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30

  霍崇低着头答道:“小人只能回禀王爷,得六个月才能造齐。”
  “为何?”
  “需要备下材料。60天一轮,只能造两千多斤。”
  “这可不对,既然是60天一轮,6个月不过是六七千斤。你凭什么造一万斤?”
  霍崇小心的提醒道:“回禀王爷,小人家里还有些材料,能造两千多斤。”
  “哼!没想到你还有刀笔吏的才干。既然你这么讲,现在就给我回去,六个月给我造一万斤,送到我府上去。”
  “是。”霍崇觉得如蒙大赦,赶紧叩头。刚爬起来,准备低着头溜走,就听这位王爷命道:“狗儿,先给他五百两银子,省的有人说我刁难他。”
  霍崇一听这话,忍不住停了脚步。就听王爷冷笑道:“霍崇,你这模样应该不是想谢我吧?”
  被这么一提醒,霍崇赶紧跪倒谢恩。这才退出去了。
  等霍崇离开,胤禛对李树德笑道:“没想到山东还有这等奇人。”
  李树德陪着笑答道:“山东人,有些呆直。”
  听到这话,胤禛对李树德评价又稍稍提升了一点。再看那跪在地上的道员,就觉得这厮格外可恶。不过胤禛也不想此时发落他,只是淡然命道:“起来吧。”
第四十八章
奇遇(三)
  酒宴过后,胤禛坐在铺着厚厚毛皮的床上一言不发。旁边的谋士与侍卫看着这位虽然表面上不苟言笑,其实很是喜怒无常的主子。其中一位试探着说道:“主子,要么我去把那霍崇抓起来?”
  “哦?为何?”胤禛问。
  “那小子让主子不开心,就该死了。”侍卫低头答道。
  胤禛觉得这话很正确,却摆摆手,“一个工匠罢了,不要动他。”
  旁边的谋士听胤禛如此讲,试探着问道:“四爷是在担心什么人?”
  “嗯。皇上很喜欢老十四送上的琉璃火。这东西是老八给的老四。没想到居然是这厮造的。既然父皇喜欢,留着他有什么错?”
  谋士听到这里,觉得能跟上胤禛的思路。继续试探着说道:“四爷,要不要让八爷那边知道此事。”
  “不用咱们说,老八自然能知道。剩下就看老八怎么做了。”胤禛已经想通了思路,觉得心情好了不少。这次本就是偶遇,自己若是不利用一下反倒会让父皇觉得自己矫情。
  这几年老八始终被父皇敲打,就是因为他太喜欢收买人心,以至于到了大愚若智的地步。琉璃火这件事传到老八那边,他若是以此为借口背后折腾。自己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和父皇说明这次偶遇。老爷子听到这样的稀奇故事,也能乐一乐。
  侍卫听到这里,有些不明白,忍不住问道:“主子,那霍崇看着就不是好人。”
  “好人?哈!”胤禛被逗乐了。霍崇这厮的确有趣,回想白天自己嘲笑霍崇的话,此时反倒觉得更有道理了。一个人能把真话说的和瞎话一样,的确是门本事。胤禛觉得此时倒是希望霍崇是个只说实话的人,他说自己半年只能造出一万斤,这不也很好么。
  老八若是知道父皇喜欢这琉璃火,然后什么都不做……这是不可能的。就算老八什么都不做,老八的那帮手下为了能讨老八欢喜,更会往死里折腾霍崇。
  不管是哪一种,自己都没什么损失。现在把琉璃火控在手里,父皇若是一直喜欢,自己也能为父皇尽孝。若父皇很快忘了这么个小玩意,也很好。
  想到这里,胤禛再不想就这么件小事耽误功夫,随口问了一句,“钱给他了么?”
  几名奴才面面相觑,过了一阵,狗子才低声答道:“奴才让他把琉璃火送到王府后再给。”
  胤禛知道自己这帮奴才的忠诚,也不想为了外人就说他们,只是说道:“他有说这次的两千斤要什么价么?”
  “回禀主子,霍崇说这次是咱们自取,一两银子十斤。”
  “哦?若是他送去京城,又要什么价?”
  “他说路上要有诸多花费,一两银子七斤。”
  “哼!还真个刀笔吏。狗儿,你去给霍崇七百两银子,让他把剩下的琉璃火都送到京城去!”
  霍崇没想到这位王爷居然真的给钱了,尤其是没想到居然是这位王爷的手下来送钱。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霍崇也只能接下钱。
  黄马甲侍卫给了钱,盯着霍崇一个劲看。霍崇只能摸出一锭银子递给黄马甲,“这位兄弟,一点小意思。”
  这锭银子得有二十两,黄马甲眼神有些动摇,最终说道:“看你救了我兄弟一条腿,我就收下了。”
  霍崇已经不敢乱猜测这时代的风气和规矩,但还是觉得自己有点能理解这位黄马甲的意思。如果自己没有搞错的话……
  有没有搞错,那就得沟通之后才能明白。霍崇说道:“这位兄弟,请问该如何称呼?”
  “你想做什么?”
  “我送琉璃火到京城,能不能直接请你出来交接。我也只和兄弟你熟些。”
  黄马甲听了这话,颠了颠手里的银子,说道:“我叫张卫。你可记住了。”
  恭恭敬敬送走了张卫,霍崇叹了口气。即便自己不知道雍亲王是谁,把四爷、王爷、蟒袍等综合在一起,怎么都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招惹了什么样的妖魔鬼怪。
  雍亲王表现出的那种冷漠,与石头也得踹三脚的性子,和诸多后世描述里头相差不多。如果真有地方可以逃走的话,把一万斤固态酒精搞完之后,自己就干脆跑路吧。
  一阵秋风吹来,霍崇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寒颤。
  此时已经是九月十一,按照西历乃是十月初。大概是这时代人类碳排放总量不高,京城里见面的人都至少穿了外衣。
  京城郊外的一处庄子里,两队兵丁正在引火。柴火都是刚砍下来的,有些湿漉漉的。一堆用枯草引火,几乎塞得满满的。另外一堆下面简单堆放了些白色块状体。
  打火石劈啪作响,很快那些白色块状体就燃烧起来。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背着手看着两边变化,见到固态酒精已经点燃,就命道:“用火把将草点起来。”
  枯草终于燃烧起来,虽然浓烟滚滚,看起来吓人。却还是比不上固态酒精,添了几次干草,还没能把柴火点起。再看用固态酒精引燃的柴堆,此时已经冒着烟燃烧起来。
  此时,侍卫快步跑来。中年连忙下令迎接,没多久一位大他几岁的儒雅男子走了进来,看着两堆柴火,笑道:“天还不冷,十四弟就要烤火么?”
  十四弟叹道:“八哥,这琉璃火行军时用起来很是方便。”
  “父皇喜欢就好。”老八苦笑道。
  “父皇虽然没说,可他放过那么多次兵,怎么会不知道此物的用处。八哥,此物你从何处买来?”
  “是个槽帮的人从江南带来。我也在打听是谁造的。”
  “若是打听到,八哥有什么打算?”
  “此事我已不能出力,得由十四弟处置。若能要得配方,献给父皇。父皇定然喜欢。”
  两人正说话间,又有一人被引了进来。老八见到那人,便招手让他过来。那人连忙小步跑过来,躬身递上一封信。老八打开一看,神色显得颇为复杂。
  “八哥,怎么回事?”老十四问。
  “找到那人了。”老八答道。脸上却没有一丝喜色。
  “既然找到了那人,为何八哥如此不高兴?”
  “老四已经见过了那人。”老八叹道。
第四十九章
奇遇(四)
  “十四,你递了条子要去山东是为了何事?”
  “儿臣已经得知造琉璃火的匠人在山东,此次前去是要出琉璃火的造法。”
  “那匠人定然将此看的比命还重,怎么会轻易给你。”康熙平淡的说道。
  “父皇,儿臣也是从听人所说。此事已经传到京城,山东官员自然知道。儿臣此次去,能救了那匠人的命。他怎么会不给。”
  康熙听到这里,微微一笑。却不说话,只是指了指座位。老十四先谢恩,才规规矩矩坐下。
  康熙换了个舒服的坐姿,“昨日我叫老四过来,他说已经见过那匠人。听他说那匠人的言行,若是我年轻时候遇到,当时就将此人已江洋大盗拿下入狱。老四说,那人能把真话说的和假话一样,着实有趣。”
  老十四一听心里面有些失落,没想到还是被老四占了先机。不过老八之前已经说过这等可能,也有了应对,便答道:“父皇,儿臣没见过那匠人,也不知那人是什么样子。只是儿臣试过这琉璃火,觉得此物对行军甚是有用。”
  看康熙对这话明显有兴趣,老十四就把自己的实验简单讲给康熙。康熙听完却不对琉璃火作评价,而是问道:“你为何觉得那匠人要死了?”
  “父皇,造物件便是一步步造。官员得知此事,定然想立刻拿到琉璃火献给朝廷。要多久才能造好,他们全不在意。只觉得逼迫就能拿到。这大概还是好的。更有官员想拿到秘方献给朝廷,就严刑拷打逼问。儿臣去一趟,只是不想让这方子失传。”
  “有长进。”康熙淡然答道:“你既然要去山东,去见见你娘,问问她有什么要带的没有。”
  老十四心中大喜,一来是得到父皇的应允,二来是能多见母亲一面。脸上已经忍不住笑开了花。
  康熙看到儿子因为能见母亲而欢喜,心里也有点暖暖的。挥手示意十四赶紧去。
  见完母亲,老十四开始做出京的准备。皇子非有旨意不得出京,所以皇子一旦出京必然会在官场造成很大影响。八哥说过,既然目的明确,就快去快回,莫给人留下口实。
  但是想来想去,老十四还是趁着夜色去了老八那边。两人一见面,老十四就将康熙对老四的那段话讲给老八。
  老八眉头微皱,想了一阵后说道:“十四弟,咱们让老四占了先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