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359


“不必多礼,你也坐下吧!”这次不是老朱开口,而是朱标替老朱说道,然后指了指自己旁边的椅子。
李节也没有推辞,当下坐到朱标的旁边,而只见老朱半闭着眼睛,似乎是在积攒着力气,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李节,朕……朕走了,日后你要全力辅佐太子,助他守住朕打下的这个江山!”
听到老朱这近乎遗言的话,李节也不禁悲从中来,当即站起来行礼道:“臣……遵旨!”
老朱听到李节的回答,嘴角也露出几分笑容,随后只见他也终于瞪开眼睛,然后看了看朱标这才再次道:“标儿你先出去一下,朕有几句话想和李节单独聊聊!”
“是!”朱标也眼角含泪的回答道,刚才看到父亲在临终之时还不忘叮嘱李节辅佐自己,这让他也心生感动,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恨不得把自己的寿命给父亲。
朱标站起来向老朱行了一礼,然后这才转身离开,内殿中也只剩下李节与老朱两人,只见老朱喘了几口气,这才忽然开口道:“朕已经命蓝玉、傅友德火速进京,并且给他们下旨,让他们到时与你联络!”
“这……臣明白!”李节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中一惊,但随即也明白了老朱的用意。
虽然朱标做了三十一年的太子,而且也早早的接手政务,按说这次皇位的传承应该十分顺利才对,但这毕竟是大明第一次皇权更替,老朱还是担心出什么问题,所以才会把蓝玉与傅友德这两个名将调回京城坐镇。
至于为何让蓝玉他们与李节联络,其实也很简单,老朱知道若是自己去世了,朱标肯定会悲痛欲绝,到时政务都会抛到一边,所以必须有个人在旁边盯着,而这个人最适合的人选就是李节。
说起来也多亏了朱标还活着,所以蓝玉和傅友德都没有被清算,两人现在不但都活的好好的,而且还都镇守在外,这主要得益于他们都与朱标有着密切的联系,蓝玉更是朱标的妻舅,现在朱允熥又被立为皇太孙,蓝玉自然会更加卖力的帮朱标。
“嗯,有你们帮着太子,朕倒也不担心出什么事情!”老朱这时也颇为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又再次道,“不过蓝玉与傅友德等人都是战功赫赫,现在虽然对朝廷忠心,但时间一久,难免会生出什么其它的心思,所以你也要提醒太子,让他不要忘了防备这些手握兵权的将领!”
第四百八十一章
驾崩
“陛下放心,现在军中近半将领都被武学出身的学员替换,就算上头的将领想反,下面的将领恐怕也不会与他们齐心!”李节也立刻回答道。
“武学的确是一招妙棋,但也依然不能大意!”老朱却坚持道,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依然放不下疑心的毛病,对此李节也只能出声应和,随后老朱又叮嘱了一些其它方面的事,比如针对儒家的那些事情,更是老朱话中的重点。
最后直到老朱说累了,这才疲惫的停了下来,他把自己能想到的事情全都叮嘱了李节一遍,甚至连自己去世后,朱标无心政务这方面都考虑到了,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老朱哪怕在临死前都最放心不下朱标这个儿子。
只不过李节感觉老朱的思维已经不太清晰了,因为有时他会将一件事反复的提到几次,但自己却丝毫没有察觉,这让李节也暗自伤感,再怎么英明神武的人物,也逃不过生老病死这四个字。
不过为了让老朱放心,所以对方无论说什么,李节都十分恭敬的答应,而在老朱累了之后,很快又再次陷入到昏迷之中,李节也急忙让人叫来御医,并且通知朱标,等到御医为老朱诊治过后,表示老朱的情况还算稳定,这才让李节和朱标放下心来。
看着昏迷中的父亲,朱标也不禁叹了口气,随后这才扭头对李节问道:“父皇都和你说了些什么?”
“陛下叮嘱了我一些事情,另外还告诉我蓝大将军与颖国公即将回京坐镇,到时让我们三人一同辅佐殿下!”李节把能说的讲了出来,不能说的却是半句话都没有透露。
“舅舅他们回来也好,到时我身边也能多几个帮忙的人!”朱标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坐到老朱的身边,握住老朱的手默默的不再开口,自从老朱病重之后,朱标就一直守在老朱的床前,整个人也瘦了好几圈,肉眼可见的憔悴了许多。
“殿下,刚才陛下特意叮嘱我,让我劝您保重身体,万不可因悲痛而伤了身体!”李节这时上前再次劝说道,朱标的身体本来就有问题,现在老朱昏迷不醒,随时都可能离世,万一朱标的身体出点问题,那大明恐怕就真的要乱了。
“放心吧,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朱标却是头也不抬的回道,不过再傻的人也看得出来,他根本没把李节的话听进去。
面对这种情况,李节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再次叹了口气,然后默默的退了出去。
外面守着的朱允熥等人见到李节出来,也全都围上来询问老朱的情况,李节也将简单的把情况讲了一下,当然老朱对他叮嘱的那些话,他可是一个字都没有吐露。
听到老朱仅仅说了几句话就再次陷入到昏迷之中,殿中的气氛也变得更加压抑,毕竟老朱现在的情况,说句不好听的,已经算是到了弥留之际了,驾崩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老朱又醒了一次,这次老朱又叫了一个驸马进去,这个驸马名叫梅殷娶了老朱的次女宁国公主为妻,而且宁国公主与朱标一样,都是马皇后所生,而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并且精通经史,平时也十分受老朱的宠信,在众多驸马之中,除了李节估计就数这个梅殷最受重视,所以老朱临终前也召他晋见。
而梅殷进到内殿后仅仅小半个时辰,就哭着从里面出来了,这让殿中的人全都吓了一跳,以为老朱已经去了,不少人更是因此流下了眼泪,连李节也感觉鼻子发酸。
“夫君,父亲他……他……”这时只见宁国公主忍不住上前问道,只是话到一半,眼泪却先是涌了出来。
“公主放心,陛下无事,我只是见到陛下的模样心中不忍,所以才悲痛出声!”没想到梅殷却是抹着眼泪回答道,这让不少人都有些无语的瞪了梅殷一眼,然后默默的坐了回去等候。
接下来的两天里,老朱也是昏迷多过清醒,每次清醒都会召见一两个人,做一些身后事的安排,不过其它人都只是被叫进去一次,李节则是被叫进去了两次,这种待遇也能看出他在老朱心中的地位。
而在第三天傍晚时,老朱忽然再次转醒,而且这次老朱的精神竟然格外清醒,甚至还让人扶自己坐了起来,并且喝了半碗粥,这让守候的朱标也是喜出望外,以为老朱的身体开始好转了,可是御医诊治过后却神情黯然的对他摇了摇头,这让朱标也猛然清醒,心中也更加悲痛。
老朱似乎也有所察觉,不过他却毫不在意,当即让外殿的子女全都进来,然后与他们都聊了几句,然后又召见了几个大臣,安排了一些朝中的政务,
最后这才让所有人出去,只留下朱标,父子两人聊了许久。
李节等人在外殿等候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最后忽然听到内殿传出朱标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随即有内侍悲呼道:“陛下驾崩了!”
随着这声呼喊,大殿之中也立刻哭成一片,朱玉宁更是抱着李节的手臂痛哭不已,而李节一边安慰妻子,也一边暗自流泪,虽然他和老朱的关系颇为复杂,甚至连他祖父都是死在对方手中,但这并不妨碍李节心中对老朱的敬佩。
而老朱的去世,也意味着一个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以元末战乱而起,到老朱建立大明,励精图治统一全国,并且将分裂数百年的华夏整合在一起为止,可以说老朱不但让华夏的领土更次完整,同时也缝合了南北两地百姓之间的分歧。
可以说老朱几乎再造了华夏,也正是有这份功绩在,哪怕后世再怎么抹黑,也无法否定老朱的伟大。
想到这里,李节也不再次叹了口气,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内殿之中一阵混乱,紧接着有人飞奔而出高叫道:“不好了,太子殿下昏倒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朱标病倒
李节最担心的情况终于还是发生了,就在老朱去世还不到半个时辰,朱标就因为悲伤过度而昏倒,事实上这段时间朱标一直守着老朱,每天都是茶饭不思,身体早就已经严重透支,现在老朱一走,朱标悲痛之下再也撑不住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节与朱允熥立刻站出来,一方面让御医救治朱标,另一方面则是封锁消息,安抚大殿中的众人,毕竟现在老朱走了,若是朱标病倒的消息再传出去,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幸好朱标也只是昏迷了一会儿,很快就在御医的救治下清醒过来,这让所有人也都是松了口气,随后朱标强撑着身体,召集相关的人做了一些安排,比如老朱的丧葬事宜由驸马梅殷负责,政务暂时由李节和朱允熥共同处理,其它大臣协助等等。
梅殷做为老朱最寄信的外戚之一,由他来处理丧葬事宜也十分合适,毕竟李节比他小了一辈,一般来说,由女婿来料理老丈人的葬礼也合乎礼法。
至于政务,李节与朱允熥之前就帮朱标处理过,虽然当时两人是苦不堪言,但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现在勉强能够顶上去,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朱标安心的养好身体。
有了朱标的这些安排,人心也终于稳定下来,也趁着这个时机,朱标拖着病体举行了登基大典,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在老皇去世的同时,新皇就必须登基,以此来安定人心。
登基大典其实早在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而且还是老朱生前亲口吩咐的,所以也进行的十分顺利,只是朱标的身体情况实在有些糟糕,最后差点没有撑下来,等到典礼过后,李节与朱允熥也立刻护着朱标回去休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节和朱允熥几乎是长住在文华殿中,每天睁开眼睛,都有一堆又一堆的政务等着他们去处理。
幸好之前朱标已经得到老朱的允许,开始将一些权力下放,并且朱标用几个大学士组成了一个顾问团,帮着自己参谋政事,这也就是最初的内阁,虽然现在的内阁权力还很小,但已经有了一个雏形,帮李节两人也减免了许多的压力。
不过相比政务,最生李节和朱允熥担心的,还是朱标的身体情况,要知道朱标才刚刚登基为帝,老朱的去世也让大明内部有些动荡,人心更是浮动不安,若是朱标在这时再出点什么事情,恐怕就要真的天下大乱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节和朱允熥也轮流着每天去探望朱标,除了向他汇报一些重要的政务外,就是叮嘱朱标安心休养,外面的事情有他们来处理就足够了。
不过朱标和老朱一样,天生都是个劳碌命,哪怕是在生病之时,也依然关心着朝中的事务,特别是对于刚刚登基的朱标来说,做为新皇,他也急需要证明自己能够独力的扛起整个帝国,可现在他却偏偏生病了,什么事也做不了,这让朱标也十分的不甘心。
也正是怀着这种心理,朱标根本无法安心养病,时不时就想挣扎着起床,扛起老朱交给他的重担,最后都是李节等人苦苦劝说,才让朱标重新躺了回去,事实上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去做什么事情。
“姐夫,你说这可怎么办啊,父亲一心的想快点起来处理政务,但身体却一直没什么起色,御医也都用尽了办法,再这么下去的话,我真担心父亲的病情会恶化。”这天朱允熥从朱标的寝宫回来后,也不禁向李节抱怨道。
“陛下还是因先皇的去世太过悲痛,所以才想早点站起来证明自己,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所以我们这些人怎么劝都没用。”李节也是叹了口气道,对于朱标现在这种情况,他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那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让父亲这么糟蹋自己的身体吧?”朱允熥再次苦恼的说道,他现在都有些害怕去朱标那里探望了,因为每次朱标都要拉着他询问许多政务,无论他怎么劝,朱标就是不肯静下心来。
“这个……”李节这时也一脸的为难,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无奈的道,“难!太难了,除非是先皇复生,否则谁的话太子都听不进去!”
就在李节的话音刚落,就见朱玉宁从殿外走了进来,身后的侍女也带着食盒等物,见到李节两人也立刻开口道:“夫君你们肯定都饿了,快点来吃饭吧!”
朱玉宁最近也在宫中为老朱守丧,平时也负责给朱标和李节他们送饭,朱标那边是因为生病不肯吃饭,只有朱玉宁劝说才能让他吃一些,而李节这边则是太忙,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所以朱玉宁才会亲自送饭。
“姐,父亲那边吃了吗?”朱允熥却是向朱玉宁打听道。
“吃了一些,不过父亲的胃口还是不太好。”朱玉宁轻叹一声回答道,对于朱标的身体,她这个长女自然也十分关心,只是除了劝朱标多吃点饭,并且叮嘱他注意休息外,她也帮不上什么忙。
“饭也吃不下,休息也休息不好,父亲这真是……”朱允熥闻言也不禁想要抱怨几句,但话说到一半也没有再说下去。
“父亲本就是个重感情的人,又与皇爷爷感情浓厚,皇爷爷这一去,对父亲的打击可想而知,若换我是父亲,恐怕也会如此。”朱玉宁再次叹息道。
不过就在朱玉宁的话音刚落,就见一个内侍从殿外飞奔进来,然后将一份奏报交给李节,李节打开看了一下,结果当即眼睛一亮兴奋的道:“蓝大将军到了,也许他的话能让陛下听进去!”
“对啊!父亲一向与舅公的感情深厚,而且舅公来到京城坐镇之后,也能让朝中迅速的安稳下来,到时也许能让父亲安心!”朱允熥听到蓝玉要回来的消息也十分兴奋的叫道,老朱在去世前就召蓝玉与傅友德入京,只是两人都镇守在外,所以到现在蓝玉才赶了回来。
第四百八十三章
蓝玉回京
北京城西城门,李节与朱允熥也早早在这里等候,刚过中午,就见远处的官道上一支队伍飞奔而来,为首一人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正是大将军蓝玉。
看到蓝玉,李节和朱允熥都是松了口气,当即上前迎接,而蓝玉见到他们也立刻甩鞍下马,然后第一句就急切的问道:“陛下什么时候走的,太子可已登基?”
蓝玉这一路都在急着赶路,而且为了保密,他这一路也没有与太多的人接触,所以路上几乎没听到关于京城这边的消息,所以他对老朱和朱标的情况也极为关心。
“皇爷爷已经走了十三天了,父亲也在当天登基,现在朝中还算稳定,大将军不必担心!”朱允熥这时抢先回答道。
蓝玉听到朱允熥的回答也终于松了口气,他这一路也一直在担心着京城的情况,最怕的就是老朱去世后,引发京城的动荡,进而来影响到天下的安定,现在总算是可以放下心了。
“大将军,这一路可还顺利,地方上有没有什么异动?”李节这时也开口问道,老朱驾崩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而且现在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估计整个大明都已经知道这个消息,老朱这一走,说不定一些牛鬼蛇神就会跳出来做乱。
“放心吧,先皇虽然不在了,但余威却还在,地方上虽然有一些流言,但暂时还算安定。”蓝玉立刻笑道,他这一路虽然尽量的不与外界接触,但还是会留心一路上的情况。
“那就好,自从父亲生病后,我还真怕地方上出现什么乱子!”朱允熥闻言也不禁松了口气道。
“什么?陛下生病了?”蓝玉听到朱允熥的话也立刻震惊的问道,他不知道朱标生病的事也很正常,因为朱标生病后,消息就立刻被封锁了,也只有皇宫中的一些人,以及朝中的几个重臣知道。
“大将军,先皇去世之后,陛下就悲痛过度而病倒了,只是为了安定人心,所以我才下令封锁了消息。”李节这时也开口解释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