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330

  霍崇只能解释道:“他们有什么把戏倒是无所谓。只要清军与我军野战,我军定然获胜。既然如此,我就不想费事。以后我们有的是机会与这帮清军交战,早几天杀和晚几天杀,又有什么分别。倒是早几天拿下江宁和晚几天拿下江宁,其中差距可就大了。”
  说完,霍崇见高庞还是不明就里,便重新整理一下思路,这才找到这个计划的基础所在,“高庞,满人的历史就是畏威而不怀德,蛮夷们就这样的本性。面对强敌,满清是不会死战的。”
  高庞听了之后还是不太信。不过霍崇也不想多解释。因为霍崇对历史研究的也不多,只是从1840年之后,满清就一贯这样的尿性,对洋鬼子各种跪舔。只要面对看似无法获胜的战斗,满清统统拉胯。几次或许能称为悲壮的战斗,主力不是汉人就是蒙古八旗。
  满清评价如此之低,真不是因为异族,而是满清的表现只能用恶心来形容。
  当天晚上,霍崇又召集众将,讲述了这个奇闻。不少将令当即嚷嚷着要背信弃义,霍崇一拍桌子,“我们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玩弄这种把戏。我们靠的是说实话,做实事。承诺就是承诺,做了之后就得执行。我已经决定,满清若是这么做,我们就答应。所以,明天天亮,就继续给我用炮轰,也试着登城。”
  雷虎听完之后很是不解,“先生,这么做的话,岂不是逼着清军死战到底么?”
  “雷虎。满清面对强敌,就不会死战。为了让他们不死战,就得让他们明白,继续战斗下去,他们就得战死。若是我军不攻城,满清就不会继续要走。”
  雷虎还是不解,“我们既然能打下江宁,何不打下来?”
  “因为再过两年,我们的武器装备能发展到更轻松获胜的地步。现在打虽然能打赢,还是会有不小的损失。若是到了必须不顾一切的时候,咱们就不能考虑会死多少人。但是只要有机会让咱们少死人,甚至不死人。我还是要努力让大伙都活下去。”
  天一亮,吃完早饭的汉军就开始试着攻城。先用十斤线膛炮轰击,然而这线膛炮属于加农炮类型,弹道比较平。十几炮打上去,要么命中城墙,轰然爆炸。打的城墙上碎石和砖块乱飞。要么就飞进城里,在城里轰然爆炸。竟然没有一发炮弹能准确命中城头之上。
  霍崇见事情果然如此,直接上了臼炮。也就是类似迫击炮的火器。
  这种火炮就能以大仰角发射炮弹,而且发射药的填药量比较少,不追求炮弹飞太远,只求弹道弧度很大。
  果然,先使用实心炮弹,十发里头先是一两发落到城头。随着射击参数的调整,十发里头已经有三四发能落到城头。根据观察哨回报的数据,城头上已经造成了损失。
  实事上也是如此。江宁守军被汉军的炮弹轰的胆战心惊。炮弹爆炸这等事,凡是脑子比较活络的军官都想到过。然而满清这边既不知道怎么制造开花弹,更没有人敢尝试制造开花弹。
  殷鉴不远,康熙朝里面的汉人官员就搞过连珠枪,之后被罢官充军。旗人很理解皇帝康熙的心思,汉人比满人数量多太多太多。万一出现了犀利的火器,汉人用这火器造起反来,旗人怎么能压制得住。
  江宁满城已经完全封闭,江宁将军满心慌乱,赶紧询问杭州将军该如何御敌。杭州将军心中盘算着怎么才能把自己与霍崇商议的协议讲出来。
  此时讲的话还真不是时候,因为杭州将军自己都不太敢相信霍崇会老老实实执行协议。易地而处的话,杭州将军可不会这么做。
  杭州将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身处高层的他知道的事情比较多。霍崇不杀俘虏的事情已经被多次证明,为了围攻山东,江南绿营派遣不少人马。其中有人都已经被释放三次之多。
  思前想后,这最不可思议的路径或许就是唯一的选择。而且霍崇的反应也让杭州将军莫名有了信心。因为霍崇答应的方式十分不正经,如果把这种不正经和之前释放被俘小兵的实事结合起来,有种十分不正经的可靠感觉。
  可用不正经的理由劝说,可就难了。正捉急中,外面就有些混乱的动静。杭州将军心中惊惧,难道是霍崇已经攻破城墙,杀进江宁城了么?
  随着动静越来越大,有人已经哭着进来跪倒在地,“将军,副都统,他……升天了。”
  江宁将军大惊,连忙询问。此时又有人抬了尸体进来,江宁将军也来不及询问,赶紧上前。杭州将军也跟上,就见那尸体衣服倒还好,比较完整。可这脑袋就如被铁锤猛击的西瓜般。已经看不出面目。
  这边抬尸体回来的已经哭诉道:“将军,逆贼用了奇怪的火器。炮弹竟然能直上直下,尽数落在城头。副都统躲避不及,被打中了。”
  江宁将军两腿一软,几乎跌坐在地上。旁边的人赶紧扶住他。杭州将军心中也是骇然,清军们训练也算刻苦。刀枪、弓箭、火枪、火炮,都日常操演。所以想把炮弹直上直下打上城头哪里那么容易。可见霍崇并非只有能爆炸的炮弹,还有更多犀利的火器。
  惊惧之余,杭州将军觉得劝说的时机到了。大家都不想死,已经没有必要死守江宁了。只有活下去,才有未来。如果死了,不管死的多么壮烈,都万事皆休。
  当天下午,江宁城这里就派出了使者。霍崇的态度并没有变化,八旗想走,没问题。然而霍崇只能让出路,不会撤军。而且在撤离过程中,只要八旗对霍崇这边发动任何进攻,协议就立刻作废。
  江宁将军这边当然不敢放心,他的手下也十分抗拒。杭州将军叹道:“如果你们不信,让我先打头阵,撤到江北。”
  江宁满城上下都很看不起逃到这里的杭州八旗,甚至不少人觉得是杭州八旗逃脱的行径导致霍崇杀过来。觉得这帮杭州的家伙就是灾星。此时听他们愿意冒死先行,也没人阻止。
  再过一日,本就只携带了细软的杭州八旗开始通过霍崇让出的道路,从江宁向长江北岸撤离。几万人连着走了三天还没走过去一半。
  霍崇站在江边,对身边的少年赞道:“于浅,干得好!”
  于浅很高兴,却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应道:“手册上讲,如果渡河,最好能先搭建浮桥。”
  霍崇点点头。看着枯水期的长江上那条简易浮桥,不禁想起自己所知不多的战役案例中关于浮桥的一个。
  淮海战役中,事后被证明最能扛的黄百韬兵团就在运河旁边干等两天,却忘记在运河上搭建浮桥。
  霍崇把这个写进指挥手册的时候,只是突然想起。后来自己都忘记了。然而钱清没忘记,在进攻济宁的时候搭建浮桥,而且效果非常好。于浅跟着钱清,也没有忘记。尤其是没有忘记要使用指挥手册。
  从这点上,真的可以对年轻一辈们更有信心。
  这边霍崇就派人前去告诉用船只往来运输人员的杭州将军,他们可以使用浮桥过江。
  为了能让杭州将军快点,霍崇交代胡悦,“胡说,这时候就要看你了。拿出来那股劲头,让清军快些!再这么磨磨蹭蹭,我们就要觉得他这是故意拖延时间,是要破坏协议。”
  胡悦不在乎此时被呼唤诨号“胡说”。领了霍崇的命令,胡悦立刻前去交涉。用严厉的语气先质疑了对方是不是要破坏协议,杭州将军眼珠一转,主动问道:“这位兄弟,你们在江上搭建了浮桥,可否让俺们用用。”
  这反应让胡悦一口气堵在嗓子眼,后面的呵斥什么的完全说不出口。对方这也太精了吧,不用说什么,就知道该怎么做。
  江宁城头,见到霍崇三天就搭建了一座浮桥。江宁将军被吓得都不敢评价了。眼瞅着杭州那些人以船运和浮桥并行,很快就全部撤到江北。江宁将军知道该轮到自己做决定了。
  一时间,江宁将军觉得自己被算计了。便是背信弃义,也要半渡而击。自己原本以为杭州那帮人根本过不了江,所以让他们先过。
  然而并没有发生什么,杭州那帮人都过去了。此时就轮到江宁这些人冒险。既然霍崇放过了先过去的杭州那帮人,对江宁这帮人下手的几率可就大大增加。
  左思右想,江宁将军举棋不定。
第二百八十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五)
  从滦州到京城间三百多里的道路对于京城清军熟络的不能再熟,巴赛将军光靠记忆与探马传来的消息就能判断出增援的两万清军该处于什么位置,路途上能见到什么景色。
  这样的盘算在与盛京叛军的对峙中大大缓解了巴赛大将军的心情。对面叛军有四万人,自己这边的官军有四万,加上赶来的两万京营,数量就达到六万。拥有了巨大优势。
  对面的盛京叛军或许是感觉到事情不对,又或者是打探到什么消息,他们火急火燎的拼命挑动巴塞大将军,试图引发全面决战。巴赛大将军好整以暇的调动阵列,击退了叛军一次次的挑战。
  等两万人马赶到滦州与巴赛大将军汇合,那时候就可以与叛军决战了。而且为了保密,巴赛大将军并没有向部下讲述另一个秘密消息。朝廷本就在南边安排了兵力,得知叛军数量不过四万多,又调动了一支两万人左右的人马想滦州背后包抄。
  等六万人马集结完备,与盛京叛军开战。真正投入战场的将是八万,总数是叛军的两倍之多。论装备,京城人马更在盛京叛军之上。叛军必败。
  探马的消息不断传来,沿着官道前来的人马距离滦州战场还有二十里,率军的统领告诉巴赛,他们先安营扎寨,明天三更造饭,五更起营。第二天上午一定可以加入战局。
  巴赛将军觉得这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增援人马赶到前线,别说没有营地住。更会打草惊蛇。
  下令明日与叛军决战之后,大将军也没有过于激动。很自然的前去睡觉。在他准备躺下之前,又有人前来秘密禀报。从南边的增援人马抵达距离这里三十里左右所在。那边地形不是特别好走,但是明天下午也能抵达滦州附近。
  两路增援明天都能抵达,大将军心情平静的躺下。没多久便进入了梦乡。
  大将军并不知道,在这样的夜晚,江宁城内的满清将令们彻夜未眠,激烈讨论着要不要过江。
  三更造饭,五更出兵。好像是心照不宣,冬日晨曦下,对面也出现了盛京叛军的身影。他们同样做好了应战准备,大概也饱餐战饭了吧。巴赛大将军心中有些惆怅,虽然对方是叛军,却也是满人的汉子。
  爱新觉罗氏、佟佳氏、叶赫纳拉氏、纳兰氏、赫舍里氏……在朝廷这边的阵营中有血多满人显赫的家族,在盛京叛军中同样有这些家族的子弟。父子相杀,手足相残。便是必然获胜的朝廷,也得家家戴孝。
  随着太阳逐渐升起,又有骑兵奔来,送上了援军的消息。他们距离这里还有十里地。
  消息没错,距离战场十里外,清军统领停下队伍,将十几名营官都叫到面前。
  站在统领面前的营官们知道死战就在眼前,加上冬天已经比较冷,随着沉重的呼吸,每个人口鼻处都喷出一团团白雾。
  “尔等听清楚,京城里的弘昼还是重用汉人,他就不明白咱们满人才是大清的基石。大清的江山是咱们满人的江山。那弘昼的老爹本就得位不正。此次,俺要追随八爷了。你们肯跟俺走么?”
  几名汉八旗的营官听到这话,瞠目结舌完全说不出话来。统领转向他们,冷冷的问道:“你们不肯追随八爷么?”
  被这么问,汉军八旗的营官才确定自己没搞错。为首的伸手就拔出腰刀,骂道:“你要造反么!”
  话音未落,一把刀从他后腰就捅了进去。汉军营官想转头看看凶手是谁,可刀别在他体内,身体稍稍动了一下,就痛彻心扉。
  就听几声惊怒交集的咒骂,随即惨叫声响起。先挨刀的汉军营官只觉得嗓子眼一甜,鲜血涌上喉头,让他发不出声音。可那几声却听得清楚,竟然有人对其他汉军营官下了毒手。
  腰间又是剧痛,背后下刀的家伙把插入汉军营官体内的刀拔了出来。汉军营官却再无力气转身看凶手,整个人软软到向前扑倒。
  看着几名汉八旗营官尸横遍地,统领冷冷的说道:“大伙都是满人好汉,咱们不骗大伙。所谓满汉一家本身皇上骗骗汉人,让汉人为咱们出力。现在不管是雍正还是弘昼,剿灭不了汉人贼寇,还使唤不好汉军绿营。他们会的只是讨好汉人,让那些汉人的官做得比咱们满人还大。他们父子两人想做的事情何时为咱们满人着想!”
  旗人营官纷纷点头,很认同统领的观点。其中一人问道:“将军,这些汉军营怎么办?”
  统领早就考虑过,立刻答道:“派几个副营官让汉军营留在原地。这些尸首先带走。”
  巴赛大将军没想到援军来了,然而忠于弘昼的只有两万人马中的七千多汉军营。而这七千多汉军营又失去了营官,被留在距离战场十里外的所在。
  不过巴赛还是凭借这么多年的战争经验感觉不对劲,援军的位置太奇怪了。任何脑子正常的统领赶到战场之时,都要错开些位置。这样才能快速进入战场。而这些援军却进入到巴塞大将军正后方,怎么看都感觉不对劲。
  然而此时战斗已经打开,北京的官军与盛京叛军已经正面接战。不得以,巴赛将军命令两个营的八旗军向阵地边缘移动。空出了一个位置,让这支人马有进入战线的空间。同时派人催促援军赶紧向前。
  然而两个营的八旗军刚离开官军阵列,突然就停下脚步,举起火枪转向巴赛大将军阵列。随着命令,火绳枪开始射击。虽然火力远没有霍崇的部队那么凶猛,却还是造成了一些伤害。
  与兵力伤害相比,突然倒戈的八旗军给巴赛大将军统领的人马所在造成的心理伤害远比肉体上的伤害要强烈得多。
  几乎是同时,“援军”也操起兵器,发出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向着巴赛大将军毫无防备的后队杀来。
  虽然还是不清楚理由何在,但是巴赛大将军却靠磨练出的军人本能明白一件事,自己曾经以为是自己六万对付叛军四万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
  叛军加上叛军的援军,再加上自己这边背叛的部下,六万对四万大概变成了三万五对六万五。对方坐拥近两倍的兵力优势,发动突袭的优势,还有将巴赛大将军四面包围的优势。
  忠于北京朝廷的军队,遭到了满人八旗军的无情背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