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359


“陛下英明,现在玻璃温室的建造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就差建一个实物,不知陛下可有意在宫中建一座?”李节笑呵呵的向老朱再次开口问道,说话时也看了看旁边的郭惠妃。
郭惠妃这时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老朱,她实在太想要这个玻璃温室了,不过她也知道,建造一座温室不但花费不菲,而且还需要在宫中动工,她恐怕也做不了这个主,所以只能求老朱答应。
“好,李节你来负责建造这座温室,到时朕要亲自试试它是否能用来种东西!”老朱也很快拍板道,现在天气渐暖,温室当然也用不到了,不过等到天冷之后自然会用到。
“臣遵旨!”李节当即也领命道,他之所以把温室拿出来,本来就是想在宫中建造一座,福寿只是其次,主要也是想借皇宫的名气,把玻璃温室最快的推广出去,顺便也能普及玻璃的应用。
李节夫妇送上寿礼后,接下来又有几位未出嫁的郡主送上寿礼,最后姗姗来迟的朱标也同样准备了贺礼,等到所有人到齐后,老朱也大手一挥宣布开宴,三代人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这对于皇家来说,也算是一种十分难得的景象。
趁着寿宴的机会,李节也发现朱允熥悄悄的离开位子,然后摸到未婚妻范小姐旁边,毕竟两人这么长时间没见,朱允熥也有一肚子的话想和她说。
李节也早就发现了朱允熥的举动,对此他也是微微一笑,毕竟他也是过来人,当初他和朱玉宁订婚后,也期盼着能和对方见面,所以他也完全能理解朱允熥的心情。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朱允熥去了没一会,却垂头丧气的回来了,这让李节也惊讶的问道:“怎么了,见到心上人你还这么不高兴?”
第三百零三章
罗贯中辞行
“芸儿不愿和我多说,反而一个劲的催我回来,真没意思!”朱允熥这时一脸失望的回答李节道。
“这也正常,毕竟大殿里这么多人,连陛下和惠妃娘娘也都在这里,若是让人看到她和你毫不避嫌的坐在一起热聊,岂不是落人口实?”李节闻言也是笑着开解道。
“话是如此,可我们这么长时间没见了,我有一肚子的话想和她说,结果却被浇了一盆凉水。”朱允熥再次抱怨道,他其实也没什么过分的想法,只是想和自己的心上人说上几句心时话就足够了,却没想到被赶了回来。
“人家女孩子脸皮本来就比较薄,大庭广众之下自然会有顾忌,如果你真想和范小姐说上一些心里话,等下我和你姐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由她出面帮你们找个相会的机会!”李节再次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宽慰道。
“真的?这可是你说的,到时你一定要大姐帮我!”朱允熥闻言也大喜过望的道。
寿宴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才结束,老朱难得这么高兴,再加上朱标也破例的陪他喝了几杯,结果最后老朱喝的大醉,被郭惠妃搀扶着回寝宫休息了,寿宴上的人也各自散去。
李节也正要离开,不过朱玉宁那边却被一群未出嫁的公主、郡主围成一堆,叽叽喳喳的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不时还有人往李节这边打量,然后捂嘴偷笑着和朱玉宁说上几句,引得一群人大呼小叫个不停。
李节对此也颇为无奈,虽然不知道她们在聊些什么,但也能猜个大概,虽然皇家的教育十分严格,但其实这些女子和外界的普通女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聊起八卦也都是兴致高昂。
不过就在这时,终于闲下来的朱标也走到李节面前问道:“听说刚才我来之前,你送给惠妃娘娘一个玻璃温室,可以在冬天种粮食蔬菜?”
“不错,我想在宫里先建一个,这样日后也更便于推广。”李节十分老实的回答道。
“准备的材料多吗,如果有多余的,我想在春和宫也建一个。”朱标再次笑道,他对这个温室也十分感兴趣。
“材料没问题,就是工匠的人手可能不够,而且又是第一次建,所以恐怕要等到宫里建好了再去春和宫。”李节想了想回答道。
“可以,反正现在也不急!”朱标闻言也点头道,然后又和李节聊了几句闲话,这才离开了大殿,这时朱玉宁那边也终于互相告别,李节这才与她一同乘着马车出了宫。
在回去的路上,李节就把朱允熥的心思讲给朱玉宁听,结果她听后也不禁笑道:“没想到小弟还真是心急,人家范小姐才进宫没几天,他就等不及的想和人家私下相会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当初我们不也是经常见面吗?”李节笑嘻嘻的开口道。
“都是你找我,难道你们男人都这么心急?”朱玉宁立刻开口道。
“不对吧,我怎么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是你找我啊?”李节闻言立刻反驳道,他明明记得刚订婚时,朱玉宁就主动找到他,而且还十分恶劣的在窗外偷听自己和朱允熥的聊天,结果他的一句玩笑话也被朱玉宁听到了。
“是你找我,你肯定记错了!”朱玉宁这时却耍起无赖道,不过羞红的小脸却出卖了她,这让李节也忍不住哈哈一笑,并没有再说什么。
“既然允熥想和范小姐相会,那我就找个机会进宫一趟,看看能不能帮他们安排一下。”最后朱玉宁再次道。
“刚好,最近我也要进宫规划温室的建造,到时咱们可以一起。”李节闻言也立刻道。
“等宫里的温室建好了,咱们家里也要建一个,我也想看看冬天开花的花草!”朱玉宁当即再次道。
“你倒是和太子想到一块去了,他也要春和宫建座温室。”李节闻言也再次一笑道,真不愧是父女,连想法都一模一样,不过这也说明温室的吸引力还不挺大的,看来日后推广起来应该不成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节也在筹备着建造温室的事宜,另外宫中也需要做一些协调,毕竟温室建在内宫,事先也需要做一些准备,不可能让李节就这么带着一群工匠直接闯进后宫干活。
不过就在这天,忽然有人前来拜访李节,当李节来到前殿时,却发现来人竟然是罗贯中,这让他也惊讶的问道:“罗老先生您怎么来了?”
自从三国和水浒发行之后,罗贯中就在外面租了个院子,从李节家中搬了出去,并不是在李节家里住着不舒服,而是他觉得不能老是麻烦别人,而且当时他手中也不缺钱了,所以租个院子又雇了几个仆人,自己一个人住也十分舒心。
“驸马,这次我是来向你辞行的!”只见罗贯中站起来向李节行礼道。
“辞行?你要去哪?”李节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这件事他可完全没有准备。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己所写的书印刷发行,现在心愿已了,也没必要再留在京城,再加上我年纪大了,所以也想早点回乡养老!”
罗贯中说到这里时顿了一下,随后又露出几分愧疚的神色再次道:“说来惭愧,当初我离家时,家中妻儿都苦劝我留下,可为了达成心愿,我却还是毅然离开,只是在外蹉跎多年,恐怕家中的妻儿都以为我已经死在外面了。”
罗贯中说到最后也眼泛泪花,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漂泊,家中都靠着妻子打理,而且他也多年未归,现在连中的情况都一无所知,这让他也极为愧疚。
李节听到这里也暗叹一声,当即也不再挽留,于是再次开口道:“既然老先生去意已决,那我也就不挽留了,不过印书局那边的职位……”
“这个不必担心,我来之前已经辞去了官职,而且也把租的院子退掉,准备这两天就动身离京。”罗贯中再次开口道,看来他也早就下定了离京的决心。
“那不知老先生什么时候离京,我也好去相送?”李节闻言再次问道。
“就在后天上午,我准备乘船南下,只不过我也有件想求驸马帮忙!”只见罗贯中这时再次行礼道。
“老先生不必客气,有什么事您尽管开口!”李节当即开口道。
“这个……”只见罗贯中这时竟然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神色,随后这才再次道,“说来惭愧,这次多亏驸马帮忙,这才让我的那些书顺利印刷发行,现在我手中也有了一点浮财,光凭我一人根本带不回去,本想雇几个护送的人手,可又担心这些人见财起意,所以我想请驸马派几个人护送我回苏州。”
“原来是这件事,没问题,后天我去送行时,就把人给你带去!”李节闻言也立刻答应道。
罗贯中嘴上说是“一点浮财”,但以李节的估计,几本书的发行足以给罗贯中带来一笔巨额的财富,这些钱就算是换成金银,恐怕也要装上几大箱子,没人护送根本不行,至于外面的保镖,有时候也根本不可信,特别是罗贯中年纪这么大了,很容易会让人见财起意,因此更需要放心的人护送。
看到李节答应,罗贯中也立刻站起来道谢,随后李节又问起了他行程的安排,这时李节才知道,罗贯中要带走的财物并不是他自己的,另外还有水浒传的收益,他打算找到老师施耐庵的儿孙,把这些钱交给他们。
对此李节也立刻保证,会让护卫帮着他一起寻找施耐庵的后人,把钱财交给他们后再回来。
第三百零四章
为何不用宝钞?
两天之后,罗贯中离京,李节与朱允熥也前去相送,虽然罗贯中早已经名满京城,但他平时并不怎么喜欢与人交往,所以这次离京也只通知了李节,李节又带上了朱允熥,三人在码头告别后,李节也派了四个信任的护卫护送他上船,然后三人也挥手告别。
等到罗贯中的船走远之后,朱允熥也不禁叹了口气道:“以罗老先生的年纪,恐怕这一别就成永别了!”
“是啊,不过罗老先生在外漂泊多年,这次也算是衣锦还乡,希望他能度过一个安稳的晚年吧!”李节也同样有些感慨的道。
“这倒也是,不过我也没想到写书竟然那么赚钱,刚才抬上船的金银就有好几大箱子,真是有钱!”朱允熥说到最后也露出眼馋的神色,他虽然是皇孙,但每月的例钱也是很有限的,有时他想买点贵重的东西,可能就要攒上几个月的钱。
“不是写书赚钱,而是写了好书,而且还能顺利印刷发行的才能赚钱,否则就像之前的罗老先生一样,写了书也无人愿意帮他印刷,另外还有更多的人可能连书都写不好,更别提赚钱了。”李节开口纠正道。
朱允熥闻言也再次点了点头,不过随即他又有些疑惑的道:“既然罗老先生赚了那么多钱,为何不把金银换成宝钞,这样不是更便于携带吗?”
“宝钞?你难道不知道宝钞贬值的事吗?”李节闻言也有些无语的看向朱允熥。
“我知道啊,可就算是贬值,他也可以换成宝钞带回苏州,到时再换成金银就行了,反正京城离苏州也不算远,短短几天时间,想来就算贬值也贬不了多少吧?”朱允熥再次自为聪明的开口道。
“你啊!还是太年轻了!”李节闻言也再次解释道,“宝钞现在已经不是贬值的问题了,而是许多人根本不愿意收,京城这边还好,毕竟宝钞就算是贬值,但至少能花出去,可到了外地,宝钞不但价值更低,而且许多商家都不愿意收,像罗老先生带那么多金银,如果都换成宝钞,恐怕到了苏州能换回一半的金银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么严重?”朱允熥闻言也更加震惊的道,以前他只知道宝钞贬值,但他只在京城活动,根本不知道外界对宝钞竟然如此的嫌弃。
“以后只会更加严重,甚至宝钞直接变成废纸!”李节再次断言道,这也是历史上发生的史实,大明宝钞就是一个国家滥发货币的最佳例子,幸好大明还有另一套货币体系,这才没有因此发生太大的动乱。
“那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我觉得宝钞还挺方便的,至少比金银和铜钱都方便携带。”朱允熥闻言也面露焦急的问道,他现在已经开始接触朝政,虽然对宝钞的了解不多,但也隐约感觉到宝钞是朝廷一个重要的敛财手段。
“办法倒是有,不过我估计陛下肯定不会同意。”李节想了想这才回答道,宝钞的事他早就注意到了,而且也一直在考虑着破局的办法,可是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是个死局,因为第一步就无法达成。
“皇爷爷为何不同意?”朱允熥再次追问道。
“宝钞就算是贬值,依然是朝廷的一大财源,虽然是竭泽而渔,但至少每年都能有一笔额外的收入,可以解决朝廷的许多问题,而想要解决宝钞贬值的问题,最初非但不能赚钱,反而还需要朝廷往里面赔钱,你觉得陛下会同意吗?”李节再次无奈的道。
“那怎么办,总不眼睁睁的看着宝钞变成废纸吧?”朱允熥听后也更加着急的问道。
“那倒也不是,不过这件事的关键不在这里,而是要看你二叔的表现。”李节转而再次一笑道。
“我二叔?他不是被贬到倭国了吗?”朱允熥闻言更加不解的问道。
“对啊,他去倭国就是为了开采白银,如果倭国的白银能尽快的开采出来,朝廷也就有了一个可以替代宝钞的财路,另外想要让宝钞不贬值,就需要与金银的价值挂钩,所以现在咱们着急也没用,还是老老实实的等着你二叔那边的消息吧。”李节再次解释道,这也是他唯一能想到可以解决宝钞问题的办法。
“这么复杂,难道你当初提到倭国有银矿时,就想到了宝钞的问题?”朱允熥感慨了一句又再次追问道。
“差不多吧,我可以告诉你,宝钞的价值远比现在所有人看到的还要大,哪怕是朝廷发行宝钞的那些人,他们也不明白宝钞真正的价值,只不过这件事急不来,等日后倭国的白银运回来后,咱们再写个奏本正式的交由陛下裁定吧!”李节说到最后也露出语重心长的表情,他想做的事情很多,可惜许多事情都需要时间。
“我明白了,以后能不能给我多讲一些宝钞的事,我也想日后能帮上一点忙?”朱允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后也主动要求道。
“这个当然没问题,就算你不想学,我也要逼着你学,毕竟想要管理好一个国家,不懂金融财政可不行。”李节也当即笑道,自从朱允熥挑明了态度要争一争那个位置后,李节说话也不必有什么遮掩了,当然这也只限于他们两人,有些话还是不方便让外人听到。
“走吧,你姐今天一大早就进宫了,说不定已经安排好让你和范小姐相会的机会了!”李节这时忽然又开口道,之前他就已经答应朱允熥了,今天总算是能实现了。
“真的?那太好了,咱们快回宫!”朱允熥闻言也兴奋的一拍巴掌,拉着李节就往马车那边路,上了马车也一路的催促车夫快一点,看他猴急的样子,简直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皇宫去。
果然,当李节和朱允熥回到宫中时,立刻就被朱玉宁派人叫到了自己原来的寝宫,李节也是第一次来这里,毕竟以前他根本进不来,不过现在和朱玉宁成婚了,倒也不用再避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