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校对)第713部分在线阅读
靳老站在他一边的发言,被闵老怼回去了,他上场直接说华慎中不合格,那也根本不可能。如果他赤裸裸的上场,就直接打破他和孙祖杰达成的默契,他原来的盘算是其他同志开炮,他来一个提案不成熟否决,这样孙祖杰也没话可说。
至于为龙元健说话,那更不可能,他也同样盯上了龙元健的位置,再说了,侯国栋在西域问题上既然赢了,那么就挡不住他进入中央局,这个时候,龙元健连卡位的作用都没有了,还留着干什么?
退一万步说,自己折了冯期集,宫永胜折了龙元健,也算是打了一个平手。但是为什么宫永胜会主动提议,让龙元健走人,是不是他和孙祖杰早就商量好了。
被动之下,陶总脑海里连连盘算,就疏忽了一点,龙元健不停地看着他,希望他说说好话。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信息误区,他并不清楚眭朋林的一些动作,自然根本想不到这一点,甚至脑海里连这个弦都没有。
但是其他人从宫永胜的态度和龙元健异样的表情中,已经窥探到了不少信息,很多人此时此刻对陶国辉的态度就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如果猜测没错的话,宫永胜搞不好是被他阴了一把,这就怪不得宫永胜是这个态度,连宫永胜都不说话,其他人自然不会为龙元健说话。
这种情况下,龙元健被迫求退,也是无奈之举了,他要是不识趣,搞不好未来就不一定有好果子吃。
而反过来,如果猜测没错的话,那陶国辉在大家伙心目中的印象就要打一个问号了?这位搞不好玩的是扮猪吃老虎的游戏呀!他扮猪吃老虎也没什么,问题在于他玩得是小圈子,有自己的一大堆人,他就算赢了,大家伙也没有多少好处。
孙祖杰虽然是喜欢折腾,但是这位也确实让人服气,不仅能做事,也能带队,作风大家也是知道的,私底下玩弄阴谋并不多,相当的光明正大,再加上用人也是五湖四海。
对于推荐给他的人,只要合适,他就会使用,华慎中就是典型,这个半路靠过来的人,竟然就要杀进中央局了,这就给了大家伙不好的希望。
再说了提拔大多数人的闵老和廖老联手了,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大家都很佩服,于情于理,也都应该与这两位老同志站在一起。
正是这种微妙的心态,主导了接下来众多中央局委员的表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央局委员站在了两位老同志和孙祖杰一边,华侯两人进入中央局,冯龙退出,变成了大势所趋。
这样一来,整个中枢的格局大变,孙祖杰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在中央局拥有了相当大的势力,甚至超过了陶国辉,这种现象也让一些老同志感到不安。
加强孙祖杰的力量,让他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是对的,但是陶国辉才是一号,总不能就这么把一号架空吧,所以就在当天晚上,由吕老牵头,几位老同志进行了一次紧急磋商,最后商定,再给陶总一次机会,也同样适当加强他的权威,所以他的一些用人也要支持。
一方面是平衡无时无刻都会存在,这样不容易政策不容易走歪。孙祖杰这一次判断正确,不代表他每一次都对,所以该有的平衡是必须有的;
另一方面当然不好为人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同志们的影响力也在一日日的衰退,要是出现了一家独大,对老同志们保持影响力,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到了第二天的会议上,会议气氛又有了一些改变。吕原和阴正阳两位同志获得了老同志们不少的支持,一来,他们是陶总的老部下;二来,他们和李昊、齐凌云两位同志一样,属于大家都比较能接受的同志。
当然了孙祖杰提了一个自己的人华慎中,陶总也会得到一个机会,眭朋林会接替华办主任,这样就形成了陶总和孙祖杰微妙的平衡。
陶总可以凭借一号,眭朋林在华办,吕原在华组部在党务上压制住孙祖杰,但是他想阻拦孙祖杰的力量更多的集中在政务院,他可以在经济上更好地发挥作用。至于鲍文迪,他现在扮演的角色就很不错,那就继续下去吧!
当然了丰同国这个陶总推荐的人选,就没有被支持,原因就是这一次宫永胜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这最后一个中央局委员名额只能让宫永胜提名。宫永胜主动退休,影响力很强,他提名一个中央局委员是必须的。
此时只剩下了四位同志,华办主任金学延,华监委副书记贺晗,财政部长秦云苏,闽东省委书记罗学农。
事实上财政部长秦云苏背后的推动力不够,他也就是资历深厚,事实上并没有多少晋升的机会,而且十分凑巧的是,胶澳案已经牵扯到他,所以这一次会议根本就没有把他列为候选人。
而剩下三选一,大家伙基本上都会认为宫总会推荐金学延同志,毕竟学延同志作为宫总的老部下多年,要提名当然只会提名他。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宫永胜竟然提名贺晗同志,并且提出根据换届要求,地方上的中央局委员不能连任,也就是说,燕都市市委书记王盘同志必须进入中枢,所以宫总提名他为上院副主任。
而王盘同志的职务由山城市委书记文高林同志接替,宫总提出了两个理由,文高林长期在华宣部工作,政治上比较强,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谁都能接受,所以他出任燕都市委书记十分合适。
文高林同志离开后,宫总推荐贺晗同志接任山城市委书记。理由有几个,贺晗同志曾经在山城周边的军工企业工作过,对山城比较了解;贺晗同志是监委出身,正好可以整顿一下山城政商两界的混乱局面。
当然了,这样一来,贺晗同志留下的副秘书长、监委常务副书记的位置就只能由金学延同志接替,这也适合他的发挥,毕竟学延同志长期在华办工作,最适合的就是档案一类的工作,而监委工作事实上很大一块也是跟档案有关。
宫总提名之后,孙祖杰立刻表态支持,他连续说了一连串理由,表明只有这样做,才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很显然,与会众人也都知道了,这一串乾坤大挪移应该来自于这两个人的手笔,核心目的就是把金学延送到监委。
考虑到金学延同志的工作特点,他最合适的位置事实上只有三个,华办,华组部和华监委。他离开华办之后,首选当然是华组部,但是很明显吕原的代表性更强一些,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前往华监委,担任类似于御史中丞的职务。
某种意义上,金学延出任监委常务副书记,虽然拿不到中央局委员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更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对宫总而言。两年前的那件事是他最大的心病,他需要有人在这个位置上保驾护航。
所以当孙祖杰提出这一点之后,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迅速达成了一致,准备联名推举。
这个位置权力很大,长期以来掌握在蒋老韦老一系手中,虽然老武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在监委系统内部,贺晗同志的影响力事实上更大一些。如果他长期出任这个影响力很大的职务,对他本人并不是好事。
贺晗以权威很重的副秘书长、监委常务副书记下地方,完全可以在仕途的最后一站,在地方上发挥更重大的作用,有效的解决山城的一些棘手问题。当然有得也有失,蒋老韦老一系在监委系统的影响力随着贺晗同志的离开自然大打折扣。
从孙祖杰的角度来说,尽管他和韦老的关系不错,也相信韦老和贺晗同志的人品,但是他也不愿意蒋韦一系长期掌控华监委,这有本质的区别。
事实上陶总的心态和孙祖杰差不多,金学延能够在第一任接替华办主任,本身就得到了他的认可,这是一个为人谨慎,循规蹈矩的人,他在华办工作,陶总能够占据的空间也会更大一些,所以他同样也会认可。
事实上在场的中央局委员或者是老同志,除了蒋老韦老,基本都会同意宫总的提名,谁也不愿意有人长期占据华监委的位置,让贺晗同志下地方确实是一个神来之笔。
当然最吃亏的自然是蒋老和韦老,只不过大家在会议上提出来,就是让他们有机会讨价还价,想了想,韦老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案,他提议闽东省委书记罗学农同志在换届之后接替警政部长,并进入到秘书处。
作为中央局委员的候选人,罗学农同志已经有两任地方正职的任职资历,现在进入秘书处并不为过,但是闵老还是表示了反对,他并没有反对罗学农入主警政部,而是反对他进入秘书处。
原因很简单,换届之后,辛海望同志没办法进入中枢会议,所以闵老认为,他作为警法系统的代言人,进入秘书处才更加合适。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蒋韦一系一直只有一位成员在中枢,如果罗学农也进入到秘书处,岂不是他有两名老部下了吗?这怎么可以?
闵老表示反对之后,其他同志也陆续开始了挑剔,警政部的工作事实上有些专业性,一般来说有大企业工作经验或者丰富地方工作经验的人,往往更加合适。
罗学农确实有两任正职的工作经验,但是之前他长期在组织系统工作,并不了解警政部,他到底行不行,谁也不知道。
当然了,否定罗学农的同时,自然会推荐一些人上来,所以陆陆续续,就有几位同志被推荐作为警政部部长的候选人。
蒋老看到这样的局面,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他明白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的影响力下降了,自然而然,别人不愿意给他更多的机会。
另外还有一点,当然就是警政部太敏感了,权力也太大了。警政部长都要挂上国务,地方上都是行政副职兼任,就是为了保证权威。要不是孙祖杰反对,陈述利害,多次阻止,地方上甚至会以警法委书记兼任警政局长、警政厅长。
所以蒋老想帮着罗学农争取这个位置,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孙祖杰自然感受到了蒋老的尴尬,但是他也没有出头表态。
他和宫永胜筹划的目的就是削弱蒋老的影响力,怎么可能让蒋老有机会安排得力部下去警政部这么一个敏感的位置。政坛的新老交替是必然,看看这两天的陶国辉就知道,孙祖杰可不愿意自己的任上还有这么多的神仙,能削弱一个也是好的。
见僵持不下,老武说话了,他提出由科工委主任贺才林同志担任警政部长,理由也有充分,作为科工委主任,大规模的协调工作他非常擅长,有能力胜任警政部长。
其次贺才林同志年龄快到站了,这反而是优势,既然大家争执不下,那还不如让一个快到站的同志接任,这样既可以发挥他的长处,又可以为未来的调整留下空间。
得,又多了一个,贺才林从科工委起家,在赣西发展起来,后来又历经几省,最后被安排到科工委,严格论起来,他虽然是科工委系统的人,但不是嫡系。
老武当年在赣西,比较熟悉他,也可以说提拔过他,所以由老武提名,完全说得过去,老武要退下去,推荐一个自己赏识熟悉的人,谁也不好说什么,甚至可以说很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呢,大家都知道这背后很可能跟孙祖杰有关系。贺才林与孙祖杰的关系比较复杂,孙祖杰似乎瞧不上他,一直想把他赶走,换成乐国英,但都没有成功。
这里面除了不愿意孙祖杰在下一代上有太多利益以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系统跟枢密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的同志一旦上来,往往都相当强势,有一个孙祖杰,大家已经够头疼的,谁也不愿意再上来一个强势的同志。
就算是孙祖杰,事实上心里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想法,虽然他推动乐国英比较卖力,但嘴上说说的多,并不是非常卖力。
归根到底,乐国英是科工委系统的人,等孙祖杰注意到他,人家已经功成名就,是航天少帅,又是华委委员,这时候推他上去,呵呵,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那只有天晓得了。
一方面陶国辉卖力游说,一方面孙祖杰又不是卖肝卖肾的推荐,所以贺才林一直稳稳当当的坐在科工委,但是到了换届,大家伙就不好办了,科工委的大佬们想在自留地上提拔一个自己人,谁也挡不住。
这个时候老武的推荐,背后应该有孙祖杰的意思。这个推荐一出来,不管成不成,贺才林就算对他有怨气,也消失殆尽了,能成为推荐对象,就算不成,也会有所补偿的。最重要的是,他和老武的关系可以得到很大的巩固。
老武临退休了,还能推荐一个自己赏识的人,来到核心位置,他也可以高高兴兴的退休,所以会场上不少人心里都在说,孙猴子真是鬼精鬼精的,竟然来了这么一招。
但你还别说,老武这个推荐一出来,大佬们互相看看,都觉得这个人选还真不错。因为贺才林事实上跟大家的关系都不是很大,现在大家争来争去,谁上谁不上,都是问题,那干脆让一个谁都挨不着的人上来。
陶总就是这么看的,自己看重的人下一届就有机会了,到时候可以顺理成章的推出来取代贺才林的位置。还有一点,这个人和孙祖杰有些不对付,上任之后,最起码也是中立,这就够了。
所以陶总想了想,表态支持,见他选择支持,大部分同志自然也不会反对,所以这个人选也就这么顺利敲定下来。
这样一来,问题又回去了,如何安抚蒋老,办法当然是有的,曾经在监委担任过办公厅主任、秘书长的华组部常务副部长朱涵全,是韦老精心培养的接班人之一。
宫总提出让朱涵全同志去地方锻炼一下,这样等到下一次时,朱涵全也是相当有力的竞争者,宫总推荐的地方是浙东。
浙东省委书记属于很好的位置,大家都愿意去,宫总提议朱涵全去这里,也算是很好的安抚了,要是蒋老再不愿意,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要知道,孙祖杰本来是想把石海杰安排到浙东的,他现在截胡,事后还要想办法安抚孙祖杰,可以这么说,宫总为了拿下监委常务副书记也算是拼了。
果然宫总这么一个提议,蒋老自然就点头了。到了这一步,二十五位中央局委员,也就差不多定了下来。
当然了,最大的问题,剩下的两名中枢会议成员如何确定,此时也有了方案。根据会议安排,剩下的两名中枢会议成员,将从四名候选者选出。
在会议的最后,由出席会议的同志选举,选举办法也早已经公布。考虑到工作任职,这两位同志将被安排到监委和政务院,所以事实上大家都默认钱邦兴和常真理两位同志接替这一块的工作。
钱邦兴是华组部长,他出任监委书记十分合适,而常真理同志一直在政务院工作,他继续留任政务院也非常合适。而马王两位同志相比于前面两位,都稍有不足,两人的竞争力也有所欠缺,所以这一次两名中枢会议成员的推举十分顺利,常钱两位成功入选。
这样就在新年前,中国提前就未来的中枢核心层达成了初步默契,当然了,后续也可能有所调整,但是基本上定了下来。
中枢会议成员陶总,郭总,鲍总,宁总,孙秘书长,钱书记,常副相。同时按照惯例,作为第二届,孙祖杰将在换届之后,接替宫总的行政职务,以后同志们将会再次称呼他为孙总。
而中央局普通委员也基本敲定,身处中枢的是郎、钱两位枢密,政务院乐,齐,李三位副总,董国务,上院王副主任,华宣部高部长,华组部吕部长,华协部马部长,警法委辛书记,副秘书长华慎中。
身处地方的是,京师文书记,东海竺书记,滨海黄书记,山城贺书记,广南阴书记和西域侯书记。
同时这一次会议也基本敲定了秘书处组成人员,孙祖杰为秘书长,高元平,辛海望,吕原,华慎中,金学延,眭朋林七人组成了新一届秘书处。
七人之中,华慎中虽然没有行政职务,但是他的工作压力却是最大的,他是党建小组副组长,西域协调小组副组长,同时根据陶总的提议,他还将兼任应急和安全生产小组办公室主任,理由就是这是非常设副秘书长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工作分工。
可以说身兼三职,孙祖杰知道陶总心里不舒服,故意这么提名,但是他并没有拒绝,而是直接答应下来,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他懒得和陶总计较。
当然了剩下也有不少麻烦,比如罗学农怎么安排,比如两届西秦书记甄立邦同志怎么安排?比如要下地方的范思煌怎么安排?比如一些年轻同志怎么安排,等等,都需要认真讨论的。
当然现在时间还长,未来还有两次中央局扩大会议,所以大家伙也不着急,这一次能定下这么多安排,已经是难以置信的成功,本来大家都以为要拖上很久的。
会议结束之后,宫总把孙祖杰请到自己的办公室,端来了两杯红酒,看到孙祖杰有些诧异的表情,他恍然大悟:“我也是忙昏了头,竟然忘记了你不能喝酒这个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