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359


接下来杨寓亲自带着这些同族来到港口背后的营地,并且亲自给他们安排住处,杨宽本来想找机会把自己带来的书信交给对方,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最后只好暂时放弃。
杨宽他们这次来了上百人,而且杨寓好像还对他们特别照顾,住宿条件相当不错,不再几十个人挤在一起,而是每四个人一个房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铺。
而且在安排好住宿后,杨寓还亲自设宴,为这些同族接风洗尘,看到这位同族兄弟如此热情,这也让许多人少了拘束,酒宴上杨寓更是讲了不少关于美洲的事,更让杨氏族人听的心潮澎湃,恨不得现在就飞到美洲去。
酒宴最后,不少人都喝的大醉,杨宽却一直没怎么喝酒,因为他想等到酒宴结束后,单独找这位堂兄把书信给他,顺便再问一下船上那十几个人的事,因为他感觉这些人不像是好人。
但是等到酒宴结束,杨宽正要去找杨寓时,却见到那十几个人去见杨寓,这让杨宽也吓了一跳,当即退了回来,一晚上都在猜测杨寓和那些人的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宽一直想找机会,单独的去见杨寓,可是却总是没找到机会,毕竟杨寓平时很忙,而且又是官员,很难有单独一人的时候,再加上杨宽又刚来到这里,对一些情况并不熟悉,所以根本找不到机会去见杨寓。
这天下午,杨宽被调到营地帮厨,他们这些人来到登州后,也不能老是吃白饭,所以偶尔会安排一些活给他们,比如今天杨宽就被调到后厨帮忙。
结果就在杨宽干活的时候,却没想到杨寓竟然也来后厨视察,这让杨宽也是精神一震,因为杨寓并没有带其它人,而且周围厨房也比较杂乱,他应该有机会和杨寓单独说几句话。
所以杨宽也特意找了个机会,趁着别人不注意时,他快步来到杨寓的身边低声道:“杨寓堂兄,你母亲托我带了封信给你,只是现在不方便拿出来。”
杨寓听到杨宽的话也是身子一震,但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道:“多谢堂弟,我会找机会与你单独见面的!”
杨寓说完也警惕的看了一下周围,然后冲着杨宽一点头,这才迈步离去,而杨宽也终于松了口气,自己找机会见杨寓很困难,但杨寓单独见自己应该很容易。
果然,就在下午的时候,杨宽被调到后营干活,后营是杨寓这些官吏居住办公的地方,而杨宽拿着工具来到这里后,很快就见到了杨寓,并且被对方带到一个房间里。
“你应该是杨宽堂弟吧,不知你怎么有我母亲的书信?”杨寓关上房门后,也立刻向杨宽问道,他记忆力极强,杨宽这些人来到港口之后,他就记下了所有人的名字。
第七百三十八章
跟着我吧
杨宽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单独见到杨寓,杨寓也就是杨士奇的正名,士奇其实是他的字,所以杨宽也立刻把自己母亲见过杨士奇母亲的事讲了一遍,而这些杨士奇也是一无所知。
杨宽解释过后,当下撕开衣角,然后取出里面的书信递给杨士奇道:“这就是伯母的书信,我来之前母亲也叮嘱我不要告诉任何人,而我在船上时,也发现同行的一伙人十分奇怪,似乎并不是咱们杨家的人。”
听到杨宽后面的话,杨士奇也是一惊,显然他知道对方说的是哪些人,所以他也立刻问道:“你没和那伙人有过什么接触吧?”
“没有,那伙人十分抱团,也不和我们这些人交流,所以我也没有自找没趣。”杨宽立刻回答道。
“那就好。”杨士奇听完后似乎松了口气,这才打开这封来之不易的书信。
当杨士奇看到信上熟悉的文字时,他也不禁心头一势,眼角也有些湿润,而当他强忍着把书信看完后,眼角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杨宽看到自己这位做了大官的堂兄竟然因书信而流泪,刚开始也吓了一跳,但随即又觉得好像也正常,自己也是离家的人,如果忽然接到母亲的来信,恐怕也会高兴的流泪。
不过杨士奇很快就止住眼泪,对杨宽不好意思一笑道:“让堂弟见笑了,我离家多年,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现在忽然收到母亲的书信,所以一时间情难自禁。”
“堂兄一片孝心,小弟也感同身受,不怕堂兄笑话,我现在想起我娘也有点想哭,毕竟我这次去了美洲,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杨宽说到最后时,眼角也微微发红,如果不是家里实在太穷了,他也不会告别家人,冒险踏上去往美洲的路。
杨士奇听到杨宽的话也是暗自一叹,随后又询问了一下杨宽的情况,按照计划,杨宽他们会在登州停留半个月左右,到时会和其它人一起乘船去新途岛,而杨士奇能照顾对方的地方也不多,顶多就是安排对方上船时,叮嘱随船的人多关照一下他。
最后聊的差不多了,杨士奇从怀里取出一个钱袋交给杨宽道:“堂弟,你去美洲路途遥远,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这点钱你带在身上,也许关键时刻可以帮你一把!”
杨宽去美洲这一路上虽然包吃包喝,但并不是完全用不到钱,甚至在有些地方钱还是很有用的,哪怕到了美洲,这些钱也能让杨宽生活的宽裕一些。
不过杨宽听到杨士奇的话却是神色一变,当即推辞道:“堂兄你这是做什么?咱们都是一家人,我帮你带封书信本是应尽之事,更何况这次如果不是你帮忙,我们也不会有机会去美洲,所以如果说要感谢,应该是我感谢你才是!”
杨宽执意不肯收,杨士奇劝了几次也没用,这让他对这位第一次见面的堂弟也有了不少的好感,这也让他忽然灵机一动,当即开口道:“杨宽堂弟,你去美洲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混口饱饭吃,毕竟我们家兄弟多,也没什么出息,光靠种地根本养不活我们。”杨宽无奈的回答道。
虽然大明已经推广了土豆、红薯和玉米这些高产作物,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根本不可能彻底的消除贫穷,所以还是有不少像杨宽这样的穷人,每天为了一口饱饭而四处奔波。
“堂弟,如果你只是为了混口饱饭的话,不如跟着我吧,刚好我身边也缺一个帮手,只是我一直信不过别人,但现在有堂弟你帮我的话,那我就放心多了!”杨士奇再次开口道。
“我?”杨宽听到杨士奇让自己留下帮他也愣了一下,但随即又一想,感觉这也是好机会,毕竟自己这位堂兄可是做了大官,跟着他做事肯定不愁饭吃,而且还不用千里迢迢的跑去美洲,日后自己回家探望亲人也更方便。
想到这里,杨宽也立刻兴奋的点头道:“好啊好啊,如果堂兄不嫌弃的话,我当然愿意留下来,只是我什么都不懂,怕耽误了堂兄你的事情。”
“无妨,我会教你的,不过你一切都要听我的安排!”杨士奇说到最后时,也露出严肃的神色。
“没问题,我一切都听堂兄的!”杨宽也再次兴奋的道,他本来就什么都不懂,当然一切都要听杨士奇的。
“很好,这几天你还是回营地里去,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和我的关系,而在你们离开前,我会通知你,到时你装病留下就行了!”杨士奇当即吩咐道。
“堂哥你是不是在防备营地的那群人?”杨宽听到杨士奇如此奇怪的安排当即也追问道,虽然他见过杨士奇私下里见那群人,但他总感觉杨士奇和那群人并不是一伙的。
对于杨宽的询问,杨士奇却无奈的苦笑一声道:“这件事堂弟你就不要再打听了,日后有机会我会告诉你的!”
看到杨士奇不说,杨宽也不敢再问,于是他和杨士奇又聊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
杨士奇看着杨宽离开后,又打开手中的书信看了几遍,眼泪也再次涌了出来,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二人的感情也极深,按说他也早应该把母亲接到京城了,可是他也有自己的苦衷,甚至平时连给母亲写信都不敢,现在看到母亲的书信,也让他更加思念母亲与妻儿。
不过杨士奇悲伤过后,立刻把书信收好,随后出了房门后回到自己的住处,他为了避开人的耳目,可不敢在自己的住处见杨宽,甚至还要杨宽隐藏身份。
这时天色还早,杨士奇也有不少的公务要处理,所以他整理了一下心情,然后坐下来开始处理公务,不过还没等处理几件,却忽然有人敲门,随后一个人低头走了进来道:“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杨士奇看到进来的人也是脸色一沉,如果杨宽在这里的话,他肯定能认出来,进来的这个人正是与他们一同来到登州的那伙人之一。
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的进展
“半个月后就可以启程,你们答应我的条件呢?”杨士奇似乎对进来的人十分不喜,但还是耐着性子回道。
“你放心,只要我们安全抵达美洲,王爷那边自然会让你和你的家人团聚。”来人微微一笑回答道。
“希望你们能信守承诺!”杨士奇也没有再说什么,当即就抬手送客。
不过等到对方离开之后,杨士奇脸上却变得阴沉起来,对于刚才那个人的话,他根本不相信,因为同样的承诺,他已经听过太多次了,可是对方却死死的拿捏住他的弱点,所以他也不得不听从对方的安排。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这批送往美洲的人员也终于开始登船,不过这次运送的不仅仅是人员,另外还有相当多的物资,现在的物资已经不再局限于工具了,而是包含了布匹、瓷器等一些生活用品,以便于移民过去的人能够更好的生活。
每当人员与物资登船的时候,都是杨士奇最忙的时候,虽然这件事是由李节主管,但像李节那种身份,一般也只会负责一些大方向上的决策,至于具体的事务,都是由杨士奇这些中低层的官员去做。
所以杨士奇在这几天也忙的脚不沾地,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其实以他的能力,本来是不用这么忙的,但现在朝廷处处都缺人,他手下也不例外,主要是朝廷一边革新,一边要开拓领土,所以需要的官吏数量也是暴增,所以每个衙门现在都是一个人当成三个人用。
这天早上,满载的船队也终于离开了登州港,杨士奇亲自来到码头送行,当他看到王爷派来的人也随船一起离开后,他也不禁松了口气,虽然明知道那个王爷肯定不会兑现承诺,但他心中还是存着几分奢望。
等到船队消失在海平面之后,杨士奇等人这才回到营地,忙碌的官吏们也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下,不过他们恐怕也休息不了几天,因为就在三天后,又会有一批物资运过来。
别人去休息了,但杨士奇可没有休息,他来到营地找到杨宽,杨宽之前按照杨士奇吩咐的那样,在上船之前装病,要知道在上船之前,必须保证身体的健康,否则在船上那种密闭的空间,一人得病很快就会传遍全船,所以生病的人一般是不允许上船的。
所以杨宽就被留了营地之中,像他这样情况也并不罕见,几乎每次登船都会出现一些因各种原因无法上船的人,一般都是让他们留在营地休息,等到病好之后,再和下一批的船一起离开。
杨宽躺在床上装病,当看到杨士奇进来时,也立刻跳起来道:“老爷,船都走了吗,您需要我接下来干什么?”
“都已经走了,这两天你先不要急着出去,就呆在营地里装病,等过两天我会安排你做一些事情,到时会和你详细说的!”杨士奇对杨宽也低声道。
虽然那些人走了,但杨士奇还是感觉不安全,甚至他怀疑自己身边就有那个王爷安插的人,所以平时他也不敢有什么异常的举动,而杨宽就是他找的帮手,现在外人还不知道他和杨宽的关系,刚好可以让杨宽去做一些事情。
“没问题,您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一定要会帮老爷您办到!”杨宽闻言也立刻兴奋的道,他虽然没读过书,但却十分聪明,甚至还早早的改变了对杨士奇的称呼,毕竟同族的兄弟虽然听起来亲近,但远不及主仆来的方便。
杨士奇也十分满意杨宽的反应,当即又叮嘱了他几句,随后这才离开了这里,而走出营房之后,杨士奇也不禁长叹一声,其实他将杨宽收为属下,也给杨宽增添了不少的危险,甚至对于杨宽来说,可能比他去美洲还要危险,但他现在也实在没有办法,而且身边也急需一个信任的人来帮自己,所以也只能如此了。
与此同时,京城中的李节也有了一个不小的突破,因为锦衣卫又拦截到周仲正兄弟间的第三封信,这封依然是周仲正写给周伯正的信,相比于前两封信,这封信上透漏出的信息更多,而且还多次提到杨士奇。
本来在李节看来,杨士奇和周氏兄弟应该是一伙的,但没想到在周氏兄弟的信中,他们似乎对杨士奇却颇为防备,而且提到杨士奇时,言语也并不客气,甚至还有几分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鄙夷。
这个发现也让李节十分惊讶,他也没想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士奇,竟然在地位上似乎还不如周仲正兄弟,那他在王爷那里又是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周仲正的信上除了提到杨士奇外,其它的倒没有太多有用的信息,不过李节却在信上发现,周仲正竟然提到了一个地点,那就是德安,似乎他们在德安有什么重要的安排,需要周伯正去留意,只是周仲正仅仅提了一嘴,也并没有细说。
“德安?德安……”李节知道这个地方是江西的一个县,隶属于九江府,但他从来没去过那里,毕竟那边距离南京也有相当一段距离,更别说迁都到北京后,他更不可能去那边了。
不过李节总感觉德安这个地方有些熟悉,似乎前段时间在哪里听过,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这让也十分无奈。
最后李节想了许久,也没能想起来哪里听说过德安,直到他打算暂时放弃时,却忽然灵光一闪,当即也一拍桌子惊道:“我想起来了,德安不就是杨士奇的老家吗,好像他的妻儿老小都住在那里!”
一想到这里,李节也立刻站了起来,只见他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了几趟,脸上也满是兴奋的神色,周仲正在信上多次提到杨士奇,又提到了杨士奇家眷居住的德安,这两者之间肯定有联系!
至于是什么联系,李节暂时还猜不到,但没有关系,只要吩咐锦衣卫去查一下就知道了,毕竟只要在大明境内,还没有什么能瞒得过锦衣卫的耳目!
第七百四十章
德安县城(上)
德安县城,做为九江府下属的一个小县,这里三面环山,东南方向就是鄱阳湖,境内也大多是低矮的丘陵与小山,能够耕种的土地也并不多,所以这里也并不怎么富裕,低矮的县城城墙几乎没什么防御力。
甚至在历史上德安都没出什么有名的人物,杨士奇虽然有名,但他祖籍吉安,所以严格来说并不是德安人,不过在后世德安倒是出了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那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老先生。
何琼化装成一个算命的先生,手里挑着一杆“铁口直断”的幡子,迈步进到德安县城之中,他是锦衣卫的总旗,这次却被派到德安这边调查情况。
何琼当然不可能一个人行动,事实上就在这几天,他手下的那帮人也化妆成各行各业的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到城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