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359


其实就算冯胜和汤和不说,李节也会私下里与刘英商议武学的事,毕竟武学不但是他提出创办的,而且还关系到大明的未来,所以他就算不在武学任职,也会为武学的发展而操心。
这次迁都,武学也是第一批要迁过去的政府机构,而且武学不比六部,不需要分成两批,直接就全部迁过去,而且还是要跟着朱标一起去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武学也趁着这个机会,可以把学员全都编到军中随行,而且到了北京后,这些武学的学员也要全部安排到边境的军中实习半年,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背后却有数不尽的事情,所以最近刘英也忙的要命。
中午的时候,汤和还留李节和冯胜一起吃了个饭,当然汤和现在的情况也吃不了什么东西,主要是由汤晟代他执行李节两人,不过在吃饭的时候,汤和却又吵着要喝酒,气的汤晟眼泪都出来了,最后还是李节劝住了汤和,走的时候汤晟还和李节抱怨,有时候他感觉自己不是亲孙子,李节才是汤和的亲孙子。
不过就在几天之后,汤和的病情再次加重,甚至一度无法言语,老朱也派御医诊治,但御医对汤和的病情也是束手无策,最后老朱也亲自登门探望,李节也跟着一起去了,汤和虽然说不出话,但神智却十分清醒,一直拉着老朱流眼泪,最后还用手在老朱手中写了“回家”两个字。
这让老朱也明白了汤和的想法,知道他是想回老家凤阳,毕竟落叶归根,汤和也有这种想法,甚至连死都要回到老家再死,老朱也最了解汤和的想法,于是就立刻让人准备船只车马,以最快的速度送汤和回凤阳老家。
汤和离京的那天,李节也再次前去相送,想到这次很可能就是永别,李节也不由得心中伤感,但却还是强自忍下眼泪,与汤和开了几句玩笑,不过汤和却拉着他的手重重的握了几下,这让李节也明白,他是在最后叮嘱自己,不要忘了当初的承诺。
汤和最终还是离京了,也许下次听到的就是他的死讯,而在汤和走后,老朱的脾气也再次暴躁了许多,听说又砸了不少的砚台和镇纸,其实老朱表现也很正常,毕竟当年的老兄弟一个个离开了,老朱也愈发的孤独了。
转眼间又是新的一年到来,刚过上元节,整个京城就开始行动起来,一支庞大的队伍开始组建,老朱几乎把整个朝廷分成了两半,一半留在京城,一半跟着朱标去北京,这几乎是把皇权也分给了朱标一半,要是朱标真有什么异心,完全可以和老朱划江而治了。
说起来这种事也只有老朱才敢做,历史上的各个皇帝,对于太子的态度都颇为微妙,哪怕再怎么宠爱太子,也会对太子有几分提防,但老朱对朱标却有着绝对的信任,这种情况也在历史上极为少见!
第三百四十章
麻将的传播
二月初,朱标率领着庞大的队伍离京,老朱与率领文武百官前去相送,因为人数太多,出行的船队几乎把整个河面给铺满了,前来送行的人也站满了码头。
老朱拉着朱标的手叮嘱了好久,随后又和李节等大臣交待了几句,最后这才命令整个船队启航,朱标也立刻登上自己的坐船,然后率领着船队缓缓的驶离了港口,老朱站在岸边也久久不愿离开。
事实上因为朱标这次随行的人员太多,所以根本不可能一次全都出发,于是整个队伍就分成了三部分,朱标率领的是最先出发的第一部分,接下来的一个月后,后面还有两只船队会陆续离京赶往北京。
李节有自己单独的船只,毕竟他这次并不是一个人离京,而是带着朱玉宁一起去北京,另外朱雪晴也和他们在一起,所以带的东西也随从比较多,一条船甚至还有些挤。
值得一提的是,李节的父母并没有跟着李节一起去北京,毕竟现在才刚开始迁都,北京那边也还不稳定,再加上李节父母又要照顾幼子,所以也不方便长途跋涉,所以李节和家里商量了一下,打算等日后京城稳定下来,到时再全家搬迁也不迟。
这次李节他们不再走陆路,也没有走海路,而是选择乘船沿江而下,然后进入运河北上,毕竟这次他们带的人比较多,而且还有不少的家眷,所以走水运比较舒服一些,海运其实也可以,但毕竟危险性大一些,朱标可不敢带着这么多人冒险。
朱玉宁第一次离开金陵城,刚开始登上船时,因为码头上人太多,所以她还不好意思出船舱,等到船队驶入长江之后,她和朱雪晴就立刻忍不住走到船头,打量着大江两岸的景色,对于她来说,这些景色都是极为新奇的,甚至看到岸边有人用牛耕田都能让她大呼小叫,丝毫没有往日公主的矜持。
李节刚开始在朱标船上,因为朱标要召集船队的重要人物议事,主要是通报一下行程,虽然李节早就知道了,但还是陪着朱标开完了会,然后就告辞回到自己的船上,陪着朱玉宁欣赏两岸的景色。
不过在最初的新奇劲过去后,朱玉宁也终于肯回船舱休息了,刚巧这时朱允熥也来了,于是李节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麻将,然后四个人搓起了麻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当然要找点事情消磨一下时间。
朱标刚开始也挺忙的,毕竟这么大的船队出行,肯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过他很快就把事情理顺了,将大部分事务都交给手下的大臣处理,这点朱标比老朱强,至少他愿意相信大臣,也懂得给他们放权,不需要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毕竟他可没有老朱那么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身体。
事情都交给大臣们去做了,朱标也慢慢的闲了下来,这天他刚好有空,正想找儿子朱允熥过来聊一聊,看他对此次迁都有什么看法,日后到了北京又有什么打算?
不过让朱标没想到的是,他派去的人却很快回来禀报,朱允熥并不在自己的船舱,要知道朱允熥可没有家眷,所以他和朱标是同乘一般,但现在却不在船上,这让朱标也十分惊讶,当即派人去打听情况,结果很快得知,朱允熥去了李节的船上,而且这几天都是早上去晚上才回来。
虽然朱标知道朱允熥与李节交好,而且小舅舅去姐夫那里也正常,但朱允熥去的也太频繁了,不但每天都去,而且还十分有规律的早出晚归,简直比去衙门点卯都准时,这让朱标也感到有些奇怪。
于是朱标就让人安排了小船,然后自己乘船来到李节的船上,结果刚来到船舱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朱允熥兴奋的叫道:“杠上开花,胡了,总算可以翻身了!”
随着朱允熥兴奋的叫声,紧接着里面又传来李节等人不满的声音,随即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一阵响,这让朱标也更加好奇,当即悄悄的推门而入,结果只见李节四人围着一张桌子而坐,桌子上堆满了小木块。
李节四人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桌子上,根本没有注意到朱标的到来,等到他们刚把麻将垒好,朱标这时也忍不住问道:“你们这是在什么呢?”
李节四人闻言这才发现了朱标的到来,当即也都急忙的站起来行礼,有叫父亲的,有叫大伯的,也有叫殿下的,场面一度有些混乱,特别是朱玉宁和朱雪晴,脸上也都有些害羞,虽然打麻烦只是消遣之用,但也算是一种赌博。
“好了,都是一家人就不必拘礼了,你们在玩什么?”朱标看着桌子上已经被垒成四道整齐长城的麻将再次开口问道。
“父亲,这叫麻将,是姐夫发明的一种游戏,主要用来消磨时间之用!”朱允熥十分机灵的上前回答道。
“麻将?看起来挺有意思的,你们能不能教教我?”朱标闻言也笑呵呵的再次道,他是个宽厚的人,对于儿女辈们适当的玩乐也并不反对,甚至还十分愿意参与其中。
“殿下喜欢的话就来坐我这里,我来帮您介绍一下!”李节这时也开口笑道,他今天手风不顺,刚才是他和朱允熥一起输,现在朱允熥要翻盘了,但他却还没有半天动静,所以干脆让出位子让朱标试一试,说不定能借助朱标身上的龙气翻盘。
朱标也没有客气,当即坐到李节的位子上,李节则坐在他身边,先是给他介绍了一下麻将牌,以及麻将的玩法,这本来就没什么难得,朱标也是一听就懂,然后又试玩了两把,结果朱标也很快体会到麻将中的乐趣。
说来也巧了,之前李节玩的时候输的惨不忍睹,但现在换朱标上来后,却是牌运极佳,坐在他上首的朱允熥更是接连点炮,连朱玉宁和朱雪晴姐妹都把之前赢的输了进去,这也更让朱标高兴的眉飞色舞,等到天黑结束之时,他更是满载而归,几乎把朱允熥三人的零钱赢了个精光。
朱标学会了麻将,还体会到了赢钱的乐趣,接下来自然是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天都跑到李节船上玩麻将,不过最后李节四人都不愿意陪他玩了,主要是朱标的手气实在太好了,四个人加在一起都玩不过他,所以最后李节干脆送给朱标一副麻将,让他找别人玩去了。
还真别说,朱标自己有了麻将后,也很快召集了几个亲近的大臣一起玩,而这些大臣学会麻将后,使得麻将的玩法也很快扩散出去,越来越多的人自制了麻将牌,最后船队才走到苏州,整个船队上下就已经是一片麻将声,整个船队几乎就没有不会玩麻将的人。
面对这种情况,李节也是哭笑不得,麻将本来是他用来与家人自娱自乐的东西,之前也并没有打算传播出去,结果没想到这次去北京的路上却传播了开来,估计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大明。
说来也有趣,麻将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船队上的船工无聊时发明出来的,现在的麻将也是他们在乘船去北京时传播出去的,看来麻将这东西果然与水有缘。
不过麻将虽然可以做为赌博的用具,但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船队上下都专心玩麻将,反而少了许多的事情,使得枯燥的旅途也变得有趣起来,也就在这一片麻将声中,船队进入运河一路北上,一点点的缩短着与北京城的距离!
第三百四十一章
无聊的朱棣
高丽开城,朱棣百无聊赖的拨弄着眼前的地球仪,脑子里也全都是李节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当初老朱把地球仪送给他们这些儿子,而且还有附送的世界说明,后来朱棣见到李节后,也请他亲自讲解了一下这个世界的大概情况,这些也一直印在朱棣的脑子里。
现在的朱棣十分无聊,高丽已经被他掌握在手中,经过几年的治理,高丽国内的反对势力已经被他肃清,同时因为与大明的紧密联系,使得双方的商业交流也十分频繁,再加上一些新技术的引进,使得高丽国内的发展速度极快,一批依附于他的新贵族也应运而生。
世界上最坚固的感情就是利益,而朱棣在高丽国内培养出一批新贵族后,自身的统治当然更加牢固,如果有人敢质疑他的统治,现在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动手,自然会有高丽人帮他处置那些有二心的人。
以前高丽外部还有女真人的威胁,但是自从李节提议,招募女真人去倭国后,现在的女真人势力大减,原来兴盛的部落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青壮的男人全都跑到倭国跟着朱樉混饭吃了。
说起来那些女真人也真是好骗,朱樉明明是把女真人当成手中杀人的刀子,偏偏女真人也乐此不疲,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给他们美食美酒和女人,他们就愿意给你卖命,反正他们女真人的命也不值钱。
以前朱棣对女真人的威胁还是挺苦恼的,甚至恨不得把所有女真人都杀之而后快,但是当女真人的威胁彻底消失后,他却猛然发现,整个高丽周围再也没有威胁了,国内也彻底的平定下来,整个国家可以说是海晏河清,再也没有仗可打了。
也许对于别人来说,这种难得的和平是一件好事,可是对于朱棣来说,却是一种折磨,他本就是个不安分的人,平时最喜欢的就是打仗,甚至对他来说,权势、女人、财富等等,这些东西都远不及战争给他带来的刺激与满足感。
可以说在朱棣看来,自己就是个为战争而生的人,这也是他之前为什么放弃在北平的生活,跨越大海来到高丽,因为这里能给他带来更大的满足和刺激,然而现在高丽平定后,他却忽然发现,高丽做为一个半岛国家,唯一接壤的国家只有大明,他总不能起兵和自己的老爹干仗吧?
“人生真是寂寞啊,好恨自己为何不能早生数十年,那时也能与父皇并肩而战,迎敌四方豪杰!”朱棣最后也不禁低声自语道。
在朱棣心中,从来没有想过与老朱为敌的想法,虽然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信,但却没到狂妄的地步,对于朱棣来说,老朱就是他面前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山,甚至他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攀上山腰,更别说超越老朱了。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见姚广孝快步走了进来禀报道:“殿下,方关率领的海军回来了,而且带来了不少战利品,正在江华岛那边售卖给商人!”
“妈的,这帮水上漂倒是逍遥自在,老子堂堂亲王却只能困守在这小小的开城之中,简直太它娘的憋屈了!”朱棣闻言也气的大骂道。
朱樉在倭国四面树敌,老朱担心他被倭国的各方势力围攻,于是就命令方关率领海军,采用当初倭寇袭扰大明沿海的做法,对倭国沿海袭扰不休,要知道方关这群海军可比倭寇专业多了,武器也更加精良,最关键的是他们还不怕倭国水军,如果对方敢出海清剿,反而会被他们直接消灭于海上。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倭国的沿海都处于方关海军的威胁之下,而且每当国内想要组织联盟对付朱樉时,方关这边就会加重对倭国的打击,而且还着重打击那些牵头联盟的势力,这也让倭国内部形不成合力对付朱樉,朱樉则借着这个机会更是四处出击,简直无往而不利。
“殿下息怒,海军虽然看似逍遥自在,但也冒着很大的风险,比如上前出海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大风暴,为此还损失了一条战船,上百名将士也因此陨命!”姚广孝当然明白朱棣的心思,这时也开口劝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了,我现在都恨不得替方关出海!”朱棣再次气乎乎的道,他现在无仗可打,所以听到别人打仗就眼红心急。
姚广孝闻言也是哭笑不得,最后只能耐心的劝道:“殿下的心思我知道,但现在殿下坐镇高丽,也能造福一方,陛下对殿下更是赞誉有加,另外我听说太子马上就要率人到达北京了,到时殿下也有护翼京城之责,自然更不能轻动啊!”
听到大哥朱标要去北京,朱棣也总算冷静了几分,不过随即他又有些焦躁的道:“大哥来北京倒是好事,可我不能老是这么无所事事下去,大师你快帮我想个办法,实在不行我也率兵杀到倭国去,二哥他去倭国那么久,却还没能平定倭国,简直太废物了!”
“殿下不可,扶桑王可是陛下亲封的,也就意味着把倭国封给了二殿下,您可不能贸然插手,否则肯定会引起陛下的不满!”姚广孝闻言也吓了一跳,当即劝说道。
朱棣虽然脾气暴躁,但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现在也不过是说气话而已,不过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战乱四起的倭国,自己却不能插手,这对朱棣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想到这里,朱棣忽然重重的一拍桌子道:“早知道高丽困守一方,当初就不应该来这里,说起来也怪李节,要不是他忽悠我来了高丽,恐怕也不会让我这么难受!”
听朱棣提到李节,姚广孝也眼睛一亮,当即开口笑道:“殿下,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当初是驸马让您来的高丽,那就让他再帮您想个办法,据我所知,驸马好像也陪着太子殿下一起来北京了!”
“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朱棣闻言也兴奋的一拍巴掌大叫道,无论是自己来高丽,还是二哥朱樉去倭国,都和李节有着脱不开的关系,现在自己对高丽不满意,李节也要负很大的责任,所以他也必须帮自己想个可以解决的办法!
“大哥他们什么时候能到北京?”朱棣当即再次问道。
“太子带的随行人员太多,虽然走的是水路,但行程也比较慢,据我最新得到的消息,他们好像已经到达山东地界,算算时间,估计最少还要等上一两个月。”姚广孝再次回答道。
“这也太慢了!”朱棣闻言也再次露出不满的表情。
“殿下,您要是实在觉得无聊,不如就去江华岛一趟,方关他们可能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您也可以和他打听一下倭国的事,另外听说他们还带回不少倭国的特产。”姚广孝这时再次开口建议道。
“也好,让人备马,咱们现在就去江华岛!”朱棣闻言也立刻点头道,仗是打不了了,但听别人讲一下打仗的事也能过过干瘾。
江华岛本来就在开城边上,以前因为道路不好,产能也多有不便,不过朱棣来到高丽后,立刻组织民夫修建了一条开城到江华岛的官道,江华岛的港口也能成开城通往外界的窗口,道路上全都是来往的商队。
朱棣率人骑着快马,不过几个时辰就到达了江华岛,而当他来到岛上的港口时,也很快找到了方关,不过当朱棣见到方关时,却忽然发现他身边还有一个熟人,这让他也惊讶的问道:“你怎么也在这里?”
第三百四十二章
张定边谈合作
朱棣来到江华岛来见方关,结果却看到方关身边有一个熟人,这个人竟然是一身便服的张定边,对于这位当年的第一猛将,朱棣当年也十分神往,所以之前也找机会见了几面,却没想到张定边忽然出现在这里。
“参见燕王殿下!”张定边倒是十分和善的微微一笑,然后向朱棣行礼道,他现在虽然定居在九州岛,已经不算是明人,但对于大明皇室还是保持着一定的尊敬。
“咳~,老将军客气了,不知老将军为何不在九州,反而来到我们高丽?”朱棣也时也还礼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