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30

  这种穷山僻壤的地方并不适合搞农业。唯一好处就是完全不用担心用地问题,本地人根本没有实力搞经营,大片大片的山地随便用。
  刚到“园区”就见门口站了些背着包袱的人。面对这些衣服破烂的人,守门的员工们很是紧张。霍崇连忙上前,就见园区里的本地员工已经出来,与门口这些人用本地土话说着什么。
  霍崇勉强能听懂,就听本地员工对门外这帮家伙也不是很熟。说话中,只能确定外头这帮人是听说同乡都未必算得上的人在霍崇这边上工,就前来寻求机会。
  听着这人左拉右扯,各种理由。霍崇叫过本地员工问道:“你能替他们担保么?”
  本地员工一听迟疑了一下,然后摇摇头。霍崇对他说道:“你就去告诉他们,咱们现在不招人了。”
  派人过去之时,霍崇将已经出来的副经理张经叫过来,“你看着他们说话。”
  就见本地员工说了不招人,那些人只是失望,却又请求能不能给安排一下,天已经晚了,让他们在这里借宿。
  霍崇问张经,“你咋看?”
  “住也不是不行。可咋看着那人就……不得劲。”张经答道。
  “嗯。”霍崇很是认同张经的看法,随即说道:“既然那边要借宿,也不能赶他们走。给他们安排一下。”
  夜深了。借宿者所在的茅草屋的草帘晃动,有人偷偷的溜出来。他蹑足潜踪的慢慢走,逐渐靠近了园区大门。门口有火堆,警卫他们靠在旁边打着瞌睡。
  那人绕开火堆,慢慢摸到园区大门旁边。外面传来些响动,没多久,篱笆就被推倒,一伙人从缺口中钻了进来。
  就在他们向着火堆靠近之时,门口几个打瞌睡的已经拎着棍棒跳起身来,生龙活虎的拦住那些人的道路。
  两边一开始对峙,就听对面喊道:“几位,你们也不过是来这里混口饭吃,何必把命丢在这里?让开路,俺们拿了东西,分你们一份。”
  守夜的破口大骂,根本没有让开的意思。
  劫匪一看四五名守卫面对五六十人竟然还不退让,为首的大喊:“你们自己不长眼,就别怪俺们不客气!杀!”
  守卫们见劫匪们杀过来,立刻转身就跑。劫匪骂骂咧咧在后头追了下去。
  篱笆外的劫匪们此时已经推到了好长一排篱笆,全部冲了进来。见首领撵下去,也跟着咋咋呼呼的追了下去。
  等他们全部进了园区,铜锣声震天价的响了起来。外头杀声大作,一支队伍已经沿着篱笆墙绕到劫匪后头,堵住他们的退路。园区里面则亮起十几只火把,在里头的百十号人拎着棍棒冲了出来,对劫匪进行了半包围。
  霍崇站在高处,看着这场包围。心里面也有些感叹。
  真的是走万里路,读万里书。没想到自己居然能从雍亲王身上学一手。第一次见到雍亲王的时候,他说“你对答如流,只怕是个江洋大盗”。
  霍崇能对答如流,那是因为霍崇的学过的知识与见识。虽然霍崇一点都不喜欢这时代人们的“硬上”,就是找到一个借口,就要用尽。可这也证明这时代的人也就是走投无路才会求不熟悉的人。
  然而白天的那几人也有点对答如流的意思。鉴于他们绝不可能是穿越者,霍崇就只能把他们归于江洋大盗了。
  让这些可疑份子住下完全是为了迷惑他们。霍崇这边的安保人员也是培训过的,几个地方也不是没出过事,霍崇把大伙聚集起来开会,互相传授经验。蒙阴这边的人稍加调查,就发现了贼人所在。这才能一举将贼人围住。
  身边的蒙阴县捕头丁胜看着霍崇的手下们整列队列,左手握住长棍中间,靠在腰间的右手握住棍尾。贼人冲过来,就整齐的用长棍猛戳。打的贼人几哇乱叫。忍不住赞道:“霍爷,你手下够厉害。”
  “他们只是为了防身,都是花架子。”霍崇笑道。虽然霍崇也不想让官府看到太多,不过这次毕竟是捉贼。有官府的人在,就好说的多。不然的话,霍崇自己把贼人歼灭,然后交给官府。虽然没错,不过霍崇就是感觉好像不是太对劲。
  虽然霍崇说手下都是花架子,可贼人却也冲不出去。随着包围圈完全闭合,在长棍戳刺下,贼人一个个被打倒。圈里最后几个悍匪手持钢刀拼命挥舞,还咋咋呼呼。可这些人已经到了绝境,随着一轮长棍戳刺,他们终于惨叫着倒下。
  或许是他们最后的表现太凶恶,员工们对倒地的几名悍匪还不放心。趁着他们到底,棍棒呼呼的轮下去。就听悍匪们大声喊道:“饶命啊,别打了,再打就出人命啦!”
  这惨叫逗得霍崇忍俊不止,就听身边的捕快说道:“霍爷,你说这些人都算是我抓的。这不行,总得分一半给霍爷。不然就是抢了霍爷的功劳。”
  “不必,不必。捕头今日也是辛苦了。”霍崇说的轻描淡写。
  天没亮,这帮贼人就被送去了衙门。蒙阴县彭知县明显没想到霍崇竟然能把贼人一举抓获,激动的话都说不完整,“这……实在是……”
  霍崇并不在意彭知县的反应,却还得礼貌的听。好不容易把人都交接,霍崇回到园区,先表彰了参战人员。又宣布了几名受伤的员工养伤其间享受全薪。
  就在众人欢喜之时,霍崇就把那些本地员工叫上台,大声称赞他们靠得住。并且宣布,这些人现在就回自己所在的村子,把他们愿意担保的人员叫来园区工作。
  不管是本地员工还是其他地方的员工都被这个决定弄得有点懵。霍崇并不懵,他早就想大力扩招。只是当时没机会,对本地员工也不是太有信心。经过这次的事情,本地员工的表现着实不错。
  只是原本还算欢快的气氛此时就有些冷场,霍崇上前拍了拍本地员工们的肩头,对着跟着自己来蒙阴县的员工大声问道:“怎么,这些兄弟担保的人,大家不想要么?”
  张经最先反应过来,立刻高声喊道:“当然想要!”
  场面归场面,庆功宴结束之后。这边的总经理张全盛与副经理张经到了霍崇这边,“先生,咱们是不是再等等看?”
  “不用等。让他们尽快招人。”霍崇虽然多喝了几杯,却远没到说话大舌头的地步。
  “本地人干活是真不好。”张全盛说道。
  霍崇解释道:“干活能力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但是人品却是极难改的。咱们不趁着现在赶紧在本地招人,以后只怕更不好混。”
  “为啥不好混?”张全盛有些不安的问。张经则目光灼灼的盯着霍崇,看来他也很是在意。
  “审问贼人的时候,贼人说了。他们听说在咱们这里干活的本地人都挣的很多,就以为咱们这边可以抢到东西。你们觉得贼人是从哪里听说的?”
  “……原来是本地的人把咱们给卖了!”张全盛恍然大悟,脸上立刻就有了怒意。
  不等张全盛发作,霍崇先安抚住他,“全盛,嫉妒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这在培训的时候说过的。”
  张全盛大概是想起了培训课程上的事情,情绪稍微有点稳住,却还是不快的说道:“拿了咱们的钱和东西,还不说咱们的好话!”
  “全盛,人家干活了,为何不给工钱?我在意的是能到咱们这里干活的人还是太少。只要人多了,咱们才能稳住。若只是有这么二三十人在咱们这里干活,当然会让人嫉妒。而且我之前说过,我想在这里偷偷养牛,杀了吃肉用皮。你觉得蒙阴县本地人若是对咱们只有嫉妒,真的有啥风声出来,咱们会好过么?”
  “他们若是背后告官,是他们不对!”张全盛怒道。
  “我们是来怄气的,还是来做事的?”霍崇问道。
  经过好一番说服,总算是让张全盛勉强接受了霍崇的说法。
  之后半个月,霍崇的园区这里热闹起来。本以为本地员工每个人带回来两三个就不错了,没想到他们少则带了五六个人,多的带来了十几个人。便是霍崇说过,不要40岁以上的,霍崇却很是怀疑其中几个有没有五十岁。不过那些人坚称自己39岁,霍崇也没办法。
  人手一多,劳动就多。霍崇发现张全盛组织以淄川县与临淄县为主的人员,还挺有能力。然而手下明显有两大波人,总人数超过三百的时候,张全盛完全处理不下来。
  反倒是张经这小子,他在淄川县跟了霍崇的时候不过十六岁。今年也不过十九,同样是没经验,却好在能按照培训内容进行工作。
  霍崇留在这里大半个月,眼见张经已经逐渐有点能靠组织纪律来安排这三百来号人,心中很是满意。不管是啥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
  山区缺乏适合耕种的土地,却不缺乏土地。原本一百多人的园区里有十几个大圈,养了驴、羊、猪、牛等牲口。现在三百多人,把圈的数量扩大了三倍。
  霍崇虽然担心年轻人会遇到问题,最后只能再强化组织纪律学习,反复交代这些人遇到问题要按照组织模式来解决。这才返回淄川县。
  牟平县派来的人员已经在淄川县等了好几天,霍崇一回来,他们立刻上来拉着霍崇把最近的事情告诉给霍崇,“先生,本地那个海龙王又闹事了。这次还勾结了好几个举人,硬是说咱们的人闹事。”
  “那边的知县怎么说?”霍崇问道。自己和那边吃海路的“海龙王”肯定是没机会和好。不过连举人都卷进去了,那就不是吃灰色走私生意的海龙王能煽动起来的。
  此时牟平县里头能帮霍崇的只有新任的董知县。
第八十九章
吃大户(三)
  “于先生在家么?”门外传来呼喊声。
  门内的许于氏应了一声,“俺家老爷不在。你们回去吧。”
  “既然于先生出门去了,俺们就在门外等他回来。”外面的人喊道。
  许于氏脸色难看,径直回了里屋。就见于秀才满脸愁容唉声叹气,却不想被外面的人听到,唉声叹气都尽量小声。
  “老爷,外面那些人真的是李举人派来的?”许于氏低声问道。
  于秀才叹道:“也不知道李举人从哪里寻来的人,真真可恶。”嘴上说可恶,于秀才也不敢出去和那些人理论,只能又叹口气。
  许于氏沉默片刻,突然眼中垂泪,“俺姐的命怎么这么苦。咱们想帮她,居然遇到这么坏的举人!”
  于秀才又叹口气,心中万分后悔。之前老婆很想让她姐姐于大姐到这边居住,都是家里人也好照顾。老婆许于氏担心姐姐被霍崇欺压,就提出是不是找个霍崇的把柄,若是能抓住,也能让霍崇有所顾忌。
  这想法能理解,于秀才也没太当真。直到这边有人被告发说偷了东西,请于秀才出面应付。于秀才当然要为本乡的人出力,帮着出头。
  经过几方对峙,很快发现事情虽然曲折却并不复杂。霍崇的生意雇佣了不少人,霍崇给这些人发“福利”。那些被雇佣的人可以用很低的价格购买许多市面上价格不便宜的用品。譬如靴子、兔毛内衬之类的用品。
  有些人竟然把自己的得到的这些“福利”给倒卖出去。譬如自己买的靴子只需要50文。以100文卖出去,转手就赚了一倍钱。然后以各种理由说东西丢失,再用50文买新的。
  甚至有更下作的人,咬定说东西是被偷了。霍崇这边的管事自然向着自己人,就带人去乡里威逼恐吓买了东西的百姓。
  这件事弄到水落石出。霍崇那边立刻将这些胡说八道的人撵走,负责本地生意的管事也被调换。于秀才帮着本地人斗倒了外地人,名声大噪。当本地乡亲向于秀才表示称赞之时,于秀才志得意满之余,对霍崇的感觉更是糟糕。
  虽然霍崇这边知道事情原委之后立刻进行了处置,不过在牟平县的管事竟然这么蛮横,实在是御下无能。
  带着这样的得意,于秀才向老婆吹嘘了自己的功业。老婆又提起了关于拿捏个霍崇把柄的想法。于秀才就一头扎进去了。
  找来找去,最后于秀才找到了一个在他看来是把柄的事情。霍崇换上来的新管事挺有意思,既然得罪了这边的人,他就在这边招工。
  正好李举人把地租从五成涨到了六成,不少佃户受不了这样的地租,干脆退了佃,前去霍崇那边谋生。因为这些没了营生的人比霍崇这边招收的人要多太多,为了能进霍崇那边做工,不少人想贿赂负责招工的人。
  这下让于秀才找到了机会。大清律规定,因公敛财:若没有上司明文规定,官员因公擅自敛财者,则杖六十,若数额巨大,则绞监候。官员非公务敛财者,以不枉法罪论,无俸禄者则处以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若京城或外省衙门私自罚取民间财物,则计赃论罪。
  于秀才以这个理由跑去霍崇那边折腾了一下。霍崇那边的管事听到还有这等事,就把那几个招工的撵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