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359


因为长江水灾的原因,导致大批灾民涌入京城,为了赈济灾民,老朱分别派朱允炆和朱允熥各负责一部分灾民,这其实也是对他们考验。
上次灭门惨案的时候,老朱也算是考验了一下朱允熥和朱允炆的眼力,不过那并不算是正式的考验,而这次赈济灾民却是一件真正考验两人能力的政务,所以老朱也严禁任何人帮他们,特别是李节,更是直接被他派到朱标这里,让朱标亲自看着他。
“父皇不止不信任你,连允炆身边的几个人也都被打发走了,这次两人都是孤身上任,身边也配了一样的官吏,就看他们能把赈灾搞成什么样子?”朱标再次一笑道。
赈灾这种事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朝廷给灾民发放粮食,然后暂时安置下来,让他们不至于因饥饿而作乱,但真要做起来也不容易,特别是灾民极难管理,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引发大问题,当然在京城这里也不怕灾民叛乱,所以老朱才会放心的交给两个孙子练手。
“殿下,允熥他们也已经开始赈灾好几天了,您觉得他们谁的表现更好一些?”李节忽然笑嘻嘻的向朱标打听道,这几天他被困在文华殿里,回家天都黑了,根本没时间打听朱允熥他们赈灾的事,不过他觉得朱标应该会知道。
“这你可问错人了,因为灾民太多,父皇已经让人关闭了城门,允熥他们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我这几天也不知道他们搞的怎么样了。”朱标却是两手一摊回答道。
“要不咱们去问一下陛下吧,陛下肯定知道他们的情况!”李节闻言也立刻鼓动道,朱允熥已经出城好几天了,而且这次又是他和朱允炆正式的比试,所以他也很想早点知道结果。
“你想知道就来问我,鼓动太子干什么?”就在这时,殿外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紧接着就见老朱一身便服的走了进来。
“参见父皇、陛下!”朱标和李节也立刻站起来向老朱行礼道,其中李节也是一脸的尴尬,没想到老朱也有喜欢偷听的习惯?
“好了,换上便服,随我一起出城!”老朱大手一挥吩咐道。
“换衣服干什么?”朱标这时还有些不明所以。
“你们不是想知道允熥他们的情况吗,咱们现在就去看看!”老朱再次开口道。
听到老朱要带自己去城外,李节也立刻兴奋的答应一声,朱标也立刻吩咐人去准备衣服,很快他和李节也换上了便服,然后跟着老朱上了一辆看似普通的马车,然后悄悄的出了皇城。
“陛下,咱们先去谁那里?”马车上李节向老朱问道。据他所知,朱允熥在城南,朱允炆则在城北,这一南一北两个安置灾民的地点,彼此间互不干预。
“先去北边吧,毕竟近一点,另外我听说允炆似乎做的不错!”老朱想了想回答道,皇城也在京城的北边,距离朱允炆那边的确近一些。
听到老朱说朱允炆做的不错,李节却是心中惊讶,以他对朱允炆的了解,像赈灾这种事情他不搞砸就不错了,现在竟然被老朱说一句不错,这可实在是让人没想到。
马车转向出城,很快就来到城北神策门外,这里是朝廷设置的灾民安置点之一,之前涌入城中的灾民也被迁到这里,朱允炆现在复杂统筹整个灾民营的安置,以及各种物资的发放等事务。
当马车出了神策门,眼前也立刻出现一片巨大的营地,而在靠近城门的一侧,则设立了数个施粥点,无数灾民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放粥,排除的队伍都有栅栏隔着,防止施粥时灾民一拥而上。
“咦,没想到允炆还挺有本事的,竟然把一个灾民营管的井井有条!”朱标看着眼前的营地也露出惊讶的神色道。
不过老朱却是不置可否,他也没让人通知朱允炆,而是迈步就进到灾民营中,本来在外面看着好像还不错,结果三人刚进灾民营,旁边正在排队的队伍就发生了打斗,似乎是一个灾民插队,结果与前面的人争执起来,一时间打的头破血流。
老朱看到这里也是眉头一皱,只见打架的两个人打了许久,最后才被其它的灾民拉开,而那些负责施粥的官吏从头到尾都没有抬头看一眼,更别说派人管一管了。
“允炆还是太年轻,对灾民的管理还是有些放松啊!”朱标看到这里也感慨一声,老朱则没有说什么,转身迈步又往灾民营的内部走去。
走过前面的排队的空地,后面就是灾民们临时搭建的住所,其实就是用各种木头、破布等搭建起的一个个小窝棚,有些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现在也都只能窝在里面,等着家人给自己领粥充饥。
而李节和朱标刚进到这片窝棚区,立刻都是一皱眉头,因为整片区域都充斥着一种恶臭,地面上也是便溺满地,毕竟这本来就是个临时的营地,也根本没有什么厕所,再加上灾民也在不乎这个,所以整个营地根本没办法下脚。
老朱虽然不怕恶臭,毕竟他经历过更加恶心的场景,不过看到眼前这种情况也是眉头紧锁,做为一个领兵之人,他对安营扎寨也十分熟悉,自然也知道这种恶劣的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各种疫病最容易从这种脏乱的营地中爆发。
不过就算是这样,老朱还是带着李节和朱标在营地里转了一圈,最后出来时也是脸色发黑,因为整个营地不但又脏又乱,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的管理可言,所有灾民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打架斗殴也是随处可见。
期间更是见到一些人仗着身强体壮,抢夺别人领回来的米粥,如此一来,有些灾民根本吃不到任何东西,甚至还有些弱势的灾民被饿死,尸体停放在原地却根本无人处理,只能任由尸体腐烂发臭。
“父皇,允炆他……”朱标这时也知道朱允炆做的实在太差,于是也想替他求情,但话一出口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行了,咱们去见一下允炆!”老朱这时也脸色阴沉的打断了朱标道,本来他听说朱允炆这里不错,刚来到这里猛一看似乎还行,可真正进到灾民营却发现完全不一样,虽然灾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口吃的就行,但赈灾如果只是给灾民发放粮食,那也未免太简单了。
看到老朱生气,朱标也不敢再开口,一行三人来到灾民营的西南角,这里就是朱允炆处理公务的地方,不过三人刚来到这里,还没等进到房间,却听到房间中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听声音其中一方正是朱允炆。
第三百二十五章
灾民营(下)
“殿下,粮食已经不够了,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连三天都坚持不住了!”房间中一个中年人苦口婆心的声音传来。
“怎么会不够,朝廷不是调拨了足够的粮食赈灾吗,现在那些粮食呢,不会是被你们户部给克扣了吧?”朱允炆愤怒的质问声传来。
“殿下不要血口喷人,我们户部哪有胆子克扣赈灾的粮食,要知道这里可是京城啊!”里面的中年人似乎也有些急了,当即大声争辩道,克扣赈灾粮这种事的确有,但那也要分情况,像在京城这种地方,就算是借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毕竟老朱可一直盯着呢,一个不小心就是剥皮实草的下场。
“那粮食呢,为何只能支撑三天?”里面的朱允炆再次恼火的质问道。
就在朱允炆的话音刚落,外面的老朱也终于忍不住迈步走了进来,只见房间中的朱允炆与一个中年官员正在面红耳赤的对峙中,两人见到老朱也都吓了一跳,当即上前行礼。
“允炆你们在吵什么呢?”老朱沉着脸问道。
“启禀皇爷爷,孙儿前来赈灾,户部保证过会调集足够的粮食,可是这才赈灾没几天,这个胡主事就说粮食不够了,所以我才十分恼火。”朱允炆一脸委屈的回答道。
老朱扭头看了一下中年官员,当即开口道:“你叫胡备吧,说说是怎么回事?”
胡主事这时也一脸的委屈道:“陛下,为了这次赈灾,我们户部的确准备了足够的粮食,但粮食的调集也需要时间,所以需要分批调来京城,而这第一批的粮食本来足够坚持十五天,可现在才过去七天,剩下的粮食却只够坚持三天了,这……”
胡主事说到最后也不敢再说下去,不过他却用眼睛看了看旁边的朱允炆,明明够十五天用的粮食,现在却只够用十天,显然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允炆用的太浪费了。
朱允炆也不傻,这时也立刻明白胡主事的言外之意,当即也为自己争辩道:“皇爷爷,外面的灾民那么多,甚至每天都有灾民饿死,孙儿也是想让灾民能够吃饱,所以才加大了放粮的力度,却没想到户部准备的粮食根本不够。”
“那你放粮之前就没有清点过粮食的数目吗?”朱标这时也终于忍不住问道,做为主管放粮的官员,第一件事肯定是要清点粮食,然后再查实灾民的人数,做一个放粮的计划出来,若是没有计划就开始放粮,不出乱子才怪呢?
果然,朱标的话一出口,朱允炆立刻脸色通红,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显然他事先根本没有清点粮食,更别说什么计划了。
老朱这时的脸色也更难看了,本来他心中对朱允炆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哪怕有了之前灭门惨案的事,也觉得只是朱允炆太年轻,对人心没有太深的认识,所以并不算什么大问题,可是今天在灾民营转了一圈,却让他大失所望,如果朱允炆是个普通的官员,以他现在的表现,绝对可以称得上“庸官”二字。
“胡备,城南那边的粮食数量与这边一样吗?”最后老朱没有理会朱允炆,而是扭头向胡主事再次问道。
“启禀殿下,京城南北两处灾民营的配备都是一样的!”胡备也立刻回答道。
“走!去城南!”老朱说着扭头就走,不过刚走两步却又忽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再次吩咐道,“允炆你也跟着一起来!”
朱允炆也立刻答应一声,然后老老实实的跟在朱标身后,旁边的李节看了他一眼,不过却什么也没说。
其实对于朱允炆的表现,李节反而觉得十分正常,因为这就是朱允炆真正的水平,历史上他就是这么把老朱交给他的江山给搞丢的,明明手里一堆的王炸,却想一出是一出,削个藩都能搞的天下大乱,说句实话,李节觉得就算是把明末的崇祯帝放在朱允炆的位置上,都能比他强一万倍。
一行四人坐上马车,穿过京城来到城南的聚宝门外,朱允熥掌管的灾民营就设在城门外,等到老朱他们下了马车,却全都是一愣。
相比朱允炆的那个灾民营,眼前这个灾民营却有些不一样,只见这里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许多衣着破烂的灾民在官吏的指挥下修建房屋、道路等设施,完全就是一片修建中的大工地。
老朱在惊讶过后,也立刻迈步进到灾民营中,只见干活的大都是强壮的男人,除了指挥的官吏外,灾民中也有一些负责监工,使得干活的人不能偷懒,而在营地的一角,已经搭建好的工棚里有不少妇人正在烧火做饭。
再往营地里走的话,很快就来到一块已经修建好的区域,里面的房屋虽然简陋,但至少已经能住人,一些老人和妇人负责照看孩子,时不时就会有打闹的孩子从李节他们身边跑过,如果不知道他们是灾民,恐怕会以为这里就是个普通的村落。
整个营地用栅栏围了起来,而且还有专门的官吏负责带人巡视,所以灾民营的治安也有保证,卫生方面更是比城北的灾民营强上无数倍,特别是这里的灾民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事情做,连孩子都比城北的灾民有活力。
看到眼前的这副景象,老朱的脸色也终于好看了许多,随即他就打算找朱允熥问一下,结果来到处理公务的地方却扑了个空,最后还是询问了一下营地的官吏,这才从营地后面正在挖掘水井的队伍中找到了朱允熥,不过他现在却像是个泥人一般,不熟悉的人恐怕根本认不来他就是皇孙殿下。
“参见皇爷爷、父亲!”朱允熥见到老朱和朱标也十分惊讶,当即抹了把脸上前行礼道,不过他一脸的青泥,怎么都抹不干净。
“允熥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朱标看到朱允熥的模样也第一个忍不住问道。
“父亲有所不知,灾民营中没有水井,吃水还要到数里外担水回来,十分的麻烦,所以我就组织人想挖几口井,刚好我懂一些地理方面的东西,所以就亲自动手帮忙了。”朱允熥笑着解释道,他跟着李节所学颇杂,特别是在求真书院什么都懂一点。
“允熥,我让你赈济灾民,你怎么在这里兴建起村镇了,难道你想让灾民在京城定居下来吗?”老朱这时却脸色一板问道。
老朱的话一出口,李节立即发现旁边的朱允炆脸色一喜,似乎也十分希望老朱把朱允熥也骂一顿,虽然他也看出朱允熥的营地比自己那边强的多,但越是这样,他心中就越是嫉妒。
“皇爷爷息怒,孙儿并不是想要让灾民在此定居,而是想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毕竟赈济灾民不能只是简单的发放粮食,否则灾民吃饱后,闲来无事肯定会惹出一些事端!”朱允熥却是丝毫不慌的禀报道。
“咦?这些练兵的道理你都是从哪学的?”老朱听到朱允熥的话也再次惊讶的问道,练过兵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操练士卒时,必须要将他们的力气榨尽,再以军纪约束士卒,否则一群精力充沛的壮年男子聚在一起,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搞得军营大乱!
“孙儿以前经常去武学,也曾经学过一些兵法,所以在安置难民时,也想到了军营的管理之法,于是就套用了过来!”朱允熥立刻回答道。
“难怪我刚才感觉这灾民营的布局有点眼熟,现在想来的确有点像军营!”朱标这时也一拍巴掌大笑道,灾民营中秩序井然,许多地方的划分的确是按照军营来做的。
“不错不错,能够活学活用,没有拘泥于书上的内容,倒也十分难得!”老朱这时终于露出一个笑脸,并且夸奖了朱允熥一句,这让后面的朱允炆也脸色一黑,看向朱允熥的目光也更加嫉妒。
“谢皇爷爷夸奖,孙儿只不过在尽应尽之责罢了!”朱允熥虽然十分高兴,但还是强自冷静下来回答道,不过他说话时也看了一眼朱允炆,当看到对方嫉妒的目光时,他却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心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要知道以前都是朱允熥嫉妒朱允炆,因为无论哪一方面,朱允炆都比他表现的更加出色,这也让朱允熥大受打击,甚至连读书的信心都没有了,却没想到现在风水轮流转,竟然轮到朱允炆嫉妒他了。
“咳~,陛下,不如就让允熥带我们详细的参观一下这个灾民营,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陛下帮他指正!”这时李节忽然干咳一声上前道,他主要是怕老朱和朱标看到朱允熥脸上的得意,所以才出来转移话题,同时也在话中提醒朱允熥,免得他得意忘形。
朱允熥和李节早就培养出无比的默契,闻言也立刻醒悟过来,当即也收敛笑容,老朱这时也兴致颇高,毕竟之前朱允炆让他十分失望,幸好朱允熥表现的相当不错,这让他也大感欣慰!
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输在哪里?
朱允熥带着老朱四人参观了一下整个灾民营,一边走一边帮着他们介绍营地中的各种设施,因为时间还短,所以现在营地中修建的设施还比较简陋,但各个区域已经划分出来,最主要的是,大部分的灾民已经被动员起来,所以整个灾民营都带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不对啊,你这里的灾民人数不少,平时又要干活,肯定吃的更多,朝廷调拨给你的粮食够用吗?”这时朱允炆忽然大叫一声质问道,他在城北的营地虽然浪费了点粮食,但大部分还是用来养灾民了,所以他那边缺粮,朱允熥这里也应该缺粮才对。
“粮食的确不够用,比如我这边的粮食也只剩下四五天用的,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我已经和几个商家谈好了,这两天就可以带灾民去接一些体力活,只要干活就有工钱可拿,如此一来,他们自己就能养活自己,我只需要负责那些无法干活的老弱病残就行了。”朱允熥淡笑着回答道。
“好办法,没想到还能这么赈灾!”朱标闻言也再次赞叹道,虽然以前他就知道朱允熥的变化很大,可是今天朱允熥给他的惊喜却实在太大了,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已经成长到这种程度了,甚至从他身上,已经能看出几分李节的影子了。
“就该这么干,灾民有手有脚,不能老是让朝廷养着,如果让他们养成躺着也有人给饭吃的习惯,那就没人愿意干活了!”老朱这时也点头赞同道,他深知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所以赈济灾民也不能让他们光吃饭不干活,否则朝廷有再多的粮食也不够养他们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