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59


眼前这个年轻人名叫沐晟,是西平侯沐英的次子,沐英与长子沐春常年镇守在云南,但却把沐晟这个次子留在京城。沐晟在兴武卫中担任千户,就驻守在军器局周围,负责整个军器局的安防。李节之所以来找沐晟,当然是有自己的目的。
“父亲已经从云南动身了,只不过距离遥远,恐怕要到明年才能到京城,李兄你随李局使来军器局有何贵干?”沐英说话时也在打量着李节,那天李节的表现状若疯癫,不少人都说他疯病又犯了,不过以沐英现在看来,眼前的李节似乎挺正常的。
“火器作那边出了点问题,作中的工匠解决不了,于是我就来帮他们解决一下。”李节毫不客气的开口道。
“作中的工匠都解决不了,李兄竟然能解决?”沐英对李节本来只是好奇,现在听到他的话却是惊讶了,不过紧接着却又有些怀疑,这李节不会真的是在说疯话吧?
“其实也只是一些小问题,无非就是火药放置时间长了,导致威力下降的问题,我帮他们找出解决的办法,另外顺手又教他们提纯了一下材料,使火药的威力增加了一倍而已!”李节再次一笑道,他想请沐晟帮个忙,当然就要尽快的展现自己的价值。
“你……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沐晟这时也终于露出严肃的表情,他们沐家对火器最为精通,去年他父亲在定边之战中,就是用火器大破云南三十万叛军,而他之所以命手下操练三段击,也是想等到父亲来了之后,给父亲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从而讨得父亲的欢心。
“沐千户看我的样子像是在开玩笑吗?而且我做这些火器作人尽皆知,父亲也已经写成公文上报工部,想必你们很快就会用上新的火药!”李节再次一笑道。
不过李节虽然脸上在笑,但心中却是暗自叹息,他虽然改进了火药,李祝也会将他的功劳上报工部,但却很难直接送到朱元璋面前,因为技术在这个时代并不受重视,顶多就是工部那边嘉奖一下,所以想要让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功劳,就必须另想办法。
沐晟听到李祝都已经向工部上报了,这下也彻底的打消了怀疑,毕竟他对李祝还是十分信任的,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奇怪的看向李节道:“李兄大才,只是不知李兄来我这里所为何事?”
终于问到了关键问题!李节心中暗道,随即他伸手一指场中那些正在操练的火枪手道:“沐千户不是觉得这些士卒们的射速太慢吗,我是来帮你解决问题的!”
“你有办法?”沐晟听到李节的话再次一惊,但随即又感觉李节的口气太大了,这三段击是他父亲沐英所创,他也早就稔熟于胸,如果有改进的办法,他怎么可能会想不到?
第二十七章
纸包弹
“沐千户不信?”李节一眼就看出了沐晟脸上的怀疑,当下也温和的一笑道。
“咳,非是我不信任李兄,而是这三段击乃是军中之法,李兄又没从过军,如何懂得这些?”沐晟已经说的十分委婉了,毕竟这三段击可是他们家传的本事,他当然不相信一个外人比自己还懂。
“我虽未从军,但三段击用的是火枪,而我父亲就是专管这军器局,我不懂操练之法,但却懂火枪,而我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沐兄你叫来两个士卒,我让他们演练一番你便明白了!”李节一指场中的士卒再次道。
“好!”沐晟也是个爽快人,当即点头答应,随后对依然跪在地上的百户吩咐道,“还愣着干什么,去叫两个人来!”
百户如蒙大赦,当即飞奔着去叫人,很快就有两个年轻人士卒带着火枪赶来,并向沐晟行礼道:“见过千户大人!”
“不必多礼,看到我身边这位李公子没有,他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沐晟一指身边的李节吩咐道。
两个士卒答应一声,随后都看向李节,而李节则是对他们一笑道:“你们两个以最快的速度装弹,然后打两枪让我们看看!”
“是!”两个士卒答应一声,随即就斜立火枪,然后将装有火药的牛角打开,将火药倒进枪中,又从另一个包中拿出弹丸塞到枪口,又用通条将弹丸压实,这才算是准备好了。
随后两个士卒举枪瞄准,只听“呯呯~”两声,两枪几乎不分先后打中了校场旁边的树干,随即两人收枪清理枪管,随后再次装弹射击,速度依然是相差无几。
“不错不错,你跟我来一下!”李节随口夸赞了一句,随即指了一下右边那个看起来比较机灵的那个士卒道。
士卒不懂李节要做什么,但之前沐晟有令,所以还是老实的跟上。
只见李节带着士卒走到校场的另一角,随后李节似乎对士卒交待了几句,并且还将一些东西交给他,甚至还让士卒又试着打了几枪,不过速度并不快,这让后面的沐晟也是眉头紧皱,不知道李节到底在做什么?
等到李节带着士卒回来后,那个士卒却是满脸的喜色,这让沐晟也更加惊讶。
“好了,现在听我的命令,你们两个再打两枪,比试一下射速!”李节再次吩咐道。
沐晟看的一头雾水,李节只是把士卒叫出去试了几枪,难道这就能把射速提高?
只见两个士卒并排而站,随着李节的一声令下,两人立刻开始装填子弹,只不过那个机灵的士卒却不再用牛角里的火药,而是从包里掏出一个长条的纸包,然后用牙咬开纸包,里面竟然是火药,随后将火药全都倒进枪管,又将纸包也塞进枪管,并用通条压实。
机灵士卒的整个过程极快,因为他不必考虑火药的用量,而且火药和弹丸是一次取出,不必像以前那样取两次,所以当他开始瞄准之时,另一个士卒才刚刚装好火药。
“呯!”机灵的士卒开枪了,而另一个士卒才取出弹丸,这时听到枪响也一下子愣在那里,毕竟刚才他们两人的速度还差不多,可是现在却差的太远了。
“一倍!竟然快了一倍!”沐晟一脸不敢相信的大叫一声,这个结果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快!快把那个纸包拿来我看!”沐晟猛然间想起来,机灵士卒之所以快,就在那个纸包上,所以他也再次大声命令道。
机灵士卒立刻又取出一枚纸包,沐晟一把抢了过来撕开,不过当看到里面的东西他却愣住了,因为纸包里只有火药和弹丸,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吧?
“沐兄冷静一下,这个叫定装弹药,也可以叫纸包弹!”李节笑着上前解释道。
“定装弹药?”沐晟对这个名词十分陌生。
“不错,士卒用火枪时,最麻烦的就是装填弹药,特别是火药的用量,少了威力不足,多了又有炸膛的危险,而用量的多少全都需要士卒自己估量,这肯定会花费一些时间,而这纸包弹就简单多了,一次用一枚,省去了许多的时间!”李节再次解释道。
“竟然这么简单!”沐晟闻言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这么简单的办法,他为何就想不到?
“有些问题看似无解,但其实只要换个角度来看待,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不捅破时根本看不清外面的情况,但只要轻轻捅破,却一下子就明朗起来!”李节再次笑道。
“李兄大才,只是不知军器局什么时候能提供这些纸包弹?”沐晟再次急不可耐的追问道,他父亲就快来了,他想快点装备上这种纸包弹,操练过后好好在父亲面前露一下脸。
“这种纸包弹虽然简单,但想要大规模生产,也采购原料,增加工匠,所以父亲那边也需要向上面禀报,这一来一回,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不过如果沐兄你急用的话,倒是可以先生产出一些,暂时给你们千户试用。”李节十分大方的道,他来之前已经和李祝商量好了。
“太好了,多谢李兄!”沐晟当即也向李节行礼道谢。
不过说到这里时,沐晟却挥手让其它人都退下,场中只剩下他们两人,这才再次开口道:“李兄,大家明人不说暗话,有什么要求你尽管开口!”
沐晟相当聪明,从刚才他就感觉到李节有些不对劲,因为对方实在太主动了,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所以他断定李节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帮忙。
李节等的就是沐晟这些话,他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了,只要沐晟不是笨蛋,肯定能察觉到自己的意图,所以只见他这时微微一笑道:“沐兄果然是聪明人,那我也就不绕弯子了,听说沐兄十分受陛下的喜爱,甚至可以出入宫廷?”
“你问这个做什么?”沐晟听到李节问起自己和宫中的关系,立刻警觉起来,眼神也一下子变得十分锐利。
第二十八章
帝心难测
谨身殿东暖阁,朱元璋将最后一本奏折批阅过后,这才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随后看到下首依然在批阅奏折的朱标,当下也露出几分满意的微笑,早在多年前他就开始培养朱标,让他与自己一起处理政务,现在朱标已经能帮他分担许多的事务了。
“太子休息一下吧,陪朕聊聊天!”朱元璋看朱标神情有些疲倦,于是就开口吩咐道。
“是!”朱标闻言也立刻放下手中的朱笔,并且坐到了朱元璋的身体。
“最近京城有没有什么新鲜事?”朱元璋喝了口茶这才有些随意的问道。
“新鲜事?”朱标闻言想了想,随后这才回答道,“父亲可还记得上次儿臣给您念的那首《好了歌》?”
“当然记得,不就是那个韩国公的孙子所作,用来讽刺他那位祖父的打油诗吗?”朱元璋闻言也是大笑道,他似乎十分乐见于李善长倒霉。
“正是,短短两天时间,这首好了歌已经传遍了京城,街头巷尾都有孩童在传唱,甚至连秦淮河上的画舫,都有歌女在传唱,据说韩国公因此再次大怒,竟然收回李节一家宅院与家产,使他们一家现在流落在外!”朱标也笑容可掬的道,他最了解父亲的心思,当然也知道父亲喜欢听什么。
“这件事朕也听说了,不过把那个李节一家赶出家门这种事,应该不是韩国公干的,他这个人虽然越老越糊涂,但还不至于如此刁难小辈们!”朱元璋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道,他虽然越来越不喜欢李善长,但却了解他的为人,知道这种事绝不是他做的。
“父亲所言极是,韩国公应该不至于做这种事,想来应该是他某个不成器的儿子所为。”朱标也立刻回道。
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宦官飞奔进来道:“启禀陛下,沐晟未见!”
“朕的孙儿来了,请进来!”朱元璋听到沐晟来了,当即也露出几分喜色的道,沐英是他的义子,沐晟当然也就是他的干孙子,而且沐晟十分受朱元璋的喜爱,时常召他入宫,这种待遇可是连一些皇孙都没有。
很快就见身材高大沐晟迈着大步进到暖阁,随即就向朱元璋与朱标行礼道:“孙儿拜见皇祖父,拜见太子殿下!”
“不错不错,过了年你父亲就要回京了,到时咱们爷孙三人也能好好的聚一聚了!”朱元璋看着沐晟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朱元璋有一百多个义子,其中最有出息的有三个,分别是朱文正、李文忠和沐英,其中朱文正是他的亲侄子,李文忠是他的亲外甥,唯独沐英与他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沐英文武双全,上马能杀敌,下马能安民,云南能稳定下来,也多亏了沐英镇守,所以这让朱元璋对沐英这个义子尤其偏爱,连带着对沐晟也十分宠爱。
“孙儿也盼着父亲能早日回京,到时也好让父亲指点一上孙儿练的火枪兵!”沐晟闻言也露出兴奋的神色,提到火枪兵时,他也一脸的自信。
“哈哈~,你们父子倒是一模一样,当初你父亲还小的时候,就喜欢操弄那些烧火棍子,没想到还真被他操弄出一点名堂,竟然用火器大破三十万叛军,你现在也在操练三段击,有没有把握超过你父亲?”
朱元璋也是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人,对火枪当然很熟悉,只不过当年他领兵的时候,火枪的性能并不可靠,时常发生事故,特别是下雨的时候,火药受潮导致火枪根本不能用,所以才被军中人戏称为“烧火棍子”。
“如果皇祖父昨天问孙儿这个问题,孙儿肯定会说没有把握,但今天孙儿却有十足的把握,孙儿的火枪兵肯定比父亲的要强上数倍!”沐晟一脸信心满满的回答道。
“哦?仅仅一夜之间,你就自信能胜过你父亲,难不成你让手下的士卒长出三头六臂不成?”朱元璋也十分惊讶,他是马上皇帝,当然知道火器射速慢的弊端,哪怕是三段击,虽然看似提升了射速,却牺牲了火枪的数量,一次只能有三分之一射击。
“孙儿可没那么大的本事,不过昨日军器局李节发明了一种纸包弹,使得装弹过程大为简化,射击速度也可提升一倍以上!”沐晟再次兴奋的道。
“李节?”朱元璋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也是一愣,刚才他似乎和朱标聊天时还提到这个名字,只是这个李节和那个李节是同一个人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扭头看向朱标,只见朱标立刻上前一步道:“应该是同一个人,李节的父亲李祝,正是军器局的局使,沐晟的千户就驻扎在军器局。”
“这个李节年纪不大,竟然还懂得火器?”朱元璋当即也十分惊讶的道,短短几天内,李节就做出两件让他感到惊讶的事,这让他也禁不住对李节产生了几分好奇。
“皇祖父,李节可仅仅是懂得火器,他不但发明了纸包弹,而且还解决了火药长时间放置威力下降的问题,另外还提纯材料,使得火药的威力增加一倍,孙儿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才华的年轻人!”
沐晟说完上面的话后,心中也暗自松了口气,他答应李节的事已经做到了,至于会不会引起皇祖父的注意,那就与他没什么关系了。
“父亲,此子年纪轻轻,不但目光长远,而且还精通火器,若是日后稍加磨练,定然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材啊!”朱标丝毫不怀疑沐晟的话,当即也喜形于色的向朱元璋道。
不过朱元璋却是沉默了片刻,随后脸色竟然变得颇为冷淡的道:“这算什么人才,不过是个工匠之才罢了!”
看到父亲忽然变得冷淡,朱标也是愣住了,刚才他明明感觉父亲对李节似乎产生了几分兴趣,可为何转眼间他就改变了态度,甚至隐然间似乎对李节有些不喜,这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