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359


李重海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刚开始陛下还有些放不下,但后来有次发病较重,这让陛下也终于开始给太子放权,就像是当初太祖皇帝培养先皇一样培养太子了。”
“文圻这个太子做的也不容易,现在陛下终于给他放权,这对他来说倒是一件好事。”李重贺闻言也松了口气。
朱文圻不但是他的表弟,更是他从小到大的玩伴,两人一起跟着李节学习,自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哪怕他身在美洲,两人也保持着半月一封书信的联系。
“是啊,我走的时候太子给我送行,拉着我说了许多,更是念叨大哥你好久,毕竟你这一走,能让他说心里话的人又少了一个。”李重海说到最后也叹了口气。
大明的太子不好当,特别是朱文圻从年幼时就做了太子,背后有无论人盯着他的位置,以前有李重贺陪着他,他的压力还有人帮着分担,可是现在李重贺一走,朱文圻能依靠的人就更少了。
“不管怎么说,文圻总算是熬出头了,再加上父亲在一旁看着,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李重贺长出了口气道,李节可是朱文圻的太傅,所以自然也是坚定的太子党,朱文圻这些年虽然经历了不少的明枪暗箭,但都在李节的保护下有惊有险的渡过了。
聊完了朱文圻的事,兄弟二人又聊了不少的家事,而李重海也详细的了解一下李重贺在美洲这边的情况,以及大明这几年的移民政策变化。
当初诸王出海时,从大明带走了不少的移民,当时大明的人口也一度有些紧张,于是后来也拼命的鼓励生产,甚至一家生两个儿子就奖励一头牛,生三个儿子则可以每月去当地衙门领钱,直到孩子十五岁成年为止。
经过二十年的鼓励生育,一对夫妻最少也有三五个孩子,多的甚至达到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当然这些大都是妻妾一起生的,再加上这些年大明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医疗手段也更加进步,使得孩子的成活率大增,所以大明的人口也出现一个爆炸增长期。
第八百一十五章
大结局(下)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也开始鼓励向外移民,要知道以前诸王出海时,想从大明引进人口都要受到各种限制,结果现在开始鼓励出海了,其中美洲更是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而这也是李重贺来美洲的原因之一,毕竟大明要开拓新的土地,以便容纳更多的百姓。
李重贺兄弟二人一别多年,自然有说不完的话,最后几乎聊了一整晚,直到天亮这才沉沉睡去。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重贺带着李重海在自己开辟的土地上转了转,特别是港口西部的五大湖区域,那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简直就是天赐之地。
这几年李重贺从大明迁移来上万的人口,在这片土地上开垦种植,光是这里的粮食产出,就足以养活他们在北美洲的人口,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这边的粮食甚至可以出口卖到大明去了。
不过现阶段北美洲的发展重点还是在农业上,在工商业上的发展就差上许多,比如现在也就采矿业比较兴盛一些,因为美洲这边盛产黄金,所以到处都能见到淘金的人。
李重贺倒是没有刻意发展工商业,并不是他不打算发展,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毕竟他现在的位置十分微妙,大明将他这边视为一片大农田,主要出产粮食,但如果工商业也发展起来,恐怕就会有人感受到威胁了。
李重海在李重贺这边呆了大半个月,他也把朱权想和李重贺合作的事转告给他,而李重贺对此当然也十分欢迎,立刻就准备派人去和朱权联络。
最后李重海再次启航,李重贺也挥泪为他送行,兄弟两人都知道,今天这一别,下次见面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重海的舰队沿着北美洲的东海岸一路南下,最后抵达中美洲的区域,这里的陆地更加的狭窄,朱棣也早就把势力延伸到东海峡这边,甚至早在之前就派舰队横渡大西洋,抵达了欧洲和非洲海域,不过因为朱权的抵制,使得朱棣没能再往前走。
朱棣事先并不知道李重海要来的消息,所以当李重海的舰队抵达朱棣的势力范围时,朱棣和朱高炽父子二人也十分的惊讶,随后朱高炽更是亲自赶来迎接,并且盛情的款待了李重海的舰队,顺便也向他打听了一下大明和欧洲那边的情况。
说起来朱棣这边也一直想要修建一条运河,从而打通太平洋与大西洋,只不过这条运河比朱权那边的运河更加复杂,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有修建完成。
朱高炽是李重海的长辈,而且李重海又身负皇命,所以朱高炽也表现的极为热情,特别是当朱高炽得知,李重海协助朱权打败了欧洲的几个小国,使得大明的势力也延伸到欧洲后,更让他十分激动。
以前朱高炽他们就一直想要探索非洲和欧洲,只不过中间有朱权挡着,一直没能让他们如愿,现在大明也参与到欧洲之中,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说不定可以借机将势力发展到欧洲去。
运河没有修通,所以李重海也只能绕过南美洲,如果放在风帆船时代,这可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因为南美洲的最南端已经快和南极连在一起了,那里不但十分寒冷,而且风浪也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翻船。
不过现在已经是蒸汽船时代了,所以李重海他们几乎是无风无险的绕过了南美洲的最南端,并将这里命名为南极角,因为从这里向南方眺望,几乎可以看到南极洲的冰山。
绕过了南美洲后,李重海他们又赶到了朱棣所在的燕京港,毕竟以李节和朱棣的关系,李重海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去拜访一下,另外舰队绕过南美洲也消耗了大量的补给,需要去燕京港补充一下。
等到拜访过朱棣,补给过后的舰队也再次出发,经过半个月的航行后,他们也终于抵达了大洋洲的东南沿海,这里已经建造起两座港口城市,朱有炖和笛儿都住在这里。
朱橚自从被朱棣坑了之后,就再也不管事了,周王府的事情也全都交给朱有炖打理,当然大洋洲这边本就是朱有炖夫妇打下来的,所以朱橚不但自己没有插手,也严禁其它的儿子插手。
李重海的舰队在大洋洲登陆之后,也受到朱有炖和笛儿夫妇的热情欢迎,特别是笛儿,对于自己这个侄子更是喜欢的不得了,拉着他的手就说个没完。
其实笛儿在这几年也偶尔回大明,主要是李祝夫妇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
李重海对笛儿这位姑母也十分尊敬,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位姑母可是管着半个周王府的地盘,自己的姑母朱有炖之所以能在大洋洲站稳脚根,也多亏了姑母的帮忙。
当初出海的诸王之中,实力第一的肯定是朱棣,毕竟他出海的最早,得到的支援也最大,再加上他的能力又远超其它诸王,所以自然各方面都是第一。
不过除了朱棣之外,第二的位置就不太确定了,朱权的军事力量倒是可以排在第二,经济也不差,毕竟守着运河收税也能让他富的流油。
但是朱权在经济方面却不如朱有炖的大洋洲,大洋洲这里虽然偏僻了一些,但却适应畜牧业的发展,朱有炖和笛儿针对这点大力发展毛纺织业,再加上大洋洲的矿产丰富,铁矿的品质更是极高。
所以靠着这两个行业,朱有炖的经济实力比朱权还要强一些,至于军事方面可能要差一些,毕竟朱有炖这边几乎没有什么打大仗的机会,不像朱权常年处于征战之中。
李重海在大洋洲又逗留了半个月,这才在朱有炖和笛儿的送行中启航,接下来他又进入南洋地带,依次拜访了路过的几个亲王。
最后李重海也终于回到了大明的广州,然后休整了几个月后北上归航,经过十几天的航行后,他们的舰队也终于回到了出征的原点,也就是太津港。
得知儿子环球归来的李节也早在几天前赶到太津港的码头,当远远的看到熟悉的战舰归来时,两鬓已经有些花白的李节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次的航行在李节看来,就是大明的一次跑马圈地,而环球航行的结束,也代表着大明将整个地球纳入囊中。
-----------------------------------------------------------------------------------------------------------------------
☆本文由网友上传至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359   <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