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359


第两百三十二章
至此为止
老朱这辈子什么苦都吃过,少年时家破人亡,出家后被逼云游四方,以乞讨为生,后来好不容易加入义军娶了老婆,却又被顶头上司猜忌,最后他终于自立门户,打败各大强敌统一了天下,成为史上从乞丐到皇帝的第一人。
然而还没等老朱享几年福,自草莽时起家就帮他撑起一个家的贤内助,却也早早的离他而去,相比少年时的家破人亡,发妻的离世对他的打击更大,甚至可以看做老朱执政时期的一个转折点。
只是老朱做梦也没想到,到了自己晚年时,却还要承受一次更大的打击。
先是自己器重无比的长子猝死,随即又死而复生,可还没等他来得及高兴,自己的亲孙女竟然要杀自己的亲儿子,如此大悲大喜再大悲,让老朱的一颗心也是三起三落,哪怕以老朱坚强,现在也是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呆愣在那里,好半天都没有任何反应。
蒲城郡主这时却面色坦然,甚至有一种解脱之感,自从三年前她回到西安,为了在暴虐的父亲手中活下来,她学会了将自己的情绪掩藏起来,无论是高兴或悲伤,她从来都不会显露出来。
不过今天她却不打算再伪装下去了,事情自己已经做了,哪怕李节答应替自己隐瞒,可她却骗不了自己,弑父的阴影也会一直伴随着她,特别是在李节这个知情人面前,更让她时常有抬不起头的感觉,所以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讲出来,至于是杀是剐,悉听尊便!
背后的李节却是暗自着急,蒲城郡主的举动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想拦也没有拦住,至于老朱知道这件事后会有什么反应,他也完全无法预料,万一暴怒之下的老朱真的要杀蒲城郡主,他又该怎么劝说阻拦?
就在这时,老朱猛然站起身,伸手取下墙上挂着的腰刀,这把李节吓了一跳,当即上前阻拦道:“陛下息怒……”
然而李节的话刚一出口,只听“仓啷~”一声,老朱已经拔刀在手,蒲城郡主看到祖父的举动也没有任何的反抗,反而闭上眼睛微微仰起小脸,两行泪水也从脸庞上滑落。
紧接着只见刀光一闪,李节想要冲上前阻拦,却根本来不及,不过在长刀落下后,竟然没有鲜血喷撒,反而有一缕长长的秀发飘落,这时李节才发现,老朱这一刀只是从蒲城的脖颈处划过,并没有伤到她,只是砍断了她的一缕长发。
蒲城郡主这时也惊异的睁开眼睛,当看到祖父已经收回腰刀时,脸上也露出惊愕的神色,她本以为自己这次死定了,却没想到祖父竟然没有杀自己。
“弑父本是十恶不赦之罪,不过念你初犯,而且情有可原,暂且将你收押到宗人府听候发落,你可心服?”老朱收刀而立,脸上的表情竟然显得十分平静,只是不知道他是真平静,还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孙女心服口服!”蒲城郡主躬身行礼道,无论她有再多的理由,弑父都是天理难容的大罪,刚才她做好了必死的决心。
老朱随即又扭头看向李节问道:“这件事太子知道吗?”
“不知道,我没敢告诉他!”李节愣了一下才回答道,他没想到老朱听完这件事后竟然变得如此冷静,完全和之前暴怒的模样判若两人。
“除了你们两个,还有别人知道吗?”老朱再次问道,目光也闪烁着几分杀机,如果还有别人知道,那他绝对不会让知情的人留在世上。
“没有了,除了我们两个外,就只有陛下您知道了!”李节急忙回答道,仅仅是因为罪状的事,把让朱标差点猝死,如果让他知道蒲城郡主要毒杀朱樉,说不定会当场气死。
“很好,这件事就至此为止,日后我不想听到外界有任何关于这件事的传闻!”老朱再次果断的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终于醒悟过来,老朱是不想让家丑外扬,毕竟若是蒲城郡主想要毒杀朱樉的事传出去,肯定会成为皇家最大的丑闻,到时还是老朱最丢脸。
而老朱现在之所以如此冷静,估计是他完全切换到一个帝王的身份来处理这件事,只有这样,他才能摒弃感情方面的影响,从而做出最理性的判断。
“臣明白,陛下放心,这件事绝对不会传出任何风声!”李节当即保证道,一共才三个知情人,老朱是最不愿意看到消息泄露的人,蒲城郡主做为当事人,当然也不会随便外传,所以只要李节不说,这个消息就会烂在三人肚子里。
“很好,你们退下吧,朕累了!”朱元璋再次坐下,然后无力的挥手道,这一天来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想要一个人静一静。
李节和蒲城答应一声,然后一起退下,而在走出暖阁时,两人却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
“你为什么要告诉陛下?”李节主动开口问道,这个问题他依然想不明白。
“我也累了,不想再背负着这个沉重的枷锁了!”蒲城郡主小声回答道。
“陛下虽然不想把事情闹大,对你也只是暂时收押在宗人府,但并不意味着这件事结束了,日后陛下很可能会对你产生厌恶之心!”李节再次道。
“无所谓了,我本就是个苦命的女子,不像堂姐……”蒲城郡主说到这里忽然顿住,然后露出一个强笑道,“日后你与堂姐成婚,不要忘了请我喝杯喜酒!”
蒲城郡主说完向李节微行一礼,然后转身进到宫中,趁着宗人府的人还没来,她想去见一见堂姐朱玉宁,相比李节,她有更多的话想和堂姐倾诉。
看着蒲城郡主离去时孤单的背影,李节也叹了口气,生于帝王家本来是一件人人羡慕的事,可是想到蒲城郡主的那些遭遇,却实在让人羡慕不起来。
这一天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别说年过六十的老朱,连李节这时都感觉疲惫无比,刚才可能还不觉得,可是这时放松下来后,李节立刻觉得全身发软,脑子里也一阵阵发晕,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找张床躺下好好的睡一觉。
当下李节强打精神出了皇城,结果刚一出城门,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道:“表弟,你可算出来了!”
李节闻声看去,正是自己的表兄刘义,这让他也心中一喜,当即迈步上前,刘义见到他也十分高兴,拉着他就上了马车。
“我爹他们呢,现在应该已经回到京城了吧?”李节虽然又困又累,但这时还是强撑着问道,按说自己回来了,来接自己的应该是父母才对,就算他们不来,也应该会派下人来。
“表弟你恐怕还不知道吧,姑母那边有一件天大的喜事!”刘义这时眉飞色舞的再次道。
“什么喜事?”李节眨了眨眼睛问道。
“你有弟弟了!”刘义眉飞色舞的回答道。
“什么?”李节闻言也立马不困了,当即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相信的问道。
“就在上次你离开凤阳不久,姑丈他们也正准备动身回京城时,姑母却忽然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就在两个月前,姑母在定远县老家给你生了个弟弟,本来想给你写信的,可你在路上行踪不定,根本没办法送信!”刘义再次兴奋的道。
这个时代的人都信奉多子多福,可偏偏李祝夫妇只有李节这么一个儿子,而且自从李节出生时,李夫人的肚子就再也没有反应,哪怕后来李祝纳了赵姨娘做妾室,也只生下笛儿这么一个女儿,结果谁也没想到,李节这边都成年了,李夫人竟然又生了个男孩,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我娘给我生了个弟弟?”李节闻言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他本以为朱标死而复生已经够刺激了,没想到这边还有一个更刺激的!
“惊喜吧,一开始我也不敢相信,可事实就是如此,姑母的信上说,姑丈当时都高兴坏了,当即就决定不来京城,毕竟以姑母的年纪,再加上怀有身孕,也实在不宜长途跋涉,现在孩子出生了,但也不方便带着孩子上路,所以他们依然住在定远县。”刘义看着李节震惊的模样也十分得意的道,他就知道李节会有这种反应。
“高龄产妇的确要小心,婴儿更要注意!”李节脑子晕乎乎的道,他现在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别的什么,虽然这是件喜事,可他却总感觉有点不是滋味,之前有笛儿这么萌萌的妹妹倒也不错,可现在忽然多了个臭弟弟,这让李节一时间也有些无所适从。
“对了,现在你弟弟还没取名字呢,姑母和姑丈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于是写信让我问一下你的意见,你觉得该取个什么名字好?”刘义这时再次兴奋的追问道。
“名字?”李节闻言眨了眨眼,随即扬起嘴角道,“我们这一辈的名字都带着草字头,我看简单一点,不如就叫李草吧!”
“哪有人用草这个字当名字的?”刘义闻言哭笑不得的道。
“李草不好吗,那不如叫李苦、李荡……”李节说到这里忽然眼睛一亮再次道,“我觉得叫李菊也不错,菊,花中四君子之一,陶渊明的最爱,有很深的寓意!”
第两百三十三章
京城诸事
家里忽然多了一个弟弟,这件事的确给李节带来很大的震动,不过他实在太累了,马车还没有回到义惠侯府,他就撑不住睡着了,等到醒来时,却发现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他也没有回家,而是住在了义惠侯府,估计是昨天刘义看他睡着后也没叫醒他,直接安排他住在家里。
李节刚起床,刘义就跑来叫他一起吃早饭,不过吃饭的时候却只有他们两人,这让李节也惊讶的问道:“舅舅怎么不在?”
“还不都怪你,我爹接手武学后,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整天的不着家,昨天好不容易抽空回家一趟,准备给你接风洗尘,结果你在回来的路上就睡着了,我们看你太累,就没叫醒你,结果今天一大早,武学那边又有事,所以我爹天没亮就走了。”刘义说到最后也露出无奈的神色。
以前刘英可是出了名的懒散,他本来就是个安乐侯爷,手里也没什么权力,哪怕以前接手了铁册军,刘英也不怎么上心,可现在对武学却几乎耗尽了心思,甚至有时一连几天都泡在武学里。
“忙一点也好,以前舅舅是找不到事做,现在有武学让他费点心力,反而是件好事!”李节闻言也微微一笑道。
其实他明白刘英的心思,自己这个舅舅文不成武不就,本来没什么大本事,他也十分有自知之明,所以之前就安心的混吃等死,不过现在武学不需要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要他能管理好武学不出乱子就行,而且刘英也看出武学的重要性,日后说不定他还能借着武学名垂青史,在这个诱惑下,刘英当然会十分卖力。
“对了,表哥你不也在武学吗,今天不用上课吗?”李节忽然又再次问道,刘义也是铁册军的成员,后来全都转到武学中学习。
“当然要,不过我爹给我放了两天假,毕竟姑母他们不在京城,你又刚回来,当然要有人陪着!”刘义嘿嘿一笑道,其实陪李节是他给自己找的请假理由,主要是武学的学习太辛苦了,他想借着这个机会休息两天。
李节一眼就看穿了刘义的心思,不过他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破,两人吃过早饭后,李节这才开口问道:“表哥,我离开这么久,京城这边有没有什么新情况?”
“当然有,其中有几件还和你有关!”刘义立刻回答道。
“和我有关?”李节闻言也惊讶的道。
“对啊,比如就在半年前,户部郎中王国用上书,替你祖父李善长申冤,当时不少人都以为王国用死定了,却没想到陛下看过他的奏本后并没有说什么,更没有治王国用的罪。”刘义提到王国用时,也露出一种敬佩的神色,毕竟不是谁都有如此大的勇气仗义执言。
李节听到这里也暗叹一声,这件事果然还是发生了,李善长死的冤吗?很冤!可他该死吗?站在老朱的立场他也的确该死!不过老朱杀了李善长后,心中肯定也存着几分愧疚,这也是王国用能活下来的原因。
“对了,王国用上书后,你五叔就大病了一场,后来姑丈单独来了京城一趟,在你五叔那里住了大半个月才回去。”刘义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于是再次开口道。
“那五叔他现在怎么样,病好了没有?”李节闻言也急切的问道,自从被贬到江浦后,李祺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毕竟满门抄斩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当初李节之所以能说话父亲李祝回京城,李祺的身体情况也是主要原因。
“姑丈走的时候,你五叔的病已经好多了,不过据说留下了病根,现在身体也是时好时坏的,如果不是你弟弟太小,估计姑丈马上就会来京城。”刘义再次回答道。
“五叔他这是心病,这两天我找时间去探望一下他!”李节闻言也再次叹了口气道,父亲不在,他这个做侄子的当然也要尽到一些责任。
“另外求真书院前两个月也闹出一件很大的事,甚至引发了整个京城的震动。”刘义忽然再次开口道,求真书院和李节的关系密切,虽然李节不在京城,但这件事还是和他有关。
“求真书院能出什么大事?”李节闻言再次一愣问道。
“你之前搞了个热气球上天,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次求真书院没你搞的那么大,但也不算小,他们把两个半球形的铁壳合在一起,本来轻轻一碰就开了,可是后来他们抽出里面的空气后,悬挂在书院门外让人去拉,而且明言只要有人能拉开,就赏银千两,结果当时整个京城都疯了,可无论再强壮的大力士,也无法拉开这个空心的铁球,简直太奇怪了!”
“马德堡半球!”李节听到这里也立刻明白求真书院在做什么实验,把两个半球中间的空气抽出,以此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当初他曾经在书院里讲过,也提到过这个实验的设想,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搞出来了。
“马什么半球?”刘义听到李节口中的新名词也好奇的问道。
“先别管什么半球,这个实验后来怎么样了,有没有人拉开?”李节再次问道,马德堡半球之所以得名,主要是这个实验在马德堡市进行,现在地点改了,说不定日后就要称这个实验为金陵半球了。
“没有,后来书院放开了限制,可以二十个人一起合作,可就算是这样,依然拉不开这个半球,后来有人置疑书院搞鬼,于是书院就雇了十六匹马,这才把半球拉开。”刘义再次兴奋的道,当时他和武学的人一起去凑热闹了,不过他们也没能拉开。
“有趣,有空了我得去书院一趟,看看他们实验用的半球!”李节闻言也露出几分满意的微笑,虽然他不在书院,但书院中的人也已经开始自主的探索与实验,这可比他手把手去教要强多了。
其实书院的这种主动性也是李节刻意去培养的,求真书院虽然因他而起,但他很少去插手书院的事,一来他实在太忙,二来也是不想让书院的人对自己形成依赖性,所以他只是偶尔去讲几堂课,只有书院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他才会出面帮点忙。
“武学那边怎么样,有没有出过什么问题?”李节主动开口问道,他在武学也担任着少学的职位,而且当初走的时候,武学还在筹备之中,现在都开学半年了,所以李节也很想知道武学的情况。
“问题肯定有不少,否则我爹也不会那么忙,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武学才刚开始,如果没问题那才叫奇怪。”刘义这时竟然说出一番大道理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