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59

第九十四章
沐讲大师
仙人村依山而建,据说后面的那座山曾经有仙人出没,因此而得名,村子前面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又有一条小河流过,十分适合种植水稻,再加上距离港口又近,所以这里本是一片富饶祥和之地。
然而当李节带人赶到这里时,仙人村却已经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房屋在燃烧,道路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鲜血与死尸,一个老人倒在血泊中呻吟;一个妇人抱着丈夫的头颅在痛哭;一个孩子站在父母的尸体前,目光中满是麻木与茫然。
“畜生!”李节咬着牙怒骂一声,以前他只知道倭寇可恨,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当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却让他生出一股无比的愤怒,两世为人的他,第一次感受到那种刻骨的仇恨,也是在这一刻,他默默的为自己立誓:此生若不灭倭寇,誓不为人!
“救人!”随着李节的一声令下,随同他下船的上百名水军也立刻行动起来,死者被收敛,伤员则被抬到村子外面的打谷场上救治。
仙人村是金塘最大的村子,人口上千,之前倭寇来袭时,有一部分人逃到山上躲藏,但还是有一部分来不及逃走,现在山上的村民也陆续跑下来,一边痛哭一边收拾自己被毁的家园。
李节亲自动手,背着一个受伤的老者来到打谷场,只见这里已经躺满了伤员,一个身穿僧袍的老和尚,带着几名僧人正在对伤员进行救治,估计是附近寺庙的僧人。
不过伤员实在太多了,许多受伤的人也急着想要得到救治,一时间场面也有些混乱,这时只见那位胡子雪白的老和尚高声道:“不要争抢,先救治重伤之人,轻伤的往后退一退!”
这个老和尚声音洪亮,语气中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受伤的村民也本能的按照他的话行事,整个场面很快就恢复了秩序,一些重伤之人被抬到老和尚面前,由他和弟子亲自救治。
李节也想帮忙,于是就来到几位僧人身边,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僧人似乎受过专门的训练,处理和包扎伤口都十分的专业,哪怕是一些骨折之人,也能被他们迅速接骨固定,光是这一手接骨的手法,就足以将一些所谓的名医比下去了。
看到这些僧人的表现,李节也颇为意外,没想到在区区一个金塘岛上,竟然还有这样精通医术的人,更加难得的是,这些僧人面对这些断手断脚,甚至是开膛破肚的伤员,竟然能够做到面不改色,这让李节也不禁仔细观察起这些僧人。
只见为首的老和尚身体高大,光光的头顶上有十二个戒疤,三缕雪白长须,慈眉善目脸上的皱纹却不多,一双眼睛中满是慈悲,看起来的确是一位有德高僧,而他的医术也最为高明,其它僧人医治不了的伤员,都送到他面前。
相比为首的老僧,其它的僧人年纪也都不小了,几乎全都是五六十岁的模样,他们的医术也不错,就是治疗时有些粗暴,经他们治疗的伤员几乎都是惨叫连连。
也就在这时,忽然又有一个重伤员被人门板抬了过来,而且直接被送到老僧面前,抬人的农夫更是一下子跪倒在老僧面前哀求道:“大师!求您救救我的儿子!”
“莫哭,我来看看!”老僧迈步上前,当看到门板上年轻人的伤口也是一皱眉,只见年轻人被人砍中后背,伤口达一尺多长,深可见骨,鲜血更是像不要钱似的流了一地。
老僧当即撕开伤员的衣服,然后取过热水将伤口简单的清理了一下,随即就倒上伤药想要包扎,可是伤药刚一倒上,立刻就被涌出的鲜血冲散了,哪怕是他让人用手暂时挤压住伤口再倒上伤药,可是一松手就又被鲜血给冲掉了。
随着鲜血的流失,门板上年轻人的脸色也越来越苍白,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这让老僧也叹了口气,因为按照他的经验,像这种失血不止的伤员,几乎是必死无疑。
“大师,让我来吧!”这时李节也终于上前帮忙道,古代的大夫拿这种大量出血的情况没办法,但对后世的医学来说,却并不麻烦。
“你?”大师听到李节的话也露出惊讶的神色,刚才李节刚来时,他就已经注意到对方了,毕竟李节穿着官服,在人群中十分显眼,只不过他不想与大明的官员打交道,所以也没有理会,却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上前,而且还要救自己也没办法的伤员?
“大师请您先按压住他的伤口,暂缓失血,我准备点东西马上就好!”李节再次郑重的开口道。
看到这个年轻的官员不像是开玩笑,大师也终于点了点头,伸手挤压住伤员的伤口,使他不至于失血太快。
只见李节向村民要来针线,旁边烧有热水,绵线被他丢进开水中消毒,针也被他放在火上烧弯。
做好这些准备后,李节拿着针线来到作员前,然后在周围人的惊呼当中,直接用针刺入到伤口,就像是缝衣服似的,把伤口给缝了起来。
“好办法!”大师刚开始也有些震惊,但随即就赞叹道,伤口血流不止,又不能一直用人按压着,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针线缝起来,虽然看起来有些吓人,但却解决了出血的问题,只要伤口不出问题,这人的性命应该可以保住。
“只是一些粗陋之法,让大师见笑了!”李节最后把伤口留下一个小口用于排出污血,这才笑着对大师道。
“这可不是粗陋之法,若是当年……”大师刚想再夸两句,但话说到一半却愣住了,随即转变话题道,“我看小官人带兵前来,难道说是为了清剿倭寇吗?”
“在下李节,是陛下亲封的浙东巡察副使,跟随信国公前来巡视海防,主要就是为了清剿这些倭寇,却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李节说到最后也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倭寇一日不除,沿海百姓就一日不宁,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死于这些倭寇之手?
不过李节并没有发现,当他提到“信国公”这三个字时,对面的老僧却是神情一动,但随即就恢复了正常。
“对了,不知大师如何称呼?”李节这时终于想起询问对方的名字。
“贫僧法号沐讲,前几日带弟子们外出讲法,刚好路过金塘,却不想遇到了倭寇。”沐讲大师介绍道。
“原来是沐讲大师,今日大师救治伤员有功,我必定会禀明朝廷,为大师请功!”李节当即也十分敬重的道,对于宗教,李节并不排斥,当然前提是他们要教人向善,而不是利用宗教蛊惑人心。
沐讲大师闻言再次客气了几句,随即又开始救治伤员,李节也加入进来,特别是那些流血不止的伤员,几乎全都交给他处理,李节也让人取来烈酒,虽然达不到医用酒精的程度,但也只能用它们来给伤口消毒了。
然而就在李节他们全力救治伤员之时,他们却没有发现,就在远处的海面上,又有一支不大的船队悄悄的往金塘岛的方向驶来,为首的一条船上,一个头扎怪异发髻的男子看着近在眼前的金塘岛,眼睛中嗜血的光芒在闪动。
第九十五章
万夫不挡之勇
随着李节他们的加入,重伤的人很快得到了救治,村中的死者也被收敛起来,暂时安置在打谷场的另一则,那些失去亲人的村民坐在尸体旁失声痛哭,久久不愿离去。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李节也是叹了口气,心中对倭寇的愤慨也再次加深了一层。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老里正让人找来粮食,开始准备热水和饭菜,毕竟再怎么悲伤,饭还是要吃的,特别是村子里还有老人和孩子,更有这么多的伤员,不吃饭可不行。
不过就在这时,蒋瓛却悄悄的凑到李节身边低声道:“李伴读,情况有点不对!”
刚才李节带着人救治伤员,但蒋瓛却消失不见了,李节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现在才出现。
“哪里不对?”李节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一个村子被毁,汤和那边也不知道能不能追上倭寇,如果真让倭寇逃跑了,恐怕会对他们此行的士气造成不小的打击。
“据以往的经验,倭寇上岸后都是以抢掠为主,可是刚才我仔细查看了一下村子里的情况,发现村子里的粮食物资并没有被抢走多少,反而是死伤了许多的村民,这可不像是倭寇的作风!”蒋瓛再次低声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一下子警觉起来,当即开口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次是有人冒充倭寇行凶?”
“冒充倒不至于,不过我觉得倭寇恐怕有其它……”
就在蒋瓛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只听码头那边停靠的两只战船上发出示警的鼓声,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海面上。
“不好!倭寇又来了!”这时人们才发现,就在不远处的海面上,一支杂乱的船队正在向他们这边冲来,而且速度极快,眼看着就要冲上码头。
“糟糕,中计了!”蒋瓛看到这里也气的大吼一声,他这时总算明白过来了,之前的倭寇之所以上岸只顾着杀人,根本就是为了吸引大明的水军,然后还有另一支倭寇埋伏在附近,这支倭寇才是抢掠的主力。
“李伴读快上战船!”蒋瓛说着抓住李节的手臂就要往战船那边跑,毕竟来之前汤和已经把李节的安全交给了他,如果李节出了什么意外,他恐怕也活不成了,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上战船,倭寇的船虽多,但都是小船,他们上了战船还有逃脱的可能。
不过李节却一把甩开蒋瓛的手,大义凛然的道:“这里是大明的领土,背后是我大明的子民,若是临阵脱逃,我还有何面目回京?”
李节说到这里也扭头看了一下身边的水军将士,当即命令道:“列队!迎敌!今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
“属下遵命!”陪同而来的百户当即也大声接令道,刚才蒋瓛想要回船时,他与手下根本动都没动,因为他们知道,以倭寇的船速,肯定会在他们登船之前杀到码头,到时仓促下与敌人短兵相接,反而更加不利。
李节也看出了上面的这一点,另外他背后还有这么多百姓,如果他逃走了,这些百姓恐怕又要面临着倭寇的屠戮,这点他良心上无论如何也过不去,所以就算有逃跑的机会,他也绝对不会选择。
方关手下的水军还是十分精锐的,随着百户的一声令下,下面的总旗与小旗也立刻整队,随即赶往码头迎敌,而这时倭寇果然已经冲到岸边,战船上留守的士卒很少,根本挡不住倭寇的进攻,最后也干脆弃船上岸,与自己的队伍汇合在一起。
“@#¥%#@%¥……”第一个倭人已经跳上码头,随即挥舞着长刀叫嚣着冲向明军,这些倭寇都是亡命徒,哪怕见到明军也毫不退缩,更何况眼前这只明军的数量不多,更不会被倭寇放在眼里。
“开火!”然而这时百户官一声令下,早已经有所准备的火枪手立刻开火,他们用的还是老式的火绳枪,毕竟燧发枪现在还只供应北方边军,不过他们已经使用了纸包弹,使得射击速度加快了许多,而且还不用担心火药受潮。
“呯~”随着第一轮齐射,冲在最前面的倭寇身子猛然一仰,随即倒地身亡,不过后面的倭寇却依然叫嚣着冲杀过来。
百户手下的火枪手并不多,装备了两个小旗,也就是二十人,再分成三队的话,每次射击不过六七人,虽然每一轮射击都有数个倭寇倒地,但却很难阻止倭寇登陆。
随着上岸的倭寇越来越多,这些倭寇也在首领的指挥下冲杀过来,眼看着就要与水军短兵相接,火枪在这时已经没什么用处了,毕竟混乱时根本不能开枪,否则还可能伤到同伴。
“长枪手在前,刀盾手在后,杀!”百户再次下令,随即水军的队形一变,长枪手挺起长枪在前拒敌,刀盾手埋伏于长枪手身后,听侯号令随时上前与倭寇近身厮杀,这也是明军最常用的战法。
肉搏战永远是最残酷的,当倭寇与明军碰撞在一起时,后方的李节也有些不忍心,但现在可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他与老里正将村中的男子组织起来,同时将一些砍刀、农具发放到每个人手中,如果前面的明军不敌,就要靠他们来支援了。
另外那些没有受伤的女人和老人也被动员起来,他们带着孩子,抬着伤员开始往村子后面的山上转移,山上道路崎岖,易守难攻,趁着前面的水军拖住倭寇的时机,如果他们能逃到山上,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本来李节心中还存着一分希望,万一前面的水军能够打退倭寇的话,那他们也就安全了,不过随着上岸的倭寇越来越多,光是粗略的估计下,就有五六百人,而且个个都是悍不畏死,哪怕面对训练有素的水军将士,他们也丝毫不落下风。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军将士也慢慢的支撑不住了,毕竟敌人数倍于他们,进攻也极为凶猛,使得他们的体力消耗极大,已经有不少将士出现了伤亡,甚至连阵角都有些松动,逼得他们不得不缓缓后撤。
“李伴读,情况危急,你们快退到山上,属下前去迎敌!”正在这时,一直守在李节身边的蒋瓛也沉着脸上前道,说完就带着他手下的几个锦衣卫也冲杀了上去。
锦衣卫虽然属于武职,但他们的职责更多的是搜集情报,而不是上阵杀敌,不过现在这种情况,蒋瓛也没有其它的选择,因为他知道李节如果出事的话,他们这些人肯定也难逃一死,索性还不如拼一把。
看着蒋瓛几人的背影,李节也是心头一热,当即默默的从老里正手里拿过一把柴刀,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村子里仅存的男子青壮,大概有几十人,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他们这些人也同样要加入战场,为正在撤退的女人伤员们争取时间。
不过也就在李节心存死志,想要与村民们共存亡之时,忽然只见沐讲大师带着几个弟子排众而出,也没和李节他们打招呼,直接就往前面的战场上走去。
“大师你们要做什么?”李节看到这里也急忙上前拦住他们道,这些僧人年纪都不小了,特别是沐讲大师,看起来得有六七十岁了,他们要是到了战场上,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杀敌!”只见沐讲大师表情淡然的开口道,听他的语气,似乎是在说一件十分平常的事。
“大师别开玩笑了,有我们这些年轻人在,哪里需要您动手,您还是快点撤退到山上吧!”李节好言劝道。
然而让李节没想到的是,沐讲大师闻言却微微一笑,随即伸手解下自己宽大的僧袍,露出里面的短衣,这时李节才发现,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沐讲大师不但身材高大,而且还极为健壮,一双粗壮的手臂上肌肉盘结,暴起的青筋代表着手臂主人的力量。
“大师你……”李节这时也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对方一个出家人,竟然如此的强壮,别说他了,就连军中的一些壮汉恐怕也难以和沐讲大师相比。
“李副使且退后,看我等杀敌!”沐讲大师却不容李节再问,说完接过身后弟子递来的禅杖,迈步向战场走去。
李节也呆愣的站在那里,眼睁睁的看着沐讲大师率领弟子们越走越快,最后更是以冲锋的姿态杀向倭寇,虽然他们加在一起才不过九个人,但这九个僧人在冲锋之时,竟然有种一往无前的气势,隐然间似乎有千军万马在冲锋一般。
“杀!”随着沐讲大师大吼一声,挥舞着手中的禅杖杀进倭寇军中,挡在他面前的倭寇一击砸碎了脑袋,随即杖尾飞击,又将一个倭寇抽飞了出去,他身后的僧人也配合默契,随时护卫着大师左右,手中的长棍也在不停的击杀倭寇。
在后方的李节看来,沐讲大师杀进倭寇时,几乎是锐不可当,就像是虎入羊群一般,眨眼间就将倭寇的队伍撕开了一道口子,九人形成的小队直接就杀进倭寇的内部,并且一路向前,最后竟然从另一边杀出重围,引得倭寇的队伍队形大乱。
更让人没想到提,杀透重围的沐讲大师再次回身又杀了回去,凶悍无比的倭寇在他面前,就像是毫无还手之力的鸡仔一般,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几百人的倭寇竟然被他们杀得几进几出,最后甚至沐讲大师所到之处,倭寇就纷纷胆寒的四处逃窜,根本无人再敢抵挡。
“这……这位沐讲大师到底是什么人啊?”李节也被震撼的无话可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