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330

  到了傍晚,江宁将军实在是忍不住,随口问了一句。其他奴才都表示不知道。不过看将军脸色不善,有人赶紧说道:“将军,已经请到了神婆。将军要看神婆做法么?”
  满人信萨满教,虽然这么多年来高层也未必都信,却也不能公然否定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江宁将军自己从来没请过神婆,此时却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毕竟满人入关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色彩,非得说有点天意,并不为过。万一真的能通过手段,将霍崇咒死。只是江宁将军还是觉得哪里不太合适,如果可以的话,他宁肯听听神婆跳大神向长生天祈求一个结果,如果守住江宁城与霍崇死战,是能守住城池,还是从死战直接变战死。
  想到这里,将军就命请神婆进来。没多久,就见进来两位巫师,他们的神帽上有鹰的饰物,身穿带有飘带的裙,腰里系着9面铜镜,明晃晃夺人二目。不过这衣服不知道是故意弄破,还是穿戴太久,破烂不堪。上面系了各种古怪的羽毛、骨头,还有些干枯的花草。仿佛从什么野地里跳出来的野人。
  见到将军,巫师们连忙行礼。在她们抬手的那刻,将军心中都有些怕了。就见她们指甲极长,脏兮兮,还有些扭曲。仿佛是动物的利爪。甚是骇人。
  将军询问两位神婆,可否祈求天意,占卜一下结果。神婆听到这话,互相交换一下眼神,都表示不行。她们所学只是施法驱魔,既然城外霍崇乃是贼寇,自然是妖魔鬼怪。所以跳大神驱魔,大概对妖魔有用。
  听到这里,将军大为失望,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姑且试试看吧。
  神婆见将军没有逼迫她们占卜,同样放下心来。大家吃这碗饭,都知道这行的规矩。若是神婆真能施法咒死人,她们只怕早就被杀了。
  之所以能安稳吃这碗饭,就是因为她们没能力咒死人。所谓请神,不过是让顾客安心而已。
  鼓声响起,神婆们先吞服了几口从麻类植物花蕊提取出的液体,感觉那股子尽头上来,便敲动手鼓蹦跶起来。
  江宁将军并不知道,此时在京城的皇宫里,弘昼的奶奶,太皇太后也请了神婆。
  与江宁本地神婆比较起来,京城神婆穿戴之恐怖,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更接近草原与关外,神婆身上除了铜镜,还有一串串古朴的铜质饰品,羽毛、骨头、草药,都是来自草原。
  也就是说,味道更大,气味更冲。
  而京城的神婆从一开始就不敢拒绝占卜,毕竟这是太皇太后的要求。
  太皇太后手捏念珠,听着清脆的鼓声,闭上眼睛默默祈祷。她一直怀疑是儿子雍正勾结了隆科多杀害了先皇康熙。这乃是太皇太后无法磨灭的心病。
  儿子雍正被杀,身首异处。太皇太后甚至以为是某种报应。此时老八在盛京起兵,太皇太后很担心这是祖宗的惩罚,无论如何都得请神求个结果。
  在心中,太皇太后默默祈祷,希望跳大神的巫师得到她期待的结果。
  如果霍崇听闻还有这样的热闹,大概是要看看的。而且巫师与霍崇想的一样,跳大神的舞蹈其实是一种综合艺术,说它是唱跳Rap也没啥毛病。
  在东北,跳大神一般不是个人solo,而是二人组团活动,C位的那个叫大神,另一个叫二神。
  大神是舞蹈担当,负责被神附体,跳一些诡异的舞步;
  二神是vocal兼伴奏,需要打鼓、念咒、唱词。
  二者结合,就是一场视听盛宴。
  大神的舞蹈有时不具章法,有时又具有拟态性,这取决于附体的神是什么属性。
  比如请鹰神,就要跳鹰飞舞,还要像老鹰一样啄食贡品;请虎神,就要跳虎扑舞,嗯,不是那个虎扑,要像真正的老虎一样又扑又抓。
  二神的唱和RAP呢,就更具freestyle属性,很多二神都会自己编写唱词,甚至根据临场情况即兴发挥,争当东北小张帝。
  比较有名的唱词比如十八层地狱,非常长,要从我鼓要之打鞭子掂,我送老仙阴司三间走一番开始,从第一层地狱一直唱到第十八层。
  整个跳大神的过程,被神附体的大神是不能直接跟人沟通的,而是由二神作为中间商,对神反映凡人的请求,再对凡人下达神的口谕。
  就听大神嘴里念念有词,那口传一串串不停歇的传出,分别大概是江宁这边是诅咒霍崇下地狱。京城这边是各种与祖先的问答。
  两组大神二神,都先服用药物。一番狂HIGH乱舞之后,突然开始停在原地,浑身扭动。
  所有饰品飞舞,能发出响动的物件随着韵律节奏发出诡异而有力的响声。
  江宁这边,“神”通过巫师开始传达对霍崇的诅咒。从天灵盖到脚底板,每个要害部位都通过奇特的打击手段进行了摧毁。如果巫师描述的内容是真的,大概霍崇此时的身体已经以寸为单位炸裂开来。
  在京城。巫师们则表达着祖宗对当下局面的看法。太皇太后听着神表示,虽然雍正性子比较糟糕,却是人之常情。凡是皇帝,都有异于常人之处。
  总结起来,顶多是“有点怪”。
  然而造反的老八他们,却是真的坏。他们被邪恶影响,生出夺了皇位的念头。这是错的,这是祖宗反对的,这是神明不允许的。即便老八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也要因为对皇帝下手而受到祖宗的惩罚。
  也许是两边的巫师神婆体力差不多吧,又或者是HIGH起来的药物药效差不多,两场跳大神几乎同时结束。
  然而并没有出现天雷滚滚,或者红光满室的异象。江宁将军与皇宫的太皇太后下令给了赏钱,送走神婆之后。因为受到了不小的精神刺激,两人都去休息了。
  长久的精神煎熬让两人之前都睡的不太好,这一觉睡的很足。醒来之后都感觉精神不错。
  江宁将军觉得既然都找了神婆,不如问个前程。江宁城内有道观,就将道士请来。
  这边道士起了卦,看完之后脸色就有些不好。将军心中不安,连忙询问。道士强打精神,解释道:“此乃坤卦……”
  这边说了一圈,都没能说出什么振聋发聩的话。只是说,坤卦展示像“坤”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形象说明当前主客关系状态。相对于我们所在位置来说,地是静止的,代表当前关系是静止状态,变化较少;地是广大的,地上万物生长,象征当前关系比较宽松而悠闲。
  坤卦的主卦和客卦都是经卦坤卦,阳数都是0。静止而广大的两方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比较稳定而宽松的关系。主方应当珍视这种关系,顺应形势,努力维持目前的状态。不过要注意,静止是暂时的,主方应当作应对变化的准备江宁将军完全不能从中搞明白什么,只能让道士滚蛋。
  然而心中放不下,叫来师爷,询问坤卦是怎么回事。师爷脸色也不怎么好看。最后憋出一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将军一听,就觉得事情不对头。这话听着就不对劲,这是要血流成河么?
  师爷知道自己必须为主子服务,索性让将军再投了铜钱。没想到结果竟然与之前那次相同。三枚铜钱都是背面向上。
  这下师爷也不敢再说不准,铜钱正面为阳,背面为阴。三枚都是背面,则是纯阴。乃是坤卦。
  龙战于野为坤卦第六爻。龙为阳,此爻为阴,故龙战指阴阳交战。城外为郊,郊之外为野。玄黄,分别指天、地之色。天地为最大的阴阳,其血玄黄,是指阴阳交战流出了血,说明此爻是凶爻。
  喻大事,是群龙在荒野大战,比喻群雄角逐。
  喻人事,则为上下交战,至于死伤流血的情形。
  江宁将军听完,只能长叹口气。也许是睡的比较好,精神状态还算是正常。他已经知道自己若是非得和霍崇打,大概就只能其血玄黄了。
  霍崇之前就歼灭了二十万官军,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而霍崇的部队阵列之严整,火器之犀利。也是将军亲眼所见。一旦开战,必然血流成河。
  此时若是想保全自己,除了撤出江宁城之外别无他法。
  将军心中虽然也有不忿,心中阴暗处却有种清醒。既然天意如此,那就撤出江宁吧。
  霍崇完全没想到江宁将军竟然也答应下来,并且开始组织人撤离。
  担心这厮拖延时间,霍崇让人告诉江宁将军,此时距离霍崇抵达江宁已经过去了七天,第十天早上,不管撤到什么地步,汉军都要进城。
  之后霍崇却觉得无聊起来。该准备都已经准备完毕,此时要做的只是等待。可干等着还是无聊,霍崇想来想去,突然有了念头。不如就去此行的目的地,朱元璋陵墓看看。
  提出这个要求,属下们立刻行动起来。朱元璋的陵墓,叫做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满清并没有损毁这里,不过霍崇到了这边之后还是觉得有些失望。孝陵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自下马坊至宝城。
  本来以为这里应该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想到山水都在,树木却没多少。长的最多的乃是野草。有种荒草胡阔的萧瑟景象。
  上到高处,俯视江宁城,霍崇就见城池广大,城墙连绵,城门众多。忍不住叹道:“这里,若是没有十万人马,真不好守住这么一座孤城。”
  与霍崇同来的都是不怎么紧要的人,曾静就是其中之一。他连忙操着湖南口音问道:“都督说什么?”
  霍崇不太懂湖南话,就用江浙话把方才所说的又说了一遍。江南文章在清代乃是主流,曾静也到过江南,当即就听的明白。他就叹道:“将军,俺听闻宋太祖定都开封,说在德不在险。若是将军能均田地,想来天下百姓都会追随将军。到时候这江宁自然固若金汤。”
  被这话弄到有些惊讶,霍崇仔细打量了曾静几眼。这兄台怎么看都是个普普通通读书人,并没有指点方遒的豪迈。霍崇不仅叹口气,招呼前面的孔莲庚与韦伯过来,对三人说道:“我若是均田地,先不说百姓们是不是追随,地主士绅立刻就要起来与我拼命。在德不在险这话固然对,然而也得看这个德,是谁认同的德。”
  韦伯嘿嘿笑了几声,却没接话茬。孔莲庚本不想说话,然而看着曾静一副要与霍崇理论的模样,赶紧打断了曾静,率先说道:“将军,所谓与民争利,就是均田地吧。”
  霍崇忍不住学着韦伯也嘿嘿冷笑。曾静忍不住了,大声说道:“所谓民,难道不是天下百姓?”
  “百姓是百姓,民是民。若是两者相同,为何没有变成一个词?”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八)
  明孝陵并没有遭到满清破坏,殿堂已经不能用保存完整来形容。由于满清一直派人维护,这里又是坚固的陵墓,并非给活人居住。不仅外面的各处都很不错,大殿整洁完整,有着陵园特有的那种肃穆感觉。
  霍崇拈香祭拜,随从人员也跟着祭拜。起身之后,韦伯问道:“将军可有祭文?”
  听到这话,霍崇开动脑筋思考一阵,才算明白这个问题是啥意思。
  微微叹口气,霍崇觉得自己和这个时代还是差的太远了。在21世纪,霍崇去过很多地方。包括国外著名的墓葬,甚至偷偷去过巴黎地下墓场,亲眼看到层层叠叠无数压合在一起的遗骸骨层。
  中国的,外国的,皇帝与国王的陵墓参观过几十座。可从来没想过要写什么祭文。
  参观陵墓不过是现代游客们猎奇而已,里面埋的那些曾经的贵人,与奇珍异兽没啥分别。正常人去看奇珍异兽,怎么会准备一份奇珍异兽颂呢。
  但此次不同。陵墓里的朱元璋并非被霍崇参观的奇珍异兽,反倒是霍崇要借用朱元璋的名声获取驱逐鞑虏的正统旗号。既然是来向朱元璋索要正统性,没有一份祭文可就不合适了。
  想到这里,霍崇索性要来纸笔,伏案挥毫。
  曾静、孔莲庚、韦伯都是文化人,他们与其他同行的围拢过来看。霍崇听到三人发出微微叹息声,只能破罐破摔的答道:“我从未练过写字,你们就是叹息,我也只能写到这个地步。”
  三人没接腔,又是几声叹息。
  霍崇也不再做无谓的烦恼,刷刷点点写完祭文。再看一遍,就交给同行的于浅。于浅拿起祭文就开始诵读,“启奏先明太祖洪武帝。秦汉之后,中国不幸,唐失河北,汉儿习胡语七百载,宋亡河南,更有神州陆沉之恨。陛下以天纵之才,提三尺剑跃马取天下,北击胡、南却越,尽复秦、汉旧观;恢复河套之地,纳吐蕃辽东入版图,使四夷知中国有人……”
  曾静听的已经眼中有泪,孔莲庚侧耳倾听,仔细品评。韦伯神色冷峻,若有所思。等祭文念完,众人本也没有带来三牲玉帛,只能再次行礼之后将祭文焚烧祭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