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59


“开什么玩笑,不用火绳你怎么引燃火药,难不成你拿火折子往火枪里捅不成?”蓝玉闻言大眼一瞪,一脸不相信的表情质问道,身为大将军,他对火枪当然最熟悉不过,可不用火绳的火枪却从来没听说过。
“舅舅,刚好我们要去试射,你来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朱标笑着拉住蓝玉的袖子道,他知道蓝玉的脾气火爆,李节年轻难免冲动,所以才主动打断他们。
“好,我倒是要看看不用火绳怎么用火枪!”蓝玉依然满是怀疑的看了李节一眼道,他虽然带兵厉害,但并不意味着在接受新事物方面强于别人。
李节也懒的再解释,当下跟着朱标来到左春坊一侧的空地,随后朱标也将燧发枪交给侍卫,本来李节是想亲自试射的,不过侍卫却不同意,因为按照宫中的规矩,除了侍卫外,严禁任何人携带武器,连刀剑都不行,更别说火枪了。
无奈之下,李节只得让一个懂火枪的侍卫拿着火枪,然后将使用方法教给对方,燧发枪与火绳枪的使用方法几乎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更简单,所以侍卫一学就会。
等到侍卫装填完毕,李节也退到朱标身侧,随着侍卫扣动扳机,只听“呯~”的声响,一枚弹丸喷射而出,打在了对面的墙上,立刻将青砖的墙面打出一个小坑。
“果然成了!”朱标大喜。
“竟然真的响了!”蓝玉有些不敢置信,随即他就反应过来,大步来到侍卫前抢过燧发枪,然后仔细的查看起来,结果还真被他看出一点门道来。
“这个是……火石?”蓝玉指着火枪击锤上的火石惊讶的向李节问道。
“启禀大将军,正是火石,这燧发枪是用火石击打铁砧,从而以火星引燃火药,如此一来,火枪也就不必担心风雨天气无法使用了!”李节笑着解释道。
“有意思,前段时间我听说军器局改进火药配方,使火药的威力大增,没想到现在又出一个燧发枪,看来日后火器必将大行于军中!”蓝玉目光炯炯的道,他傲慢归傲慢,但在军事上的嗅觉却是极为灵敏。
“舅舅你有所不知,之前改进火药的人也是李节!”朱标再次笑着向蓝玉介绍道。
这下蓝玉真的惊讶了,一两大眼再次打量了李节片刻,随即这才一笑道:“原来如此,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能,军中也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跟我去军中,日后保你封侯!”
李节听到这里却是暗自撇嘴,这蓝玉的嘴巴还真没把门的,什么话都敢说,封侯这种事只有皇帝才能做,你一个大将军说这种话可就有些大逆不道了,如果没人追究倒还罢了,如果被人抓住不放,日后就是谋反的罪证之一。
“舅舅,李节可是我詹事府的左司谏,日后我还有大用,你可不要夺人所爱啊!”幸好朱标这时开口替李节拒绝道,难得发现一个人才,朱标也不想轻易放手。
“多谢大将军厚爱,小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去了军中也个拖累,反倒是在军器局搞点新东西,对军中的用处还更大一些,比如这个!”李节说着掏出一枚纸包弹向蓝玉示意道。
“这里面不是火药吗,刚才我看燧发枪就是用这个东西发射的?”蓝玉认得纸包弹,不过他只是觉得这东西颇为精致,并没有往深处想。
“这叫纸包弹,里面的火药是定量的,如此一来,省去了士卒估量火药的时间,加快了射击速度,另外它还有一个好处,大将军这次出征肯定能用上。”李节再次笑道。
“出征能用上?”蓝玉再次惊讶的问道。
“不错,我听说大将军此次是去蜀中吧?”李节再次笑道,纸包弹可不仅仅是定装弹药,它还有一个隐藏的优点,在某些地方可是有大用。
第三十七章
两卫必叛
蓝玉这次说是出征,其实更像是镇守,主要是四川那边不太平,最近又有人造反,朝廷也想要四川修建几座城池以及道路,加强朝廷对四川的管控,所以才派蓝玉前去,一是平叛,二来坐镇。
“蜀中多盆地,气候极为潮湿,火药到了那边最怕泛潮,不过现在有了纸包弹就不同了,这层外面的纸涂有羊油,可以防潮,省去了许多的麻烦!”李节笑着向蓝玉解释道。
纸包弹外面的这层纸也不是普通的纸,而是需要特殊的处理,因为装填时,这层纸会包裹着弹丸一起塞到枪里,这样可以增加枪的气密性,提升火枪的射程,而为了方便装填,这层纸要涂上油脂,而这层油脂又可以防潮,可以说一举数得。
“有意思,这么一个小东西,竟然解决了许多大问题,难怪殿下不肯放你走,果然是个人才!”蓝玉拿着一枚纸包弹也赞叹的道,火药的防潮可是个大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后勤,而军队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后勤的压力小了,前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战力来。
面对蓝玉的夸奖,李节也谦虚了几句,不过心中却是暗自叮嘱自己:以后离这个蓝玉远点,这家伙骄横跋扈,也就是朱标这种宽厚的性子才不与他计较,但等到朱标一死,就算朱元璋不收拾他,继位的皇帝也不会容下他,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吧。
蓝玉对燧发枪和纸包弹都很感兴趣,不过燧发枪暂时无法供应军中,毕竟现在才是试制,可能还需要一些改进,就算马上批量生产,也要等到明年才能小批量的装备军中。
不过纸包弹倒是容易,事实上这段时间军器局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纸包弹了,里面装的都是新型的颗粒火药,其实颗粒火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潮,但需要将颗粒火药表面的细孔打磨掉,军器局暂时还没有这种技术,幸好纸包也能隔绝水汽,而这些纸包弹将优先供应边军。
蓝玉后天就要启程离开京城,所以他今天也是向朱标告辞的,没想到遇到李节,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这让他也十分高兴,最后与朱标聊了几句后,就准备告辞离开,毕竟军中还有一堆的事情需要他处理。
不过就在这时,朱标却想到一件事,于是叫住蓝玉道:“舅舅,去年你灭掉蒙元残部,但打下来还需要治理,朝廷准备将一部分蒙人安置在边境,设立应昌卫和全宁卫,你对草原上的事最为熟悉,不知你对此可有什么看法?”
蓝玉听到朱标的话却是一拍脑门道:“殿下你这可就难为我了,打仗我在行,但要说到治理地方,我可就不行了,不过要我说,干脆把那帮蒙人直接活埋了算了,留着他们也是祸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反了。”
听到蓝玉这么说,朱标也不禁无奈的一笑道:“蒙元虽然可恨,但也不能都杀了,一来有伤天和,二来蒙元人口也不少,根本杀之不绝,而且蒙元若是没有退路,可能会反抗的更加激烈,所以现在还是要想办法治理才是。”
“这种政务上的事情我是真不懂,殿下还是和大臣们商议吧!”蓝玉双手一摊道,他对这件事真的帮不上什么忙。
看到蓝玉也提不出什么意见,朱标也没有强求,于是亲自送他离开。
李节也一直跟着朱标,因为对方没有让他离开,而且燧发枪已经献上去,接下来他该做什么,肯定还需要朱标的吩咐,所以只能等着,只不过当他听到应昌卫和全宁卫的事时,却是眼睛一亮,随后一直低头沉思不语。
朱标带着李节再次回到左春坊,手中也在摆弄着那支燧发枪,过了片刻他这才看向李节道:“李节,你立此大功,自当有赏,提升为左清纪郎!”
“谢殿下!”李节也急忙行礼道,左清纪郎为从八品,一下子将他的官职提升了两级,这可比他父亲李祝的品级还要高,而且清纪郎掌管弹劾宫僚,纠举职事,在詹事府已经算是掌有实权的官员了。
“不必多礼,你精通火器,燧发枪虽然研制成功,但还需要督造和改进,这些你也要盯着,我会去向父皇为你请功,到时肯定还会有封赏!”朱标和颜悦色的再次道,他现在已经将李节视为一个可以培养的人才,毕竟他是太子,日后需要许多的人帮他治理天下。
“谢太子殿下!”李节再次感谢,不过这次他却犹豫了一下,随后终于还是一咬牙道,“殿下,臣刚才听卫应昌卫与全宁卫的事,对此臣有一些看法!”
虽然朱标与蓝玉谈论这件事时没有避着李节,但他现在忽然发表看法,却让朱标眉头一皱,因为李节的这种做法有些冒失,严重一些的甚至可以说他妄议朝政。
不过朱标毕竟是个宽厚的人,所以他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还是开口问道:“你有何看法?”
李节精神一振,当即开口道:“蒙元畏威而不怀德,虽然残部被灭,但蒙元在草原上的威望依然还在,所以那些草原人并不是真心臣服,若是朝廷将他们聚集在一起,设立应昌卫和全宁卫,臣敢断言,不出一个月,这两卫必叛!”
李节的话一出口,朱标的眉头却一下子皱了起来,李节冒失的对政务发表意见已经让他有些不快,现在又口出狂言,断定朝廷新设立的两卫会反叛,这让朱标也颇为不喜,毕竟设立两卫是朝廷众多大臣商议出来的结果,也得到他父亲朱元璋的同意,难道你李节比朝中的大臣,甚至自己的父亲还要聪明?
“嗯,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考虑一下的,你下去吧!”朱标虽然心中不喜,但面上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淡淡的挥手道,本来他还想好好的培养一下李节,可是现在看来,李节还是太年轻了,日后还需要好好的历练一番。
李节也能感觉到朱标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不过他却是毫不在意,因为他之所以敢这么说,自然是有自己的底气。
第三十八章
蓝玉是个混账
大年三十,宫中按照惯例,在华盖殿设宴款待群臣,不过皇帝朱元璋却只是露了一下面,给群臣们敬了下酒,又和几个老相识聊了几句,随后就离开了,只留下太子朱标替他招待群臣。
等到酒过三巡,朱标也借口不胜酒力离开了,不过他可没有去休息,而是来到东暖阁中,只见朱元璋依然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案后处理着奏折,哪怕是过年也不休息。
“父亲,大过年的,这些公务就暂时放一放吧!”朱标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以及微微佝偻的身躯,也不禁有些心疼的劝道。
“你娘都不在了,过了屁年!”朱元璋却是头也不抬的道。
朱标闻言却是眼圈一红,自从母亲马皇后去世后,父亲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平时喜怒无常也就算了,越是逢年过节,父亲就越是暴躁。
其实朱标也知道,这是父亲在想母亲了,以前母亲还在时,每次过年母亲都会亲自下厨,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父亲也很少对他们发脾气,可自从母亲走后,一切都变了。
“蓝玉那个混账走了?”朱元璋这时忽然开口问道。
“走了,昨天才走的,本来我想劝他过了年再走,不过舅舅他却说军情紧急,耽误不得。”朱标立刻回答道。
“哼,这个混帐东西胆大包天,连元主的妃子都抱上了床,导致对方不堪受辱而死,现在一群人等着弹劾他,与其让他呆在京城,还不如滚远一点,免得惹人厌烦!”朱元璋再次冷哼一声道。
“咳,舅舅在外的确有些胡闹,不过对朝廷、对父亲还是十分忠心的!”朱标也有些尴尬的替蓝玉求情道,毕竟对方是自己的舅舅,而且两人的交情又深,所以朱标自然不希望蓝玉受责罚。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朱元璋这时也终于处理完最后一份奏折,扔下了手中的御笔抬头道,“蓝玉这小子先是跟着遇春,后来又跟着大将军,倒是学了一身带兵的本事,可惜就是性子太差,日后迟早会惹出大祸!”
开国的功臣中,被封为大将军的有好几位,但是朱元璋口中的大将军却只有一位,那就是中山王徐达,也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玩伴,据说朱元璋儿时与伙伴游戏,自己扮做皇帝,徐达就是他的大将军,结果后来他果真做了皇帝,而徐达也成为了他的大将军,哪怕徐达已经去世了,但只要朱元璋提到大将军,就是特指徐达。
“父亲说的极是,不过舅舅这些年也收敛了许多,儿臣也劝过他,相信他日后定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朱标也再次为蓝玉辩白道。
“这倒是,以前他年轻的时候更加混帐,如果不是看在遇春的面子的,老子早就砍了他十回八回了!”朱元璋说到最后也有些恼火的道,蓝玉睡了元主的妃子,这种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元主和他一样都是皇帝,蓝玉敢睡皇帝的妃子,这已经是大逆不道了。
“对了,蓝玉走之前上了一道折子,说是要朝廷督促燧发枪的打造,好让军中早日装备,这燧发枪就是你上次和我说的那个?”朱元璋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开口问道。
“正是,儿臣也准备将燧发枪送给父亲做礼物!”朱标说着让人把装有燧发枪的盒子送了进来,并且亲自送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本就是行伍出身,对火枪也不陌生,当下拿起来打量了一下,也很快就发现了这燧发枪的不同,甚至他还扳起击锤,扣下扳击试了一下,结果发现击锤打在铁砧上时,也击发了不少的火星,显然这些火星就可以引燃火药。
“试过了吗,性能如何?”朱元璋把玩了几下立刻向朱标再次问道。
“已经试过了,性能极佳,不但不惧风雨,而且射程也比以前的火绳枪更远,威力更强,再配上特制的纸包弹,使火药不惧潮湿,哪怕是在南方也可以使用。”朱标再次禀报道。
“很好!看来你还真有眼光,那个李节倒是个人才,竟然立下如此大功,看来得好好的奖赏一番!”朱元璋闻言也十分满意的点头道。
“儿臣已经提升他为左清纪郎,负责督造燧发枪,以及日后的改良事宜!”朱标听到父亲的夸奖也十分高兴的道。
“那是你的奖赏,朝廷对此也不能没有表示,我看就让他在工部再兼个主事,这样督造燧发枪也更加的名正言顺,另外再赏赐一些财物田产,并张榜表彰,也好让世人知道,朝廷求贤若渴之心!”朱元璋难得大方一次,主要是他深知军事,对燧发枪也十分看好,所以对赏赐也丝毫不吝啬。
其它的赏赐倒也罢了,但是当朱标听到父亲要让李节去工部兼任主事,却露出犹豫的神色,自从胡惟庸死后,宰相之权分于六部,工部的职权也得到加强,哪怕一个九品的主事,但依然掌有实权,而且李节又立有大功,日后升迁肯定十分容易。
如果是之前,朱标肯定会十分高兴,因为父亲的认可代表着他的眼光不错,但是想到李节那天擅自议论朝政,而且还十分冒失的说什么两卫必反,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犹豫。
“怎么不说话了,难道你觉得封赏少了?”朱元璋也发现了儿子的异常,于是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这个……”朱标再次犹豫了一下,最后终于还是实话实说道,“启禀父皇,李节献上燧发枪时,曾向儿臣断言,说是朝廷在草原上设立的应昌卫与全宁卫,必定在一个月内反叛,儿臣觉得他太年轻了,还需要历练一番!”
朱标毕竟是个宽厚的性子,他隐瞒了李节偷听他和蓝玉谈话的事,从而妄议朝政的事,这样就算朱元璋生气,也不会因此治李节的罪。
果然,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冷笑一声:“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两卫才刚刚设立,他就断言这两卫会在一个月内反叛,难道他觉得自己比满朝的文武都要聪明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