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330

  雷虎赶紧拿过茶壶,给长信道长倒了一杯茶,这才给自己倒了一杯。
  道长喝了一口茶,才问道:“小朋友,霍修士不会只迁都吧。是不是还有些别的事?”
  雷虎反问道:“若是按照风水之说,迁都不就是转气运么?”
  “哦?你也懂风水了,看来小朋友也能去给人看风水么。”道长淡定的答道。
  雷虎知道道长这是嘲讽自己,连忙摆手笑道:“我也是随便说说。只是……”
  虽然觉得把朝廷里面的核心问题拿出来说,不合适。然而对面是长信道长,若是只论功劳,尤其是推荐的人手,道长在朝廷里排前十名毫无问题。
  最后雷虎压低声音把霍崇要暂时停止扩张,转而向内的事情讲给了道长。
  “我观天象,见紫薇竟然有众星巩卫之意。却不知道哪一位提出的这建议。”
  “……听说是个湖南佬到了陛下面前胡说八道。”雷虎有些无奈的把据说的缘由讲给道长。
  “哈哈。竟然是这样么。看来那些湖南读书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命运。”
  见道长笑的开心,雷虎很是讶异,“道长这么讲,是因为湖南佬真的让陛下警惕江浙世家?”
  “不要倒果为因。有没有陛下,湖南与江浙就会不一样么?他们始终如一。这气运之术,就在于相逢。若天上只有太阳,没有群星,世界永不变动。再说,霍修士说,所谓满天星斗,除了太阳系里面的行星,剩下的每一颗我们能看到的,都是一颗太阳。正是无数如你这样的人相遇相逢,才有天下的不断变动。”
  雷虎愣了楞,道长这话让很久没有考虑过深层思索的雷虎感到了些震动。这些日子,每天都是打仗,想的都是如何让自己人完全听从命令,如何让敌人也能被调动。突然间听到了意外相逢,这种自己身在命运长河中被人推动的感觉,还挺妙的。
  不过此时雷虎只想放松一下,就挑了个有趣的话题,“道长认为湖南佬和江浙人不知道自己是被推动的么?”
  “他们或许是知道,或许不知道。不过这有什么分别?他们已经卷入其中。或许是知道自己卷入其中,所以才要用尽他们的手段,造出个不变的东西出来。既然不变,自然会被看透。”
  “道长是说陛下不会被看透?”
  “霍修士所求的是道,是推动世间变化的道。只要是求道,被看透又如何?你小子自以为生猛,给你把刀,把长江水斩断。你能做到么?或是你小子以为自己率领十万大军,不可一世。投鞭断流。便是成了,等江水涨起,还是付诸东流。能看清又如何?若是与大道对抗,看的越清楚,只怕越是绝望吧。”
  被道长一说,雷虎不禁回想起在长江上行船的回忆。那滔滔江水,以及破开江水逆流而上的蒸汽船。那种感觉的确会感受到力量,以及个人的渺小。而那些力量则是霍崇给与的。
  “道长是说,陛下会屹立不倒?”
  “蠢材!怎么当了官,反倒没了见识!霍修士求的是道,不倒的是道,而不是霍修士。霍修士顺应大道一路向前,为何要原地不动等着腐朽?霍修士才不会自甘堕落。倒是你啊,小子。看着你今日肯给我说实话,老道便给你说几句。霍修士已经要锻造更有效的组织,你小子跟上,别落下。群星往来,呈现巩卫紫微星之势。这巩卫可未必是群星自己明白,他们就是来了。你若是能明白,不要落下,便能留下。好了,老道要做推演,你走吧。”
  雷虎听得迷迷糊糊,不明就里。却被两位道童给“请”了出去。无奈的站在门口,雷虎突然生出种打进去的冲动。好歹自己也是统兵十万的司令,这么被撵出来,也太美面子了。
  不过这念头一出,雷虎也觉得好笑。自己一方面敬仰道长的玄学见识,一方面却因为道长不肯向自己低头就想用强,逼着道长低头。这境界与始终能容下道长的霍崇一比,的确差得远。
  不过霍崇对道长,好像从来没把道长真的当回事。而道长也不过是把霍崇当成一个能用来验证他玄学理念的实验对象。
  这两人的态度,从普通人角度来看,真的莫名其妙。
  看着面前的小道观,雷虎心中感叹。这次去了开封,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再拜见道长。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下豪杰(二)
  “道长,我家钱清回家之后闷闷不乐。你欺负小姑娘,好意思么?”霍崇尽量板着脸问。
  “若是兴师问罪,何必还亲自拿着茶来。老道虽然喜欢这口,却不会因此占卜。”
  于是老头子霍崇和老爷子长信道长大眼瞪小眼,对视一阵以霍崇苦笑着送上茶,结束了原本也没啥意义的对峙。
  福建茶叶不错,很快屋内就散发着茶叶的香气。霍崇品了一口,再次确定所谓纯天然绿色的茶叶也未必就比21世纪经过施肥的茶树长出来的茶叶有多大不同。
  看长信道长面无表情的喝茶,霍崇开口说道:“真不能让钱清宽心?”
  “霍修士想听什么样的话?”
  “说可劲的。”
  “我毫无兴趣。你们自家养皇帝,和我有何干系。说些俗世的话,若是小丫头自己都不自信,怎么教出她认同的孩子。霍修士,若是小丫头承担不住,再去找什么狗屁和尚道士算命,你可不能随她。”
  见道长对钱清还是有期待,霍崇叹道:“谁人不想知道前路是何方,尤其是关乎孩子的事情。信不信命,不信又如何。还是想知道。当个慰籍么。”
  “我见了雷虎。当了官,却是越当越俗。世间修行,大概就是如此。老道与小姑娘道不相谋,不见是好事。”
  见长信道长还是如此坚持,霍崇只能放弃为钱清斡旋的努力。不过从心里上感觉,霍崇甚至感觉很放松。长信道长不以玄学卖弄,对霍崇来说反倒是最好的。
  “道长此时可否想去开封?”
  “不去。”
  霍崇劝道:“我当然祝愿道长长命百岁,不过这一分别,也不知道下次见到会是何时。”
  “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老道年老体衰,已经当不了什么道教首领。霍先生若是想寻人选,还是尽快找别人。”
  “道长有没有推荐的人物?”
  “这花花世界谁不想沉浸其中,修士下令,将宗教定为商业团体,这不是很好么。他们既然是俗人,就把他们当俗人对待。”
  “见到道长之后,我才知道这世上并非都是俗人。”
  “见到修士之前,我还以为世上并无英雄。可修士这等人物,难道是随处可见么?老道我年轻时候也曾花天酒地,也曾风流快活。然而经历之后,老道才明白自己其实不爱这些。道士就该是道士的样子。若不是道士的样子,便不是道士。便潜心修行,自以为做了真道士。然而见到修士之后,老道才豁然开朗。老道本就是道士,仅此而已。修士要用的不是道士,而是人。选合适的人就好,若是人不合适,便是真道士又如何。”
  霍崇明白了长信道长的意思,本能的还想劝,却知道长信道长说的都是大实话。只能作罢,不禁叹道:“我还是太狷介了。”
  “若无穷尽之心,怎能叫修士。在世间,你就是个俗人。除非修士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通,不然老老实实装个俗人又有何妨。”
  霍崇听到这话,不禁长叹一声,“唉……其实想请道长去开封,是我的私心。真心想不开的时候,见见道长,也觉得烦恼尽去。”
  “哈哈。”长信道长笑出声,笑罢,他说道:“这话老道爱听。既然修士这么讲,老道却也想去开封了。不过心血未动,此时还不是时候。对了,修士要不要卜一卦。”
  霍崇见长信道长说完之后竟然起身去拿铜钱,本能的就拒绝了,“算了。我虽然想要的太多,不过……”
  几声轻响在地上发出,长信道长已经将三枚铜钱先后抛落地面。小道士连忙上前去看,随即说道:“师父,是泰卦。”
  长信道长也不去看,淡然说道:“此次占卜乃是老道心意,修士也不用放在心上。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霍崇本就不信这个,也就是听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正想说声谢谢就走人,就听长信道长接着说道:“那些都是说说,老道想说的,只望修士不要得陇望蜀,乐极生悲。”
  “多谢。”霍崇说着已经起身。
  长信道长也没送,两人微微点头,就此告别。
  霍崇回去之后就把长信道长对于钱清的担忧说给钱清,钱清听完有些恨恨的答道:“我本就是俗人,当俗人又怎么了。”
  “俗人没什么不好。别被那些装神弄鬼的家伙们骗了就好。你现在值千值万,想从你这里骗好处的人要多少有多少。”
  钱清翻了翻眼,却不回答。
  霍崇和钱清相伴这么多年,知道钱清此时是听明白了。既然钱清听明白了,霍崇也有信心钱清起码不会把那帮瞎BB的家伙当回事。才算是有点放心。
  华夏朝共和二年四月,朝廷从徐州迁都开封。昭告天下,以开封为京城,以河南为直隶。改原直隶为河北省。
  这消息当即震动天下。此时的甘肃等地,乱民作乱的势头已经在满清剿灭下平定了大半。各路虽然出身乱民,却并未加入作乱,反倒是支持朝廷的乱民团练纷纷前来效忠。
  满清皇帝弘昼没有苛责这些人,此时已经确定哪些人作乱,便命忠于朝廷的这些势力前来拜见。共同约誓,乱民若是两个月内不前来归顺,皆不赦免。其余,朝廷不加杀戮。
  虽然解决了此事,听闻霍崇竟然迁都开封,弘昼赶回西安,召集群臣商议。
  满清群臣中当即有人建议,“皇上,开封无险可守,不如朝廷派遣人马奇袭。”
  这建议从道理上看也没啥错。开封就位于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真能派遣一支精锐杀进开封,理论上完全可行。
  然而满清群臣对这等建议也没啥兴趣,连附和的人都没有。更多官员担心的是霍崇迁都开封,是准备西征,打进潼关。
  弘昼也有这样的担心,然而这事情主动权都在霍崇手里,担心也没用。只能故作高深的不置一词。
  等军机处开小会的时候,兵部尚书岚桂问道:“主子,要不要派人去开封。”
  刘统勋一愣,对岚桂的大胆十分佩服。虽然之前弘昼的确曾经派人去试探霍崇,可那时候霍崇连河北都没拿下,试探不过是试探一下。现在局面已经全数改变。中国最精华的地区已经落入霍崇之手。此时满清手里剩下的是关外、西北、四川、西南。都是穷地方。
  此时天下局面已经形成,若是能通过出使斡旋,哪怕是先搞一个简单的停战,对大清也是大好事。
  可这话是真的犯忌讳,至少刘统勋自己没有胆子说这话。
  弘昼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意外,他淡然答道:“便派人前去,询问霍崇,何时释放傅清。”
  出使的差事落到了刘统勋身上。先联络了华夏军之后,得到了准许的应答,刘统勋就踏上了出使之路。
  使团队伍出了虎牢关,过了巩义,站在高处就见一马平川的平原在面前展开。
  就见黄土遍地,上面一丛丛的绿色都是田地。这景象与多山的陕西大大不同,与河北也明显不一样。
  有华夏军护送,一行人走得很快。得知到了郑县,可以休息了。刘统勋突然想起,自己这已经是深入敌境了。刘统勋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并不害怕,不觉得有些自责。
  可自责归自责,刘统勋却也发现周围这帮兵也没害怕的。这可就让刘统勋大大的不高兴起来。现在朝廷的人马中,比例最大的或许是曾经被俘虏之后又释放的。因为人数太多,所以满清也就只能提也不提。
  这帮被释放的家伙们在面对华夏军的时候也有些紧张,却没有害怕。不是那种因为实力强劲,所以不畏强敌。而是不怕华夏军干什么出格事的那种不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