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30

  “不是。霍兄弟,俺听人说,只要种了你的福,就顺风顺水。你知道为啥李道琼那么恨你,他也是怕了你。上次得罪了你之后,他本来也不在意。没想到你种福那么灵,那么多钱说来就来。遇到什么事都能按你所想。你想做啥,就能做成啥。他也怕啊。怕你做法弄他。”
  霍崇听得瞠目结舌,等冯玉宽说完,霍崇只能问道:“冯大哥,你看俺是那种能做法的人么?”
  冯玉宽摇摇头,“以前俺也不信。霍兄弟,你看着就是阳气很盛的人,不是那种做法的阴气人。可听你方才的话,俺觉得你也许走的时候纯阳法术吧?就是正道的秘法。”
  “……啥叫正道的纯阳法术?”霍崇决定虚心求教一下。
  或许是听霍崇讲了这么多,冯玉宽滔滔不绝讲起了法术的分类。霍崇听着听着,才明白了原来冯玉宽很可能是一位真正的道教信徒。
  在冯玉宽的描述中,施展对付人的法术,譬如诅咒之类害人的邪法。统统属于“阴法”。这种法术因为太过于阴损,所以损阳寿,遭报应。但是因为这种邪法难度低,所以会的人多,各种有点道行妖道和巫师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了少许这种阴法邪术。
  与之相对的,纯阳法术就难的多。这种法术对于修行者本人没啥伤害,只是要求修行者有着光明的心境。而且越是帮助人,法术带来的福报就越强。
  与那些懂得阴法的人相比,懂得纯阳法术的人就少得多。霍崇的法术在冯玉宽看来就是纯阳法术的一种。这种法术虽然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能广大跟随霍崇的人带来真正的福报。
  听冯玉宽说到这里,霍崇叹道:“冯大哥,你太高看俺了。俺要是真的懂这个就好了。”
  “懂不懂倒是不用怕。其实这些俺也是听人说的。”冯玉宽笑道。
  霍崇早就确定冯玉宽肯定是听别人说的。要是冯玉宽自己能搞出这个来,他自己肯定要利用这种已经有点水平的认知去赚取好处。怎么还会和霍崇在一个锅里吃饭。
  “霍兄弟认识长信道长么?”冯玉宽问道。
  霍崇觉得好像听过这个名字,于是摇头表示不认识。
  “长信道长乃是鲁东道教里面的人物,前些日子俺去见了长信道长,他是这么说你的。”
  霍崇被这消息弄到不清楚咋回事。一位有声望的道士竟然对自己做这么高的评价。不用说,这位道长必然要让霍崇付出与这个评价相对应的代价。
  虽然并不反对与长信道长这等人合作,但是霍崇很担心自己没有能满足长信道长胃口的实力。
  “霍兄弟,要不要去见见长信道长?”冯玉宽问。
  霍崇果断答应下来。能不能满足这位道长,怎么也得见了面才能知道。
第一百零一章
海商的经营(二)
  就在霍崇表示愿意见见长信道长后,又觉得不对劲,赶紧表示,自己没办法前去崂山拜见这位道长。如果道长有兴趣相见,霍崇得明年才有时间前往崂山。
  这话听的冯玉宽一个劲翻白眼,“霍兄弟,你这是看不起长信道长么!”
  “不!”霍崇连忙摇头,“如果长信道长问起俺为何不去崂山拜见他,请冯兄告诉长信道长,俺现在是自顾不暇,每日里只求活命。等俺缓过劲来,自然会去拜见道长。”
  “霍兄弟,你这说的……也太为难。”冯玉宽叹道。
  霍崇立刻就坡下驴,将李道琼的事情再强调一遍,“李道琼已经骑到俺头上来,想绑俺的师傅。那么多举人在背后撑着李道琼,俺现在去拜见道长,你觉得合适么?”
  冯玉宽听了李道琼的所作所为,也皱起了眉头。过了片刻后不解的说道:“这李道琼与举人们走得这么近,他到底想做啥?”
  “当然是想跟着举人们捞好处呗。”霍崇提出了很自然的解释。没想到冯玉宽连连摇头,态度激烈的表示反对,“霍兄弟,有没有黑白两道通吃的人,当然有。你就能做到。”
  霍崇听得有些不快,合着自己在冯玉宽眼里居然是这样的人么?
  冯玉宽并没有感觉哪里不对,还继续说道:“霍兄弟,李道琼不管做多少事,他还是个吃黑道的。白道上做的是正经买卖,得是霍兄弟这样的买卖才叫做正经买卖。”
  “嗯。然后呢!”霍崇继续问。
  就见冯玉宽皱着眉头轻轻摇头,“这李道琼为士绅如此做事,他到底图啥呢?”
  这问题让霍崇也觉得有些新思路。李道琼到底图啥呢?上次霍崇与李道琼的交往是霍崇手持欧洲阔剑,施展剑术从李道琼的场子里杀出重围。现在再派人去见李道琼,怎么看都不适合啊!
  “霍兄弟。你得派人去见见李道琼。”冯玉宽果断说道。
  霍崇只能仰望着这位可以美名曰“海商”,也可以直接称为“走私头目”的冯玉宽,真不知道冯玉宽到底是怎么想的。
  “道上自有道上的规矩,李道琼坏了规矩,咱们道上兄弟当然得问问他到底想干啥!”冯玉宽果断答道。
  霍崇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兴趣参加这种道上的事情,就开始考虑谁才能承担起替代自己前往的重担。左思右想,想出两位。第一位乃是霍崇的大弟子,钱清。因为幼年丧母,少年丧家。这孩子对于战斗的理解深入骨髓。第二位是钱清的亲戚,霍崇的二弟子杨望富。
  杨望富是八极门头目杨友芳的侄子,这出身让他小时候就接触过许多道上兄弟。这两年与冯玉宽的合作中,杨望富一直为霍崇效力。
  正在想该派谁去整。就听冯玉宽问:“霍兄弟,你是不是不想去?”
  “对。俺不想去。”
  “霍兄弟,你手头功夫这么好,你去最合适。”
  “冯大哥,你这说的,吃海路饭的兄弟们是去打擂台么?俺一直觉得,大伙肯吃这路饭,图的是赚钱。”
  冯玉宽听了这话忍不住呵呵呵的笑。笑到让霍崇露出不快的神色,冯玉宽带着一种不知道该说是攻击性还是自信的神色说道:“霍兄弟,若是真的只图钱,谁还会吃这行。”
  霍崇也没有再多说,只是与冯玉宽约定有道上朋友的会议,就会通知霍崇。霍崇就前往济南洪胜斋。这里的张老板一身长袍马挂,看着是个精明的商人,谈吐中也不包含任何武力斗争的味道。
  这让霍崇感觉松了口气,这样的商谈对象才是霍崇眼中该有的模样。洪胜斋的张老板已经与霍崇合作了一阵子,他每年都要去北京三次,每次都是带山东的特产去北京,再把北京的特产带回来。最近洪胜斋的老板带去的“山东特产”中起码有一半是霍崇的新货。
  与霍崇谈了一阵,张老板问道:“霍爷,你那皮糖还有么?”
  霍崇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竹盒子,打开后露出里头的红色绿色半透明糖果。张老板捏了一颗绿色糖果放送进嘴里,脸上立刻就微微皱起来。品了一阵,他有些爽的叹道:“酸的舒服。”
  “当然。”霍崇自豪的答道。为了能够提出比较美味的果酸,他已经在实验中用掉了几百斤山楂。如果没有出现技术人员全部叛变的局面,霍崇能相信自己再次掌握到一种暂时不可替代的技术。
  就如高粱饴的核心就是带了些高粱味道的饴糖,这个时代会制作高粱味饴糖的人多得很,不少工匠们制作的饴糖甚至比霍崇制作的更好。但是满分一百分的话,霍崇的饴糖就是味道80分,价格便宜度110分,产量120分,保存时间130分的商品。
  为了达成这样的效果,一颗简单的高粱饴里面就包含了七八项超越这时代的技术。重要原材料取自从海边到山里的广大领域。关键材料都是霍崇自行生产制造。
  那帮取材不过方圆几里,顶多从糯米产地获取些糯米的制造者,真没有被霍崇看在眼里。
  “霍爷,怀孕的女子吃了这东西,真不会有事吧?”张老板仔细问。
  霍崇先在自己嘴里丢进一粒绿色的酸味糖,这才说道:“反正咱们这些不会怀孕的老爷们吃了肯定不会有事。”
  张老板愣了愣,随即被霍崇逗得放声大笑。霍崇跟着笑了几声,却没什么高兴。
  这张老板话说的大失水准,谁特么会故意做些让怀孕女子吃了出事的糖果。这特么不是找死么。转念一想,霍崇却觉得事情好像哪里不对劲。张老板这是准备把糖果卖给什么不得了的人呢?
  要是一般的百姓,只要大家都在吃,他们也会吃。即便是吃了糖果之后出了什么事,也不会把责任推到糖果上来。
  可这个本来很正常的道理放到那帮有权有势的人家,就变得不正常了。那些家族为了推脱责任,可是会想方设法。
  如果一个有钱人吞下一粒糖果,半分钟后立刻跑肚拉稀。责任就会被推到糖果上。就是这么没道理。
  想到这里,霍崇果断答道:“咱们把这个卖给京城的小百姓不好么?非得献宝般送到大户人家,出了事,咱们担得起么?”
第一百零二章
海商的经营(三)
  霍崇没想到自己本来想着在济南城待上两三天就走,没想到洪胜斋的张老板硬是拉着他留了五天。济南城有好几名商人对霍崇的糖果很感兴趣,和这些人商讨买卖已经够费事了。张老板甚至还请霍崇多留两天,有外地商人大概会到这边,他们对于霍崇的糖果更有兴趣。
  不得以,霍崇多留了两天。等操着山西口音的外地客商到了这边,霍崇有点惊了。山西商人可以通过太行八陉的道路从京城往来山西,在北京城里并不少见山西人。
  可霍崇的糖果居然卖到了山西,这可就不一般了。也不知道这帮山西商人把糖果运输到山西,得卖出啥价钱才能顾住本。
  和这时代的商人不同,霍崇并不喜欢故作玄虚。所以聊着聊着,霍崇就直接问了山西口音的商人是要把糖果卖去哪里。山西商人脸色立刻就不好看起来,其中年轻的还不快的问霍崇到底是什么意思。
  霍崇就把自己关于运输成本的考量讲了出来,等对方听明白了,霍崇坦然讲述出自己的好奇。山西当地面食做的很出色,霍崇的糖果再好,价格很贵的话,在本地只怕也不会有什么好销路。
  听霍崇如此讲,年轻的山西客商脸色更是不愉快。倒是年长的山西客商能沉住气,他问道:“霍爷,你这是看不起俺们么?”
  “不是看不起。俺胆子小,觉得诸位若是赚不到钱,俺也别想有个好。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把话说出来。俺觉得做生意还是得让大伙都能赚到钱才好。”
  山西商人愣住了,过了片刻,年长的山西商人突然憋出笑容来,“霍爷真是个……实在人。还替他们着想。可是辛苦霍爷了。”
  霍崇被人这么怼了,也只能干笑几声。心中对这些山西客商没了信心。
  洪胜斋张老板赶紧打圆场,“霍爷也是好心……”
  “张掌柜,俺只是从没见到霍爷这样说话的,一时被吓到罢了。霍爷能说出这话,没安着坏心。”山西客商安抚着张老板,说完又转向了霍崇,“霍爷,俺只是把这糖果卖去京城。正好霍爷在,俺想问问,这糖果这么酸,会不会吃坏了人。”
  霍崇看了看张老板,回想起张老板的之前相同的问题。这帮人到底卖给了什么不得了的人物,这么谨慎。不过霍崇自己很在乎自己的小命,果断答道:“啥东西吃多都会吃出事。一两天吃一粒,怎么都不会吃出事。就算是肠胃不好,不吃就罢了。却不知道几位老哥为啥这么问?”
  山西商人对视片刻,看来他们也考虑该不该说实话,最后那位最年长的开口说道:“俺也不瞒着霍爷,宫里有人喜欢吃霍爷的酸糖。买了些。俺听有些太医说了些不中听的话。说是霍爷的这种糖性子太凉,吃多了不好。”
  霍崇这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从道理上,这种酸中带甜的糖果的确符合不少人的口味,不过太酸的话会增加胃酸的浓度,当然有可能引发些不舒适。既然这帮人如此讲,霍崇便答道:“若是诸位担心,不卖给宫里不就好了么。”
  商人们沉默片刻,最后叹道:“宫里一定要买,俺们也不能说没有。不瞒霍爷,俺们自己走远路走的口渴,也会含着一粒霍爷的酸糖,就是能止渴生津。俺们只是怕出事。出了事,俺们也承担不起。”
  霍崇早就考虑过这等可能,此时突然觉得现代生活真好。如果是现代生活,糖果各种成份含量都有规定。如果出了事情,有检测部门负责检测。然而这个时代并不存在这样的“权威机构”,只要宫里出点事,就可以到处找借口。真的是极为难办。
  一群包括霍崇在内的商人们最终也没能谈出啥结果。大家都知道自己不过是小小的商人,若是真的有权有势,谁还来做生意啊。既然没有结果,大家只能选择继续做生意。
  那些贩卖糖果到京城的商人们就与霍崇讨价还价起来,经过一番博弈,这帮人提出了采购量。便是霍崇也被总量五万斤的数量惊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