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359


“臣建议颁布一部专利法与著作法,用来保护那些像罗老先生以及造船工匠等人的利益!”李节当即开口道。
其实李节是想搞一部知识产权法,只不过老朱这些古人可能并不能理解知识产权这四个字的含义,李节想要解释也比较费劲,所以就分开为专利法和著作法,另外还有一部商标法,合在一起才能称为知识产权法,不过商标法并不太迫切,所以暂时没有提出来,日后可以补上。
第两百七十六章
朱家子孙怎能不行?
无论是专利法或是著作法,这两个新名词都让李节解释了半天,才让老朱明白了这两部律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其中的专利法,若是实施之后,将大大促进人们搞发明创造的热情。
若是以前,老朱可能会对这两部律法有些怀疑,但是在见识到热气球、水泥等新事物的作用后,他也明白了技术的巨大作用,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一项新技术,可能会对一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所以老朱听完李节的讲述后,也露出的沉思的神色,李节和朱允熥也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候,他们都知道老朱在考虑问题时,不喜欢被别人打扰。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老朱这才抬起头,但却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抚着胡须看了看李节,随后又把目光转向旁边的朱允熥问道:“允熥,你觉得李节提出的这两部律法如何?”
听到祖父竟然问自己的意见,朱允熥也吓了一跳,这还是他第一次被祖父询问意见,而且还是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这让他也不禁激动的脸色发红。
“启禀皇爷爷,孙儿平时主管着几个作坊,也亲自参与了水泥作坊的筹建,平时也与许多工匠都有过接触,他们这些人中不乏聪明才智之辈,有些我和李节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了他们手中却是轻松解决,只不过……”
朱允熥说到这里忽然露出了迟疑的神色,甚至还偷偷看了看坐着的老朱,似乎有些不敢开口。
“只不过什么?有话就直说,男子汉大丈夫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子?”老朱看到孙儿犹豫的样子也立刻脸色一沉道。
“孙儿知错!”朱允熥立刻认错,当即整理了一下思绪回答道,“只不过孙儿也发现那些工匠有些问题,虽然他们中有不少聪明才智之辈,但他们却有些懒惰,明明他们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但如果没有上官的吩咐和催促,他们却都是懒的去做!”
朱允熥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刚开始我还觉得这些人太懒,可是后来我对工匠们的生活更加了解后,才理解了他们,其实并不是他们懒惰,而是对于他们来说,干多干少都一样,就算他们能够想出新的方法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可这种事的功劳都是属于他们的上官,对他们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好处,所以他们当然也就懒的去做了。”
朱允熥的话这番话也让老朱露出惊讶的神色,虽然他出身底层,但做了皇帝后,已经很少能够接触底层百姓的生活了,没想到自己这个孙子竟然肯低下头去观察普通工匠的生活和想法,而且还能看到如此细微的东西,这让他也十分意外。
“殿下所说的工匠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陛下定下户籍制后,虽然这保证了各个行业的恢复速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也产生了不小的问题,比如就像殿下说的,工匠来干多干少都一样,甚至如果监管质量的官员如果放松一些,就会导致出产的物品质量下降,比如钢铁,据我所知,军器局就曾经因为钢铁的质量下降,从而导致造出来的枪炮炸膛的事故!”李节这时也再次开口道。
明初时户籍制的危害还不算严重,等到了大明中后期时,那时的危害才会彻底的显露出来,比如当时军队的各种武器铠甲,质量竟然低劣不堪,火炮与火枪根本不能用,因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炸膛?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户籍制,比如工匠的儿子永远都是工匠,职位竟然是世袭的,根本不管对方是否具备工匠的技能,而且当时的工匠地位低下,收入也十分微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造出来的东西当然没有任何的质量保持,所以纵观整个明朝,许多技术甚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倒退。
“听你话中的意思,难道你觉得户籍制有问题?”老朱这时眉头一皱再次问道。
老朱也没想到李节竟然把议题引向了户籍制,要知道户籍制是他亲自制定的,而且他一一直认为这个制度很完美,不但可以让各行各业各司其职,保证了这些行业的稳定,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比如农业和工商业,现在都恢复的相当迅速。
“陛下,天下大势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这世间也没有永恒不变的律法,有些律法是针对当时的情况制定出来的,但随着情况的改变,这些律法就不再适应眼下的情况,所以当然也需要进行一些改变!”李节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道。
如果放在以前,李节可能还没有胆子当面指出老朱的错误,但是经过这两年的培养,他和老朱之间已经建立起相当的信任,一般来说,如果只是讨论政务的话,李节完全可以大胆放言,哪怕不合老朱的心意,他一般也不会怪罪,当然除非像上次那样,李节逼着老朱处置朱樉,以老朱对儿子的爱护,差点把李节给处置了。
“那依你的意思,难道是想劝朕把户籍制也给废除了?”老朱黑着脸再次问道,虽然他知道李节的话有道理,但感情上还是无法接受。
“陛下误会了,臣不是让陛下废除户籍制,事实上户籍制实施了这么久,早已经与大明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它也有好的一面,所以绝不能轻易的废除,但我觉得可以对它进行一些改良,比如将匠户按照职业分为数个等级,结合专利法,若是他们能够搞出新的发明,并且对本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但可以得到专利,而且还能得到职业的升迁……”
李节说着一连举出几个例子,其实就和后世的职业等级一样,比如后世的钳工就分为五个等级,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通过的职业考试才能上升,当然这种办法只适合于匠户,对于军户与农户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老朱听到这里也终于明白了李节的意思,不得不说李节的这个想法十分宏大,因为它不但牵扯到户籍制,而且还与专利法有关,想要完成这一改变,恐怕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人力,而且还必须有一个得力的大臣来主持。
想到这里,老朱也猛然看向李节,当即再次开口道:“既然你看出这些问题,而且又提出了专利与著作两法,那你可有信心亲自来做这些事?”
老朱的话也让李节一愣,因为以前他只负责提建议,很少参与具体的事务,一来他太年轻,就算老朱信任他,但其它大臣恐怕也对他的能力抱有怀疑,二来也是李节刻意的想要避开朝堂,免得参与太多不好脱身。
不过今天看老朱的样子,却似乎是想让他亲自参与到律法的制定与执行之中,这让李节也露出犹豫的表情,不过最后他却忽然看到旁边的朱允熥,当即眼睛一亮再次道:“启禀陛下,臣愿意!”
看到李节接下这个重任,老朱也有些惊讶,不过紧接着就见李节再次开口道:“不过制定律法太过重要,臣的资历不足,实在挑不起这个重担,所以臣想请郡王殿下主持这些事务,由臣来辅助!”
李节说着一指旁边的朱允熥,他不想出这个头,但却可以让朱允熥来出头,当然朱允熥只是挂个名头,真正的事务还是由他来做,但却可以避免许多的麻烦。
“我?我可不行!”朱允熥听到这里也吓了一跳,当即连连摆手道,他之前管理几个作坊锻炼一下就已经十分辛苦了,像制定律法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可不敢轻易碰触。
“有什么不行的,我朱家的子孙,谁敢说他不行?”老朱却是一拍桌子道,他立刻就明白了李节的意思,虽然李节明显是在耍滑头,要把朱允熥顶在前面,但这对朱允熥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有李节帮他,自己也十分放心。
看到祖父发怒,朱允熥也立刻不敢再说话,只是满脸委屈的看向李节,他可还只是个孩子啊,为什么李节要这么坑他?
“陛下,若是您信得过臣,臣愿意辅佐郡王殿下制定出相应的律法!”李节这时再次主动的上前一步道。
“好!朕给你这个机会,等到你与玉宁大婚之后,就立刻着手律法的编写吧!”老朱当即做出决定道,他虽然被李节说动,但也并没有立刻答应李节,而是让他先把律法编写出来,到时由他过目之后再做决定,毕竟一部律法的颁布影响极大,绝非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
“臣遵旨!”李节当即拉着朱允熥再次行礼道,虽然朱允熥满心的忐忑,但在这种情况下,却根本不容他拒绝。
“陛下,臣在编写律法之前还有一个建议!”李节行礼过后忽然再次开口道。
“什么建议?”老朱再次耐心的问道。
“臣想请陛下先下一道法令,保护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版权,将那些盗印书籍之人绳之以法,这样一来可以还罗老先生一个公道,二来也能给天下人提个醒,为日后专利法的颁布打下基础!”李节缓缓的说道。
第两百七十七章
周掌柜
京城西南角,周掌柜手端着茶壶走到作坊里,只见作坊里的工匠全都在紧张的忙碌着,一张又一张的白纸被印上黑字,然后在切割后装订成书册,甚至不等纸上的墨迹变干,就直接被外面的书商装车拉走了。
看着一张张被印出来白纸黑字,周掌柜也乐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在他眼里,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作坊一天十二个时辰开工,工匠也分成两班倒,这一天下来,最少也有上百贯的收入,简直比抢钱来的还快!
“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保佑,一定要让那位罗老先生长命百岁,争取再多写几本类似于三国的书,这样大家才能一起发财!”周掌柜这时也不禁在心中暗自祈祷道。
周掌柜是京城最大的印刷作坊主,虽然他家作坊的印刷质量不高,但胜在便宜,所以作坊的生意也十分兴隆,特别是这次三国演义上市后,周掌柜也立刻看到巨大的商机,他当即让人买了一本回来盗印。
值得一提的是,周掌柜能把印刷作坊开的这么大,自然有自己的独门秘方,他家的印刷质量虽然不高,但却胜在一个快字,别人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印好的书籍,他家却只需要短短六七天就印刷出来,当然质量肯定差一些,但依然十分的惊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别的作坊还在组织工匠费力的雕刻印板时,周掌柜家盗印的三国已经上市销售了,现在市面上的三国,除了皇家印书局出的正版,剩下的盗版全都是周掌柜家的作坊印出来的。
想到这里,周掌柜也不禁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想当初他只是个从老家逃难的穷小子,后来被老丈人看中招上门做女婿,并且还继承了老丈人家的小印刷作坊,但他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发展到京城最大的印刷作坊,这让他在家中也挺直了腰板,认识的人只要提到他,语气都带着几分尊敬。
“掌柜的,这是作坊新版的三国,质量比之前强上一些,请您过目!”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管事送上一本新印刷出来的三国道。
周掌柜闻言接过书,装模作样的翻了几下,而且边看还边点头,但其实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周掌柜根本不识字,确切的说他并不是完全不识字,自己的名字还是会写的,但却达不到看书的程度,别说论语之类的书了,就连三国这种半白半文的书他都看不懂。
但周掌柜却并不想让人知道自己不识字的事,甚至为了附庸风雅,他还买了不少的古籍字画,甚至他还规定,作坊里印刷的书籍,全都要交给他过目一遍,只要他点头后才能开始印刷,手下人也乐得配合他,毕竟人家是掌柜的,这点小虚荣还是要满足的。
“不错,有些错字的确已经改过来了,就按这个来印,不过价钱要提高两成!”最后周掌柜再次装模作样的道,当然最后的提价才是关键。
“是!”老管事闻言立刻答应一声,接过新版的三国就准备吩咐工匠加紧印刷,难得遇到这么一个发横财的机会,周掌柜当然催的很紧,甚至不惜给工匠加工钱,毕竟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遇到类似的机会了?
然而就在老管事转身刚走,周掌柜也感觉茶壶里的茶水凉了,正准备回去重新泡壶热茶时,却忽然只听作坊外一阵喧哗,这让他周掌柜也是一愣,抬脚就准备到外面看看什么情况?
不过还没等周掌柜走出作坊,却只见外面冲进来一群衙役,这把他也一下子吓傻了,毕竟他只是个商人,平时也很少和官府打交道,现在忽然看到这么多官兵冲进来,立刻让他感到有些不妙。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周掌柜双腿有些打颤的向这些冲进来的衙役问道。
“上元县衙办案,你可是周安?”只见一个捕头模样的中年人走上前问道,金陵分属多个县,整个金陵城主要是上元和江宁两县,但周掌柜他们这里并不属于上元县的管辖范围,所以他也并不认识对方。
“我就是周安,不知上差找我何事?”周掌柜闻言也更加奇怪,他们这里属于江宁县的管辖范围,就算是自己真犯了事,也应该由江宁县衙派人来抓人才对啊?
“有人把你给告了,跟我们走一趟吧!”只见对面的捕头直接道,说完一挥手,立刻有两个衙役上前就要将周掌柜押走。
“等一下,我认识江宁县的刘捕头,为何他没有来?”周掌柜这时吓的全身直颤,但还是强撑着大叫道,如果是江宁县来抓人,他至少有几个熟人,心里也有底,可现在上元县他却完全不熟,更不知道对方为何要抓他?
“人家原告是在我们上元县告了你,当然要由我们来处理,不过我好心劝你一句,不要想着找人徇私,原告的来头太大了,根本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商人能想像的!”捕头说到最后再次一挥手,两侧的衙役当即把周掌柜押走。
周掌柜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早上还在好端端的品着茶做着发财的美梦,结果还不到中午就要被带到衙门里,甚至到现在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更不知道是谁把他给告了?
就这么怀着忐忑的心情,周掌柜被一群衙役带到了上元县衙,当他进到衙门的大堂时,却发现县老爷并没有坐到堂上,反而束手站立在一旁,堂下反倒是坐着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估计还没有成年,这更让他感到一头的雾水。
“许知县,这里是县衙,既然我们来告状,你就公事公办吧!”只见那个年龄大一点的年轻人见到周掌柜进来后,这才向站立在一旁的知县吩咐道。
“下官遵命!”只见许知县也十分恭敬的向年轻人行礼道,说完这才小心翼翼的回到大堂上的位置上。
这下周掌柜也吓的全身一软,刚才那个捕头说告他的人来头很大,他还有些怀疑,可现在看到连知县老爷都对两个年轻人毕恭毕敬,这让他也有种大难临头之感。
“啪!”只见许知县忽然一拍惊堂木,身子也终于坐直大声道,“周安你可知罪?”
“小……小人不知啊!”周安一脸委屈的叫道,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又怎么会得罪眼前这种大人物?
“哼,还敢嘴硬,靖海伯已经将你告上衙门,说你私自盗印书籍,难道你还想抵赖不成?”许县令当即冷哼一声再次道。
听到告自己的竟然是位伯爷,这把周安也吓的全身一软瘫倒在地,天可怜见,他只是个商人,平时见到最大的官也不过是江宁县的县丞,结果现在倒好,竟然有一位伯爷把他给告了,这简直是要把他逼死啊。
“等等!县老爷您说我盗印书籍?”不过周安忽然间反应过来,当即瞪大眼睛向许县令问道。
“不错!”许县令点头。
“小人冤枉啊,朝廷哪条律法规定不能印刷书籍的?”周安当即为自己喊冤道,虽然原告一方是个伯爷,但他也不能强行给自己安罪名啊。
“你难道不知道,昨日陛下新颁布了一条法令,凡私人所写书籍,若未得到书籍作者的同意,其它人不得盗印吗?”这时那个年长一些的年轻人终于站起来笑道,这个年轻人当然就是李节了,旁边的则是朱允熥。
之前李节说动了老朱,于是老朱就把编写专利法与著作法的事交给他,不过李节却提出一个要求,于是就有了上面他说的那条法令,其实这已经属于著作法了,只不过这属于临时的法律条文,也并不严谨,只能做为行政法令来施行。
“昨天?可小人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啊!”周掌柜闻言也大声喊冤道,其实他也真的很委屈,因为盗印书籍并不是他一个人在做,其它印刷作坊也在做,只不过他的印刷速度最快,盗印的书籍也比别人早一步上市而已。
“朝廷的律法可不管你知不知道!”只见许县令这时再次开口道,“既然朝廷已经下达律令,尔等所为就已经违法的律法,按照律法规定,你盗印书籍所得将要全部没收,并且处以百贯的罚金,你可认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