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他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倾诉,而杨希愿意倾听,而且还听得懂,能给他提出意见,这就足够了。
就在沉默之中,孙祖杰回到家,然后又陪着宝贝女儿疯了两天,才坐上飞机赶赴淮西。
华夏汽车从去年引进大卫的外方管理团队开始,大卫等职业经理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和执行规章制度。
在这个过程中,中外双方是三天小吵架,五天大吵架,围绕着一个又一个执行问题不断的争论。
中外的文化差异,各种通融潜规则与制度的比拼,考验的不仅仅是员工,也是管理层。
在这个过程中,李胜利以军人的狠辣,压制住华夏汽车员工甚至是他自己本人的种种不满,严格执行各种试行的质量管理制度。
发现执行中出现了问题,他又需要与大卫等人商讨,到底是执行的问题,还是制度本身规定就有问题,然后再进行修改。
到了今年,华夏汽车终于在实践中摸索建立起一套严格周密的管理和考核机制,股份公司此时已经焕然一新。
连续多个批次生产的配件产品,生产的主力车型2.5吨载货汽车的合格率都达到了95%以上,彻底扭转了过去的种种缺陷。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并跟职工的收入挂钩。
做得好收入高,做得不好收入低,超过规定的次品率,换人,调岗。还不行,对不起,调到后勤待岗,拿基本工资。
作指导的大卫此时已经相当兴奋,他向孙祖杰保证,整车生产线调试已经接近完成。以目前的进度,今年下半年,就可以用美帝的配件组装出第一辆轿车。
而随着一大批东德机械专家和大批高水平机床开始陆续被引进,零配件的国产化进展也将加快进度,耿照杰报上来的数据,明年在实现整车生产的同时,国产化率有望达到40%,这是一个相当振奋人心的数据。
所以孙祖杰在视察完股份公司之后,才有信心开始处理后勤服务公司这一大摊子麻烦。他的做法很简单,首先就是开会,先是中层基层干部会议,然后才是后勤职工大会。
在干部会议上,李胜利宣布了一系列华夏汽车后勤服务公司一系列改制的计划——
首先是,公司的食堂,招待所等多个生活设施以及好几个三产小公司实行承包制改革,以实现自负盈亏为主要目的。
其次是,将职工子弟学校,厂办医疗站等社会机构剥离,整体划归庐城市政府。
第三点是,现有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相关改革,现有职工按照股份公司已有的模式改革,而以后离退休员工将调整养老金和医疗金,尽量保持待遇不变。
最后才是,按照华投部署要求,进行福利房制度改革。
第二百五十章
试探
到了1982年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承包制探索了,而且在淮西,农民承包搞了三年,大家伙都知道什么是承包。
所以当李胜利提出了鼓励相关后勤的承包并提出一系列要求后,会场上立刻就有人动了心思。
比如食堂,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只需要随便改一改立刻就可以赚钱,厂里加上家属那么多人,养活几个食堂并赚到钱不要太容易。
根据李胜利的要求,所有的承包人必须提出一个承包方案,然后还需要经过面试之后,才可以获得承包的机会。
孙祖杰静静的听着,并没有发言,对于他来说这些小单位的承包并不是他在意的重点,他更多是希望从中发现一些人才。
至于第二点,学校医疗机构划给教育和卫生部门,只需要省里出面,由协调小组处理就可以了,对普通人确实有影响,但是相应的损失都加了工资,大家也能接受。
而对于第三点,现有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改革,说白了就是通过加工资的方式,取消了种种隐形福利。
另外就是换了领钱和报销的地方,本质上只是发放模式的改变,很多人明白,知道这一步是迟早的,也有所准备。
事实上对于种种隐性福利的享受,整个企业差距很大,而折算成钱,反而相对透明公平了一些,所以绝大部分职工对于这项调整是欢迎的,毕竟增加了现钱。
但是到了第四个住房改革,会场上立刻就鸦雀无声,都在静悄悄的听,房子太重要了,涉及到的人也太多了。
从淮汽到华夏汽车的转变,投资相当巨大。按照美方提供的图纸,这一年多大卫等人除了帮助健全管理制度以外,剩下的就是监督盖厂房,培训职工,调试设备等,另外随着企业员工的增加,必不可少的还盖了许多栋住宅楼。
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大大小小的住宅楼有的已经竣工,有的还正在建设中。无数职工都等着分房子呢,结果等来等去的结果是福利房要改革。
李胜利宣读了方案,所有员工都有住房公积金,从此之后单位除了专家楼,免费分给专家以外,其余一律是商品房,按照国家规定有七十年产权。
单位盖得这些商品房从此之后不再出租,只接受单位员工的购买,购买的人可以向华投银行部申请优惠贷款。
股份公司和后勤公司的员工都有资格申请购买,但是有一定的申请要求,具体细则会公开。
原有的福利房也要进行改革,后勤公司认为现有的房租偏低,国家损失惨重;而公司对于无房员工的住房补贴也太少,不足以满足现实要求。
所以公司决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由职代会对房租和住房补贴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不增加公司负担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房租,同时增加无房职工的房补,两者对冲,尽量缓和矛盾。
听完了李胜利的讲话后,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这个住房改革方案太阴损了。这个时候孙祖杰把话筒拿了过来:“各位同志,这一次房补的方案原则是华投港岛制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因为我们原来的住房制度是典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完全不可持续。
单位好不容易积攒下盖福利房的钱,结果房子分下去,房租少的可怜,所以单位盖房这件事从效益来说,是绝对亏本的,因此对单位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盖房。
这样一来,福利房总是杯水车薪,所以每一个单位围绕着分房,矛盾十分突出,干群关系十分紧张,为了扭转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路,这才有了这一次住房体制改革的试点。
改革之后,单位盖房花出去的钱可以尽快收回,而且应该还有利可图,这样有条件的单位就会乐意盖房,而有房职工和无房职工的利益差距也不会那么大,这样单位围绕着分房产生的各种矛盾就得到缓解和解决。
当然同志们肯定要问,用这样的方式,职工同志们没有钱买房怎么办?所以这才有了住房公积金,企业和职工共同出钱,另外华投银行部也会提供优惠贷款。
只要有需要的职工多吃几年苦,把贷款还上,就会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产权时间内,谁也拿不走。
这就是这一次华投房改方案的核心理念,我希望在坐的同志将这一次改革的精神告诉广大职工,请他们能够理解,并献计献策,完善这一套方案。”
孙祖杰说完,虽然会场上大家都在鼓掌,可是鼓掌的人并不热烈,孙祖杰十分明白,这一次改革,对于这些在座的中基层干部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他们基本都有福利房,结果这一次要涨他们的房租,割他们的肉,增加没房职工的房补,这让他们如何高兴。
突然一个胆子大的科长举起了手:“孙总,我想问一下我们已经有福利房的,有没有资格购买新房?”
这是他们相当在意的:“如果符合条件,就可以购买,但是原有的福利房需要收回。”
这位科长满意地说道:“谢谢孙总,我明白了。”
这位科长很明白,这样一番操作之后,他们这些条件好的就可以先买房,而把原来那些破烂的旧房子还给单位,这样也不亏。
见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孙祖杰点点头,他很清楚,要做事,这个干部队伍要又打又拉,一定要让他们乖乖的听话。
所以这才有黄海的被抓,看到了这个人的下场,很多就老实不少,这一次又可以购买新房,他们至少利益不会受损,这样改革阻力不会那么大。
但是下面的职工代表大会就要扯皮了,这有福利房的职工涨房租,估计要闹翻了天,但是没房的员工却可以增加房补,他们肯定会全力支持,这是典型的博弈,先把消息传出去,试探一下反应。
华夏股份的副总李纪远刚刚回到家,他在后勤部的老婆就高兴地说道:“老李,这一次咱们后勤的住房改革,你咋不早说,我好有个准备。”
“有啥好准备的,家里的钱不是早就有了吗?老子早就算好了,咱们家里的积蓄交完首付,还房贷就用每个月的公积金,等过几年,咱家还可以再买一套。”
“这当然好,可这样做是不是违反规定呀?”
“老子合法合规,花的是自己的钱,谁敢说老子不是!婆娘,你放心,这一次老子一定会在退休之前把老大老二婚房都准备好。”
“那感情好,只是上面会不会叫停呀?”
“叫停?傻娘们,你还真敢说,这可是孙总制定的方案,谁有那个本事驳回?你在后勤待了这么多年,你说心里话,这样做好不好?”
“好当然好,只是要花钱买房子,我心里总觉得膈应的慌。”
“还是买下来好,自己家的房子住起来放心。”
李纪远悠悠的说:“你恐怕不知道,招待所住了好几个人,都是中央派下来的,盯着咱们厂的改革已经有段日子了。
这一次只要搞得好,一定会推广,只不过又要便宜李胜利那个家伙了,唉,也是那个老东西命好,谁让他是孙总的伯乐呢。”
第二百五十一章
闹事
“爹,你说这可怎么办?咱们家现在哪有钱呀?”
青工刘磊正跟自家的老爷子再商量,刘磊这两年结婚生子,把家里好不容易攒下的钱花的七七八八,现在一家三代人,住在一个四十多方的小房子里,日子过得别提多难受。
按照这一次规定,他们的房租要上涨,当然向他们这样的困难家庭,有资格申请购买单位的新房,可是没钱呀。可要是不买,这一涨房租,岂不是要亏大发了。
“借,一定要借,把首付款凑齐了,就算是天天啃白菜帮子,也要把房子买了,现在这样,你媳妇日子没法过呀。”
“爹,可是买了房子,家里也没办法过呀。”
“挺过这一阵,等你媳妇身体好点能上班就好了。爹想过了,厂里这么多人,我和你妈摆个小摊卖点早点稀饭包子什么的贴补一下家用总还可以。”
刘磊无奈的点点头,他咬着牙说道:“爹,王大勇那小子这一次考核通过了,涨了一级工资,每个月比我竟然多十几块钱呢。我一定好好学技术,下一次一定过,一定要多赚点钱养家。”
老爷子看着以前吊儿郎当的儿子似乎长大了不少,欣慰地说道:“老二呀,现在这世道变了,技术好,干活勤快的来钱多,你现在知道这个道理还不晚,只要你好好干,咱们家会越来越好的。”
刘磊点点头:“爹,我晓得了,我去给媳妇买点红糖,她生娃的时候亏得厉害,得补一补。”
“应该的,早去早回。”
刘磊答应了一声就出门了,骑着自行车,去供销店买了一斤红糖,这一轮后勤大调整,供销店变化不大,顶多是换了顶头上司,周师傅见刘磊过来了,笑着问道:“老二呀,又给你媳妇买东西?”
刘磊点点头:“我媳妇生娃时大出血,差点命都没了,得给她补一补。周师傅,称一斤红糖,您可要给点秤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