一下子招募这么多人?”李节笑着反问道。
朱标闻言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低声道:“既然他们不是因为忠心才跟着张定边,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有迫不得已的理由了。”
“殿下英明,据我所知,九姓渔民因为出身的原因,饱受当地官府的欺压,生活也极其困苦,甚至很可能都快要活不下去了,所以张定边一去,他们才会立刻响应,毕竟与其呆在水上等死,还不如拼死一搏!”李节说到最后声音也有些沉重。
“原来如此,父皇一向心高气傲,本以为治下的百姓就算不能人人安居乐业,但基本的生活还是有保证的,却没想到这些九姓渔民竟然宁死也不愿意呆在大明!”朱标说话时也露出几分黯然的神色,这些年他也一直辅佐父亲处理朝政,所以九姓渔民的事他也有责任。
“殿下不必自责,这天下这么大,总有一些地方是王法也无法管束的!”李节看出朱标的心思,当下轻声劝慰道。
其实九姓渔民的事主要还是怪老朱,当初是他担心九姓渔民造反,所以才让当地的官府监管,只是时间一久,这些官府对九姓渔民更加苛刻,甚至都快要把这些渔民逼的要造反了,这也违背了老朱的本意。
“对了,张定边招募了这么多人,到时该怎么安置,另外又要怎么把他们送到倭国去?”李节又想到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安置倒不是什么问题,宁波港外的舟山岛面积很大,足以将他们暂时安置在那里,至于他们去倭国,朝廷也会组织一只船队送他们去,不过肯定不能一下子全都送过去,最开始送过去的只是先头部队,等他们打下对马岛,甚至在九州岛站稳脚根,有了一定的地盘后,才会把他们的家眷等人一批批的送过去。”朱标再次解释道。
“我听说陛下还答应了帮张定边他们练兵?”李节再次追问道。
“不错,张定边虽然是大将之材,但邹普胜等人远居海外,九姓渔民也早已经不是当年的精兵,说难听些,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倭人的战斗力不强,但只靠这些乌合之众想要打下对马岛都有些困难,所以必须先操练一段时间才行。”朱标再次点头道。
李节闻言也赞同的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朱元璋想的还是挺周到的,不但给人给粮,而且还帮着操练,当然这也是在银矿的刺激下,估计在老朱看来,石见银矿已经成为了他的私人金库,为了将这个金库掌握在手中,前期的投入再大也是值得的。
只可惜张定边他们并不知道,老朱之所以这么好心,只是为了让他们吸引倭人的注意力,甚至借张定边消磨倭人的实力,日后更加方便他掌控石见地区,而且张定边想要在倭国站稳脚根,也必须要与大明保持紧密的联系,所以老朱丝毫不担心他们在海外坐大。
正事谈完了,李节又请朱标到客厅品茶休息,直到这时,朱允熥才鬼鬼祟祟的把李节拉到一边,然后将怀中的一个小包塞到他手中低声道:“这是我阿姐交给我,千万别让我爹知道!”
李节心中一喜,接过小包也立刻塞到怀里笑嘻嘻的道:“放心吧,等下我再做个蛋糕,你带回去给你姐尝尝!”
“那太好了,刚才我还在想,我姐肯定会喜欢吃那个蛋糕!”朱允熥闻言也十分高兴,其实一份蛋糕倒不算什么,关键是李节能有这份心意,这让他对李节这个准姐夫也更加的认可了。
时间不早了,朱标也带着朱允熥告辞离开,李节本来只准备做一个蛋糕,没想到朱标看到后非要再要一个,说是要带回去给老朱尝尝,李节无奈,只得多做了一个,不过以他的估计,这个蛋糕有大半都得落到朱标的肚子里。
朱标父子十分高兴的收下蛋糕,随后李节又亲自将他们送出门外,等到两人乘着马车离开后,旁边的刘义也终于松了口气道:“总算走了,和这些皇家人呆在一起真不舒服!”
“太子他们还算好的,你是没见过陛下,和他呆在一起才会知道什么叫伴君如伴虎!”李节这时也吐槽了老朱一句,不过他这次吸取了教训,声音放的很低,不怕被别人听到。
刘义虽然只见过老朱几面,但想到朝中对老朱的传闻,他也不禁打了个寒颤,随即又想到李节现在已经是老朱的孙女婿,估计日后肯定能经常见到老朱,这让他也不禁对自己这个表弟产生了几分同情。
春和宫中,朱玉宁也正在跟着一个宫女学习烹饪,她的妹妹朱玉清翘着脚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等着品尝自己阿姐的厨艺。
“姐,锅里面水都开了!”朱玉清看到炉子上的锅盖都快要被蒸汽顶起来了,于是好心的提醒道。
“知道了!”正在手忙脚乱的处理食材的朱玉宁也有些不耐烦的答应一声,随即伸手就去拿锅盖,结果却被滚烫的锅盖烫了一下,使得她“呀”的一声痛呼,差点把锅盖给扔出去。
“用抹布垫一下!”朱玉清再次好心的提醒道。
朱玉宁抓起旁边的抹布,这才拿起锅盖,然后把旁边处理好的鸡肉放进去,刚想把盖子盖上,却忽然又想起来忘放调料了,于是又把桌子上的各种调料放进去,可是没过一会,鸡汤里却飘满了浮沫,幸好教烹饪的宫女在,教她用勺子把浮沫撇出来。
好不容易把鸡汤中的浮沫撇清,鸡汤也翻滚起来,朱玉宁也终于松了口气,今天她只学一道菜,那就是煲鸡汤,刚才她听宫女讲解时还觉得很简单,可当自己真的动手做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阿姐,你平时不是挺聪明的吗,怎么一到做女红烹饪这种事上,就变得笨手笨脚了?”朱玉清这时也走过来,一边给姐姐打扇子一边吐槽道。
朱玉清其实并不喜欢做这个试菜的人,因为朱玉宁做的菜实在不怎么样,有时候盐和糖都能放混,试菜的这几天,朱玉清感觉自己的舌头都快麻木了,可是没办法,谁让朱玉宁是她最敬爱的姐姐呢?
“你以为我想吗,这些锅碗瓢盆看起来挺简单,可一到了我手里,却全都变得不听话了!”朱玉宁说到这里也忽然一咬牙恨道,“谁规定女人一定就要做饭,为什么不能让男人去做?”
“咯咯~,君子远庖厨,这天下哪有男人做菜的道理,而且姐姐你想一想,日后你与姐夫成了婚,他在外忙碌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这时姐姐你端来亲手做的饭菜,光是想想都感觉很美好!”朱玉清说到最后也露出一副憧憬的表情。
“我倒是宁愿自己在外面忙碌,然后让他在家里洗衣做饭!”朱玉宁却是气呼呼的道,她实在做不好这些女红烹饪之类的事。
想到女红,朱玉宁又忽然想到,今天是李节的生日,她也遵守诺言,把自己绣的手帕给李节送去了,不过想到自己的手艺,她也不禁脸上发烧,也不知道李节见到自己绣的东西后,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又过了好一会儿,鸡汤也终于煮好了,朱玉宁急忙上前把砂锅端下来,打开后盛了一碗,随即送到妹妹面前,一脸期盼的道:“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朱玉清接过碗先是小心的闻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怪味,这才放心了不少,然后拿起勺子盛了一点汤,吹了吹这才放到口中,随即就见她的一张小脸皱成一团,冲着朱玉宁抱怨道:“姐,虽然宫里的盐不要钱,但你也不能往死里放啊!”
“有那么夸张吗?”朱玉宁不信,抢过妹妹手中的勺子尝了一口,结果刚到嘴里就吐了出来,随即这才尴尬的对朱玉清道,“可能是咸了点,但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大毛病。”
“这还不叫大毛病?”朱玉清无语,同时她也对自己那位未谋面的姐夫同情起来,估计他这辈子都别想吃上妻子亲手做的饭菜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好心办坏事
朱允熥提着蛋糕,脚步欢快的来到姐姐朱玉宁居住的宫殿,刚进到殿门,就闻到一股鸡汤味,这让他也不禁高声道:“好香啊,阿姐你又学了什么新菜式?”
“小弟快来,大姐做了鸡汤,就等你来尝尝了!”正在取笑姐姐的朱玉清看到朱允熥进来,当即眼睛一亮,立刻向他招手道。
“是吗,那我可得尝尝!”朱允熥闻言也立刻兴致勃勃的走上前,他倒是知道姐姐这几天在练习厨艺,但却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品尝。
朱玉宁刚想拦着,但朱玉清却一个箭步挡在她前面,并且把碗里的鸡汤递给朱允熥道:“小弟你快喝,味道可好了!”
朱允熥也没多想,接过鸡汤就一口喝了下去,毕竟这鸡汤闻起来还挺香的,至于咸淡那得等到入口后才能尝出来。
“水!”鸡汤一进肚子,朱允熥感觉自己的舌头都麻了,当即哑着嗓子叫道。
后面的朱玉宁也把胡闹的朱玉清推开,并且急忙给朱允熥倒了杯茶,只见朱允熥接过茶一饮而尽,却还感觉口渴,于是干脆抱起茶壶一口气喝了半壶,惹得旁边的朱玉清笑的直不起腰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