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330

  水陆两边齐头并进,人马很快抵达宿迁。到了城下,就见城门紧闭,却没人防御。汉军轻易占领了这座城市。
  人马继续南下,很快就抵达了淮安。
  这里可是极为富裕的所在。虽然21世纪的淮安并不是什么特别出名的城市,至少霍崇是听说过淮安厨子在明清时代的光辉历史。
  本以为在淮安会遇到清军的顽强抵抗。然而并没有。与宿迁一样,满清官员竟然完全没有展现出守土有责的骨气,从上到下一哄而散。跑的不知踪影。
  进展如此迅猛,弄得霍崇都有点不安了。从淮安南下,就是江北扬州。进入扬州就进入了长江。
  扬州对面乃是镇江。抵达镇江之后,要么南下进攻杭州,要么一路向西进攻南京。
  不管是哪一条路线,都取决于能否轻松夺取扬州和镇江。
  霍崇心中不安,却没有表现出分毫。胡悦请命当先锋,霍崇答应下来之时,还和胡悦开了个玩笑,“或许扬州也是一座空城。”
  两天后,胡悦就在扬州城外等候着霍崇。见到霍崇,立刻兴奋的上前给霍崇敬礼。霍崇见胡悦有种说不出的变化,出发前的胡悦虽然也是尽量看着豪迈。眼角眉梢间还是有些不安。此时胡悦脸色有些疲惫,但是那种不安却转化成了自信。甚至都没有之前那么咋胡。
  霍崇见胡悦有些变化,心中也欢喜。回礼之后,就见胡悦上前一步,“报告都督,果然如此都督所料,扬州清军见到咱们来了,就逃过江去。”
  并没有吹嘘自己的功劳,胡悦只是讲述了发生的一切……
  霍崇不由赞了一句辛苦,而后对同行的随军主簿高庞说道:“你在这里居住过许久,觉得清军是要做什么?”
  高庞想了想,不自信的答道:“莫非清军把船只都弄到南岸去了?”
  胡悦一听,有些急了,“俺说呢,俺看着清军没有多少人,怎么就划走了那么多船!竟然是为了这个。”说完,就后悔的不禁长吁短叹。
  霍崇不想看到胡悦又为了此事影响心情,索性双手按在胡悦肩头,“胡悦,你做的很好了!不用着急,这等事就让我来处置。你已经做得不错了!”
  见霍崇并没有责怪,胡悦虽然还是后悔,却安静下来。
  霍崇这边开始准备渡江的船只。而且这边也开始商议,到底是在镇江渡江,还是直接沿江西进,逆流而上。两种选择各有各的好处,这帮从未有过水战经验的山东豪杰议论纷纷,却没人能拿出一个能真正说服自己的方案。
  在长江对面的京杭大运河尽头杭州,满城中的旗人们已经知道了局面。
  杭州满城位于当时杭州府城之中,是在城内西隅砌筑高一丈九尺、宽六尺的界墙而建成,其“北至井字楼,南至军将桥,西至城西湖边,东至大街”,环城周长九里有余。满城城墙、城门、护城河俱全,俨然一座城中之城。
  满城设有五座城门。东侧建有平海门和迎紫门(在平海门南),分别位于弼教坊和花市;西南建有延龄门,位于延陵桥;北侧建有拱宸门,位于井字楼;西北建有承乾门,位于车桥。拱宸门和承乾门相对狭小,承乾门更有便门之称,方便“樵采出入”。
  满城内的八旗军队各按方位屯驻。正白旗在城北拱宸门内,镶白旗在城东平海门内,正蓝旗在城东迎紫门内,镶蓝旗在城东南军将桥,正红旗在城西北承乾门内,镶红旗在城南部的井亭桥西,正黄旗在城中部偏南的洪福桥西,镶黄旗在城北长生桥东。
  在这座江南最重要的满城之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二)
  清朝在全国一共设立的14个驻防将军职位之一,驻杭州,辖浙江。将军为旗兵最高长官,凡与总督同驻一省者,如会同奏事,以将军领衔,实权虽不及总督,但地位高于总督。譬如杭州将军就是正一品。
  城内都统是二把手,他禀报道:“将军,绿营都没听命而来。”
  现任杭州将军没咒骂绿营的背叛,只是叹口气,“唉,我等率军前往江宁。”
  都统被吓了一跳,赶紧阻止,“将军,我等不可擅离职守。朝廷会怪罪!”
  将军冷笑道:“朝廷怪罪?年羹尧什么都没做,不也被怪罪了么?”
  都统一时无语。上上上一任杭州将军就是年羹尧,然而年羹尧连上任都没来得及,就被褫夺职务下狱逼死。之后杭州将军就走马灯般来回换人。却没想到当时与其他人一样上表弹劾年羹尧的将军,竟然对此事耿耿于怀。
  还没搞明白这一任将军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听将军继续说道:“至于朝廷怪罪,又是哪一个朝廷。是北京城的朝廷,还是盛京城的朝廷。”
  都统愣住了。如果雍正没有死,满清的朝廷自然是北京城的朝廷。可雍正被杀,圆明园被烧,园子里上至皇帝,军机处大臣,下到侍卫太监宫女,无一幸免。满清随即出现了两个朝廷。
  “将军,我等不该追随北京朝廷么?”都统低声询问。
  呵呵!将军又冷笑一声,“逆贼打到扬州了,他们不怕北京朝廷抄了他们老巢么?”
  都统只觉得有点兴奋,他好歹是个军官。趁着敌人远征,突袭敌人老巢,逼迫敌人回禀援救。在半路截杀敌人兵马。所谓围魏救赵,用的就是这样的策略。
  “逆贼应该是鬼迷心窍……”
  都统的话被立刻打断,“我看你才是鬼迷心窍!前些日子传来消息,霍崇派兵将河南州府县城的官吏杀了个干净。当下河南的鄂尔泰他们军粮耗尽,又丢了济宁,哪里能长途追击霍崇。霍崇若是鬼迷心窍,早就该死了。北京朝廷根本没被霍崇放到眼里。我等死战,一无援军,二无粮草。与霍崇拼死作战,若是杭州失守,我等死绝,家人也一起被杀。”
  将军的话宛如一桶冰水,让都统的心凉透了。寒气从尾巴根直冲天灵盖,身体已经颤抖起来。
  然而将军并没有终止,他继续坦然说道:“我等死在这里,抚恤自然没有。若是盛京朝廷赢了,我等以后连个忠臣的称号都没有。你想这样白白死掉?”
  都统被这残酷的未来吓到说不出话,也顾不得其他,上前拉住将军的手,急切的追问道:“大人,这该如何是好?”
  杭州将军心中放下一块大石头。他已经确定必须立刻现在就走,但是没有都统等军官的支持,杭州将军没了手下人马,就是掉了毛的凤凰,连个鸡都不如。
  便是对都统拉住自己手臂的感觉很糟糕,杭州将军还是亲切友好的按住都统的肩头,“兄弟,咱们带兵向西,前往江宁。与江宁将军合兵一处。留在杭州就是死,只有先活下来。才能为朝廷效力。”
  满人的效率还挺高,当杭州百姓见到满城内的八旗出行之时,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只是感觉八旗这是要前去迎击南下的逆贼霍崇。
  城内立刻传遍了如此消息。坊间酒肆之中,秋收后的人们口沫横飞的谈论着八旗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传说。也有人用历代发生在扬州一带的渡江之战来判断此次战斗的结果。全然没注意到八旗利用黑暗将满城内的老幼妇孺用船给运了出去。
  等城内只剩下能快速行动的轻壮,杭州将军让这部分八旗军先留在满城内,自己带着满城内几万人直奔江宁。
  杭州到江宁不过五六百里,从杭州到常州的几百里还能乘船。下了船,通往江宁的道路在千余年来已经被不知道多少人走过。满人女子们并不裹脚,八旗又将马匹和车辆给女人孩子乘坐。整个时间不过六七天,几万人已经抵达江宁。
  江宁就是南京,这江宁城可是不得了。且不说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光是城墙,就已经能吓死人。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为世界历史之最。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均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不仅有如此强的城防体系,城内的满城规模很大。建造的十分完备,城中之城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江宁将军听闻杭州将军竟然将整个杭州满城中的人都带了出来,可是被吓坏了。也不给杭州将军开城,江宁将军带领着人马杀出城外,见到杭州将军,批头就骂道:“你是要造反么?”
  杭州将军空着双手向前,江宁将军的卫兵反倒被这坦率的行动吓住,连忙挡在江宁将军面前。江宁将军觉得这未免有些丢人,拨开亲兵。示意他们让开道路。
  两位将军面对面站着,杭州将军低声问道:“你以为北京与盛京谁能赢?”
  江宁将军听到这个问题,脸都有些开始发绿。尴尬的站了一阵,他索性一把抓住杭州将军的衣领,把他拽到自己面前。眼瞅杭州将军脸上与眼中毫无畏惧,江宁将军让左右走远。低声问道:“你不要命了么?敢问这个!”
  “我就是要命,才这么问。”
  能当上江宁将军,即便打仗不行,也绝不是个傻子。江宁将军放开杭州将军的衣领,又低声问道:“朝廷会怪罪下来!”
  “不管是哪个朝廷得了正统,只要你我那时候还活着,手里有兵,满人并无损伤。咱们就是大清的功臣,朝廷怎么会怪罪。若是我等都死了,只是葬送了咱们八旗十几万人。”
  江宁将军几乎被说服,他用尽最后的理性质问道:“这江南若是失陷,朝廷会怪罪!”
  “怪罪?呵呵。若是北京与盛京打起来,你相助哪一边?”
  “……两不相助。”
  “你我想的一样。那你觉得西北的精兵会相助哪一边?”杭州将军提出了问题。
  江宁将军一听,最后的理性也随之瓦解。他恨恨的答道:“若是朝廷怪罪下来,我就先把你交出去!”
  杭州将军面对如此威胁根本不为所动,爽快答道:“好。先将我的人放进满城!”
  在京城的弘昼并不知道杭州将军做了什么。听闻霍崇派遣几万人马杀到了长江边,他立刻在老十三的催促下调集人马。众人都以为朝廷要征讨霍崇,虽然心中惴惴,也都以为这是个好机会。
  弘昼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不过看着十三叔的模样,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边兵马已经集结完毕,弘昼趁着夜色前去拜见十三叔。先将人马安顿的事情简单讲完,弘昼随即表示这次未必能打赢。说完之后,弘昼失落又不安的看向十三叔。也只有私下面对十三叔的时候,弘昼才敢悄悄说出心里的判断。若是在朝堂之上,定然要说此战必胜之类的话。
  老十三点点头,“若是打霍崇,不过是五五开。可打盛京,咱们十几万人马得有七八成胜算。便是赢不了,起码也把老八撵出盛京!”
  弘昼傻愣愣看了十三叔一阵,这才如梦初醒般大声称赞道:“十三叔,就该如此,就该如此!”
  老十四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已经不再执掌兵权。正为了给这十几万人马筹措粮草头痛之时,突然有人跑进来禀报,“王爷,朝廷下令出兵!”
  “哦。”老十四随口应了一声,并无丝毫热情。如果这厮是要不识相的跑来谈论粮草,老十四准备立刻让这厮滚蛋。
  “王爷!这次出兵不是南下山东,而是出关!皇上调集这么多人马,是要出关去盛京!”
  听到这话,老十四手一抖,笔啪的落到桌上。再次确定这人没出错,老十四直接前往弘昼面前。见到弘昼,老十四气氛的问道:“皇上是觉得臣会泄密不成?”
  弘昼摇摇头,“十四叔,你当然不会泄密。不过军中这么多人,若是提前说出,定然会有人泄密。还请十四叔莫怪。”
  老十四本想借着这个理由找弘昼发泄不满,至于这个不满里头到底有多少是针对兄弟阖墙的不满,老十四心里知道这个比例绝对超过一半,或许都到了八成也说不定。
  然而弘昼不等老十四找出理由,继续说道:“十四叔,八叔勾结霍崇,此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当下最要紧的莫过于霍崇之祸。可一众八旗心思哪里在霍崇身上!最近与霍崇激战的全是绿营,八旗们各个观望,只想等着朝廷先打出个结果。他们想看结果,朕就给他们结果!十四叔,难道你就想眼睁睁看着我们旗人被汉人翻了天不成?”
  老十四无言以对,沉默一阵后才勉强开口,“臣遵旨。”
  阴历十月初,关外已经下起雪来。把守山海关的北京清军正缩着手在城头观望,却见雪地里好像有什么动静。正探出头去想看个仔细,突然雪地里一阵翻涌,就见城下雪地里突然站起一人,张弓搭箭向城头射来。
  探出身去观望的北京清军猝不及防,只觉得左眼一痛,惨呼声中脑子仿佛炸裂。就这一头栽下城去。
  原来这一箭竟然从他左眼眶射入,箭头直接刺入大脑。人登时就死了。
  并非只有一人埋伏在雪地里。习惯苦寒的盛京清军已经趁着大雪潜伏到了城下,有人率先发动进攻,其他躲在雪下的清军纷纷起身,抛下厚厚的毛皮外衣,架起云梯就开始攻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