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30

  霍崇就是个能用人的人。这个家伙不仅能用人,更是组建起了一个“种福平台”,这就比用人还要高了那么一点点。他有了制度,靠这个制度将百姓给组织起来。
  种福,指的是霍崇给种下的福报。既然是霍崇种下的福报,从霍崇这里接受种福的百姓得到了收益,自然要拿出一部分回馈给霍崇。
  让这样的制度扩张开来,那朝廷又该置于何地呢?
  老十三怡亲王平素被认为是一个宽容的人,是一个可以饶恕别人的王爷。此时他根本不提及霍崇到现在也没有害过人,是不是可以饶恕。而是直接询问雍正,要派哪方人马去抓捕霍崇这个当代张角。
  雍正想了想,“让山东巡抚操办此事。”
  说完,看着怡亲王并不认同的神色,雍正问道:“十三弟,可有何不妥?”
  “皇上,臣督办清理欠银之事。各地官员此时都如热锅蚂蚁般,霍崇经营数年,已经颇有财产。若是让山东巡抚督办此事,山东官员们想要的只怕是霍崇的财产。”
  雍正听到这里,眉头已经皱起,恨恨的说道:“这些官员想的都是这些小事。全然不把国家大事放到心里。眼见霍崇能纳税,就纵容着霍崇。哼!便是那些状告霍崇的,满心想的也都是钱。这才让那霍崇做大!只是朝廷派遣钦差,也太看得起霍崇那狗贼!”
  说到这里,雍正一时说不下去,生起了闷气。
  老十三连忙说道:“皇上,此事并非小事。霍崇又在山东有点声望。若是让山东巡抚督办此事,霍崇又没有造反的证据。把他抓起来,反而让官场众人不明所以。便是给霍崇这狗贼一个脸面,派钦差侍卫到山东,与山东官府一起将霍崇抓了,将其送回京城。不然,山东官员们若是自己动手,怕是要打草惊蛇。”
  雍正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十三弟说的没错。山东官员的那个尿性,想的定然是霍崇的财产,甚至有些不成器的只怕还要通过通风报信从霍崇这里勒索一笔。
  霍崇那江洋大盗的做派,得知消息之后定然要逃跑。虽然雍正知道自己绝非是空穴来风,胡乱杀人。可下头的人并不知道,霍崇这么一跑,到时候又是各种对雍正不利的说法。
  现在雍正靠着真凭实据催收欠银,朝廷里面已经各种混淆视听的说法。甚至各种说雍正是暴君,是抄家皇帝的风评。
  想到这里,雍正叹口气,“便依了十三弟!”
  说完,雍正又恼怒起来,“此案办了之后,便要那些密奏的,严查此等人物!若是朕早知道霍崇竟然如此,早两年不过一道旨意就能处理了他!”
  老十三听完连连点头,就与雍正商议起如何完善密奏制度。至于霍崇本人,兄弟二人其实并没有放到心上。
  想来这两位都觉得霍崇此时不过是地方上一个大户,顶多是披着官皮的大户。收拾霍崇真的如探囊取物一般。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么?
  大概是的。
  第二天雍正亲自下旨,命贴身侍卫张卫领了几名侍卫,领了圣旨直奔山东。
  这行动可谓快捷,大有兵贵神速的姿态。虽然他们只有几人,到了山东之后见到山东巡抚,山东巡抚一听立刻派了五十人马跟随钦差一起去办案。
  众人一路冲到淄川县,拿出了圣旨与山东巡抚的公文,办案开始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这是啥(三)
  身为雍正的贴身护卫,张卫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要捉拿钦犯霍崇。来之前张卫就在雍正面前接受过授命。雍正并不在意对手下讲述清楚目的和执行方法,雍正甚至很喜欢把事情讲开讲透。若是说不清楚,奴才们可就有推托的借口。
  能在雍亲王手下混这么久,张卫也是被调教出来的好奴才。那五十兵马并不知道此行目的是为了抓捕霍崇,只是知道皇上有旨意给霍崇。包括淄川县的人也只是知道皇上有旨意,很多人甚至非常羡慕霍崇。认为霍崇这是要有什么实缺,成为真正的官员。
  霍崇自己从来不吹嘘,但是挡不住别人说。大家可都知道,霍崇见过十四爷,更是见过当皇帝前的四爷。
  见到了霍崇的总部,张卫心中很是讶异。几年前张卫曾经奉命跟着霍崇到了淄川县的张店下的刘家村。那只是个很普通的穷困小村,完全没办法与河北平原上的村落相比。
  不过几年时间,霍崇已经折腾出这么大的总部。眼瞅这些用普通甚至是简陋材料建起的宅子得有几十间房。皇上说过霍崇能招揽人,这几十间房子里面可都是有人在用呢。
  单纯从使用房子的角度上,便是京城里的一个部,也没有这么多办公的房间。可见皇上真的没说错。
  淄川县的人前来问过,这种福平台只是说霍崇出门去了,不在。至于霍崇到底去了哪里,这边的人都说不知道。之后县衙里派人私下打听,得到的也是同样回答。
  张卫更是笃定霍崇这厮深藏不漏。一个小破县城里面招收的人竟然能保守秘密,京城大户家也不过如此吧。
  看了一圈,张卫带着侍卫们回去了,却不知已经有人注意这他们的行踪。
  霍崇是真的不在。秋收结束,霍崇前去崂山那边拜会长信道长,商议明年经营的内容。此时留守的乃是钱清,钱清稍微知道一点霍崇的目的。朝廷实施海禁,霍崇觉得干脆找个外面的小岛作为基地,造些船往来。
  突然就来了这么些人,钱清心中有些担忧。得知那边的人竟然前来查看,钱清更是不安了。此时有负责打探消息的人跑回来禀报,“大姊,听闻是皇上有旨意要给先生。”
  回禀的人找了衙门内部的人打听。这么几年过去,各地衙门被霍崇渗透的和筛子没啥分别。甚至不少小吏喝酒的时候爽直的表示,“来什么县官都得有。俺们以后就跟着霍爷。霍爷不走,俺们都能吃香喝辣。”
  钱清的脸色登时就变了。她知道不能表现得太过,勉强笑道:“原来如此。”
  打听消息的兄弟可没听霍崇分析过雍正,还真的以为是什么好事,兴冲冲的问这问那。钱清勉力应对,没有让这家伙感受到特别的不对劲。
  等钱清终于能独处,她只觉得心乱如麻。实在是无法排解这情绪,钱清索性按照霍崇教给她的排解之法,就是找能够让自己的身体感到舒服的方式。
  抽出护身的精钢匕首,钱清在屋内施展了几趟刺杀术。
  自从被霍崇绑到张店,霍崇就给了钱清一把用铁条和布条制成的攮子。从那之后,钱清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带着防身的家伙。攮子变成了铁匕首,铁短剑,钢匕首,霍崇也传授给钱清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
  除了待在霍崇身边之外,能让钱清感受到安全的就是施展刺杀术。心情刚有些平稳,外面就响起雷虎的声音,“钱经理在么?”
  钱清收起匕首,稍稍整理一下才打开门,就见雷虎板着脸站在门外。若是平日,钱清无论如何都不会让雷虎进到她的房间。然而此时见到雷虎的神色,钱清稍一思忖,就让雷虎进来。
  雷虎刚进屋,外面又跑来几人。钱清一看大部分人脸色都不好看,便让大伙都进来。又让这里面的保卫处的“三师叔”李铁牛守住门。
  “这可不是好事!”雷虎开口就说道。
  钱清当然知道这不是好事。霍崇私下将自己与雍正的那点碰面,还有雍正的特点讲给过钱清。便是没有这些,这段日子以来中级班和高级班的培训内容里面暗含了多少分析朝廷的课程与讨论,钱清非常清楚霍崇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会如此。
  “为什么呢?”情报总监万茜问道。
  钱清冷笑一声,“哼哼!雍正杀人还需要理由?看你不顺眼就要杀你。大家不会没听说蔡珽的事情吧?”
  雍正做事其实很率直,霍崇又很注意收集京城的情报。蔡珽就成了案例。
  听钱清举了这个案例,众人都一脸的无奈。
  年羹尧曾经参劾四川巡抚蔡珽威逼所属知府蒋兴仁致死,蔡珽因此被罢官,经审讯后定为斩监候,而年羹尧的亲信王景灏得以出任四川巡抚。
  这时雍正已经暗下决心要打击年羹尧,蔡珽被押到北京后,雍正不同意刑部把他监禁起来,反而特地召见他。蔡珽陈述了自己在任时因对抗年羹尧而遭诬陷的情况,又上奏了年羹尧“贪暴”的种种情形。
  雍正于是传谕说:“蔡珽是年羹尧参奏的,若把他绳之以法,人们一定会认为是朕听了年羹尧的话才杀他的。这样就让年羹尧操持了朝廷威福之柄。”因此,雍正不仅没有给蔡珽治罪,而且升任他作了左都御史,成为对付年羹尧的得力工具。
  雷虎叹道:“说这些没用。接下来怎么办?咱们能想到,其他兄弟姐妹早晚也能想到。”
  钱清扫了众人一遍,“此时我把话放前面。我是要跟着先生。先生平日对大家如何,大家自己心里有杆秤。你们若是怕了,现在就走,先生绝不会怪你们。若是想留下来看看局面会到哪一步,那就什么都别乱说。老老实实等着。别添乱。若是闹事,我绝不放过。”
  众人只是唉声叹气,却也说不出走还是不走。然而钱清突然拔出匕首,直接戳在桌上。雪亮的匕首把众人吓坏了,连忙看向钱清。
  钱清觉得此时也没什么好怕的,对着众人说道:“我不说先生对大家有什么恩情。大家都知道,若是这么说了,先生会生气。先生从来不认为大家欠他的。我现在要说的是我的事。若是咱们中间有人吃里扒外,为了捞好处,和朝廷勾结。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我可什么都不会再说。”
  听钱清说到这样,屋里的人都知道事情大概率不会好。沉默了一阵,万茜声音有点哆嗦的说道:“大姐,我不想走,可我也不敢留在这里。你给俺指个地方去躲躲。”
  钱清收起匕首,拍了拍万茜。万茜浑身一哆嗦,却没敢动弹。
  对这师妹的反应钱清笑骂道:“怕什么,你还觉得我会害你不成。”
  “我看大姐你气坏了。”万茜嘟囔道。
  钱清爽快的答道:“若是怕事情闹大的,便去蒙阴县。先生在蒙阴县设下山寨,便是几千官军前去攻打,也让他们有来无回!”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这是啥(四)
  到淄川县以及几天,张卫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他每天都到霍崇办的种福平台总部附近,又询问县衙里的各路人等。确定了霍崇虽然打着“种福”的旗号,既不烧纸拜神,也不举办法会。
  平日里这个种福平台所做的只是帮着百姓缴税,给百姓指点种什么能赚钱,帮着百姓种地,收购各种农产品。
  农闲之时的百姓们都可以去种福平台下的作坊和饲养场里做工,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孩子还能到霍崇的蒙馆去读书。
  张卫乃是雍正的家生奴才,对于雍正忠心耿耿。对霍崇的善行自然没什么感动。此次来抓捕霍崇之前,已经从雍正这里知道,霍崇妖言惑众,蛊惑百姓。看着是在做好事,其实是图谋不轨。霍崇干的越好,就越是危险,就必须拿下。
  询问了这么多人,竟然没听到什么人说霍崇的坏话,顶多就是些抱怨。抱怨的内容也只是干活比较辛苦,挣钱也不够多。竟然没有一人看穿霍崇的歹意。
  这总部每日里人进进出出,都是在忙自己的事。作坊则是各种粮食等物件运进去,各种东西运出来。忙忙碌碌,熙熙攘攘。淄川并非一个富裕之地,但和霍崇有关的人穿着竟然都不算差,起码整整齐齐。
  正如皇上所说,霍崇已经靠自己建起了一个国中之国,有了个小朝廷呢!
  张卫越想越怕,催着淄川县的人打听霍崇到底去了哪里。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不知道”。
  就在此时,山东巡抚陈世倌又派来了些人。为首的乃是一位副守备宁海,带领了三百多人马驻扎在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
  副守备宁海听说霍崇不在,就嚷嚷着把霍崇总部的人都给抓起来。张卫见到有比自己更激动的,连忙劝阻,“如此大动干戈,岂不是打草惊蛇。都等了几天,多等几日。”
  宁海则喊道:“张钦差,便是如此,也先抓几个人来拷问。干等着算什么?”
  张卫觉得这话也不是没道理,正考虑该怎么办,就听宁海继续说道:“让县衙门派人把留在这里的管事叫进来,抓起来拷问。抓了管事,霍崇的手下不就去叫霍崇回来么?咱们这边拷问管事,问出霍崇到底去了哪里。在路上埋伏,一抓一个准。”
  这计谋让张卫对海宁大生好感,如此计谋听着就对路。张卫又商量了一番,就招呼和自己一起来的侍卫,想把知县叫来下令。
  侍卫却阻止了张卫,“张大哥。既然皇上都说过霍崇是江洋大盗,他若是得知管事被抓,岂会不提防?这么干不妥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