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59


“殿下言重了,我比两位皇孙也大不了几岁,而且我之前生了病,之前读的书忘的差不多了,说不定日后的功课还要向两位皇孙请教!”李节笑着回道,他倒不是谦虚,而是说的事实,他现在连论语都背不下来,所以来之前他也有些担心。
“哈哈~,你就别谦虚了,我这两个儿子若有你一半的聪明才智,恐怕我睡觉都要笑醒了!”朱标却根本不信李节的话,反而认为李节是在谦虚,这让李节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接下来朱标又兴致勃勃的带李节熟悉了一下左右春坊,包括春坊中的人员构成,而李节这时才知道,原来太子伴读并不是只有他一个,而是有十几个,这些太子伴读都是朱元璋从国子监和翰林院挑选出来的,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陪伴朱标读书。
不过这些太子伴读年纪都与朱标差不多,现在都已经进入朝中为官,现在已经成为朝堂的中坚力量,有几个极为出色的依然在春坊中兼任,负责教导朱允炆兄弟。
最后朱标将李节带到一个身材矮胖的中年人面前介绍道:“李节,这位是太常寺卿黄子澄,他也是我的伴读之一,现在负责教授史记,你们日后定要同心协力,督促允炆他们读书!”
听到“黄子澄”这个名字,李节也是心中一惊,当下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位史书上被朱允炆称为“黄先生”的名臣,不过黄子澄有名归有名,但在历史上却不是什么好名声,甚至可以说朱允炆之所以丢掉皇位,他要负相当大的责任。
第五十六章
错误的教育
朱标离开了,李节坐在朱允炆和朱允熥的身后,台上的黄子澄摇头晃脑的讲着史记。
刚开始的时候,李节还能坐的笔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感觉有些无聊,毕竟他早就离开学校许多年了,虽然偶尔也有梦回校园的想法,但如果真让他坐在教室里听课,他肯定比任何人逃的都快,可惜现在身不由己。
不过趁着现在这个机会,李节倒是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前面的朱允炆与朱允熥,他已经知道朱允熥是前太子妃常氏的儿子,比朱允炆只小一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允炆与朱允熥虽然不是一个娘生的,但却都算是朱标的嫡子。
“可惜,如果常氏没有早逝的话,朱允熥就是嫡长子,日后也就没有朱允炆什么事了!”李节心中暗道,常氏去世,导致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上位,从而让他成为长子长孙,可惜朱元璋为他做了那么多,却还是没能让他守住江山。
想到上面这些,李节的目光也不由得落到朱允熥身上,不过随即他就眉头一皱,只见朱允熥听课时眼神飘忽,身子也塌了下去,估计早就神游九宵了,相比之下,旁边的朱允炆却是坐的笔直,两只眼睛神采奕奕,简直就是优等生的模板。
等到讲完一段后,黄子澄也将两个皇孙叫起来单独提问,结果朱允炆是对答如流,而且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朱允熥却是结结巴巴、答不对题,他们兄弟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学霸和学渣。
李节对朱允熥的表现也是暗自摇头,虽然学习好不代表着能做一个好皇帝,但肯定要比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要靠谱些,难怪历史上朱元璋会在朱标死后选择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只是不知道那位准公主是谁的亲姐姐,或者与他们都不是一个母亲?”李节心中再次暗道,他来这里目的不纯,一切都是为了那位准公主,估计朱标若是知道他竟然惦记着自己的女儿,说不定会直接砍了他。
“两位皇孙休息一下,过一会儿我们要讲七国之乱,这段历史十分重要,望两位皇孙仔细听讲!”黄子澄最后放下书本道,说到最后特意看了一眼朱允熥,随后就转身离开了。
就在黄子澄刚一离开,前面的朱允熥立刻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整个人都趴在桌子上,旁边的朱允炆却转过身盯着李节,一脸好奇的向他问道:“李伴读,听说几天你驾着那个热气球飞上了天,你在天上都看到了什么?”
“皇孙也知道这件事?”李节闻言微微一笑道。
旁边朱允熥的耳朵也一下子立了起来,但却有些倔强的没有转身。
“当然知道,那天热气球升空,我在宫中都看到了,当时还以为有妖怪,后来还是父亲告诉我,是你与钦天监的官员乘着热气球飞上了天。”朱允炆再次兴奋的道。
旁边的朱允熥听到这里却露出黯然的神色,然后把头埋的更深了,因为父亲从来没给他讲过热气球的事,他对李节也几乎一无所知。
看到朱允炆这么感兴趣,李节也就把自己乘坐热气球的经历简单的讲了一遍。
李节的见识远超这个时代,口才也不错,再加上又是亲身经历,所以整个飞天的过程也被他讲的绘声绘色,最后不但朱允炆听的津津有味,就连刚开始故意埋起头的朱允熥也不知不觉抬起头,侧着耳朵听李节讲述。
等到讲完了故事后,李节顺势与朱允炆闲聊了几句,随后又似乎十分随意的问道:“皇孙殿下,你是太子的长子,那在太子的子女当中,应该就数你的年纪最大吧?”
“那倒不是,我还有一个姐姐……”
朱允炆随口答道,然而话刚说到一半,前面的朱允熥却猛然转身,小脸也涨的通红怒声道:“那是我姐姐!我的!”
“有什么区别,我们都是父亲的儿女,你姐姐就是我姐姐!”朱允炆也有些恼火的道,他虽然是哥哥,但并不意味着他事事都要让着弟弟。
“你……”朱允熥被哥哥的一顿话驳斥的哑口无言,刚才那股小鸡护食般的架式也一下子消失了,反而露出了委屈的表情,甚至小嘴一瘪眼圈都红了,眼看着眼泪就要掉下来。
李节看着朱允熥的模样也有些无语,这位皇孙也太喜欢哭鼻子了,不过这也让他得到一个有用的信息,原来那位准公主竟然是朱允熥的亲姐姐。
正在这时,休息的时间结束了,黄子澄再次夹着书本来上课,只见他扫视了一眼,当看到眼圈发红的朱允熥时,他却什么话也没说,而是开始继续讲课。
这一节讲的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历史,李节对这段历史也十分熟悉,所以也无心听讲。
然而就在这时,却忽然只见朱允炆开口提问道:“黄先生,七国诸王都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当初景帝决定削弱诸国的势力时,难道就没想过他们会造反吗?”
虽然被朱允炆打断了讲课,但黄子澄却丝毫不恼,反而面带喜色的道:“殿下能想到这个问题,说明你的确是认真思考过了,七国虽然拥有重兵,但也只是枝叶,相比之下,朝廷才是树干,所以当七国作乱之时,景帝刚一出兵,仅仅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这就是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
李节听到黄子澄的这些话也是神情一变,黄子澄的这些话明着是说汉代的七国之乱,但暗中却有所指,因为大明立国后,朱元璋也学着汉代分封诸王,导致各个藩王都是手握重兵,与汉朝的形式十分相似。
“我明白了,谢谢先生!”朱允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虽然聪慧,但毕竟是个孩子,对黄子澄的话也是深信不疑,这就是教育的影响力。
“殿下明白就好,诸王再怎么强大,也是依附于朝廷而生,若是他们敢违逆朝廷,自然要以重兵镇压!”黄子澄似乎觉得自己的教育还不够,于是再次补充道。
“黄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李节这时也终于听不下去了,当即站起来道,虽然从大义上来说,镇压反叛的诸王并没有错,但黄子澄的教育却有着极大的问题,若是不加以阻止,很可能会让朱允炆他们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
第五十七章
愚蠢的忠臣
“李伴读有何指教?”黄子澄看到李节站起来也是一愣,随即也眉头一皱道。
其实从刚才朱标给他们互相介绍后,黄子澄就再也没有和李节有任何交流,这主要是黄子澄不太看得起李节,因为在他看来,太子伴读要么出身国子监,要么出身翰林院,可是李节却仅仅因为热气球的功劳就入选太子伴读,在他看来李节根本就是工匠出身,这种人怎么能担任太子伴读?
“黄先生讲七国之乱,似乎对朝廷使用军队镇压十分赞同,可是黄先生您想过没有,兵戈一起,会花费多少的钱粮?而且在国内用兵,死伤的全都是国中的百姓,难道这也是黄先生希望看到的吗?”李节一连问出两个反问。
叛乱当然要镇压,但黄子澄现在是两个孩子的老师,他刚才的言谈其实是在给两个孩子灌输一种武力可以解决一切的思想,这种行为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十分不合格的,因为他在提出武力镇压之前,就该让两个孩子明白,武力镇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与影响。
“我当然知道出兵带来的后果,可若不出兵,难道看着那些诸侯王作乱?为了国家大义,自然要有一些舍弃!”黄子澄却是冷冷的看着李节回答道。
“孔子曰仁,孟子取义,黄先生你也是圣人门下,难道不知道教导学生,要先以仁为主,若是上位者没有一颗仁心,那又何谈取义?”李节也毫不留情的反驳道,他虽然背不下论语,但对儒家的那套理论还是十分熟悉的。
“李伴读是不赞同我对皇孙的教导吗?”黄子澄听到李节竟然在自己面前谈仁义,当即也是冷笑一声再次反问道。
“不错!”李节这时也有些恼火的道,“读史使人明智,七国之乱导致汉室宗亲骨肉相残,百姓流离失所,身为老师,黄先生你应该教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尽量避免再出现这种悲剧,而不是一味的挑拨皇室与藩王的关系,不计后果的使用武力!”
李节的这些话可谓是相当的狠,因为他直接指责黄子澄挑拨皇室与藩王的关系,这些话要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的话,恐怕十个他都不够老朱砍的。
果然,黄子澄听到李节的话也是脸色大变,随即恼羞成怒大叫道:“李节,你不要血口喷人,我只是在教导皇孙读史,我看你才是居心叵测!”
“哼,是不是你自己心里清楚!”李节轻蔑的一笑道,他总算知道历史上的朱允炆在靖难之役时,为什么昏招迭出了,跟着黄子澄这种人,他能学到好上才是怪事。
“你……你……你狂妄!”黄子澄被李节气的语无伦次,说完一甩袖子转身就走,连课都不上了。
看着黄子澄离去的背影,李节却是满脸冷笑,后世有不少人给黄子澄翻案,说他是一个忠臣,哪怕朱棣打下南京后,他依然密谋反抗,可惜后来事泄被抓,自己也被朱棣肢解而亡,但李节却认为,一个愚蠢的忠臣,所造成的破坏有时候比奸臣还要可怕。
“李伴读,你怎么能对黄先生如此无礼!”没想到就在这时,朱允炆却忽然转过身对李节颇为恼火的指责道。
“我无礼?”李节也有些无语,“难道皇孙觉得我刚才的话没有道理?”
“不管有没有道理,黄先生教导我们多年,我也一向视他为师,李伴读你当面顶撞黄先生,就是无礼!”朱允炆说完也不容李节辩解,站起来就去追黄子澄了。
李节看到朱允炆的反应也是眉头一皱,他没想到黄子澄已经对朱允炆建立起这么大的影响,竟然让朱允炆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地步,这种影响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而是常年累月的积累,换句话说,他可能来晚了,想要改变朱允炆对黄子澄的信任几乎不可能了。
朱允炆去追黄子澄了,但朱允熥却没走,反而扭过头看着李节,这让李节也不禁笑道:“皇孙你怎么不去追黄先生?”
“黄先生又不喜欢我,我去追他岂不是自讨没趣?”朱允熥说话时表情有些黯然,随即又有些好奇的向李节问道,“黄先生可是个小心眼的人,李伴读你当面顶撞他,难道就不怕他去我父亲那里告你的状?”
“他不敢!”李节却是淡定的一笑道。
“你怎么知道他不敢?”朱允熥闻言也一脸不信。
“我说他不敢,他就是不敢,皇孙若是不信的话,咱们打个赌如何?”李节十分自信的道,这小子可是他预定的未来小舅子,所以李节已经决定,先和他打好关系再说。
“为什么?”朱允熥闻言也十分感兴趣的道。
“若是黄先生去太子那里告状,那我就输了,到时你提要求,我帮你办一件事,什么事都行,若我赢了,那你就要帮我办一件事!”李节笑呵呵的再次道。
李节指责黄子澄离间皇室与藩王的关系,这对朱元璋来说可是大忌,所以李节敢打赌,黄子澄非但不会去告状,反而会竭尽全力隐瞒今天的争吵,所以朱允熥输定了。
“好!我赌了!”朱允熥果然入坑,不过随即他又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刻语气一弱有些不好意思的再次道,“那个……你要是赢了,能不能别提太难的要求,父亲只喜欢大哥,我在父亲面前根本说不上话,如果太难我可办不到。”
“放心,我的要求很简单!”李节闻言也是笑道。
不过从这里李节也发现,朱允熥虽然爱哭,但其实很聪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以为自己要他帮忙,其实是通过他找自己的父亲朱标帮忙,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想到这一层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要他帮的忙却与朱标无关。
“对了,皇孙你为何说太子不喜欢你?”李节转而再次问道,他毕竟才刚来,对朱标的家事并不怎么了解。
“我……我读书差,脑子也不如大哥聪明,甚至连书法都不如大哥,父亲当然不会喜欢我!”朱允熥这时也对李节放下了戒备,说到最后也露出委屈的表情,眼圈一红眼看着又要掉眼泪。
“谁告诉你读书差就不能讨太子的欢心?”李节却是一拍桌子,理直气壮的反问道。
第五十八章
再差能差的过我?
“读书差……父亲会喜欢?”朱允熥听到李节的话也有些懵圈,这道理好像说不通啊?
“皇孙你觉得我怎么样?”李节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再次反问道。
“什么怎么样?”
“你觉得你父亲重视我吗?”李节耐心的再次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