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359


不过兀鲁伯也没敢直接反对,毕竟他了解自己的父亲,对于他来说,争夺汗位这件事,几乎成为他心中的执念了,任何人别想劝说他打消想法,所以最后他也只是含糊了几句,然后就让人把准备的饭菜送进来,这也终于转移了沙哈鲁的注意力。
虽然沙哈鲁已经吃过早饭了,而且刚才还吃了几块点心,但是看到儿子准备的饭菜还是让他忍不住大吃起来,特别是各种肉食,简直太馋人了,他被关押的这段时间,能吃饱就不错了,平时根本不可能给他们吃肉。
看着父亲狼吞虎咽的模样,兀鲁伯也再次心中一酸,虽然父亲什么都没说,但他看得出来,父亲肯定吃了不少的苦头,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救他出来的决心。
等到沙哈鲁把饭菜扫荡一空后,他这才拍了拍高高隆起的肚子,虽然膛的难受,但却是他这大半年吃的最香的一顿饭了,而兀鲁伯也立刻把自己准备的东西让人送了进来。
兀鲁伯送的东西也十分实用,全都是一些衣服被褥,另外还有一些便于保存的食物,比如肉干之类的,当然还有一些财物,虽然沙哈鲁在战俘营就算有钱也花不出去,但可以让他用来贿赂一下监工等人,改善一下他的生活条件。
兀鲁伯也明白儿子的苦心,当下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又叮嘱了他几句,毕竟兀鲁伯这么小的年纪,就率领一支使团来到大明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身上还担负着要救自己出去的重任,也真是难为他了。
“父亲您也要照顾好自己,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把您救出来!”兀鲁伯最后也激动的道。
“好,我家乌鲁格别克长大了,为父等你来救我出去,到时咱们父子一起回撒马尔罕,那个汗位是我的,以后也会是你的!”沙哈鲁这时也激动的道,说完也不再留恋,提着兀鲁伯送的东西扭头就走。
兀鲁伯也追着父亲来到门外,但很快就被挡了下来,毕竟这里是军事重镇,以兀鲁伯的身份,是不方便在这里乱走的。
还是原来的那个军官,沙哈鲁跟着对方回到战俘营,不过在回来的路上,他本想给对方偷偷塞点银子,但却被对方给拒绝了,这让沙哈鲁也更加震惊,因为他还是第一次遇见不贪财的武将。
其实沙哈鲁是误会了,带他进出战俘营的军官并不是不贪财,而是他出身贵族,又是开学毕业的,本身就不缺钱,更何况沙哈鲁贿赂他用的还是白银,这在大明眼中简直太落后了,毕竟现在大明绝大部分人都喜欢用银行发行的钞票,即方便又好用,只有一些老顽固才会用白银。
沙哈鲁回到战俘营,哈里勒与其它的战俘这时也正在干活,当看到一身新衣,并且提着大包小包的沙哈鲁回来时,所有人都愣住了,毕竟这种情况在战俘营里可是第一次遇到。
“是谁来探望你了,为何还会给你送东西?”哈里勒这时也激动的拉住沙哈鲁问道,虽然还不敢确定,但他心中隐约已经有了一个猜想。
“关你什么事?”沙哈鲁却白了对方一眼,扭头就进了自己住的棚子,然后把东西小心的放下,紧接着他又拿出钱财,找到监工挨个送了一遍,这让监工也都是笑逐颜开,对沙哈鲁也更加热情了,哪怕他不干活也没有人催促。
“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祖父派使团来了?”哈里勒依然不甘心,很快又找到正在躺在草垛上晒太阳的沙哈鲁问道,除了使团之外,他实在想不出第二种会有人前来探望沙哈鲁的可能了。
“没想到你还挺聪明的吗,那我就实话告诉你,的确是使团来了,而且还专门来探望我!”沙哈鲁这时撇了哈里勒一眼,随后这才得意的一笑道。
“果然是使团来了,我就知道祖父肯定不会放弃我的!”哈里勒闻言也兴奋的一拍大腿,虽然他一直坚信祖父不会忘了自己,但其实他心中也没底,特别是在听说祖父也败于明军之手后,他一度陷入绝望之中,现在总算是听到一个好消息了。
不过哈里勒很快就从兴奋中清醒过来,当即又皱起眉头问道:“不对啊,既然使团来了,为什么只见你而不见我,难道祖父是在生我的气?”
哈里勒说到最后时,脸上再次露出忐忑的神色,虽然他的战败主要还是因为帖木儿没能及时越过天山,但哈里勒了解帖木儿的脾气,知道他一向喜怒无常,说不定会把东征失败的事迁怒到自己身上,毕竟东征失败就是从他的先锋军战败开始的。
看到哈里勒瞎猜,沙哈鲁却是心中狂笑,甚至还火上浇油的附和道:“不错,父亲就是在生你的气,这次东征失败,就是从你战败开始的,如果不是你的先锋军没能顶住大明的攻击,我们的大军在进入大明边境后,也不会对明军一无所知,从而造成后面的惨败!”
沙哈鲁的话也像是响雷一般,将哈里勒震的失魂落魄,然而他很快就醒悟过来,当即对沙哈鲁冷笑一声道:“差点上你的当了,如果没有你的这些话,我可能还会疑神疑鬼,可是你的话却反而让我醒悟过来,祖父绝对不会把战败的事迁怒到我身上!”
“哦?是吗,那你怎么解释使团的人只见我不见你?”沙哈鲁闻言也不生气,而是再次反问道。
这下哈里勒也露出沉默的神色,估计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帖木儿会把还没有成年的兀鲁伯派来做使节,而兀鲁伯做为儿子,前来探望一下父亲也是应该的。
第六百七十四章
参观书院
兀鲁伯探望过父亲后,也再次回到京城等候着大明皇帝陛下的召见,不过朱允熥显然是想晾着他们,短时间内恐怕根本不会召见他们。
对此兀鲁伯他们也没有办法,卡西姆虽然四处活动,但连李节都不愿意帮他们,就算是其它人答应,恐怕也帮不上忙,所以使团最后也放弃了其它的作法,耐下性子等候着皇帝陛下的召见。
不过兀鲁伯很快就接到李节的邀请,因为之前李节答应过他,要请他去求真书院参观,这让兀鲁伯也十分高兴,当即应约前往。
相比当初刚迁都时,现在的求真书院已经扩大了数倍,里面的学科也分化的更加细致,招生的数量也一直在增长,甚至这两年书院打算在太津开设一座分院,以减小招生的压力。
兀鲁伯来到书院时,李节也早就在这里等候了,虽然两国之前有战争,但对于东西方的文化知识交流,李节还是十分鼓励的,这也是他主动邀请兀鲁伯的原因。
“拜见驸马!”兀鲁伯也立刻快步上前向李节行礼,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他的汉语不但越来越好,而且对大明的风土人情也越发了解,如果是不认识他的人,恐怕会以为他是在大明长大的色目人。
“不必客气,我听说你对天文尤其精通,刚好书院里有一座天文台,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李节再次笑着邀请道。
“当然要,我早就想了解一下大明的天文和历法了!”兀鲁伯闻言立刻兴奋的道。
不过说到这里时,兀鲁伯忽然想到了什么,随后又有些扭捏的道:“驸马,我有一个请求不知道您能不能答应?”
“什么请求?”李节闻言也没急着答应,毕竟书院里有些东西是保密的,比如蒸汽机的制造工艺,另外还有对火器的研发,这些背后都有朝廷在支持,保密的级别也是很高。
“我……我想乘热汽球飞到天上看一看。”兀鲁伯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从他知道热汽球之后,就一直想要乘坐它飞上天,甚至好几次做梦都梦到飞天的场景,毕竟对于一个天文学者来说,飞天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原来是这个!”李节闻言也松了口气,“没问题,天文台那边就有热汽球,等下参观完后我让人带你飞上天游览一番。”
“太好了,谢谢驸马!”兀鲁伯闻言兴奋的差点跳起来,自己最大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这对他来说简直比见到自己的父亲还要高兴。
于是李节带着兀鲁伯来到书院的天文台,这座天文台也是北京城重要的标志之一,因为它是皇帝特批,允许建造的京城最高建筑,毕竟当初老朱立下规矩,京城中所有建筑不得越过皇城的建筑,所以修建天文台也需要得到皇帝的特批。
兀鲁伯做为一个天文学者,当然知道天文台的重要性,甚至他在多年后还修建了有名的兀鲁伯天文台,所以他对大明的天文台也极为好奇,特别是当看到天文台中到处都是学习天文的学生时,更让他感受到了大明天文学的强大。
而更让兀鲁伯感到震撼的是,当李节带着他来到顶楼时,却只见这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望远镜,对于望远镜这种大明的特产,之前两军交战时,有些明军将领战死,他们装备的望远镜也落到帖木儿手中。
所以兀鲁伯对望远镜也有一些了解,知道这东西不但可以用于军事,更可以用于天文观测,可惜帖木儿缴获的望远镜太少,连兀鲁伯都没有,所以他也没能亲自使用过望远镜,却没想到来到大明后,竟然见到如此巨大的望远镜。
“驸马,这架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天文的吗?”兀鲁伯几乎飞奔到望远镜下面,仰着头一脸兴奋的对李节问道。
“不错,它的名字就叫天文望远镜,虽然倍数还达不到预期,但比一般的望远镜要强得多了。”李节这时也笑着迈步上前介绍道。
真正的天文望远镜,以现在的技术根本造不出来,所以李节也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在原有望远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使得望远镜的倍数增加,于是也就有了眼前这东西,虽然在李节看来效果不及预期,但却是天文台的镇馆之宝。
兀鲁伯围着天文望远镜转了几圈,随后才央求李节教他使用,而当他通过这架天文望远镜,看到月亮的表面时,这才发现原来月亮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光洁,反而有一个个圆环样的东西,看起来像是伤疤一样。
接着兀鲁伯又看用望远镜观测了一下其它的天体,虽然不如像月球看的这么清楚,但却比他以前只凭肉眼观测要强多了,这让他也兴奋的手舞足蹈,最后甚至还亲手画了一副月球表面的素描画。
体验过天文望远镜的神奇后,兀鲁伯也对天文台更加期待,李节则给他介绍了几位驻守天文台的学者,这让兀鲁伯也更加高兴,如果不是时间有限,他恨不得与这几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讨论到天黑。
接着李节又带兀鲁伯去看了一下天文台的藏书,里面不但收录了中原历代天文学者的著作,而且还有天文台建造起来后,对各种天文现象的观测记录,这些记录虽然看起来十分枯燥,但对于天文学者来说,却是第一手的资料。
兀鲁伯对这些著作和资料也极为感兴趣,可惜这里的书不外借,想要看就只能来天文台,这也让兀鲁伯十分失望,如果可能的话,他真想把这里的藏书从头到尾全部看一遍,可是以这里的藏书量来看,想要看完估计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
参观完天文台后,李节这才带着兀鲁伯去乘坐了热汽球,当然李节没上去,而是找了书院的学生,操作热汽球带着兀鲁伯飞上了天,等到热汽球降落时,兀鲁伯也有些失魂落魄,虽然之前他就听李恩讲过天上的情景,但是当亲眼看到时,还是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第六百七十五章
市舶总司
兀鲁伯在书院呆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不过李节告诉他,如果他愿意的话,以后可以经常来书院转一转,毕竟书院是开放的,也欢迎其它的学者来交界,当然他也只能进入一些公开的区域。
得知自己可以随时来书院,兀鲁伯也兴奋的差点跳起来,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天天都泡在书院里,大部分都呆在天文台,要么是自己看书,要么是与天文台的学者交流学问。
李节之所以同意兀鲁伯来书院,主要也是看出兀鲁伯最感兴趣的是天文学,虽然天文学很重要,但它是研究天上的学问,不像物理、化学那样,直接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所以就算兀鲁伯掌握了大明的天文学,回去后也照样造不出蒸汽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兀鲁伯对数学也同样很有研究,不过他的数学主要是为天文学服务,毕竟在天文学中,需要用到巨大的运算,所以一个优秀的天文学家,同样也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
阿拉伯数字虽然是印度人发明的,但却是由中亚人传递出去的,所以兀鲁伯在接触到大明的数学后,也感觉十分亲切,只是在深入了解后,他却发现大明的数学更加完备,各种运算符号的运用,使得运算也更加的简便,所以他在学习天文的同时,也在学习大明的算学。
算学虽然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对社会的推动比天文学要强一些,但毕竟是间接作用,而且兀鲁伯在北京也呆不了几个月,又要同时学习天文学,所以他再怎么聪明,估计也学不了多少。
不过使团中除了兀鲁伯外,其它人却都没有外出的心情,毕竟他们重任在身,现在大明皇帝迟迟不见他们,这让使团的人也越发的焦急。
紫禁城暖阁之中,朱允熥与李节相对而座,两人面前也摆放着一份沿海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大明的一些重要海港。
随着海贸的兴盛,海港也越来越重要,不但像泉州、广州这样的老港口重新焕发出活力,更有太津、松江这样的新兴港口。
“各个港口都设立了市舶司,用于收取税收,只是没想到海贸发展的这么快,收取的税额也越来越大,我看有必要在京城设立一个机构,专门用来管理市舶司了。”只见朱允熥沉思片刻这才开口道。
“的确是应该成立一个管理机构了,不过我觉得市舶司的职能也需要重新划分一下,不能让他们只是用来收税,另外还要对进出港口的货物进行监督审查,查缉走私等职权,这样我们就可以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管理,减少港口的漏洞。”李节也建议道。
其实李节增加的这些职能,就是后世海关的职能,以前的市舶司主要是一个收税机构,而且市舶司的官员甚至是由宫中外派的太监担任。
这些太监仗着皇帝的威严,经常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当地的官员又管不了他们,所以闹出不少的事端,所以现在李节和朱允熥就是在讨论将市舶司纳入朝廷的正规机构之中,派驻正式的官员来管理。
“好办法,我现在就记下来,等下再和大臣们商议一下,到时在京城成立一个市舶总司,统一管理各个港口的市舶司。”朱允熥闻言也立刻赞同道。
本来李节是想建议把市舶司改为海关的,毕竟简单易懂,但听到朱允熥还是喜欢市舶司的名字,所以最后他也没有开口,说起来市舶司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的确比海关更容易让人接受。
“对了,四叔那边来信了,说是高炽他们已经乘船出发了,估计也就是这两天就能到太津,姐夫你明天替我去太津迎接一下吧。”朱允熥这时忽然又想以一件事,于是再次开口道。
“行,那我就在太津多呆几天,带高炽他们在太津转一转。”李节闻言也立刻笑道,当初他就答应过朱棣,会照顾朱高炽他们,所以去迎接也是应该的。
“好啊,也不知道高炽怎么样了,现在是不是还像小时候那么胖?”朱允熥闻言也点头赞同,随后又笑着说道。
朱高炽和朱标一样,都是身宽体胖,甚至当初朱标第一次来还叫北平的北京城时,朱高炽还亲自登门拜访,向朱标求教减肥的方法,据说后来也颇有成效,但却几次反弹,毕竟减肥这种事,只要管不住嘴,很容易就会反弹。
“听四叔的意思,高炽好像还是有点胖,不过这也说不准,毕竟四叔这人对自己的儿子太过挑剔,高炽也是他培养的继承人,哪怕做的再好,也会被四叔一再打击。”李节说到最后也不禁无奈的摇头道。
人无完人,朱棣就是后世那种打击式家长,无论孩子再怎么优秀,他都挑出毛病来,在他看来这是防止孩子骄傲自满,却忽略了这种打击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就是朱高炽这孩子从小比较坚强,否则换成一般人早就撑不住了。
聊到朱高炽他们几兄弟要回来的事,李节和朱允熥顺便也聊了一下与朱棣有关的事情,比如李节这边正在集结人力物力,为日后朱棣迁移美洲做准备,而这些事情十分的繁杂,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事情,除了李节还真不是其它人能做到的。
聊完了朱棣的事,李节也想到了前段时间去书院的兀鲁伯,于是他也开口问道:“陛下,帖木儿的使团已经在京城呆了快两个月了,您打算什么时候见他们?”
听到李节提到使团的事,朱允熥也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片刻他这才开口问道:“那个兀鲁伯怎么样,听说他这段时间经常去书院?”
“不错,这个兀鲁伯虽然是帖木儿的孙子,但他对学问的兴趣,远超过他对权势的兴趣,所以这段时间他几乎泡在书院的天文台那边。”李节如实回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