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359


只见窗外站着一个黑衣人,见到朱允炆也立刻弯腰行礼,也没说什么话,而是将一封厚厚的书信交给朱允炆,然后自己就消失在黑夜之中。
朱允炆也立刻关上窗子,然后迫不及待的把书信打开,看着信上熟悉的字体,朱允炆也不禁激动的热泪盈眶。
朱允炆好不容易冷静下来,然后仔细的把这封厚厚的书信看了一遍,这三天他一直呆在这座小院子里,不敢与任何人接触,对外界的情况当然也是一无所知,现在黄子澄的这封书信,就是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城中的形势。
京城的封锁果然像朱允炆之前预料的那样,在今天一早就放开了,京城的各个城门也都可以进出,只是盘查会更加严格,而且暗处还有不少人盯着城门的进出。
另外黄子澄也向朱允炆禀报了一下这几天李节那边的动向,包括李节说服蓝玉尽量的拖延解开封锁的时间,以及锦衣卫在城中四处侦查,并且还打着宫中失窃的理由,这点也在朱允炆的意料之中,他和黄子澄早就知道李节他们在短时间内应该不敢大张旗鼓的寻找他。
第四百九十四章
京城中的暗流
已经是下半夜了,整个京城都已经陷入到沉睡之中,但是在黄府内宅的书房中,却还依然亮着灯,头发花白的黄子澄坐在书桌后面,脸上也满是沉思的神色。说起来黄子澄今年还不到五十岁,但却头发却已经白了大半,脸上也有不少的皱纹,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老上许多。
黄子澄知道,今晚肯定有许多人和他一样,到现在都还没有睡,包括被他安置在梨园胡同的朱允炆,毕竟在这种关键时刻,如果能睡着那才是怪事。
朱标的去世实在太过突然了,不但李节他们没有准备,黄子澄这边也同样没有任何的准备,本来按照他们的计划,朱允炆还会再隐忍一段时间,这也能让黄子澄等人能够联络更多的势力,特别是江南一带的读书人与大地主,只要他们能够联合起来,就能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子澄与朱允炆最初的计划中,并没有打算用什么太过激烈的手段,而是想要通过联合更多的势力,从而给朝廷以及朱标施压,使得朱允炆能够光明正大的登上太子之位。
虽然朱允熥已经被老朱册封为皇太孙,但这个册封并没有举行册封大典,所以从法理上来说,并不算完成,而且老朱已经去世了,朱标虽然精明,但黄子澄却认为,只要他们能够联合足够多的人,完全可以说动朱标改变想法。
可惜这些计划却因为朱标的突然去世而被彻底打乱,当时黄子澄接到朱标驾崩的消息时,整个人都懵了,等到清醒过来后,立刻就感觉事情不妙,因为现在朱允熥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朱允炆几乎不可能被立为太子。
事情的发展也并没有出乎黄子澄的意料,朱允熥被朱标临终前立为太子,李节更是早早的做好了防备,通过蓝玉调动大军封锁了全城,甚至连皇城都被封锁,如此一来,也就杜绝了别人在这个时候做乱的可能。
想到这里,黄子澄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当初他之所以被贬,虽然主要是因为朱允炆输给了朱允熥,但其实谁都知道,主要原因还是在李节身上,如果没有李节,朱允熥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改变,更不会让他和朱允炆落到如此地狼狈的地步。
“即生瑜,何生亮?”黄子澄也不由得借着三国感叹一句,但是随即又想到,这三国也正是多亏了李节的举荐,才得以出版发行,这让他也露出无语的神色,为何这天下间好像什么事情都会被李节搅和一脚?
想到李节,黄子澄也不由得再次叹了口气,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的不希望和李节做对,甚至对于李节,他都已经产生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感,好像无论什么事情,自己对上他都没有任何胜算一样。
但这次的事情却关乎到皇位,同时也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以及这些年培养朱允炆的心血,所以他也不得不铤而走险,幸好朱允炆也有同样的心思,于是两人当即一拍即和,这才有了现在的事。
不过因为事出仓促,黄子澄和朱允炆都没有太过详细的计划,只有一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必须逃出京城,然后赶到南京那边,只有到了那里,才会得到那些支持者的响应。
就在黄子澄想着这些事情时,忽然只听有人敲门,这让他也终于从沉思中醒来,当即开口道:“进来吧!”
只见房门被打开,一个老管家端着托盘走了进来,上面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奶,这是黄子澄的习惯,他每晚睡觉之前,都要喝一碗羊奶,否则根本睡不着。
“老爷,天色不早了,您是不是要休息一下?”老管家将羊奶放到黄子澄面前的桌子上问道。
“这种时候我哪能睡得着?”黄子澄却是叹了口气道,不过还是端起羊奶一饮而尽,老管家也立刻拿起托盘上的毛巾,帮着黄子澄擦了探嘴巴。
“书信已经送过去了吗?”黄子澄忽然开口问道,这个老管家姓黄,是他们黄家的家生子,从小就做黄子澄的书僮,陪着他读书写字,两人的感情也极其深厚,黄子澄的许多事情也都是通过这个老管家去办的。
“已经送过去了,估计殿下那边已经开始做准备了。”老管家立刻回答道。
“那就好,现在我们的处境十分不利,府外全都是盯着我们的眼线,所以我们这边绝不能轻动,你派的人也要小心再小心,绝不可被人盯上!”黄子澄闻言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开口叮嘱道。
“老爷放心吧,外面的眼线虽然麻烦,但咱们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完全可以避开他们,而且外面的眼线主要是盯着老爷您,至于府中其它人就没那么多的精力了。”老管家十分自信的开口道。
“话是如此,但也不可大意,特别是接下来更是关键,殿下能否安全的出城,就要看咱们这边的表现了!”黄子澄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严肃的神色。
之前黄子澄给朱允炆送信,除了向他汇报了一下城中的情况外,最主要的还是将自己的一份计划告诉朱允炆,这个计划就是送朱允炆安全的离开京城,毕竟现在朱允炆什么也做不了,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自己这些人。
“小人明白,老爷不必担心,到时小人定会按计划行事,绝不会出任何的差错!”老管家当即再次保证道,对于黄子澄的计划,他也全程参与其中,而且还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估计连朱允炆都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性命其实掌握在一个黄府下人的手中。
“很好,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跟着我大半辈子了,日后若是殿下成事,我也会向殿下求情,给你儿子安排个官职,到时也好福荫子孙!”黄子澄这时也有些感慨的拍了拍老管家的肩膀道。
“谢老爷!”老管家闻言也十分激动的道,他年纪大了,而且也习惯了跟在黄子澄身边,根本没有离开的想法,但若是能给自己的儿孙安排一个官身,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一家脱离了贱籍,日后也能成为人上人了。
看着激动的老管家,黄子澄也欣慰的一笑,他和老管家一块长大,又做了这么多年的主仆,对他的心事简直太了解了。
与此同时,镇抚司中的李节同样也没有休息,他与黄化相对而座,两人面前都堆放着厚厚的册子,上面记录着锦衣卫收集的各种信息,特别是与朱允炆关系亲密的黄子澄等人,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被锦衣卫记录下来送到李节面前。
“驸马,黄侍郎最近的表现没有任何异常,平时除了去吏部当值外,就是呆在家里,几乎没有外出过,难道说他真的没有参与此事?”黄化一边翻看着黄子澄的行程记录一边有些怀疑的开口道。
“黄子澄肯定参与了此事,你来看看这个!”没想到李节却是十分肯定的道,说着将手中的一份情报递给黄化。
黄化接过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是以前监视黄子澄的情报,要知道锦衣卫一分为三,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专门监督官员,平时三者互不干涉,但也有一些权力交叉的地方,这次李节动用锦衣卫,也将所有能查到的情报都调了过来。
黄化也是分析情报的一把好手,当他看完手中的这份情报后,立刻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当即一拍桌子道:“黄子澄果然有问题,以前他每次从吏部回家,都会到家旁边的迎春茶楼品茶,可是这几天却从来没去过,如此反常的表现,应该是心中有鬼!”
不过说到这里时,黄化却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当即皱起眉头道:“驸马,只凭这一条恐怕也很难断定黄子澄有问题吧?毕竟现在先帝驾崩,朝廷也禁止城中玩乐,黄子澄身为朝中重臣,理应也更加小心,所以暂时不去茶楼似乎也能解释的通啊。”
“那你再看看这个!”李节似乎早就知道黄化会这么说,于是再次将一份情报递给对方道。
黄化再次接过情报,结果发现这是一份今天刚送来的情报,而且还是一份级别很高的情报,主要是汇报了一件吏部内发生的一件事。
原来就在前天下午,吏部尚书许年因为年纪大了,所以就萌生了辞官的念头,按照惯例,身为尚书的他,可以在辞官前推荐一个人接替自己的位子,虽然皇帝不一定会批准,但却会慎重考虑他的意见,所以这位许老尚书的推荐还是很有份量的。
吏部一共有两位侍郎,黄子澄是左侍郎,还有另外一位周侍郎,许老尚书将两人叫到自己的公事房后,交给他们一个任务,那就是分别考核各地上报的官员政绩,以此来决定这些官员的升迁留任等事宜。
一般来说,考核官员政绩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是由尚书亲自负责的,而这次许老尚书以自己年纪太大,精力不足为由,让两个侍郎分别负责,其实用意已经十分明显,那就是借这件事考查一下两人的能力,如果谁的能力出众,自然会得到许老尚书的推荐。
“没想到这位许老尚书竟然还是公正无私的人,自己要下去了,也不想着培养自己的心腹,反而让两个下属公平竞争,难得难得啊!”黄化看到这里也不禁感叹一声。
“公正个屁,这身许尚书根本不想退下来,只是家里的子侄犯了大错,陛下那边想给他点颜面,所以就让他自己辞官,至于让两个侍郎去审核官员的政绩,也是我与陛下设下的局。”李节却是撇了撇嘴道。
“原来如此,陛下英明啊!”黄化闻言也不觉尴尬,反而拍了一记朱允熥的马屁,虽然朱允熥不在这里,但李节却在眼前,黄化可是知道,李节听到的话就相当于陛下听到了。
黄化说完继续看下去,很快就发现了异常,一般来说,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两个侍郎肯定都会拼命的表现自己,毕竟他们都很有希望接替尚书之位,要知道大明可没有宰相,尚书几乎算是文官的顶点,所以为了这个尚书之位,这两个侍郎打起来都不奇怪。
事实上那位周侍郎的确表现的很积极,自从接到任务后,立刻组织自己的亲信审核各地官员的政绩,自己更是直接住到吏部,吃喝拉撒睡都在吏部衙门里解决,看样子是铁了心要压过黄子澄,得到许老尚书的推荐成为新任的吏部尚书。
相比之下,黄子澄的表现就有些奇怪了,虽然从表面上看,黄子澄也组织了人手审核官员的政绩,但他依然每天正常点卯下值,根本不像周侍郎那么拼命,甚至就算是手下的官员懈怠了,他也只是骂了几句,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完全没有一点紧张的样子。
“原来如此,面对升迁的诱惑他都能坐的住,这完全不合常理!”黄化看完情报后也是兴奋的一拍桌子道。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关注着黄子澄等人的情况,所以黄化对黄子澄也并非一无所知,反而十分清楚的知道黄子澄的升迁轨迹,别看黄子澄表面清高,但其实相当的功利,当初他被贬到松江时,光凭政绩根本升迁不了那么快,而是在背后找了不少的人求情,才让他在短时间内又回到京城任职。
“正是如此,其实不但是黄子澄,另外还有齐泰等几个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正常,但只要往深里挖掘一下,就能发现一些异常的情况!”李节说到最后也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哪怕藏的再好的狐狸,也逃不出他这个猎手的追捕。
“可是我们派了那么多人盯着他们,却一直发现他们见过面,更没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暗中的联系,若真是他们将……咳,那个偷东西的人藏了起来,那他们会把人藏在哪里呢?”黄化说到最后差点说漏嘴,幸好及时改正道。
第四百九十五章
妃嫔殉葬?
又是一个夜晚过去了,李节从简易的床铺上醒来,揉了揉眼睛这才站起身来,然后穿上鞋子转过屏风,却发现黄化已经趴在书案上忙碌起来了,各种情报又堆放起来老高。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李节打了个哈欠开口问道。
京城的封锁已经放开三天了,但黄子澄那边却依然没有任何的动静,虽然锦衣卫这边早有布置,但李节还是担心朱允炆会不会悄悄的逃出城去,所以这几天他和黄化也在尽量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毕竟如果能早点找到他,那么一切也就结束了。
“启禀驸马,一切都和前几天没什么两样,看来这帮人还真是挺有耐心的,竟然在京城封锁放开后依然不肯轻动!”黄化也立刻抬头回答道。
“有没有可能对方已经悄悄的潜出城外去了?”李节皱着眉头再次问道,如果黄子澄他们已经悄悄的把人运到城外,自己却留在京城迷惑自己,这种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绝不可能,早在封锁解除之前,我就已经在各个城门布下了天罗地网,只要是发现任何可疑的人出城,都会在出城后被我的人追上去盘查,绝不会放过一个,如果那人敢出城,肯定没办法逃过我们锦衣卫的法眼!”黄化十分自信的说道。
锦衣卫可是专门干这种活的,更何况这里还是京城,算是锦衣卫的老窝,所以黄化可能在短时间内找不到朱允炆的位置,但守好几个城门还是没问题的,毕竟现在进出京城盘查的十分严格,能引起他们怀疑的人也不多,所以更不可能有错漏。
“那城中布置的人手呢,有没有什么发现?”李节再次问道。
锦衣卫当然不只是把守城门这点本事,另外黄化还在城中布满了眼线,不仅仅是用于监视黄子澄这些人,另外监察着京城中的各种异动,朱允炆如果只是窝在一个隐秘的地方不出来也就罢了,只要他敢出来活动,很可能会被撞上锦衣卫的眼线,毕竟朱允炆的画像早就分发下去了。
“也没有,这也是我确定那人肯定没有出城的原因,毕竟只要他敢出来,城中布置的那么多眼线肯定能够提前发现的!”黄化再次回答道。
“看来他还真是沉得住气啊!”李节听后也摸着下巴自语道。
说起来这也要怪李节,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朱允炆绝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刚登基没多久,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削藩,而且一年就削掉了五位藩王,照这个速度,不出三年,就能把所有藩王全部搞定,结果却因为太心急逼反了朱棣,事实上以当时朱棣的实力,但凡朱允炆能有点耐心,朱棣就不可能反叛。
不过现在的朱允炆却已经与历史上的不一样了,包括黄子澄等人,都曾经被李节多次打击,虽然这种打击不可能让他们脱胎换骨,却能让他们受到一些教训,从而培养出一定的耐心来,比如朱允炆就被贬到凤阳一年,那段时间可是让他学会了许多东西。
“其实这也正常,黄子澄这些人也不傻,他们肯定知道咱们在派人监视着他们,特别是刚解除封锁的几天,他们肯定会更加小心,不敢露出任何的马脚,估计他们也是在等着我们先懈怠下来,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更大的把握逃出京城。”黄化再次分析道。
李节听后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如果他是黄子澄或朱允炆,恐怕也不会这么急着出城,毕竟现在是风险最大的时候,不过正所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时间一久,李节他们这边肯定会有所松懈,到时也就是对方出城的时机了。
就在李节陷入到沉思之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内侍急匆匆赶来,见到李节也立刻行礼道:“启禀驸马,陛下召见!”
听到朱允熥要见自己,李节也只能与黄化告别,然后离开镇抚司乘车进宫,说起来这几天朱允熥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毕竟朱标的去世太过突然,他即要承受着丧父之痛,又要忙着处理朱标去世后的这个烂瘫子。
特别是朱允炆还在这时和他捣乱,使得李节只能呆在镇抚司那边,根本没办法回来帮他,这也更让朱允熥压力倍增。
朱允熥受老朱的影响,也将自己处理政务的地方选在了暖阁之中,而且连里面的布置都没有做任何的改变,当李节进到这里时,一眼就看到年轻的朱允熥坐在老朱原来的位置上,竟然让他有种恍惚之感,似乎是看到了年轻的老朱坐在那里的情景。
“姐夫你可算来了,怎么样,有没有查到他的踪迹?”朱允熥早就让身边的所有人退下,见到李节也立刻站起来追问道,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朱允炆的下落,毕竟对方可是能够威胁他皇位的人,一天不抓到对方,这个皇位他就一天坐的不安稳。
“还没有,不过我们可以肯定,他应该还在城里某个地方藏着,毕竟现在封锁才刚刚放开,只要他有点脑子,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出逃。”李节也立刻回答道。
“他藏的还真深,竟然连锦衣卫都找不到他的踪迹,不过黄子澄这些人也更该死,如果没有他们的协助,恐怕他连宫门都出不去,想到这里我都恨不得把黄子澄这些人抓起来碎尸万段!”朱允熥说到最后也露出咬牙切齿的表情,相比朱允炆,他更恨黄子澄这些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