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359


“没……没什么。”朱雪晴急忙掩饰,说完似乎又觉得不够,于是再次解释道,“我只是想到书中的剧情,那个阿青真是女中豪杰,上千甲士都拦不住她,真希望我也能有她的本事。”
朱玉宁闻言却露出心疼的神色,当即轻轻的抱了抱朱雪晴,她以为朱雪晴又想到以前的遭遇,如果她有阿青的本事,自然也就不会之前遭受父亲的虐待与毒打了,这几天她与朱雪晴同吃同睡,每次见到她背后的伤痕时,都忍不住想要流泪。
虽然朱玉宁什么都没说,但只是一个拥抱,已经让朱雪晴明白了姐姐的想法,当即也是心头一热,眼圈也有些发红,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外,至少还有姐姐是真心疼爱自己。
想到这里,朱玉宁的眼神也忽然坚定起来,也许她没有阿青那种神奇的剑术,但她也要用自己的能力,保护自己身边所爱的人,哪怕是自己受伤也绝不会退缩!
第两百四十九章
扶桑王朱樉
暖阁之中,气氛极为凝重,老朱坐在位子上一言不发,下面的朱标也束手而立,李节和朱允熥也老老实实的站在朱标身后,这时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今天是朱樉回京的日子,刚才朱标向老朱提议,身为大哥的自己应该去迎接一下远道而来的弟弟,结果被老朱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后面的李节也觉得朱标一根筋,都这种时候了,竟然还敢帮着朱樉说话?
大概快中午的时候,朱樉也终于磨磨蹭蹭的进到宫中,当他迈步进到暖阁时,李节也立刻发现,相比当初在西安时,朱樉整个人瘦了许多,皮肤枯黄满眼血丝,显然这段时间他也过的十分煎熬,脸上的表情也十分的忐忑。
“畜生!”老朱一见到朱樉就气不打一处来,抓起桌子上的砚台就砸了过去。
这次老朱可没有留情,沉重的砚台一下子砸到朱樉的额头,疼的他是惨叫一声,当即就摔倒在地,旁边的朱标也忍不住跑上前扶住朱樉,随即向老朱求情道:“父皇息怒,二弟他一时糊涂犯了大错,还请父皇饶过他这一回!”
“父皇饶命啊,儿臣知错了!”朱樉这时也从地上爬起来,跪在朱元璋面前大声哀求道,额头上的伤口不断的向外冒血,把他半张脸都染红了。
老朱这时也是怒火万丈,胸膛一鼓一鼓的,眼睛也不停的往旁边墙上的弯刀瞟去,说实话,他现在真的很想把朱樉一刀给砍了,免得他再祸害别人。
不过生气归生气,老朱不是汉武帝更不是李世民,做不到亲手杀儿子这种事,这点其实是老朱的缺点,那就是他对自己的亲人太过心软,别说儿子了,就算是女婿,只要不像欧阳伦那么胡作非为,几乎都不用担心人身安全,比如李祺,哪怕老朱杀了李善长全家,也不忍心对自己的女婿下手。
想到这里,老朱终于放弃了拔刀的念头,只见他迈步从书案后走了出来,来到朱樉面前一脚将对方踹倒在地怒斥道:“想当年朕派你去西安镇守,是想让你给你的其它兄弟做个表率,帮着你大哥守好大明的边疆,可你倒好,在西安胡作非为搞的民怨沸腾,甚至连家里都搞的一团糟,朕真恨不得一刀砍了你!”
“父皇~,儿臣糊涂,辜负了父皇的信任,这一切都是儿臣的错,只要父皇能出气,儿臣愿意接受任何惩罚!”朱樉被踹倒后很快爬起来,而且还一把抱住老朱的腿大声哀求道。
不得不说朱樉这家伙还挺聪明,估计他也看出老朱不忍心杀他,所以干脆直接认错,而且还把处置权交给老朱,反正只要老朱不杀他,日后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被亲儿子抱着腿哀求,老朱也禁不住长叹一声,朱樉是他的次子,除了朱标外,就数朱樉被他关注的最多,甚至他还任命朱樉担任宗人府的大宗正一职,想让他帮着自己和朱标管理整个皇族的事宜,却没想到朱樉连他自己都管不了。
“父皇,二弟犯错,我这个做大哥的也有责任,若是您要罚,就连我一块罚吧!”这时朱标也眼泪汪汪的再次向老朱求情道,如果说老朱对家人心软是个缺点,那么朱标的这个缺点就更加明显,哪怕明知道朱樉犯下累累恶行,朱标依然狠不下心责罚他。
老朱这时也终于心软,当即一抬腿把朱樉甩开,随后迈步再次回到书案后,坐下粗喘了了几下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抬头对朱标道:“太子你觉得该如何处置他?”
后面的李节听到这里也是暗叹一声,因为老朱询问朱标的意见,摆明了是不可能重罚朱樉了,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感觉有些失望。
果然,只见朱标犹豫了片刻后,终于还是上前一步回答道:“启禀父皇,儿臣觉得二弟虽然犯了不少错,但毕竟是父皇的儿子,所以儿臣觉得可以让二弟去中都凤阳闭门思过。”
朱标的这个建议不轻也不重,让朱樉离开西安去凤阳,几乎相当于夺了他藩王的权力,而且闭门思过也剥夺了朱樉一定的自由,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惩罚,当然这个惩罚的时间就不一定了,也许过几年老朱心情好了,朱标再一求情,可能就会让朱樉回封地去了,比如周王就是这样,之前犯错也只是被召回京城关了一段时间,现在已经回开封去了。
“儿臣愿往凤阳思过!”这时朱樉也急忙表明态度道,虽然他知道去了凤阳就会失去自由,但他却知道以自己犯下的罪行,留在京城反而是件坏事,还不如去凤阳熬几年,日后肯定会有出头之日。
“哼,仅仅只是闭门思过,未免也太便宜他了!”老朱闻言却是冷哼一声,随即只见他猛然站起来,然后在书桌后面回来走动了几趟,最后猛然看向李节问道,“李节,倭国那边有没有什么最新情况?”
李节闻言也急忙站出来禀报道:“启禀陛下,燕王最近传来消息,倭国已经开始交接石见国,海军那边已经组织了一只船队在石见国登陆,并且建造了一座属于咱们大明的港口,接下来就会逐步接手整个石见国!”
“很好!”老朱闻言猛然再次看向朱樉道,“夺去朱樉秦王封号,贬为扶桑王,即日赶赴倭国上任,全权负责大明的倭国事宜!”
“父皇三思啊!”朱标听到这里也大惊失色,当即向老朱求情道,倭国的情况他最清楚不过,现在石见国才刚刚接手,让朱樉去那里肯定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万一发生什么意外,说不定他们兄弟就要天人永隔了。
朱樉这时也吓的脸色惨白,他虽然不清楚倭国的事,但至少知道倭国在哪里,本来自己在西安做着秦王,结果现在一下子被贬到倭国,做一个不伦不类的扶桑王,光是从封号上就能看出来,这两者的差距简直太大了。
“三思什么?老四能去高丽,他为什么不能去倭国?”老朱却一拍桌子再次怒道。
当初李节曾经建议老朱分封诸王,不是把他们分封在大明国内,而是让他们到外界开疆拓土,当时老朱虽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但依然被他记在心里,现在朱樉犯错,也终于让他下定决心,与其留着朱樉祸害大明,还不如把他扔到外面去祸害别人。
朱标也被老朱的这句话怼的哑口无言,的确,朱棣能去高丽,而且靠着自己的实力打下整个高丽,朱樉也没理由不能去倭国,更何况倭国那边的银矿关系重大,如果没有一个心腹之人坐镇的话,也难以让人放心。
相比朱标,背后的李节这时却是大呼惊喜,老朱这个决定简直太出乎他的意料了,没想到当初自己的话老朱终于还是听进去了一点。毒疮长在什么地方最不让人担心?当然是长的别人身上,朱樉就是个毒疮,他不是有本事吗,那就去倭国祸害去吧!
“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愿意交还王爵,哪怕是被贬为庶人也行,您千万不要赶我离开大明,儿臣还想在您膝下尽孝啊!”这时朱樉也终于反应过来,当即跪爬着再次向老朱哀求道,他现在真的怕了,哪怕让他做个庶人呆在大明都行,他绝不想去什么狗屁的倭国!
“现在才知错?晚了!”老朱却气的一挥袖子,随即就再次吩咐道,“把他给我拖出去,暂时关押在宗人府,下次随船一起送往倭国!”
随着老朱的吩咐,立刻有几个大汉将军将朱樉拖了出去,一路上朱樉还是不停的哀求,但老朱却根本不理,朱标虽然还是心生不忍,但想要求情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等到朱樉被拖下去了,暖阁中也终于恢复了安静,李节看了一下旁边的朱允熥,结果发现这小子也是一头冷汗,看样子也被吓到了,虽然老朱没杀朱樉,但贬到海外的惩罚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估计这件事也能震慑不少皇族。
“李节,什么时候有去倭国的船队?”老朱这时依然余怒未消的再次问道。
“启禀陛下,半月后就有一趟!”李节立刻回答道,自从张定边他们去了倭国后,大明这边就会定期组织船队去高丽和倭国,特别是在朱棣打下高丽后,船队就更加稳定了,其中商船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海贸的收益也越来越大。
“安排一下,半个月后送他去高丽,然后再让老四送他去倭国!”老朱再次吩咐道,这也意味着他直接把这件事给订死了,再无更改的可能,这让朱标也叹了口气,终于打消了求情的想法。
“臣遵旨!”李节立刻答应道,组织船队的事虽然不归他管,但他却一直关注着,安排朱樉也是小事一桩,当然朱樉可不是一个人去,他王府的那些幕僚、护卫之类的也全都要跟着他一起去倭国,如果朱樉真有本事,那就学着朱棣一样,以王府的班底去倭国开拓疆土吧!
第两百五十章
锦衣卫的消息
朱樉被贬为扶桑王的消息一出,整个朝堂也为之哗然,因为之前朱樉的罪行一直没有公开,所以许多大臣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老朱是个要面子的人,事后也没有解释,只是含糊的说朱樉犯了忤逆之罪,虽然许多大臣感觉不对劲,但也不敢多问。
这天上午,李节向老朱禀报了一下船队的情况,这支船队应该是年前最后一支出海的船队了,主要是上次朱棣与大内义弘做交易,答应支援给他们一批物资,另外就是快过年了,许多商家也想趁着这个机会运送一批货物到高丽和倭国,所以这次的船队规模也相当大。
至于朱樉等人出海的事,李节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原来的秦王府有三卫兵马,但这三卫兵马肯定不会让朱樉全都带走,事实上他真正能带走的,也只有两千人的护卫,剩下的全都要留在西安,另外还有王府的一些幕僚和下人,最后估计有两千多人,需要安排一支专门的船队运输,这使得这次出海的船队规模又大了一倍。
对于把朱樉贬到倭国这件事,老朱也没有丝毫的后悔,事实上这段时间他一直催促着李节,快点把船队的事安排好,到时也好让朱樉快点离开京城,到时他也眼不见心不烦。
唯独朱标对朱樉还是有万分的不舍,这段时间也经常一个人提着酒菜去探望朱樉,每次回来时心情都不太好,甚至还尝试过劝老朱收回成命,却被老朱再次臭骂了一顿。
李节禀报过船队的情况后,这才向老朱告辞出了暖阁,这时也快中午了,李节也准备去找朱允熥,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身后有人叫道:“靖海伯留步!”
李节闻言扭头看去,结果只见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快步走来,这个人李节还认识,对方名叫詹徽,官拜吏部尚书,是老朱最信任的大臣之一,特别是在老朱废弃掉宰相后,六部尚书比之前更加重要,而号称六部之首的吏部,更是重中之重,詹徽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代表着老朱对他的器重。
“原来是詹尚书,不知叫住下官可有什么事情?”李节见以詹徽也立刻笑着行礼道,不过他心中却有些警惕,这个詹徽可是个官场上的老狐狸,为人十分油滑,特别是他对老朱的心思把握的很准,事事都以老朱为先,这也是他能坐稳吏部尚书之位的主要原因。
只见詹徽来到李节面前后,手抚胡须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道:“靖海伯年轻有为,又深得陛下的信任,老朽早就想与靖海伯结交一番,不如今日我做东,咱们找个酒楼边吃边聊如何?”
看到詹徽不说正事,反而要说请自己吃饭,李节却更加警觉,当即再次一笑道:“詹尚书太客气了,我也很想与尚书把酒言欢,不过我去太子那里还有事,若是尚书有事的话,不如直说,至于喝酒就改天吧!”
李节可不想和詹徽这种老滑头扯上太深的关系,事实上他之所以深受老朱的信任,除了他本身的能力外,最主要的还是李节是个游离于朝堂之外的人,与朝堂上的官员并没有太深的纠葛,这也是李节故意为之,因为李善长就是因为在朝堂上的影响太大,所以才引来了杀身之祸,李节可不想走上他的老路。
看到李节拒绝,詹徽也丝毫不生气,反而露出一脸遗憾的表情再次道:“既然靖海伯有事,那老朽就不强求了,只不过我有件事想向靖海伯打听一下!”
詹徽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左右这才低声问道:“秦王被贬为扶桑王,这件事在朝中引起极大的震动,文武百官都是议论纷纷,可谁都不敢去向陛下询问其中的原因,靖海伯你深受陛下的信任,想必应该知道秦王被贬的原因吧?”
听到詹徽问这件事,李节却似笑非笑的打量着这位吏部尚书,随后这才反问道:“詹尚书真的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詹徽可是个人精,老朱没有公布朱樉被贬的真正原因,就是不想丢面子,更不想让臣子乱打听,詹徽能成为老朱的心腹,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果然,李节的话一出口,詹徽立刻露出尴尬的神色,随后干笑两声再次道:“其实我对秦王被贬的原因并不怎么感兴趣,只不过下面许多官员向我打听,所以我才想了解一下。”
“詹尚书,有什么事情您就直说吧!”李节不想再和詹徽打马虎眼,于是直接问道,他已经看出来了,詹徽来找自己根本不是想打听朱樉的事,而是另有其它事情。
被李节一语道破心事,詹徽也有些尴尬,不过他很快就恢复过来,当即再次一笑道:“靖海伯果然聪慧过人,那老朽就直说了!”
詹徽说到这里忽然停下来,然后拉着李节走到一个角落,这才再次低声道:“前两天陛下召我们议事,竟然提出迁都之事,但陛下并没有说要迁到哪里,而是让我们各自回去思考一下,然后各自上个奏本,写明自己选定的迁都地点以及原因。”
“陛下没有告诉你们迁都的地点?”李节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他本以为上次他和朱标说服老朱把迁都的地点定在北平府后,老朱会召集大臣们商议,却没想到商议倒是商议了,可老朱却又给大臣打起了哑谜。
“这么说来,靖海伯你是知道陛下想要迁都的地点了!”詹徽听到李节的反问也是精神一震,当即再次追问道,他来找李节就是想打听这件事,如果能事先得知陛下选定的迁都地点,那他就能抢先一步知道到老朱的想法,从而保持与老朱的步调一致。
“这个……我的确知道。”李节沉吟了片刻终于点头道。
“那不知靖海伯可否相告?”詹徽再次急切的问道,到了他这种位置,最困难的就是把握皇帝的心思,可以说只要他能把握住老朱的心思,他的尚书之位就会稳固无比,谁也别想取代他。
“不好意思,我不能说!”李节却是摇头拒绝道,虽然他不想得罪詹徽,但更不想因此惹得老朱不喜,毕竟老朱的锦衣卫可是无孔不入,万一日后被他知道自己将一些机密泄露出去,那可就麻烦了。
面对李节的拒绝,詹徽也是眼睛一眯,他可是吏部尚书,可以说没有宰相之后,百官就以他为首,很少有人敢拒绝他的要求。
不过詹徽也知道李节不是一般人,自己的身份对李节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所以很快就再次笑道:“靖海伯不要急着拒绝,我可以用其它的消息来和你交换,而且日后若是靖海伯有什么需要,老朽也愿意相助一二!”
“我没兴趣!”李节却是更加直接的拒绝道,说完转身就要离开,本来他就不想和詹徽走的太近,更别说和他做什么交易了。
“等一下,靖海伯你难道就不想知道我用来交换的是什么消息?”詹徽看到李节要走,当即也再次上前拦住他道。
“无论什么样的消息,我都没兴趣!”李节再次拒绝道,说完他也不理会詹徽,再次迈步就要离开。
不过就在这时,詹徽却紧追两步来到李节旁边低声道:“难道和锦衣卫有关的消息靖海伯你也没兴趣?”
“锦衣卫?”李节闻言也终于停下脚步,同时也扭头看向詹徽,锦衣卫可是老朱的耳目,与它有关的消息肯定不是小事,李节当然有兴趣。
看到李节终于停下脚步,詹徽也终于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再次道:“看来靖海伯对我的消息有兴趣,不如这样,你把迁都的地点告诉我,我就告诉你这个关于锦衣卫的消息,要知道这件事对于锦衣卫来说,也是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甚至会让不少人掉脑袋!”
本来李节还不知道詹徽要说的是什么事,可是当听到他后面那句“天翻地覆”,却让李节忽然猜到了他要说什么,当即也是轻笑道:“詹尚书要说的不会是毛骧的事吧?”
“你……你怎么知道?”詹徽听到李节一口道出毛骧的名字,当即也一脸震惊的道,这件事应该只有自己知道,李节怎么可能会知道?难道陛下已经对他信任到这种地步了吗?
李节本来还不太肯定,可是看到詹徽的表情,终于让他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这让他再次一笑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毛骧他自取死路,怪不得别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