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59


“父亲教训的是,儿臣一定改正!”朱标唯唯诺诺的道,这时的他心中也有些迷茫,自己平时真的对允熥太严厉了吗?不过想到朱允熥,朱标又立刻想到了早逝的亡妻,心中也不禁一痛,眼圈也微微有些发红。
“好了,下去吧,明日别忘了把那个李节带来!”朱元璋看到朱标面带悲痛,也知道他想到了去世的常氏,这也勾动他的心事,自己的老婆没了,儿子的老婆也没了,他们父子二人都是同样的苦命。
“儿臣告退!”朱标偷偷抹了一下眼泪道,随后这才转身离开了东暖阁。
与此同时,李节抱着熟悉的笛儿坐在马车里,车外的街道上依然热闹非凡,只不过笛儿却困的不行,所以他也只能让刘义送他们回家。
“表弟,你说刚才的锦衣卫急报是什么事?”刘义这时神情凝重的轻声问道。
“不好说,不过我估计,很可能是北方的军情。”李节微微一笑道,按照他的估计,应昌卫与全宁卫的反叛也该传到京城了。
当初李节之所以断定两卫必反,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段历史,这设立不久就再次反叛,而且还是趁着大明这边刚过春节时反叛,他们以为天气寒冷,明军无法迅速派兵进入草原,但却低估了朱元璋的决心,这也使得这场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连个波浪都没能掀起。
“这倒也是,除了军情外,恐怕也很少会动用锦衣卫加紧传信。”刘义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觉得这不是自己应该关心的,于是转而一笑道,“表弟,你现在做官了,而且还跟着太子殿下,有没有机会见陛下,如果见到陛下,你又打算如何成为驸马?”
“我暂时还没有机会见到陛下,不过估计也快了,而且最近我正在准备几样礼物,准备送给陛下!”李节再次笑道,这段时间他也挖空心思,为即将见到朱元璋做准备,毕竟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又准备礼物,不会是和玻璃镜子一样的礼物吧?”刘义闻言也好奇的追问道。
“差不多,不过玻璃镜子虽然稀奇,于国并没有大用,而我现在要准备的礼物,却肯定会引起陛下的重视!”李节信心十足的道。
看到李节这么有信心,刘义对李节要送的礼物也十分好奇,但无论他怎么追问,李节就是不说,这让他也有些气馁,自己这个表弟什么都好,就是口风太严,只要他不肯说,别人就别想撬开他的嘴巴。
回到家里时,已经是下半夜了,李节也感觉有些累了,于是也没有再出去,一觉睡到天亮,然而就在他还没有起床时,东宫那边却忽然来人,召他即刻入宫,而这让李节从床上一跃而起,看来他昨天的猜测是正确的!
第四十二章
望远镜
清晨的街道有些冷清,主要是整个京城的人昨晚都是通宵达旦的游玩,所以早上大部分人自然也就起不来了。
李节乘着马车穿过街道,最后直接进到皇城之中,下了马车之后,立刻有人引他前往谨身殿,不过李节下车时却带着一大一小两个箱子,中途倒是有禁卫检查,因为里面不是武器所以放行了,不过在进到谨身殿的范围时,却还是被人拦了下来。
一路上李节也在打量着这座南京紫禁城,后世他曾经去过北京故宫参观,当时觉得这故宫气势雄伟,不愧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但这时他却发现,南京紫禁城比北京的故宫规模更大,宫殿建造的也更加雄伟,可惜后来大明迁都,导致这座皇宫也慢慢的破败下去了。
宦官将李节引到谨身殿的东暖阁,他也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暖阁门前的朱标,这让他也立刻上前行礼道:“臣李节参见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这次是父皇要召见你,你可知道为何?”朱标笑意盈盈的看着李节问道。
“可是为了两卫反叛的事?”李节毫不犹豫的反问道。
“你怎么知道?”朱标闻言也更另惊讶,虽然昨天两卫反叛的消息已经通知了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但像这种军事机密都是需要保密的,到现在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多。
“昨日我在街上游玩时,见到锦衣卫急报飞奔入皇城,今日就接到殿下召我入宫的旨意,由此也不难分析出原因。”李节微微一笑道,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
“你果然聪慧过人,难怪父皇要亲自召见你!”朱标当即也赞叹道,他之所以等在这里,就是想事先和李节透一下信,好让他有所准备,现在看来却根本用不着了。
“多谢殿下的夸赞,不过臣给陛下带来两样礼物,却在进谨身殿时被拦了下来,不知殿下可否派人取来?”
李节其实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他最大的优势是比古人多出几百年的经验和知识,而他要面对的朱元璋,却是从最底层爬到最顶层的一代帝王,面对这种人,耍心机玩心眼,或是一些小聪明根本不起作用,所以还是用最直接的办法,那就是送东西,肯定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哦?你打算送给父皇什么礼物?”朱标闻言也十分好奇的问道。
“利国利民之器!”李节神秘一笑道,但并没有过多解释。
李节的神秘也让朱标更加好奇,不过他是个懂礼的人,所以也没有再追问,而是让人取来那两个盒子,然后由宦官带着进到暖阁之中。
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朱元璋,李节也不禁有些紧张。
进到暖阁,李节也很快就见到了身材魁梧的朱元璋,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这时也在打量着他,这让李节也立刻低头行礼道:“臣李节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必多礼,起身答话!”朱元璋声音平和的道。
“谢陛下!”李节松了口气。
“朕听说你祖父对你有些成见,两家也闹的有些不愉快,朕与他相识数十年,又是儿女亲家,要不要朕帮你说和一下?”朱元璋笑呵呵的开口问道。
“要不要这么狠?”李节暗自无语,刚一见面,老朱就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他若同意,岂不是当着的老朱的面承认想和李善长和好,这要是日后李善长被杀时,他肯定难免一死。
若是不同意也不行,毕竟这个时代最讲孝道,之前李节是被李善长赶出家门,罪责不在他,但若是他不愿意与李善长缓和关系,说明他这个孙子对长辈心存恨意,在这个时代也同样是大逆不道。
“你怎么不说话,难道是不愿意与你祖父和好?”朱元璋步步紧逼道,这个问题就是他故意的,为的就是考验一下李节,看看他的表现是否能让自己满意?
李节这时也终于深吸了口气,然后向朱元璋再次行礼道:“启禀陛下,祖父对臣的成见颇深,非是三言两语就能化解,这也牵扯到臣的父亲叔伯,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臣对家中的事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节耍了个滑头,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而且还把父亲李祝这一代拉了进来,毕竟李善长和自己隔了一辈,真正的矛盾其实是从李祝那一代就开始了。
“父皇,这种家务事外人实在不好插手,而且韩国公与李节他们都是聪明人,我相信他们肯定能处理好家中事务的!”这时朱标也帮着打圆场道,这让李节也对朱标露出感激的神色,这位太子殿下的确是个宽厚的性子,比之朱元璋可好相处多了。
朱元璋当然也知道李节在耍滑头,不过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朱元璋却已经看出了几分,当下也是一笑道:“太子的话倒是提醒朕了,朕年纪大了,有时候倒是显得婆婆妈妈的了!”
“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也如日中天,臣有两件利国利民之物要呈给陛下御览!”李节这次主动上前开口道,他怕朱元璋再给自己出什么刁钻的问题,所以干脆把礼物送上,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哦,竟然还带了礼物?”朱元璋也有些惊讶,不过对于利国利民这四个字,他却又觉得有些夸大了。
当下宦官将李节带来的两个盒子送到朱元璋面前,然后将上面那个长条形的小盒子打开,露出里面一根黄铜打造的管子,这让朱元璋也有些好奇,当下伸手拿过,却发现管子两头都有水晶似的东西堵着,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陛下,此物名叫望远镜,也可以称其为千里眼,可以将远处的事物放大,让人看的极为清晰……”
李节说着又介绍了一下千里眼的用法,当朱元璋将千里眼拉开,然后放在眼睛前时,却是吓了一跳,随即让人将暖阁的窗子打开,然后他站在窗前向远处看去,结果竟然能清皇城城墙上士卒的一举一动。
第四十三章
地球仪
“好东西!好东西啊!”朱元璋举着千里眼左看看右看看,满脸都是狂喜的神色,一时间竟然不舍得放下。
后面的朱标也十分震惊的看着父亲的表现,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过父亲如此失态了,这让他也不禁好奇的向李节低声问道:“这千里眼真的能让人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
“殿下误会了,千里只是夸张之辞,通过这千里眼,顶多能看清三五里之内的景物,再远恐怕就无能为力了。”李节解释道,他制作的这根望远镜还是有些粗糙,倍率也有些低,毕竟时间仓促,以后有时间了可以再改进。
“三五里?那也相当了不起了!”朱标闻言也赞叹的点头道,如果李节真的说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恐怕他根本不会相信。
这时朱元璋终于恋恋不舍的放下千里眼,两眼放光的盯着李节道:“这个千里眼应该是为军中所造吧,若是军中的将领和斥候探马有了这千里眼,定能早早的发现敌情,料敌于先机!”
“陛下英明,千里眼的确是为军中所打造的,另外它也可以用于天文、地理或航海。”李节对朱元璋的表现十分满意,对方是行伍出身,而且本来就是个十分优秀的统帅,所以肯定能想到望远镜在军事上的用处。
“父亲,能不能让儿臣也见识一下这千里眼?”心痒难耐的朱标这时也终于忍不住开口请求道,他对这千里眼实在太好奇了。
朱元璋这时也十分高兴,当即将千里眼交给朱标,结果当朱标亲身体验了千里眼的神奇后,也是对李节赞不绝口,燧发枪虽好,但朱标毕竟不是士卒,平时也无法使用,所以感触不深,相比之下,千里眼的作用却是一看便知。
“李爱卿,上次燧发枪的赏赐还没有发布,你竟然又献上如此宝物,这让朕都不知道该怎么赏你了!”朱元璋大笑着坐到书案后,甚至还让人给李节赐座,更是改口称李节为爱卿,这在朝堂上可十分少见。
“陛下言重了,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李节也立刻谦虚道。
“父皇,不是还是另一件礼物吗,咱们快打开看看!”朱标这时也放下望远镜,兴致勃勃的走过来道,第一件礼物是望远镜,那第二件肯定也不比第一件差。
朱元璋闻言也醒悟过来,当即让人取来第二个盒子,说是盒子,其实这就是一只两尺见方的箱子,比装望远镜的那个盒子可大多了,不过箱子并不重,而当箱子打开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看到箱子里的东西却全都傻了眼,又是一个他们根本不认识的东西。
宦官将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到书案上,只见这东西是一个大木球,两头有凸起,与架子连接在一起,而且还可以滚动,而在架子下,则昌一个圆形的托,从而能让这东西稳稳的放在书案上。
“这个球是何物?”朱元璋打量着这个古怪的木球也一脸疑惑的问道,他发现这个球上似乎还刻画着一些复杂的图案,似乎像是地图,但为何画在一个球上?
“启禀陛下,此球名叫地球仪,上面刻画着天下所有的土地与海洋,我们大明就在这里!”李节说着走上前,然后找到大明的位置给朱元璋指出来道。
这个地球仪是李节让军器局的匠人打造出来,然后自己亲手将全球地图刻画在上面,当然他也只是凭着记忆刻画,七大洲、四大洋一个不缺,甚至一些重要的海岛也在,但形状、位置却有很大的误差,如果有人按照这上面的地图航海的话,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等等!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生活的大地是个球?”朱元璋闻言却是瞪大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他虽然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却也是出身最低的帝王,知识储备要差一些,特别是在天文地理方面。
“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浑天说吧?”相比之下,朱标这个太子就比朱元璋强一些,毕竟他可是受过正统的皇家教育,对天文地理也不陌生。
“什么是浑天说?”朱元璋立刻问道。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李节笑着上前解释道,随即他又摇了摇头,“这种描述其实并不准确,不过有一点倒是对的,就是大地如同鸡卵一般,都是一个球形,天下生灵都生活在这个球体上!”
“这……这怎么可能?”朱元璋听到李节的解释却是一脸的不信,如果不是李节之前献上的望远镜,恐怕他已经把李节当成一个骗子赶出去了。
“这浑天说我也有所了解,可若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如果我们头朝上,另一面的人岂不是头朝下,他们不会掉下去吗?”朱标这时也立刻问道,这也是古代浑天说无法解释的问题。
“太子殿下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答,我来给陛下与太子演示一下!”李节却是信心满满的道,似乎早就料到会有人这么问。
只见李节拿起地球仪,然后快步来到门外,朱元璋父子也好奇的跟上,只见李节来到门外后,竟然把地球仪在地面上滚动了几圈,随后就拿回来向两人展示道:“陛下请看,这地球仪上可多了些什么?”
“灰尘?”朱元璋看着面前脏兮兮的地球仪也立刻回答道,李节在地上滚了几圈,不沾灰尘才是怪事,不过暖阁中却是一尘不染,难怪他要跑到外面。
“不错,正是灰尘,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实在太大了,我们人对于地球来说,就像是这地球仪上的一粒粒灰尘,哪怕转动地球仪,灰尘也不会自己落下!”李节微笑着解释道,他倒是想用万有引力解释,但老朱父子肯定听不懂,所以还是用这个实例来解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有道理,这么一说,浑天说倒是十分合理了!”朱标闻言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朱元璋也同样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却忽然开口吩咐道:“宣钦天监!”
李节听到朱元璋要召钦天监,当即也是暗自苦笑,看来这老朱的疑心病又犯了,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这已经赶出了老朱的认识范围,当然要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