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359


“玉宁,还有件事我想请你帮个小忙!”李节这时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打断了朱玉宁的幻想道,他献上水泥可不仅仅是为了约会,另外还有一件之前的承诺要完成。
第两百六十六章
携手共游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说!”朱玉宁依然沉浸在能够出宫的喜悦之中,所以听到李节有事要自己帮忙也毫不在意的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出宫那天,能不能把吴盈玉也带上?”李节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把自己的请求讲了出来。
听到李节要自己出宫时带上胡盈玉,朱玉宁也立刻脸色一变道:“原来你费尽心机的求皇爷爷答应让我出宫,只是为了见一见那位胡小姐!”
“玉宁你可别误会,不是我要见她,而是她父母要回乡养老,所以才想在临走之前见她一面,而且这也是顺带的事,毕竟我也很想陪你过一次上元佳节,为咱们婚前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李节也急忙解释道,他怕的就是朱玉宁会这样想。
没想到李节的话音刚落,就见朱玉宁忽然捂嘴笑出声来,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道:“看把你吓的,我和你开玩笑呢,盈玉是我贴身的侍女,当然会带在身边,到时让她陪着她父母就是了!”
“呃?多谢!”李节也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不过他实在不敢肯定朱玉宁刚才到底是真生气还是在演戏?
“对了,允熥说你们献上了水泥才让皇爷爷同意,到底什么是水泥?”朱玉宁这时再次好奇的问道,她虽然长年住在深宫之中,但对外界的许多事物都报有很大的好奇心。
李节当下就把水泥详细的讲解了一下,朱玉宁听后也是惊叹连连,一种能够随意做成任何形状,并且凝固后与石头一样坚硬的建筑材料,它的用途可就太广泛了,再加上她也知道迁都的事,自然也能想像到水泥能发挥的作用。
“之前的镜子,后来有热气球,现在又有水泥,这些东西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朱玉宁这时忽然妙目流转盯着李节的眼睛问道。
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想问李节,但李节一般都是打个哈哈含糊过去,老朱和朱标虽然好奇,但他们只要结果,只要这东西有用,对于这东西的来历也并不怎么看重,所以只要李节不说,他们也懒的追问。
至于朱允熥,他的年纪太小,许多事情都可以从头学起,李节也愿意教他,所以他从来没问过李节这样的问题,因为他知道自己日后肯定会知道其中的原理。
反倒是朱玉宁,对李节却越来越好奇,这主要是李节是要与她共度一生的男人,所以她也不希望李节身上有什么她看不懂的谜团存在,今天她也终于有机会向李节问出心中早就已经存在的问题。
“这个……一两句话也解释不清,不过这个水泥并不算是我的发明,事实上它和玻璃一样,都是极西之地的产物,那边的人早在千年前就懂得烧制这些东西。”李节当然没办法解释之前的发明,水泥的确是古罗马人发现火山灰与石灰混合而成,算是一种天然的矿物,像李节这种烧制的水泥,则是在十八世纪末才出现。
“那你又是怎么知道极西之地的事?”朱玉宁却是刨根问底的再次道。
“我不光知道极西之地的事,这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的历史、地理,甚至是风土人情我都有所涉猎,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咱们婚后我可以慢慢的讲给你听!”李节不想解释,于是干脆笑嘻嘻的凑近朱玉宁道,声音中也带着几分暧昧。
“登徒子,又用这种办法转移话题!”朱玉宁被李节的贸然靠近吓的后退一步,随即又脸色微红的气道。
“这怎么叫转移话题呢,我这是在为咱们未来培养感情啊!”李节却得寸进尺的再次上前一步,几乎与朱玉宁脸贴着脸。
这下朱玉宁吓的也是尖叫一声,再也不敢在这里停留,当即转身就走,李节则是哈哈一笑没有追赶,经过这次之后,看她还敢不敢对自己刨根问底?
正月十五,也就是上元佳节的正日子,说起来上元节本来是中原的传统节日,不过蒙元入主中原后,却废除了许多的节日,上元节也不例外,直到老朱打跑了蒙元,这才将上元等节日恢复过来。
本来上元节只有十五、十六两天,不过因为之前蒙元压制的太狠,所以老朱恢复了上元节后,民间也自发的将上元节延长了许多,甚至从初八开始,直到十七才结束,整整要庆祝十天。
当然了,虽然上元节延长了,但正日子还是十五和十六这两天,初八开始也只是为上元节预热,到了十五整个节日的气氛才达到顶峰,随后十六持续一天,十七就只能算是收尾了。
十五这天下午,李节就和胡氏夫妇早早的出门,而且他还特意为两人准备了一辆单独的马车,这时大街上已经是满是庆祝的人群,大街小巷也挂着不少的灯笼,有些大户人家门前,还请高手匠人扎了特制的大灯,哪怕还没有点亮,就已经十分壮观了。
李节他们的马车来到皇城的东南角位置,等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就见从皇城中出来一辆马车,李节一眼就认出是朱允熥的马车,于是也立刻下车等候。
果然,对方的马车在李节面前停下,随后只见车窗打开,朱允熥从里面探出头笑道:“你们怎么来的这么早?”
“没经验了不是,今天要是不早点出门,恐怕就要堵在路上了!”李节笑着回答道,现在大街上的人虽然多,但还没到顶峰,如果到黄昏时再出门,大街上肯定是人山人海,别说马车了,连人想挤过去都不容易。
“李兄对京城如此了解,今晚就请你多多照顾了!”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朱允熥背后一个俊美无比的“男子”探出头来向李节拱手道,脸上的笑容也带着几分得意。
“你……你怎么换上男装了?”李节看着这个“男子”也一脸震惊的道,因为对方正是换上男装的朱玉宁,还真别说,她换上男装后,更显得她英气勃发,简直要把李节给比下去了。
“今天人这么多,穿着女装不方便,而且你看我这身打扮怎么样,说不定还能吸引几个女子给我丢手帕呢?”朱玉宁看着李节震惊的表情再次得意的道,似乎她对自己的男装十分喜欢。
李节闻言也有些无语,他本来是想和朱玉宁把手共游,到时花前月下、男才女貌,简直是天作之合,结果对方竟然换上男装,这要是两人手牵着手出游,说不定会被人当做是断袖之癖。
“世兄!”正在这时,胡盈玉也从车中探出头向李节行礼,更让李节无语的是,她竟然也换上了男装,只是她身材娇小、长相甜美,换上男装后跟在朱玉宁身边更像是一个长相俊秀的小书童。
“胡伯父他们就在车上,盈玉你快去吧!”李节看到胡盈玉也立刻一指身后的马车道。
胡盈玉闻言也露出激动的神色,但她还是看向旁边的朱玉宁,只见朱玉宁也微微点头道:“去吧,和你父母好好的聚一聚,,如果你们累了就去李节家中休息,等天亮时我再去接你!”
“谢殿下!”胡盈玉闻言也向朱玉宁感激的行礼,随即下了马车飞奔向父母那里,胡江夫妇也早就看到了女儿,这时也下了马车,随即一家三口也是抱头痛哭。
李节上前劝说了一下胡江他们,随后三人再次向李节道谢,然后这才上了马车,这应该是他们一家三口最后一个团聚的日子,至于他们今晚会如何度过,李节也并没有去问,毕竟胡江夫妇肯定早就有所打算。
当下李节转身上了朱允熥的马车,朱玉宁似乎对自己的男装打扮十分满意,这时只见她“啪”的一声打开一把折扇,然后冲着李节一扬头道:“怎么样,我像不像个进京赶考的举子?”
“不像!”李节立刻摇头道。
“哪里不像?”朱玉宁闻言愕然,随即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着,但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套衣服还是她特意让人量身订做的。
“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大都年纪不小,有些甚至连头发都白了,哪怕少数几个年轻的,也绝不会像玉宁你如此俊美!”李节拐弯抹角的夸奖道。
“油嘴滑舌!”朱玉宁闻言也脸色微红,刚开始她对李节的油嘴滑舌还有些不适应,甚至感觉李节有点轻浮,但时间久了,却发现李节也只是嘴上说说,对自己其实是十分尊重的,而且有些话听起来的确让她感觉心中甜滋滋的。
“喂!你们两个注意点影响好不好,皇爷爷可是让我跟着你们寸步不离,所以今天你们可别想做什么出格的事!”朱允熥这时发出单身狗的咆哮,他忽然发现自己之前帮李节好像是个错误,因为这一整晚他都要看着两人秀恩爱。
不过对于朱允熥的话,李节却当做耳旁风,这时只见他直接坐到朱玉宁身边亲密的道:“玉宁,你难得出一次宫,接下来第一站你想去哪玩?”
其实李节给朱玉宁准备了不少好玩的节目,因为他知道朱玉宁对宫外不熟悉,所以只要她说让自己安排,李节立刻就会带她去城中最热闹的承恩寺,那里百货杂陈,且有游艺杂耍,每年上元节时,那里都会有大型的戏曲演出,是上元节必去的景点之一。
然而出乎李节意料的是,只见朱玉宁却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我要去求真书院!”
第两百六十七章
上元夜(上)
“学院有什么好玩的?”李节与朱允熥几乎异口同声反问道,他们也没想到朱玉宁竟然提出,第一个就要去求真书院,平时倒也罢了,有时上课还挺热闹的,可现在是上元节,书院那边恐怕也没什么人了。
“对你们来说,书院当然没什么好玩的,可书院却是允熥最常去的地方,你们也经常提起书院那边的情况,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机会去过书院,所以当然想去见识一番!”朱玉宁说到最后竟然露出委屈的神色。
李节听到这里也立刻理解了朱玉宁的心情,虽然平时朱玉宁表现的极为成熟稳重,甚至让人忘记她其实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但对外界的向往却一直埋藏在她的心里,特别是她经常听朱允熥和自己讲到外界的事,现在有机会出来,当然要从她最熟悉的地方开始。
“好,我们现在就去书院!”李节当即做出决定道,朱允熥这时也反应过来,于是也点头赞同。
马车立刻转向去书院,路上他们也尽量避开繁华的街道,因为现在人已经渐渐的多了起来,许多街道上都堵满了人,马车根本过不去。
最后马车也终于来到求真书院,这里果然已经空无一人,因为现在书院要大规模招生,这个书院的面积太小,所以只能舍弃了,过年前大部分人就已经搬到城外的那个新书院,这个老书院几乎都已经空了。
“玉宁,这个老书院马上就要废弃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带你去新书院看看!”李节这时再次提议道。
“不用,带我去你们以前上课的地方看看!”朱玉宁却对这空无一人的书院十分感兴趣,进来后也一直四处打量,以前她只能通过朱允熥的描述来想像这座书院的布局,现在总算亲眼见到了。
李节只得带着朱玉宁来到平时上课的大教室,这里的桌椅与黑板都还在,只是穿荡荡的没有任何人气,朱允熥让人把灯点上,这才让这些变得明亮起来。
朱玉宁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随后向李节露出一个调皮的笑容道:“李先生,能不能给我讲一堂课?”
“你想听什么?”李节这时也明白了朱玉宁的心思,于是微微一笑问道。
“你之前不是讲到极西之地的事吗,那就讲一讲那边的情况吧。”朱玉宁随口说道。
“好,那我就来讲一讲极西之地的历史,所谓的极西之地,那里其实叫做罗马,后汉书中称他们为大秦,只不过当年的大秦早已经分裂,现在只剩下罗马的一部分,而在罗马之前,这片地方还存在一个更古老的国家名叫希腊……”
李节从古希腊开始讲起,将地中海沿岸的历史大概的讲了一遍,其中也着重挑了几个有名的故事,台下的朱玉宁与朱允熥都是听的津津有味。
“李先生,那个斯巴达人真的那么勇猛,竟然用三百人就挡住了波斯人三十万大军?”就在李节刚讲完斯巴达三百能干的故事,朱玉宁却立刻提出了疑问,因为从常理上推论,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的事。
“当然不可能,事实上除了三百斯巴达人,另外还有五千多雅典人,以及五千多奴隶士卒,所以加在一起有一万多人的军队,至于对面的波斯人,虽然号称三十万,但他们劳师远征,后勤的兵力肯定也不在少数,所以真正能参加战斗的也是未知之数。”李节笑着解释道,吹牛不分中外,只是有些地区的人格外能吹罢了。
“原来如此,不过就算是一万人,他们兵力的差距也太过悬殊,估计那个温泉关也是个险要之地,一万人据险以守,对抗三十万大军也并非不可能。”朱玉宁这时也笑着分析道。
“玉宁你果然聪慧,那个温泉关是希腊南下的交通要道,而且极为险要,据说只能通行一辆战车,可以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再加上指挥得当,这才挡住了波斯人的大军,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但也让波斯人付出了伤亡两万人的巨大代价,算是一次相当出色的战役。”李节再次一笑道。
李节讲了将近半个时辰,让朱玉宁过足了上课的瘾,随后又亲自带她到书院的后面参观了一下,给她讲解各个科目的区别与研究的方向,这些朱玉宁以前只能通过朱允熥了解一些,远不像李节讲的这么详细和透彻。
等到把书院转了一圈后,朱玉宁又不出意料的提出要去武学,今天一切都以她为主,所以李节和朱允熥也都毫不犹豫的答应。
不过出了书院时,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街道上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各色花灯让人眼花缭乱,朱玉宁也打开车窗欣喜着打量着外面的一切,这些外界的东西对于她来说,都带着无比的新鲜。
李节则是充当了导游,每到一处就给朱玉宁讲解一番,甚至还亲自下车给她买了许多她没见过的零食,有些好吃有些不好吃,但并不影响朱玉宁的热情。
不过马车还没到武学就走不动了,因为前面的人实在太多了,已经把道路给堵住了,哪怕绕道也不行,所以李节他们干脆弃车步行,幸好这里离武学也并不远,所以走了小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相比求真书院,武学这边更没什么好看的,因为武学也放假了,平时还能看一下武学学员的操练,现在却空荡荡连个鬼影都没有。
为了不让朱玉宁扫兴,李节则给她讲解了一下武学中各个区域的划分与用处,另外还给她讲解了一下武学的前景,没想到朱玉宁竟然对武学很感兴趣,还主动问了不少的问题。
特别是李节描述的,关于日后军中将官全都出自武学这件事,朱玉宁也十分敏锐的提出,武学的管理一定要抓紧,学员的毕业也要极为严格,否则日后这里只会变成勋贵子弟用来镀金混资历的地方,李节也对此深表赞同。
从武学出来后,朱玉宁才让李节给自己安排游玩的节目,于是李节就带她去了承恩寺那边,这里本来就是京城最繁华的区域之一,上元节时这里更是搭好了戏台,台上各色杂戏也早就开场,另外还有猜灯谜、放花灯等各种节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上行人也渐渐的组织起来,开始有人踩着鼓点开始踏歌,朱玉宁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参与其中,但最后却被李节强拉着加入踏歌的队伍中,慢慢的她也放开了,与李节一起玩的不亦乐乎,最后差点把朱允熥给搞丢了。
随着踏歌的队伍,李节三人最后竟然来到了城门处,只见不少女子成群结队的来到城门下,伸长手臂摸城门上的铜钉,这让朱玉宁也颇为好奇的问道:“她们在做什么?”
“这是一种求子的仪式,据说谁能摸到高处的铜钉,今年就能生下一个大胖儿子。”李节笑着解释道,说完还再次低声向她道,“玉宁你要不要去摸一下试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