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330

  〖之后也不断修缮,到了1733年,城市根本没有出现城墙崩溃问题。朱元璋修建的城市依旧起着完整的作用。〗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
  〖不仅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3千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雷虎仰仗的是江宁城外的外郭城墙,这些城墙超过60千米,也就是120里。在如此漫长的城墙保护下,围合出面积逾23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
  只要有足够的兵力保护,光是南京城内的这些土地上就能进行相当的耕种。至于往江宁城内塞进来几万人甚至是十几万人,根本就是毛毛雨。无需在意的。
  傅平欢等士绅都是不肯给满清背锅的,等傅平欢出来讲述与雷虎交谈的内容,士绅们都松了口气。不等他们散去,已经有部队领着众人到了城内几处地方。
  却见这里开阔的土地上,已经出现了不少明显是临时建筑的东西。那些毛竹制作成的屋门墙壁什么的并没有太奇怪。只是屋顶看起来有些怪异。
  傅平欢等人在江宁城外面居住,不少人本就在城内有住处。说的可怜兮兮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获得更多同情,并不是真的到了没地方住的程度。然而见到这么多临时住处,倒是来了兴趣。
  询问领着他们参观的华夏军军人,军人告知他们,这些临时住处是给城外那些国营农场以及国家农民们进城后居住的场所。
  傅平欢忍不住啧啧称奇,“雷将军做事这哪里是武将,文官们别说做不到,只怕都想不到!”
  其他士绅们都是与满清官府打过交道,知道傅平欢绝没有胡说八道。以满清的尿性,只要不牵扯收税与捞好处,他们就根本想不起任何事情来。
  给人民建房?满清自己人都不给自己人建房,至于普通百姓们住到哪里,老爷们哪里会在意。
  这边的雷虎并不知道自己奉命执行的公务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他正在领着江宁的文官们学习霍崇根据手下文史局提供的资料写出来的《百万漕工研究报告》。
  已经学完了前面好几大段,雷虎自己都觉得太累了,毕竟这些数字完全没啥概念。山东从来不是漕运的目标,而雷虎也从来没能混到吃漕运粮食的水平。
  这边休息一阵,雷虎继续努力领导着江宁这个必须要面对百万漕工以及漕运粮食供应的文官们学习着这篇东西。
  ……
  海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远没有上升到决定性的地步。黄也曾在书中例举,1560年因辽东地区粮食短缺,明廷暂许渤海湾进行海运。他是将此事作为明廷海禁之严厉的证明,而从另一方面讲,既然对粮食短缺的辽东可以暂开海禁,那么明中后期自嘉靖始国力渐衰,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漕运所耗代价必然大大超出海运。且以海代漕尚不能等同于解除海禁,加之嘉靖年间倭寇基本消除,明廷压力开始来自于北方蒙古和后来崛起于东北的后金,海运取代漕运似乎越来越有充足的理由。
  船夫自不必说,十六世纪初仅通州(今江苏南通)至仪真(今江苏仪征)漕河河道的法定劳役就达四万七千余人,其中很多由于工作性质要求使得他们可以将家人一起带到工地生活,加上特殊情况下的劳役,需要注意的是有明一朝种种所谓“特殊情况”日后愈加成为常态……所有这些,必然决定了明中后期依附于漕河生存的人口数目相当可观。既然渤海湾海运粮食时“漂没”都能成为普遍接受的潜规则,大运河绵延千里,养活的人口及其相关的利益链条又岂是一个简单的海运所能取代?联想到崇祯裁撤精简国家公务员,裁出来下岗邮差李自成。明廷哪位皇帝要是真狠了心以海代漕,没准闯王进京这出戏就提前演了。
第三百三十章
江宁之围(四)
  船队离开安庆码头,长江水推动船身,船上的水手们奋力划桨。每一次划桨,都在滚滚江水中激起一道水花,水花反射着明亮的秋日阳光,又落回到长江滚滚江水之中。
  顺水而行,船夫们更多注意力都放在驶船上。船帆都拉起,在风与水流的推动下,船只运载着大量清军向着目的地,江宁而去。
  要是有人能飞到极高处,大概能看到船队分为前后两拨。第一拨船只不算太大,划桨的人数量很多。以远超第二波的速度在前进。
  第二波船队的数量是第一拨的几倍,船只也普遍要大很多。不少船甚至是双桅杆,两根桅杆上都升起了中国式硬帆,依旧没有跑的特别快。
  在第二波的最大一艘船的船舱里,好些红顶子官员正在商议接下来的战争。
  “大将军,我等当沿着秦淮河突进,到了城下,就登城而战。”
  “大将军,我等当先进军句容,威逼江宁与镇江。调动贼军出城,那时候官军是与贼军野战,或是与水军一起攻打镇江与扬州,或是将贼军引开,挥军突袭江宁。如此种种,都在官军掌握之中。”
  “大将军,贼军火器犀利,野战之中只怕反倒失算。”
  “哼!既然贼军火器犀利,难道沿着秦淮河突袭就有胜算么!”
  很明显,清军分成了两派人马。一派主张攻击江宁城,另一派主张以句容为屯兵之处,从此处进攻江宁。
  此次领军的乃是新上任的江宁将军富察·傅清,此人乃是李荣保的儿子。这个李荣保既不姓李,更不是汉人,而是货真价实的老满人。李荣保的女儿就嫁给了当今满清皇帝弘昼的各个弘历,属于忠诚于雍正这边的一员。
  傅清三十来岁,很年轻。听着两派的争执,心中也着实没有底。江宁八旗军从江宁城灰头土脸的逃出生天,一部分留在安庆把守,大队人马携带着家属抵达了武汉三镇。
  发起逃窜的杭州将军被弘昼下旨革职下狱,江宁将军因为被“裹挟”,所以革职,在军前效力。傅清本来是在西藏当都统,就被调了过来当江宁八旗的将军。
  皇恩浩荡,见得皇上的重视。傅清也已经尽力,调集武汉三镇的匠人,将部队的几万支火枪都按照皇上弘昼给的图纸改装成了燧发枪。得到了弘昼的极大赞扬。
  傅清一年多来除了练兵之外,就是研究如何与霍崇贼军作战。时间飞逝,傅清依旧没找出能够打胜仗的必胜之道。
  尤其是这两边的说法其实是傅清认真准备时候找出的两套办法,听着他们争执,傅清心中更是烦躁。既然每一种都是傅清考虑过的,若是失败了,只怕也有人会把责任推到傅清头上。
  两边争论一阵,最后也没能争论出来个什么。口干舌燥之间,都停下争执。
  有一直没吭声的官员起身问道:“大将军,官军这次动员了十余万人马,又是走水路。何不在江宁城外建立起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在句容地方也放下一支人马,等江西来的官军抵达,就一起围攻。”
  傅清哼了一声,却不说话。这官员乃是新来的,大概是看了看地图,就开始编故事。
  秦淮河在江宁城西,通往江宁城一道城门。因为是水路,可以很轻松的调动人马。即便奇袭不成,从这里进攻,还有秦淮河可以当做屏障。这才有从秦淮河突袭之说。
  至于句容,江宁城在长江以南,秦淮河在江宁城西边,句容在江宁城东南。
  这里位置还行,盛产粮食。同样有道路直通镇江。是一个能够同时威胁江宁与镇江的所在。占领句容之后,大概有更多手段可以使用。
  然而,傅清还是不愿意这么干。因为句容与江宁或者镇江之间并无天然屏障,驻扎在句容威胁贼军的同时,也会面对贼军的威胁。傅清并没有完全的信心。
  正好有这么一个新来的官员插话,傅清直接把矛头针对了这名官员。冷冷的哼了一声,傅清站起身指着地图,“若是建立江北大营,看着能够横贯长江,互相呼应。然而贼军若是从扬州杀来,你要如何应对?”
  官员一愣,又看了一阵地图后迟疑的问道:“贼军怎么会分兵?”
  傅清喝道:“你也知道不能分兵么!那设置江北大营,不就是让官军分兵么!”
  官员的脸涨的通红,尴尬的说不出话来。
  傅清并没有搭理这名官员,而是做出了决断,“先锋已经受命沿着秦淮河突袭,若是能攻下城头,当然最好。若是攻不下,我等就准备前往句容。”
  此时清军先头部队正劈波斩浪,向着江宁城突进。船夫人各个喊着号子,拼命的划桨。船夫的号子并非千篇一律的嘿嘿哈哈,而是有歌词的。
  譬如这次,清军先锋也很清楚兵贵神速,要打的敌人措手不及。所以船老大的号子就是,“八旗老爷,发了话。大家奋力,把船划。五日到江宁,工钱立刻给。四日到江宁,工钱加三成。若是大伙玩了命,三天赶到江宁城。人人工钱领双份,欢欢喜喜往家回!”
  船夫们并不需要什么优美的举子,好听的曲调。这样简单明快的号子喊了几遍,每个人都明显憋了一股劲。双倍的工钱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下。
  虽然船夫们并不知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话,可战争开始之后漕运中断,大家的日子可立时就变糟糕起来。
  百万漕工们固然要靠漕运为生,然而百万漕工并不只依靠漕运为生。他们一年里头有半年在走漕运,而且漕运只有单程是为漕运奔波,回程的时候就是买些北方的东西往南方运。
  回到南方之后,大伙就要在长江上运货为生。并不是就此躺在家里坐吃山空。
  霍崇逆贼夺取江宁城之后,长江下游的买卖就中断了。至少百万漕工里面不肯到华夏朝廷控制的长江下游谋生的这帮家伙,日子更加难过。双份工钱对大伙来说,是真的太重要了!
  船夫们用力,行船速度就大大提升。船队白天行船,晚上竟然也没休息,各个船只都点起灯来。那些驾船能耐最高的老水手在前,每一艘船都盯着前面前面一艘船尾部的灯火,鱼贯前行。还走走停停。
  虽然行船速度比白天要慢,但起码还在继续前进。
  所谓不怕慢,就怕站。晚上行船,就算是天黑的五个时辰中只行船三十里,却也是实实在在的三十里。
  两天加起来就是六十里,三天就是九十里。而每天白天,船只速度大大提升,行舟距离超过一百五十里。
  从安庆到江宁,水路不过是五百五十里。清晨时分,船队就卡在三个整天内赶到了江宁附近。
  船老大心中不安,虽然是三个整天,若是按白天算,却是四天了。见到清军首领,船老大想挤出笑容,却因为太累,脸上肌肉抽抽几下,好像不起作用。船老大索性直接问道:“大人,咱们可是要按照时辰来算船钱。”
  清军首领听罢,冷笑一声,“哼哼,没想到你们竟然做到了。俺这人从来不会骗人,你们把俺们运到秦淮河里,只要见到江宁城,俺就给你们双份。”
  船老大虽然欢喜,却不敢完全相信。清军首领也看的出来,索性叫过手下,“把船钱给他们,双份!”
  说完,清军统领转回头喝道:“你可挺好。俺是要你把俺们送到见到城墙所在,若是半路就跑,小心你们的狗命!”
  船老大嘴上唯唯诺诺,心中却是老大的看不起清军统领。这厮虽然是军官,却好像以为这夜里行舟不过是常见一样。若不是水手们饿了这么久,着实手中没了钱。但凡手里有一点点,谁肯玩命呢!
  然而在外行人眼中,譬如这清军统领眼中,水手们好像贪生怕死一样。
  若不是钱没到手,船老大是很想与清军统领说道两句的。
  秦淮河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
  主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由东向西横贯南京主城,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由于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所以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
  由于秦淮河从江宁城西水关流出,所以被清军认为是江宁城西。
  清军这边将工钱给了船老大。船老大知道此时,局面,赶紧向管理各船的头头发旗号,赶紧进入秦淮河,向江宁城前进。同时派出小船,将工钱带离大船。
  官府的人已经恨不可靠,官兵就更不可靠。这些钱留在大船上是完全不靠谱。
  船队沿着秦淮河北上,行进了没多久,就见前面出现一大片芦苇荡。清军统领叫过船老大,“就在这里停下。”
  船老大一听有些讶异,这和之前说的不一样啊。但是船老大也不傻,靠城墙越近越是危险,此时停船不是坏事。当即下令船队靠岸。清军们此时也接到号令,纷纷下船。
  芦苇荡好大一片,清军们却不畏惧。好像很熟悉一般,纷纷进入芦苇荡,很快就不见踪影。船老大赶紧下令船队各船都调转船头,后队变前队,尽快从这并不宽阔的秦淮河中开出去。
  清军并没有走远,有人隔一段时间就将船队动静并报给清军首领,等得知船队已经开往江上,副官不解的问道:“副统领,为何不让他们往城那边开?”
  “他们都鬼的很,若是让他们往城那边开,他们就知道咱们是想让他们勾引贼军出来。”副统领冷冷的说道。
  “那么……”
  “不必担心。贼军们定然已经知道这支船队所在。不会让他们轻易离开。只要贼军出来追赶,追的越远,对咱们越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