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30

  听着那些人语气里头的酸味,霍崇忍不住笑出声。看来霍崇的师弟们拿了钱回家的事情已经传开了么。
  金融本就是一个靠信心支撑的产业。早些年金融平台就靠各种宣传收益获利来建立投资人对平台的信心。发高额奖金啥的是惯用手段。这两年这手段不仅起不了正常效果,反倒会让人生疑。
  不过在这1717年,这种手段还真的管使。霍崇并非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而是为了让师弟们安心。却歪打正着,让大伙知道霍崇手里还有钱。
  看来以后类似手段得多用点。哪怕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被抛弃的手段,也都是大量经验总结出来的结果。
  有了大铁钳,霍崇终于可以用铁打造鹤嘴锄。这是一种单手用的刨坑工具,与双手使用的钢镐没办法比,却也比木质的工具好用太多。
  一直忙到下午,霍崇才打造出两个看着外型没错的鹤嘴锄的铁质部件。匆匆吃了几口饭,霍崇带了老三直奔李童山家。
  21世纪,霍崇如果在饭点去找人,大部分被骚扰的都知道霍崇肯定有事。在这个不缺食物的时代,大家在乎的是心情而不是那顿饭。可是在1717年,只要是饭点左右去,不是为了蹭饭也会被认为是蹭饭。
  霍崇紧赶慢赶,总算是在饭点前赶到了。李童山见到霍崇前来,神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但是他并没有拒绝霍崇,请霍崇到了作坊里。
  “李大哥,俺请你帮俺烧样东西。图纸都做好了。”说完,霍崇拿出了画了琉璃防风罩的纸。
  李童山倒也懂行,看了片刻后问:“霍兄弟,你这是用啥怎么画的?”
  霍崇没有告诉李童山这是碳条素描画,答道:“随便画几笔,能看明就好。”
  李童山并不追问,“霍兄弟,俺不能帮你做东西。”
  “李大哥总是要在这边过,兄弟俺知道李大哥的难处。这次也是过来问问。既然李大哥不能帮忙,兄弟只能求李大哥,那些料里面不好的,能不能给兄弟点。”
  “你要做啥?”李童山有些警惕起来。
  “回去打磨看看,李大哥不帮兄弟烧,兄弟只能自己用笨办法。”
  李童山的神色阴晴不定,最后居然还是给了霍崇点烧好的琉璃。
  琉璃若是制成产品,就被称为“料”。拿着几块料回来,霍崇就敲了融化料的铁锅。又把烧料的炉子准备好。
  这种炉子下面和熔炉没啥分别,但是上面部分有个窑。为的是锅放里面能够尽可能保温。
  第二天一早,霍崇把最后的那点煤点燃。忙活到中午,总算是做出一个十分不规则的琉璃筒。
  五月初七一大早,天都没亮。霍崇拿了做好的矿灯、蜡烛、鹤嘴锄,带着老四和钱清直奔煤眼而去。
  进了矿洞,霍崇把蜡烛点燃,放进了矿灯里。黑暗的矿洞里面就亮了起来。矿洞不高,越往里走,就得弯下腰。霍崇终于看到一片煤层。
  煤并非是完整的巨大整块。按照21世纪的理论,煤层是由植物沉积而成,所以可以把煤层想成多层蛋糕。每一次的矿物成分都不同,其中某一层就是煤。所谓的优质煤层就是这层由煤组成的蛋糕极厚,连续性非常高。
  这层煤不过二十几厘米,属于非常垃圾的煤。可垃圾也比没有强,师兄弟妹三人坐在带来的小板凳上,开始用鹤嘴锄开始刨煤。
  不管矿灯被挂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不管霍崇他们怎么运动。蜡烛的火焰都没有受到特别影响。继续释放着稳定的光线。
  等刨了好大几堆煤和混合了煤的煤矸石,霍崇抬起手腕,手表上现实,八点钟开始,此时不过是十二点。
  分两次才把煤运到放置通独轮车的位置,下午四点,霍崇领着两人直奔家里而去。日头已经西斜,霍崇心中难免有些焦虑。按照这样的干法,自己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头到底能做出什么来呢。
  想到这里,霍崇心中对李童山生出些怨怼。这家伙毕竟……算了,李童山和自己的合作不过是自己装神弄鬼的结果,怪不得人家。
  不过霍崇却下了决心,既然李童山不给力,自己也没有理由怼李童山那么客气。琉璃这玩意也不是只能李童山一个人做,不过是那点原材料而已,霍崇未必就比李童山烧制的琉璃要差。有了煤,大可以试试看。
  之后的几天,霍崇就发现自己过高看自己。琉璃的基本材料的确不难理解,不过是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玻璃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但是一个初中生就知道的东西,霍崇却未必能做到。实验室里面可以直接使用从外部获得的原材料,但是霍崇要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探矿从来不是霍崇的专业,霍崇不懂得探矿。
  即便能背诵元素周期表的头100位,霍崇照样不知道该去哪里找这些材料。看来自己只有继续和专业的李童山合作才行。
  可这种合作眼瞅着是不行。如果不能解决掉那些绊脚石,李童山绝不会为了霍崇而把他自己搭进去。
  思前想后一晚,霍崇只能继续上山碰碰运气。
第二十九章
蠕动般的进步(四)
  张店虽然谈不上群山环绕,也是个起伏颇大的地区。霍崇拿着自己做的登山杖,在山里头沿着裸露石块比较多的地方走。
  四师弟最初还脚步轻快,把登山杖扛在肩头走,走了几里地速度就降了下来。倒是钱清,一直有样学样的模仿霍崇使用登山杖的手法。
  霍崇几次回头观看,就见钱清已经开始学会利用登山杖的支撑来减轻腿部肌肉压力的手法。和四师弟这楞小子对照,受过教育的就是不一样。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走出去十几里,霍崇自己对于登山杖的用法也同样得到提升。四师弟已经累的叫苦连天,让两个小的休息,霍崇继续向前。
  上大学的时候,一位来自河南三门峡的兄弟说过当地致富传说。有个农民曾经经过一处山地裂口,在裂口深处发现了一层黄金矿。就私下把那些黄金挖出来,大大赚了一笔。
  身为山东人,霍崇没听说张店有黄金。不过按照说法,石头比较多的地方就会有裂口,裂口里面往往会有什么好东西。霍崇这次来就是想碰碰运气。
  木头和铁制成的简易登山杖完全没办法与铝合金材质,钻石花纹钨钢杖尖的现代登山杖相比,但是霍崇已经觉得这是自己在山里头走得最轻松的一次。在21世纪的家里就有高档登山杖,偏偏霍崇并没能体会出登山杖的好。
  在1717年穿着土布衣服和布鞋,反倒明白了登山杖的作用。这也不知道该不该称为忆苦思甜。
  就这么打起精神搜索,就见张店这边的山上覆盖着致密的泥土,别说裂缝啥的,连个像是山洞的东西都看不到。
  继续走了一阵,霍崇绕过一片杂木林,眼前出现和别的地方不同的一个山头。最少有70度的山头顶部,因为风吹雨打,出现了一个有点类似造型的玩意。
  停下脚步仔细看着,霍崇觉得有点眼熟。作为山东人,霍崇很想回故乡搞投资。在报告中,张店这地方的特色产出就是煤和铁矿。霍崇也曾经来过一趟,走了一圈之后就对这里失去了兴趣。
  与每年几亿吨高品质铁矿进口相比,这里的资源实在比不上。而且优质矿都已经被国有矿山垄断。那次,霍崇就见到过和眼前的这个类似的山头。
  又看一阵,霍崇没办法确定自己的记忆有没有错,想绕着山头走到另外一边。走着走着就发现又走回去了。
  叫上两个小的,霍崇想尽快看到另外一边的山头。见霍崇一个劲的看山头,四师弟不解的问,“大师兄,有啥好看的?”
  “你们看山头像什么?”霍崇问。
  四师弟又瞅了一阵,那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山头,只能摇头表示不知道。
  霍崇继续前进,果然在另外一边见到了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个形状。非得形容,这山头造型有些像一个四足着地的大乌龟,但是脑袋那部分好像被一刀斩掉。这个造型给霍崇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可能是霍崇的联想能力太另类,一起同行的人都不这么认为。但是霍崇并不在意,因为在这座山下有一个矿脉,产出赤铁矿。当时霍崇见到的地面可不是眼前这种平滑的普通地面,地面上坑坑洼洼,有点月球表面的意思。
  霍崇以为这是传说中大致富时代野蛮开采留下的痕迹,没想到熟知当地情况的兄弟说,这的确是野蛮开采的结果。却不是中国人干的,而是山东被划为德国势力范围时候,德国人疯狂滥开发挖的坑。
  德国战败后失去了山东控制权,日本人又来了,也跟着德国人有样学样的继续野蛮开采。由于采用了地面挖掘,就是刨开土层,露出矿层后直接挖矿。这种方式除了污染大,对于地面会造成难以恢复的创伤,唯一有利的就是开采成本低。侵略者们就用最小付出,最大限度掠夺中国的资源。
  现在的山下地面光滑,根本没有开采过的痕迹。也就是说,地面下没多深就埋藏着丰富的赤铁矿。霍崇用登山杖的尖端戳着地面,手上传来坚实地面的反作用力。
  自己本想打秋风弄快钱,没想到找到了长期宝贝所在。霍崇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失望。因为此时霍崇的大脑已经不争气的把一个项目给凭空想了出来。
  德国人日本人在这里掠夺了只怕有几百万吨的资源,霍崇也弄不走那么多,能每年生产几十吨铁,那可就是一大笔收益。
  发家致富的念头疯狂跳动的同时,霍崇也很清楚这就是痴人呓语。就当下霍崇掌握的资源,连土法炼铁都做不到。如果霍崇现在就掌握了能炼铁的实力,就不会连玻璃都烧制不出来。
  最后一狠心,霍崇转头就走。师弟师妹们没想到霍崇走的如此决绝,楞在原地。等霍崇走出老远,才高喊着:“师兄,等等俺。”一路追了下来。
  回到家,天色已经晚了。堵门的闲人也都各回各家。霍崇躺在床上,心中念头翻动,却也不知道重点该在哪里。
  哪怕是重回眼前的项目,琉璃生产也已经等于没戏。光靠酿酒,土豆酿酒还没搞定,就算是搞定了,如何弄到足够量的土豆还是个问题。此时发芽的土豆的确已经冒出土豆芽,想种下去,就得找片地种。这地从哪里来呢?
  第二天起来,完成所有教学工作,霍崇再次前往李童山那边。
  李童山见到霍崇之后脸色更加冷漠,霍崇知道李童山对自己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却觉得此时反倒容易说开,两人坐下,霍崇开门见山,“李大哥,兄弟俺想问问,俺有没有得罪李大哥到李大哥不想搭理俺的地步。”
  “你啥意思?”李童山有些不解。
  “俺是想问,不说别人对李大哥说过啥。俺就想问,俺这个人有没有让李大哥觉得不能结交。”
  李童山皱了皱眉头,应该是听明白了。不过他并没有说话。
  霍崇见沟通有效,赶紧顺杆爬,“李大哥,俺知道很多人想捣俺的鸡毛。如果李大哥还愿意和兄弟俺结交,得摆平多少人,才能让李大哥觉得能不担心的和俺结交。”
  听霍崇这么讲,李童山忍不住嘿嘿冷笑起来。
  “李大哥笑啥?”霍崇继续尝试沟通。见李童山不吭声,霍崇继续尝试,“李大哥,有啥就说给兄弟俺听。俺现在就想听明白话。”
  “霍兄弟,你这是想套俺的话。”李童山不快的答道。
  霍崇听了之后就明白李童山有点想偏了,不过还不敢完全确定,只能说道:“李大哥,在朱家庄,那五个人跳出来捣俺鸡毛,非得砸了朱二牛家的作坊。俺请了县里的捕快来,他们才不敢动手。俺知道他们更恨俺了。只是刘家村,朱家村,怎么都管不到李大哥头上。俺和李家村也没啥恩怨。就算是有人想夺了俺从师父那边接过的位置,李家村里也没几个。俺就想知道,俺得做到啥地步才能请李大哥答应做料。”
  李童山没立刻回答,想了一阵才开口,“霍兄弟,那边的人怎么弄,俺其实不想管。不过俺听说,霍兄弟欠钱了。”
  “若是李大哥给俺做料,俺给现钱。”霍崇果断答道。
  “这不是俺的钱。霍兄弟做事也算地道,俺不担心。俺是觉得霍兄弟你欠了人家种福钱,这说着也不好听。”
  霍崇觉得这就是屁话,李童山啥时候成了为村里打抱不平的主。肯定是李童山想合作,却不敢说背后谁不答应。想到这里,霍崇索性把话挑明,“李大哥。俺也不知道谁逼你,你不说俺也不再问。俺现在不说买料,俺想买李大哥作料的那些细料。”
  这下李童山再也装不出镇定,脸上都是惊怒,“你想做啥!”因为惊怒,他声音都有高八度的意思。
  霍崇果断答道:“俺回去自己试着烧料。”
  李童山腾的站起身,喝道:“你给俺拔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