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30

  每走一段,霍崇都会停下步伐。或者抬头看天,手指掐着法决,嘴里念念有词。或者低下头,慢慢原地踱步旋转。
  最初没人注意。没多久,已经有过路的驻足观看。便是有事必须赶回去的也边走不断扭头回望神神叨叨的霍崇。
  就这么走了半个小时,作坊外头已经集结了半个村子的人。作坊里头的人早就被惊动了,站在门口一个劲观望。霍崇也不着急,继续自己的表演。又过一阵,从村里通往作坊的道路上急匆匆来了几人。
  为首的三十岁上下,八字胡,皮肤上有几块伤疤。那位到了霍崇附近,打量几眼正在原地旋转的霍崇,开口问道:“这位是霍兄弟吧?”
  霍崇也不回答,继续转满了八圈,这才停止旋转,“李大哥,此时还不是说话的时候,等天晚了再说如何?”
  李坊主一听,连忙追问:“到底是啥事?”
  霍崇指了指作坊,“去里头说。”
  李坊主一脸懵圈,引着霍崇与旁边抱着棉袄的徐右林向作坊走去。后面看热闹的众人跟在后头。
  到门口,一直打量霍崇鲜亮衬衫与长裤李坊主先进去,请霍崇进门的时候低头就见到霍崇明亮的皮鞋。神色又认真了几分。
  等霍崇他们进去,李坊主让伙计守住门,不让外头看热闹的进来。自己引着霍崇到了一间屋里,颇为恭敬的说道:“霍兄弟,你师兄过世的时候俺也没能去吊唁,失礼了。”
  霍崇自己也没记住到底谁来谁没来,更何况此次根本不是来商议此时的,就不接这个茬,“李大哥,俺来这里和那事无关。自从接了师父的位置之后,俺就在看咱们这一片的风水,只觉得有些变动好像动了李大哥这作坊的风水。忍不住就来看看。”
  李坊主登时变了脸色,连忙问:“风水变了?哪里变了!”
  霍崇摇摇头,“现在还看不明白。非得晚上用罗盘看。”
  李坊主不解的问:“看风水不得白天么?”
  这句话证明了李坊主要么请人看过风水,要么就是他信风水之说。霍崇觉得这就有了切入点,便答道:“李大哥,俺小时候出去游历,有过机缘。遇到位高人送给俺一块罗盘。别人的罗盘都要白天看,这罗盘白天也能用,照样能定风水,看阴阳。可白天阳气太重,也就是阳不看阴,这罗盘晚上能看阴……”
  稍微把一些话用山东百姓能听明白的词讲出来,立刻忽悠的李坊主一愣一愣的。
  不过这位也不是全然没见识,等霍崇说完,先让伙计去给霍崇倒水,李坊主试探着问道:“霍兄弟,可否让俺看看你这罗盘?”
  霍崇解开衬衫的袖扣,将手腕上的运动手表摘下来递给李坊主。李坊主接过手表,看着手表上复杂且密集各种标识符,已经有些惊了。
  又看片刻,李坊主惊呼道:“霍兄弟!霍兄弟!这变的是啥?”
  霍崇对如此反应很满意,淡然说道:“这罗盘就是如此神妙。里面的机关做的极为精巧。若不是觉得实在是放不下心,俺也不会请出这罗盘来。”
  旁边传来惊讶到轻声吸气的动静,原来在旁边的徐右林凑过来看,也看到了太阳能运动手表上跳动的数字。
  霍崇又让李坊主看了一阵,才淡然说道:“李大哥。这罗盘主要是看阴。阴气很重。平日里俺都得用秘传的法子供奉着。若是带在身上太久,会伤了阳气。”
  听到这话,有些沉迷的李坊主立刻把手表还给了霍崇。霍崇带上手表,扣上纽扣。这才说道:“还得一阵子天才黑,李大哥不妨想一想,是不是出了什么不得劲的事。”
  这就是所谓的话术。是个人都会遇到各种自己觉得不舒服的事情,霍崇不说具体发生了什么,上来先想方设法让对方相信他遇到了不好的事情。只要对方相信了,那遇到的任何不对劲的事情都会被归于霍崇所说的“动了风水”所导致。
  至于要如何解决这些难以解释的事情,当然就得找风水大师霍崇来解决啦!
  果然,李坊主皱着眉头想了一阵,就讲了起来。霍崇静静的听,觉得这家伙内心还真坚定,有些事情就是不说。不过霍崇不怕,只要这家伙相信他是被邪气困扰,迟早得掉到霍崇的脚篓里。
  天渐渐黑了,外头看热闹的人都散去。经过攀谈,霍崇知道了李坊主叫李童山。还是三师弟李铁牛的远方堂兄。李童山试探道:“天黑了。”
  霍崇反倒不为所动,“还不够晚。此时天刚黑,阳气还没完全散尽。得再等等。”
  又等了半个时辰,霍崇这才站起身说道:“走,到外面去!”
  几人到了外头,霍崇结开袖扣,挽起袖子。跟在霍崇两边的人都惊了。运动手表上的夜光部件全部亮起来。在黑黢黢的夜色里虽然不刺眼,却也放射出能被清楚看到的光线。
  霍崇稍微调整了一下,将罗盘从固定状态切换成自动旋转状态。就带着李童山、徐右林等人绕著作坊走了起来。
  每走一段,霍崇就停下脚步装模作样的用“罗盘”测量。看着罗盘上不断旋转后又停下的各种指示标识,这帮人都啧啧称奇。
  折腾了好一阵,众人回到作坊。霍崇让其他人进去,自己与李童山留在外面。拉着李童山走远了点,霍崇问道:“李大哥,风水这等事你定然听说过些。俺也不说那些花胡哨,你作坊的风水的确变了,变得是好是坏,俺觉得都有。想问问李大哥,你觉得有啥变化。”
  李童山想了又想,为难的说道:“俺这作坊最近就是做不出好料,霍兄弟这么说,俺觉得说不准是遇到了点啥。”
  这明显没说实话,这李童山一看就不是天生好钻研的人,把技术问题说出来,绝对不是他最在乎的事情。
  霍崇应道:“李大哥,这等小事俺还应付得了。”
  “真咧?”李童山讶异的说道。
  “不过是找人打几根铁管的事,俺给李大哥的炉子改改风水,就能过去。”
  “真咧!”李童山这次的语气中倒是真的有了很大兴趣。
第十三章
快速项目(三)
  清晨的阳光照在院子里,炉子外的新泥终于干了。平整的泥面看上去很舒服。
  霍崇迎着朝阳站到院子中,作坊里的众人立刻退开。霍崇又是衬衫+长裤+锃亮的皮鞋。这身衣服料子在21世纪毫不稀奇,在这个1717年的4月初,将一群穿着粗布衣服的人都远远比下去。
  霍崇模仿道士电影里的英叔的模样,左手掐了个指法,动作简单明快的比比划划。嘴里念叨着“a
big
strong
gragon,holy
long
life
earth
god……”的英文咒语,围着烧琉璃的炉子施法如果可以的话,霍崇是很想大声呼喊“大威天龙,世尊地藏,般若诸佛,般若巴嘛空!”
  只是天理教并非从佛教里演化出来的教派,而是与道家类似。但是念动“急急如律令”感觉也不太适合。毕竟霍崇的老师刘叔说过,山东道教自有其传承,不要轻易招惹。
  霍崇用道教的方式做法,被道教的人听到,保不准就会起什么冲突。
  做法时间并不冗长,因为霍崇自己也没进行过太长久的演练。念完几段咒语,霍崇双掌在胸前转轮般旋转几圈,一掌排在炉子上。停了片刻,霍崇收回手掌,倒退几步,闭目不语。
  见霍崇也不知道是收功,还是准备再来一段,等的有些心急的李童山低声问:“霍兄弟,咋样了?”
  霍崇微微摇摇头。又过了一阵,才长吐口气,恢复正常姿势。抬头对李童山说道:“这样就差不多啦。李大哥,你开炉试试看。”
  李童山连忙命伙计把风箱口接到霍崇施法“请来”的几根铁管上。霍崇也不多看,直接出去透透气。
  徐右林跟了出来,在霍崇身边低声问:“霍兄弟,你懂法术?”
  霍崇并不解释,只是笑道:“总得学些,不然如何应付各种事情。只是俺没耐性,也没学太久。”
  徐右林眯缝起本就细长的眼睛,看上去就如睡着了。过了一阵,徐右林低声问:“这不是跟你师父学的吧?”
  “哼!”霍崇莫测高深的笑了一声。徐右林能有这样的见识倒也不错,霍崇若是说自己这些是跟着刘叔学的,反倒会让霍崇给人比较low的感觉。
  本以为徐右林即便不会倒头就拜,至少也会心生敬畏。没想到徐右林继续压低声音说道:“霍兄弟,这都第六天啦。你说是七天……”
  霍崇立刻打断徐右林,“俺说的是十天靠上。”
  “俺可等不了那么久。”徐右林明显比较着急。
  霍崇也不惯着徐右林,既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已经轮不到徐右林发号施令,“那你就得自己先回去。”
  徐右林叹口气,不再说话。
  到了晌午,李童山的神色已经满是兴奋,看着炉子里的青色火焰,李童山冲着霍崇挑起大拇指,“霍兄弟,这风水一改,果然不同!”
  霍崇淡然一笑,“李大哥,烧琉璃的时候可得你手下的兄弟们多出些力气。若是金风不匀,火气太盛,火克金,琉璃难免会有损伤。”
  李童山连连点头,信服的答道:“这个自然!”
  此时伙计们穿了棉袄,棉袄外罩了喷过水的麻布衣。带了手套,用装上木把手的铁棍在熔融琉璃的大炉子里奋力搅拌。
  霍崇心中期待着,然而炉边太热了,霍崇也不敢太过于靠近。
  此时能相信的只有科学技术了。霍崇内心感叹。李童山的炉子是这个时代里面还算有点技术含量的炉子,使用煤做燃料,还安装了鼓风炉。利用鼓风增加进入燃烧的火炉,增加炉子温度。
  而霍崇又给这个炉子增加了空气预热器。那几根铁管通过了炉子下方,空气流过铁管的时候已经被加热,进入炉子的不再是常温空气,而是上百度甚至几百度的炙热空气。
  这个小小的技术进步直接改变了近代冶金技术。让炉火的有效加热温度提高了上千度。即便李童山的炉子只采用了很原始的装置,霍崇也相信怎么都能增加百十度。
  而制作玻璃的一个要点就是“不断搅拌”。资料上说,西欧佬从意大利工匠哪里花费重金购买无气泡玻璃的时候,钱用到了位,最后得到“搅拌”二字。从此,西欧玻璃制造业一飞冲天,很快就赶上了威尼斯奸商的水平。
  这边烧制的是琉璃而不是玻璃,霍崇希望这两样技术能同样起到作用。
  在李童山的作坊里待了一整天,第二天上午,李童山亲自上阵。用铁勺舀出一勺熔融的琉璃浆,霍崇就用铁管蘸了一团粘稠的炙热琉璃浆。用力一吹,果然见到琉璃浆中出现了一个气泡。
  硕大的泡状物随着重力缓缓下垂,形成一个很不规则的泡泡。
  霍崇按照看过的资料所讲,边吹边把浆泡在铁板上滚动。逐渐滚出一个空心的瓶子。只是内里的模样非常不均匀,与现代的瓶子完全不同。
  “好手段!”李童山又喝起彩来。
  霍崇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眼见发红的琉璃瓶子逐渐冷却,竟然已经凝固到没办法继续弯曲的硬度。
  放开铁管,霍崇叹道:“李大哥,俺是真不中了。你玩琉璃玩的多,接下来都要靠你来做。”
  李童山也不说啥,也拿起一根铁管,蘸了琉璃浆开始吹瓶子。身为琉璃作坊的师傅,李童山可比霍崇熟练多了。没多久,一个琉璃瓶子就吹了出来。
  甚至趁着琉璃比较软的时候,李童山一阵看着要把琉璃瓶子拍碎般的动作,硬是在瓶子底部弄出一个平底。
  等瓶子凝固成型,李童山用了一个划刀在瓶口用力划了一道。手起棍落,瓶子没碎,而是从划痕处直接断裂。
  霍崇拿着瓶子左看右看,这玩意当然没办法与21世纪加工精制的瓶子相比,但是却呈现半透明的模样。出去装了水,对着日头看了看。就见瓶子里面的液体在瓶子里摇动着。不对着日头看,琉璃瓶子也如磨砂玻璃般,依旧能清楚看到水线的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